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罗大伦: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后,北京中医药大学诊断学博士,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主讲嘉宾,主讲《大国医》;创建“当归中医学堂”,致力于向年轻的父母们传播和普及中医育儿智慧,担纲课程研发,并亲自担任主讲老师。出版著作:《古代的中医》、《神医这样看病》、《漫画中医》等。
第十三届康桥论坛主讲嘉宾。
心病导致身病
任何严重失眠的患者,到我这里疏肝解郁,五服药之后他睡得特别好。但是过了两三个月,这个人又来了。他说,罗博士我又失眠了,再给我开个方子。我问怎么又失眠了呢?他说因为股票又跌了。我突然一下子意识到,我用药物只调理了他身体的疾病,但是他心里的问题我没有给调整过来。
我的经验是,70%~80%的人都是因为心病导致了身体的病,药物把他的身体调好之后,可是这个致病因素还存在,结果没多久,又复发了。
我们中医一致认为情绪会导致人严重的疾病。有多少种情绪呢?中医叫“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这“七情”正常人都有,但是如果这“七情”过度的话,就会伤害到我们不同的脏器,比如喜会伤心、恐会伤肾,等等。这“七情”一旦过剩的话,会导致我们的气在体内乱走:喜则气散;怒则气上;忧则气聚;思则气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
我们现代人在一天的工作中,会经历到比古人复杂得多的情绪。现代人得到的信息机会太多了,比如领导突然训话,告诉你们业绩下降了,这时候什么样?恐;然后突然有客户打电话投诉了,惊;突然说给你奖金了,又喜;这边又告诉你去执行什么任务,又忧。大家看到这个喜、怒、忧、思、悲、恐、惊在来回走。
这种“七情”在我们体内会让气乱走,会导致我们的气积紊乱。
“慈悲心”消除致病的“七情”
朱丹溪在古代被称为一代宗师,他是一个大儒,是程朱理学的传人,他就是用提高人的道德层次来给人治病。我后来体会到这一方法的效果,发现果然有效。
我是37岁进学校读的博士,我的同龄人都处于事业最成功的阶段,而我在学校里面重新读书,一天天看古文,不知道这个东西能不能用上,心里很焦急。我同学来看我,说自己最近钱挣得差不多了,准备退休,已经移民加拿大,游艇都买好了,你还看什么书啊?他们走了之后我一星期看不好书,心里着急,人家都退休了,我还没毕业呢。我这个情绪就难以控制,就出现对前途的迷茫,“七情“就在我心里泛滥了。
怎么解决的呢?我是偶然发现的。有一天我在晚上吃饭之后,到北京中医药大学隔壁的中日友好医院去,我进到院子里面一下被眼前的场景镇住了:满院子都是患者、患者家属在那里休息,都是愁苦的面容,远处是鉴真大师的雕像,鉴真大师慈悲的目光看着他们。我看着这些患者,突然明白我要做的这些努力是干什么用的了。
我自己当时的体会是,慈悲心一旦生出来之后,我之前的那些喜、怒、忧、思、悲、恐、惊,那些过激的情绪全部烟消云散。
所以我得出一个结论:什么能克制我们的“七情”?就是慈悲心。慈悲心生出来以后,我们所有不好的情绪全部会消失。
养生的最高境界:仁者寿
我们现在绝大多数人的生活都很幸福,当我们的慈悲心生出来之后,你会发现影响我们情绪的“七情”全部退位,而我认为我们身体的70%~80%的疾病都是因为这些情绪过激导致的。
慈悲心生出来之后,会让我们的身体更加健康,这个就是我们中国人养生的最高境界:孔子说的“仁者寿”,仁慈的人才能长寿。吃龙眼肉、吃枸杞子,那些都是小术,会让你身体暂时健康,但是整天情绪不好,七情六欲不断焚烧的话,是不会健康的。但是非常遗憾的是,我们很少有人讲这部分内容了,反而倒是外国人把这个捡去了。
我告诉大家,在过去的十年里面,国外发表了500篇左右的论文,去论述慈悲、慈善和健康的关系。比如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做过一个研究,调查了2000个55岁左右的人,发现在两家以上慈善机构做义工的人,在这个年龄段的死亡率比不参加慈善做义工的人要低44%。国外最长的研究,上世纪20年代开始做,从一个人还是中学生时开始做,一直到老年,发现小时候就愿意帮助别人的人,长大了身体健康程度比别人好得多。这个是国外人用数据说话的。说明什么?说明“仁者寿”,只有仁慈的人才真正健康。
正心、收心、养心
什么是正心?找一个端正的、对人们有益的生活方向。
什么是收心?放弃旁枝末节的东西,尤其是放弃负面情绪。很多人在一个负面情绪当中会纠结很久,我们放弃它,让自己根本没有时间去想它。
什么是养心?养心最关键,就是学习国学的经典的东西。学习《论语》,学习国学的东西,这里面有大智慧,会让大家找到生活乐观的动力,然后大家会知道我该怎么做,怎么有益于别人。这样慢慢做的时候你会发现,所有的能量都会回馈到你这里来,会让你身体特别健康。
养生的最高境界其实是“仁者寿”,所以吃不吃龙眼肉没有关系,吃不吃枸杞子没有关系,只要有一个乐观的心态,有一个慈悲的心态去多做善事,多做慈悲的事,生活一定会幸福的,大家的身体一定会健康的,因为有那么多的数据表明,慈悲和健康是直接相关的。
(据罗大伦在第十三届康桥论坛演讲内容记录并整理,略有删节,未完待续,详情见《康桥论坛》期刊。)
第十三届康桥论坛主讲嘉宾。
心病导致身病
任何严重失眠的患者,到我这里疏肝解郁,五服药之后他睡得特别好。但是过了两三个月,这个人又来了。他说,罗博士我又失眠了,再给我开个方子。我问怎么又失眠了呢?他说因为股票又跌了。我突然一下子意识到,我用药物只调理了他身体的疾病,但是他心里的问题我没有给调整过来。
我的经验是,70%~80%的人都是因为心病导致了身体的病,药物把他的身体调好之后,可是这个致病因素还存在,结果没多久,又复发了。
我们中医一致认为情绪会导致人严重的疾病。有多少种情绪呢?中医叫“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这“七情”正常人都有,但是如果这“七情”过度的话,就会伤害到我们不同的脏器,比如喜会伤心、恐会伤肾,等等。这“七情”一旦过剩的话,会导致我们的气在体内乱走:喜则气散;怒则气上;忧则气聚;思则气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
我们现代人在一天的工作中,会经历到比古人复杂得多的情绪。现代人得到的信息机会太多了,比如领导突然训话,告诉你们业绩下降了,这时候什么样?恐;然后突然有客户打电话投诉了,惊;突然说给你奖金了,又喜;这边又告诉你去执行什么任务,又忧。大家看到这个喜、怒、忧、思、悲、恐、惊在来回走。
这种“七情”在我们体内会让气乱走,会导致我们的气积紊乱。
“慈悲心”消除致病的“七情”
朱丹溪在古代被称为一代宗师,他是一个大儒,是程朱理学的传人,他就是用提高人的道德层次来给人治病。我后来体会到这一方法的效果,发现果然有效。
我是37岁进学校读的博士,我的同龄人都处于事业最成功的阶段,而我在学校里面重新读书,一天天看古文,不知道这个东西能不能用上,心里很焦急。我同学来看我,说自己最近钱挣得差不多了,准备退休,已经移民加拿大,游艇都买好了,你还看什么书啊?他们走了之后我一星期看不好书,心里着急,人家都退休了,我还没毕业呢。我这个情绪就难以控制,就出现对前途的迷茫,“七情“就在我心里泛滥了。
怎么解决的呢?我是偶然发现的。有一天我在晚上吃饭之后,到北京中医药大学隔壁的中日友好医院去,我进到院子里面一下被眼前的场景镇住了:满院子都是患者、患者家属在那里休息,都是愁苦的面容,远处是鉴真大师的雕像,鉴真大师慈悲的目光看着他们。我看着这些患者,突然明白我要做的这些努力是干什么用的了。
我自己当时的体会是,慈悲心一旦生出来之后,我之前的那些喜、怒、忧、思、悲、恐、惊,那些过激的情绪全部烟消云散。
所以我得出一个结论:什么能克制我们的“七情”?就是慈悲心。慈悲心生出来以后,我们所有不好的情绪全部会消失。
养生的最高境界:仁者寿
我们现在绝大多数人的生活都很幸福,当我们的慈悲心生出来之后,你会发现影响我们情绪的“七情”全部退位,而我认为我们身体的70%~80%的疾病都是因为这些情绪过激导致的。
慈悲心生出来之后,会让我们的身体更加健康,这个就是我们中国人养生的最高境界:孔子说的“仁者寿”,仁慈的人才能长寿。吃龙眼肉、吃枸杞子,那些都是小术,会让你身体暂时健康,但是整天情绪不好,七情六欲不断焚烧的话,是不会健康的。但是非常遗憾的是,我们很少有人讲这部分内容了,反而倒是外国人把这个捡去了。
我告诉大家,在过去的十年里面,国外发表了500篇左右的论文,去论述慈悲、慈善和健康的关系。比如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做过一个研究,调查了2000个55岁左右的人,发现在两家以上慈善机构做义工的人,在这个年龄段的死亡率比不参加慈善做义工的人要低44%。国外最长的研究,上世纪20年代开始做,从一个人还是中学生时开始做,一直到老年,发现小时候就愿意帮助别人的人,长大了身体健康程度比别人好得多。这个是国外人用数据说话的。说明什么?说明“仁者寿”,只有仁慈的人才真正健康。
正心、收心、养心
什么是正心?找一个端正的、对人们有益的生活方向。
什么是收心?放弃旁枝末节的东西,尤其是放弃负面情绪。很多人在一个负面情绪当中会纠结很久,我们放弃它,让自己根本没有时间去想它。
什么是养心?养心最关键,就是学习国学的经典的东西。学习《论语》,学习国学的东西,这里面有大智慧,会让大家找到生活乐观的动力,然后大家会知道我该怎么做,怎么有益于别人。这样慢慢做的时候你会发现,所有的能量都会回馈到你这里来,会让你身体特别健康。
养生的最高境界其实是“仁者寿”,所以吃不吃龙眼肉没有关系,吃不吃枸杞子没有关系,只要有一个乐观的心态,有一个慈悲的心态去多做善事,多做慈悲的事,生活一定会幸福的,大家的身体一定会健康的,因为有那么多的数据表明,慈悲和健康是直接相关的。
(据罗大伦在第十三届康桥论坛演讲内容记录并整理,略有删节,未完待续,详情见《康桥论坛》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