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改的推行,对小学数学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构建数学模型成为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点内容。数学作为小学教育的基础学科,具有抽象性强和逻辑性强的特点,小学生在学习时存在一定难度。教师通过构建数学模型,建立模型思想,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数学学习,培养学生逻辑思维方式,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模型思想;培养策略;研究
引言
小学数学的学习阶段是培养小学生数学基础的重要阶段,应该巩固小学生数学知识基础,提高小学生在数学方面的独立能力,此时采用数学模型的思想进行教学会增强小学生的数学感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进数学模型的思想,使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数学模型的思想是一种新型教学理念,因此教师要能准确掌握数学模型的思想内涵,并能与小学数学的教学进行合理联系。
一、创建情景并意识到建模的价值
数学是一门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的学科。因此,教师应将数学理论知识的学习方法,规律和现实生活相结合,在课堂上引进与数学学习有关的材料,以情景的方式向学生展示,描述数学问题的背景,可以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并营造一个轻松活泼的数学教学氛围。在平均数一课的学习中,按照班级位置的安排分成4-5个小组,小组的人数不尽相同,其中第一小组11人,其他小组都是10个人,布置20道题让学生做,5分钟后统计每组学生的总做题道数。结果第一小组做题18道,第二小组15道,后面三个小组都是17道。问:如何判定哪个小组的学生做题速度最快?这个时候,学生会提出疑议:第一小组虽然做题总道数多,但人也多一个,不公平,这个时候,老师就会很自然地将学生引进平均数的学习中。在此示例中,学生可以根据他们的日常生活经验,从特定问题中快速抽象出平均值的概念。这就是一个建模的过程。将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社会要点,自然文化,大众文化和其他内容结合起来,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使学生感到新颖,生动和有趣,并且通过适当的指导来激发学生生活的体验和常识。使学生能够学会利用生活中的经验来感知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帮助学生将生活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并感知数学模型的普遍性。
二、加强课内引导,培养学生建模习惯
为提高小学生在解决问题时习惯性地采用数学模型的解题方式,教师可以出题巩固学生对数学模型的学习。如:教室的绿植已经枯败了,因此想改善下教室的绿化环境,要在窗台上摆几盆花,问大家想怎么进行摆放?此时教师可以请大家拿出纸笔画一画你的摆放方式。在大家都在一定的时间内画完后可以让大家展示出自己的摆放方式,最后可以得出三种方式:第一种方式是从窗台的起点开始摆放,一直摆放到了窗台的终点;第二种方式是从窗台的起点开始摆放,但没有摆到窗台的终点;第三种方式是没有在窗台的起点摆放,也没有在窗台的终点摆放。首先教师要鼓励学生们将所有的摆放方式都想到了,考虑得很周全。再问学生教室的窗台上有六个正方形格子,要是按照这三种方式分别进行摆放最多能摆几盆花?请同学们自己试一试,同学们可以按照老师教的数学模型的方式进行解题。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同学们很快就能得到答案:第一种方式可以摆放6盆花;第二种方式可以摆放5盆花;第三种方式可以摆放4盆花。通过上述例子就可以得知,教师在课堂内不能只传授小学数学的相关知识,而应该在传授新知识的同时要加强对学生们的引导,让学生们养成遇到数学题进行建模的习惯,以便学生们进行解题。
三、运用教辅工具
教学辅助工具不仅仅局限在实物教具方面,也包含着许多抽象的工具。比如在构建数学模型过程中,学生经常会用到符号,列表以及图解法。这也是教学辅助工具的一种形式,而且这种辅助工具更加利于学生理解问题情景。很多数学问题在数量较小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利用列表法进行探索,虽然列表法耗时较长,但是可以直接的得出答案,优点是直接,缺点是耗时长。图解法是分析几何问题时经常运用到的工具,学习平面几何知识时,我们可以将复杂的几何图形还原成简单的图形,在解决特定的几何问题时,教师还可以将问题情景通过图解法表示出来,让学生能够更加容易地联想到学过的几何知识,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这对于后期其学习立体几何有很大的帮助。图解法下属图像法是探究数量关系的一个重要的工具,这尤其应用在小学六年级学习的坐标系中通过图像来表示函数的关系。当然,在教学过程中,实物教具也是作为一种非常常见的教学手段,它能够更加直观的在学生面前呈现出来。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培养学生的数学模型思想,教师可以尽可能多地使用教辅工具。
四、加强学习实践,提高学生建模能力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小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要跟随教师的引导从初级建模到高级建模,教师的合理引导是提高小学生建模能力的关键环节,所以,不管是在课内还是课后的数学题中教师都要积极鼓励、引导学生多使用数学建模思想,因为在数学建模中会让数学知识信息形成体系,在帮助小学生进行数学题的解答中,完善数学知识的逻辑构建,为今后小学生学习更高深的数学知识打下坚实的思维逻辑基础。
结束语
总之,模型思想是小学数学的重要组成,能架起学生与数学知识的桥梁,促使学生形成数学思维,深入理解所学知识并合理应用。
参考文献
[1]杨洋.小学数学模型思想及培养方法探究[C].教育部基礎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互联网环境下的基础教育改革与创新”研讨会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247-248.
[2]张孝贤.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模型思想的培养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9,5(21):79.
[3]伍方良.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模型思想的策略[C]..教育理论研究(第十一辑).: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20.
关键词:小学数学;模型思想;培养策略;研究
引言
小学数学的学习阶段是培养小学生数学基础的重要阶段,应该巩固小学生数学知识基础,提高小学生在数学方面的独立能力,此时采用数学模型的思想进行教学会增强小学生的数学感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进数学模型的思想,使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数学模型的思想是一种新型教学理念,因此教师要能准确掌握数学模型的思想内涵,并能与小学数学的教学进行合理联系。
一、创建情景并意识到建模的价值
数学是一门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的学科。因此,教师应将数学理论知识的学习方法,规律和现实生活相结合,在课堂上引进与数学学习有关的材料,以情景的方式向学生展示,描述数学问题的背景,可以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并营造一个轻松活泼的数学教学氛围。在平均数一课的学习中,按照班级位置的安排分成4-5个小组,小组的人数不尽相同,其中第一小组11人,其他小组都是10个人,布置20道题让学生做,5分钟后统计每组学生的总做题道数。结果第一小组做题18道,第二小组15道,后面三个小组都是17道。问:如何判定哪个小组的学生做题速度最快?这个时候,学生会提出疑议:第一小组虽然做题总道数多,但人也多一个,不公平,这个时候,老师就会很自然地将学生引进平均数的学习中。在此示例中,学生可以根据他们的日常生活经验,从特定问题中快速抽象出平均值的概念。这就是一个建模的过程。将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社会要点,自然文化,大众文化和其他内容结合起来,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使学生感到新颖,生动和有趣,并且通过适当的指导来激发学生生活的体验和常识。使学生能够学会利用生活中的经验来感知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帮助学生将生活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并感知数学模型的普遍性。
二、加强课内引导,培养学生建模习惯
为提高小学生在解决问题时习惯性地采用数学模型的解题方式,教师可以出题巩固学生对数学模型的学习。如:教室的绿植已经枯败了,因此想改善下教室的绿化环境,要在窗台上摆几盆花,问大家想怎么进行摆放?此时教师可以请大家拿出纸笔画一画你的摆放方式。在大家都在一定的时间内画完后可以让大家展示出自己的摆放方式,最后可以得出三种方式:第一种方式是从窗台的起点开始摆放,一直摆放到了窗台的终点;第二种方式是从窗台的起点开始摆放,但没有摆到窗台的终点;第三种方式是没有在窗台的起点摆放,也没有在窗台的终点摆放。首先教师要鼓励学生们将所有的摆放方式都想到了,考虑得很周全。再问学生教室的窗台上有六个正方形格子,要是按照这三种方式分别进行摆放最多能摆几盆花?请同学们自己试一试,同学们可以按照老师教的数学模型的方式进行解题。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同学们很快就能得到答案:第一种方式可以摆放6盆花;第二种方式可以摆放5盆花;第三种方式可以摆放4盆花。通过上述例子就可以得知,教师在课堂内不能只传授小学数学的相关知识,而应该在传授新知识的同时要加强对学生们的引导,让学生们养成遇到数学题进行建模的习惯,以便学生们进行解题。
三、运用教辅工具
教学辅助工具不仅仅局限在实物教具方面,也包含着许多抽象的工具。比如在构建数学模型过程中,学生经常会用到符号,列表以及图解法。这也是教学辅助工具的一种形式,而且这种辅助工具更加利于学生理解问题情景。很多数学问题在数量较小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利用列表法进行探索,虽然列表法耗时较长,但是可以直接的得出答案,优点是直接,缺点是耗时长。图解法是分析几何问题时经常运用到的工具,学习平面几何知识时,我们可以将复杂的几何图形还原成简单的图形,在解决特定的几何问题时,教师还可以将问题情景通过图解法表示出来,让学生能够更加容易地联想到学过的几何知识,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这对于后期其学习立体几何有很大的帮助。图解法下属图像法是探究数量关系的一个重要的工具,这尤其应用在小学六年级学习的坐标系中通过图像来表示函数的关系。当然,在教学过程中,实物教具也是作为一种非常常见的教学手段,它能够更加直观的在学生面前呈现出来。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培养学生的数学模型思想,教师可以尽可能多地使用教辅工具。
四、加强学习实践,提高学生建模能力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小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要跟随教师的引导从初级建模到高级建模,教师的合理引导是提高小学生建模能力的关键环节,所以,不管是在课内还是课后的数学题中教师都要积极鼓励、引导学生多使用数学建模思想,因为在数学建模中会让数学知识信息形成体系,在帮助小学生进行数学题的解答中,完善数学知识的逻辑构建,为今后小学生学习更高深的数学知识打下坚实的思维逻辑基础。
结束语
总之,模型思想是小学数学的重要组成,能架起学生与数学知识的桥梁,促使学生形成数学思维,深入理解所学知识并合理应用。
参考文献
[1]杨洋.小学数学模型思想及培养方法探究[C].教育部基礎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互联网环境下的基础教育改革与创新”研讨会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247-248.
[2]张孝贤.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模型思想的培养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9,5(21):79.
[3]伍方良.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模型思想的策略[C]..教育理论研究(第十一辑).: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