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的语文教学对学生今后的发展影响是很大的,不仅仅是针对高考而言,还针对学生今后的生活和人生。语文教学作文综合性的教学,全方位的指导学生人生世界。而阅读又是其中最重要的地方,因而,不管从教学上还是从生活上,阅读教学都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而,教师要做好高中阅读教学。下面笔者就简单谈谈如何提高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水平。
一、注重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
叶圣陶先生一贯主张:“在课堂里教语文最终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使学生养成这样的一种能力,不待老师教,自己能阅读。”强烈的阅读兴趣是促使阅读活动深入开展的内驱力,是构成阅读能力的最为活跃的因素,要产生这种内驱力,首先是需要;其次是满足;第三是入迷。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首先提出有关问题,促使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带着兴趣去学习,在师生共同活动中,从而获得满足之后的快乐。如在高中必修一课程古代叙事诗《孔雀东南飞(并序)》一文的教学中,基于这首诗歌的故事情节和矛盾关系,可以让学生上课时进行课本剧表演。那么老师就要引导学生对话剧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具备编演的能力。为了培养学生对该长篇叙事诗的学习兴趣,我借鉴了他人的教学表演方式: (1)演出设主持人一人,负责演出进程的主持;由一名同学负责朗读舞台说明。(2)剧本分为两幕四场。兰芝在焦府为第一幕,回到刘家为第二幕。按剧情分组表演。(3)结尾部分的处理:配乐朗诵。诗歌原作中兰芝举身赴清池和仲卿自挂东南枝的情节,以及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结尾。表演殉情的刘、焦二人采用虚拟的表演动作来象征。对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结尾部分,由一位朗读富有感情的同学在背景音乐中用低缓、压抑的语调来朗诵改编过的诗句:“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傍。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行人驻足听,寡妇起彷徨。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孔雀东南飞,飞天去不回,诚愿有情人,共饮一江水。”总之,要提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重视课文精读
由于语文高考不像其它科目那样和课本联系紧密,学生往往不太重视教材。语文老师要注意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同时这也可能在客观上使学生认为课本不重要,看不看无所谓。其实,教材所选的文章大多数是名家名著,也有一定的代表性,教师有义务筛选一些文笔优美、内涵丰富的课文来指导学生精读。首先、对优美文段的鉴赏、仿写、吟咏、背诵。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从课文的语言特色方面去鉴赏,提醒学生注意课文的修辞、句式、韵律、词语的运用等方面。例如学习《故乡的榕树》可以抓住课文中表示颜色的词语和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让学生在脑海中勾勒那一幅幅悠然明丽的乡村风景画,引导学生沉浸于美的享受中。笔者在讲授这篇课文时还要求学生在课堂上仿写文章中的优美语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而对于像《项脊轩志》等抒情散文及现当代诗歌类课文则要引导学生深情朗读,把自己融入作品的氛围中,酝酿真挚的感情,使文章能够实现二度创作。其次、整体把握,对课文写作手法进行分析。某些文章的亮点不是体现在优美语段方面,而是反映在课文的整体构思或深刻意蕴等方面。通常这类文章的文字质朴不雕琢,却耐人寻味。教师可以从写作手法方面指导学生精读,例如《拿来主义》等课文均可从这个方面设置精读方案。在这类课文的阅读教学过程中还要提醒学生从生活出发举出一些或“小中见大”或“托物言志”之类的例子,以便提高学生的理解力,同时也使他们能够领悟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哲理。最后、指导学生写诗词鉴赏文章。课文中选入的诗词一般字数不多,再经过教师讲解后学生很快就能理解和背诵。在诗词教学过程中选取一二有代表性的作品让学生去研读,让他们将自己对这首诗的理解、感悟化为文字。同时教师鼓励他们发现诗中的“美”,培养阅读能力和创新意识。日积月累,学生的鉴赏水平自然有所提高。“写”的过程是“读”的深化。以提高阅读水平。
三、阅读与生活相结合
人言“汉字是中国文人生命中的酒”,阅读是一种享受。阅读使我们的心灵得到净化,使我们从喧嚣的凡俗社会中挣扎出来到达理想的彼岸,所以我们在享受阅读的同时可能会和有诸多不如意的现实社会渐渐远离。故而,在高中生的阅读教学中,教师筛选文章时不要忘记关注生活。生活是现实的、具体的人的生活;生活是多种多样的,生活是离不开社会的。关注生活的阅读不仅是心灵与文字的交流,更是读者内省与自察的过程。关注生活的阅读伴随着感悟和体会,浮荡的灵魂渐归平静,让读者始终保持着一份纯净而又向上的心态,不失信心而又准确地进入社会生活。例如李国文的《桐花时节》、柯岩的《红泪》、余秋雨的《老屋窗口》等文章中塑造了女主人翁众多的优点却抗争不过不公的命运;而卢卫平的《老鼠家史》和柳冬妩《在城市里跳跃》等诗文不仅触及到底层人民的血泪和屈辱生活,更是对民工进军城市所带来的一系列反应进行了理性的思考;……关注生活的阅读总是牵引着读者回到真实的生命状态,它使我们认真去悟内心深处的灵性之光。
四、注重应考探究性阅读
应考探究性阅读第三学年直接为高考服务,要求学生把已锤炼到手的探究性阅读本领,针对高考阅读题进行探究性阅读训练。高考阅读试题的答案虽然是开放性的,但仍然有很大的限制,尤其是受文章思想内容、作者观点态度的限制。因此,必须要求学生依题意答题,并且总结出一套解题“程序”,尤其是对解题思路的总结尤为重要;且使其答题逐步趋于科学化、规范化。规范阅读和规范答题可以说是高三学年的主要任务。当然,后两学年也并不排除个性兴趣阅读,最好是能把两者有机合理地结合在一起。
阅读教学方法很多,把最后种方法列在上面,是笔者的缺陷。但我们还是要面对事实,高中语文是高考的一大方面。
一、注重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
叶圣陶先生一贯主张:“在课堂里教语文最终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使学生养成这样的一种能力,不待老师教,自己能阅读。”强烈的阅读兴趣是促使阅读活动深入开展的内驱力,是构成阅读能力的最为活跃的因素,要产生这种内驱力,首先是需要;其次是满足;第三是入迷。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首先提出有关问题,促使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带着兴趣去学习,在师生共同活动中,从而获得满足之后的快乐。如在高中必修一课程古代叙事诗《孔雀东南飞(并序)》一文的教学中,基于这首诗歌的故事情节和矛盾关系,可以让学生上课时进行课本剧表演。那么老师就要引导学生对话剧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具备编演的能力。为了培养学生对该长篇叙事诗的学习兴趣,我借鉴了他人的教学表演方式: (1)演出设主持人一人,负责演出进程的主持;由一名同学负责朗读舞台说明。(2)剧本分为两幕四场。兰芝在焦府为第一幕,回到刘家为第二幕。按剧情分组表演。(3)结尾部分的处理:配乐朗诵。诗歌原作中兰芝举身赴清池和仲卿自挂东南枝的情节,以及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结尾。表演殉情的刘、焦二人采用虚拟的表演动作来象征。对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结尾部分,由一位朗读富有感情的同学在背景音乐中用低缓、压抑的语调来朗诵改编过的诗句:“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傍。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行人驻足听,寡妇起彷徨。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孔雀东南飞,飞天去不回,诚愿有情人,共饮一江水。”总之,要提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重视课文精读
由于语文高考不像其它科目那样和课本联系紧密,学生往往不太重视教材。语文老师要注意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同时这也可能在客观上使学生认为课本不重要,看不看无所谓。其实,教材所选的文章大多数是名家名著,也有一定的代表性,教师有义务筛选一些文笔优美、内涵丰富的课文来指导学生精读。首先、对优美文段的鉴赏、仿写、吟咏、背诵。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从课文的语言特色方面去鉴赏,提醒学生注意课文的修辞、句式、韵律、词语的运用等方面。例如学习《故乡的榕树》可以抓住课文中表示颜色的词语和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让学生在脑海中勾勒那一幅幅悠然明丽的乡村风景画,引导学生沉浸于美的享受中。笔者在讲授这篇课文时还要求学生在课堂上仿写文章中的优美语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而对于像《项脊轩志》等抒情散文及现当代诗歌类课文则要引导学生深情朗读,把自己融入作品的氛围中,酝酿真挚的感情,使文章能够实现二度创作。其次、整体把握,对课文写作手法进行分析。某些文章的亮点不是体现在优美语段方面,而是反映在课文的整体构思或深刻意蕴等方面。通常这类文章的文字质朴不雕琢,却耐人寻味。教师可以从写作手法方面指导学生精读,例如《拿来主义》等课文均可从这个方面设置精读方案。在这类课文的阅读教学过程中还要提醒学生从生活出发举出一些或“小中见大”或“托物言志”之类的例子,以便提高学生的理解力,同时也使他们能够领悟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哲理。最后、指导学生写诗词鉴赏文章。课文中选入的诗词一般字数不多,再经过教师讲解后学生很快就能理解和背诵。在诗词教学过程中选取一二有代表性的作品让学生去研读,让他们将自己对这首诗的理解、感悟化为文字。同时教师鼓励他们发现诗中的“美”,培养阅读能力和创新意识。日积月累,学生的鉴赏水平自然有所提高。“写”的过程是“读”的深化。以提高阅读水平。
三、阅读与生活相结合
人言“汉字是中国文人生命中的酒”,阅读是一种享受。阅读使我们的心灵得到净化,使我们从喧嚣的凡俗社会中挣扎出来到达理想的彼岸,所以我们在享受阅读的同时可能会和有诸多不如意的现实社会渐渐远离。故而,在高中生的阅读教学中,教师筛选文章时不要忘记关注生活。生活是现实的、具体的人的生活;生活是多种多样的,生活是离不开社会的。关注生活的阅读不仅是心灵与文字的交流,更是读者内省与自察的过程。关注生活的阅读伴随着感悟和体会,浮荡的灵魂渐归平静,让读者始终保持着一份纯净而又向上的心态,不失信心而又准确地进入社会生活。例如李国文的《桐花时节》、柯岩的《红泪》、余秋雨的《老屋窗口》等文章中塑造了女主人翁众多的优点却抗争不过不公的命运;而卢卫平的《老鼠家史》和柳冬妩《在城市里跳跃》等诗文不仅触及到底层人民的血泪和屈辱生活,更是对民工进军城市所带来的一系列反应进行了理性的思考;……关注生活的阅读总是牵引着读者回到真实的生命状态,它使我们认真去悟内心深处的灵性之光。
四、注重应考探究性阅读
应考探究性阅读第三学年直接为高考服务,要求学生把已锤炼到手的探究性阅读本领,针对高考阅读题进行探究性阅读训练。高考阅读试题的答案虽然是开放性的,但仍然有很大的限制,尤其是受文章思想内容、作者观点态度的限制。因此,必须要求学生依题意答题,并且总结出一套解题“程序”,尤其是对解题思路的总结尤为重要;且使其答题逐步趋于科学化、规范化。规范阅读和规范答题可以说是高三学年的主要任务。当然,后两学年也并不排除个性兴趣阅读,最好是能把两者有机合理地结合在一起。
阅读教学方法很多,把最后种方法列在上面,是笔者的缺陷。但我们还是要面对事实,高中语文是高考的一大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