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沈从文作品中极普遍又极富特色的白描手法入手,分析其文字所表达出来的温情。
【关键词】白描;温爱
白描原是绘画中的一个概念,不加色彩装点,人物形象只在一线一画中,后作为文学创作的一种表现手法,运用简练的笔墨,不加渲染烘托,刻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沈从文作品中的诸多形象和情节,都只就事件进行简单记述,不加任何情感的表达,即白描手法。
试从《三个男人与一个女人》中摘一段:
“一个年青号兵不知从什么地方得来了一个葫芦,满葫芦烧酒,一个人很贪婪的躲到墙脚边喝,有些兵士见到了都去抢这葫芦,到后葫芦打碎,所有酒全泼在不十分干燥的石地上。号兵发急,大声地辱骂,而且追打抢劫他的同伴。”这里描写的本是一欢闹场面,可在沈的笔下,欢乐退隐了,倒是清淡中透出诙谐。那些兵士已不再是扛刀弄枪的武夫,却成了活泼可爱又顽皮又任性的孩童。吵闹的喧嚣省略了,可那吵闹中的谐趣被酝酿成酒香,藏于文字之后,在反复的阅读中弥久弥香。而此时的作者,或许就在某个角落,用他温情的目光,饶有兴趣地欣赏着那些兵士。
白描在这里成了作者特有的幽默,它不是为了引你开怀大笑,可你的心却被暖着被烘着。
但沈从文的白描大部分不是这种冬日暖阳,更多的是欲言难尽,沉默不已,叹息不已。
同样出自《三个男人与一个女人》:“我们之间忽然发生了一个意外的变故。那号兵,走了一整天的路,到地后,大家皆坐下休息了,这年青人还爬上石狮子去吹了好几次号。到后脚一发麻,想从石狮子上跳下时,谁知两脚已毫无支持他那身体的能力,跳到地下就跌倒不能爬起,一双脚皆扭伤了筋,再也不能照平常人的方便走路了。” “一个意外的变故”,一个可以使一青年人生彻底改向的变故,一个让人扼腕叹息的变故,然而我们很难一下觉出里面有多少深的情感。作者把悲隐了起来,平静的叙事中时时透着让人触动的怜爱。我们停留也只是因文笔的清新清香,但这只是白描给人的浅层感受。而深层次上,对人生的思考,对思考的凝练,使作者站在一个高点,再来叙写人生,叙写人生的无常。平淡的语言有了令人回味无穷的底蕴,沈的“温爱”深深藏于这底蕴中。白描便如一袭飘逸的轻纱,朦胧中的韵味更叫人流连。
沉默可以是默语,叹息可以是浅叹,如上一段。有时沉默变为无语,叹息成为无声,具有欲说还休,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只有白描才能让人体会到这一点。
引《萧萧》中两个细节:“吃香灰被她丈夫看见了,丈夫问这是做甚么,萧萧就说肚子痛,应当吃这个。” “她又常常往溪里喝冷水,给丈夫看见了时,丈夫问她,她就说口渴。”[4]幼稚糊涂的童养媳有了长工的孩子,长工却逃走了,于是她在一种莫名的恐惧中干了傻事。吃香灰、喝冷水,没死成,却被五岁的丈夫看见,要有个解释,她只说“应当吃”,只说“口渴”。这个女孩的心,浸在怎样的一种无处可诉的苦水中?读者从情节自可体会出来。沈没有进一步直接写她的内心,而是转到外面点了两个细节,粗读就那么淡淡的两笔,过后这两笔就愈来愈深,让人不断回味,时读时新。运用白描,内容看来不是很饱满,但他只是把饱满的工作留给了读者,从而使作品内容更丰满起来。
到后萧萧的事被发现,唯一的亲人伯父也救不了她,又有了一处细节白描:“那伯父把这事告给了萧萧,就要走路。萧萧拉着伯父衣角不放,只是幽幽的哭。伯父摇了一会头,一句话不说,仍然走了。”萧萧在等待一个不可知的可怕未来,孤独害怕,惶惑不安,一个拉衣角的动作便体现无余了。此外,伯父老实忠厚、安于命运的性格也跃然纸上。白描画的是粗线,抓的却是典型。沉默不是安静,沈从文对他笔下的人物太富情感,他不忍心、更不甘心直直地说出来,而是让每个字都浸透温爱,然后平平地码起来,有心的读者任其取到第几层。
《黔小景》中的白描则更有这样的效果,下面两段便摘自其中:
“老人说是要睡,已走到他自己那个用木头隔开的一间房里睡去了。不过一会儿,这人却又走出来,说是不想就睡,傍到两个商人一同在灶边坐下了。” “第二天天明以后,他们起来时,屋子还是黑黑的,到灶边去找火媒燃灯,希奇得很,怎么老板还在那凳上,什么话也不说。开了大门再看,才知道原来这人半夜里死了。”淡,太淡了。官路旁丧子不久的的孤独老人,被两位借宿、不明实情的客人屡屡戳到伤痛处,竟莫名自欺地讲了许多高兴话,却在半夜寂寞无声地死去。故事本身已让人深深觉出悲痛,任何情感的抒发都会带点牵强而只能起到引人流泪的效果,作者隐没了一时可能有的所有冲动,就留下一抹淡淡的素写。或者我们会问,作者何以能如此克制?是作者内心本来刚硬吗?
他有一段文字是这样说的:“神圣伟大的悲哀,不一定有一滩血一把眼泪,一个聪明作家写人类痛苦或许是用微笑表现的。”他的微笑或许就包括了这些“极力避去文字表面热情”的白描吧。因此,沈作品的一时不能完全被人理解,不能怪读者,是沈技法太高了。
而专就《黔小景》来说,这些平常文字及背后的“温爱”之流,已如木雕般深深刻在心坎上,每一次的重读回味,只能是情弥深意弥远,久久撼动一个人内心最柔弱的部分。
白描在沈从文作品中是极常见的,比如《丈夫》结尾一段:“男子摇摇头,把票子撒到地下去,两只大而粗的手掌捣着脸孔,象小孩子那样莫名其妙的哭了起来。”乡下人拙于言语,但他们的情感同于所有人,其眼泪也是真诚的。作者的“温爱”是对他们的深深同情与完全信任,简单几笔无须累赘。又《菜园》的结尾:“玉家菜园改称玉家花园,是主人在儿子死去三年后的事。这妇人沉默寂寞的活了三年,到儿子生日那一天,天落大雪,想这样活下去日子已够了,春天同秋天不用再来了,把一点剩余家产全部分派给几个工人,忽然用一根丝绦套在颈子上,便缢死了。”娓娓道来,叙述冷静而不动声色。全篇在一种不露棱角的不平中结束,给人久久挥之不去的感慨与触动。
总之,沈从文作品中的白描随处可见,似是顺手拈来,实则经过心灵的沉淀,温爱的浸润,让人读之如酌清茶,淡雅而沁人心脾。
参考文献:
[1]《沈从文小说选(上)》,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
[2]《沈从文文集》第十一卷,花城出版社,1984年
【关键词】白描;温爱
白描原是绘画中的一个概念,不加色彩装点,人物形象只在一线一画中,后作为文学创作的一种表现手法,运用简练的笔墨,不加渲染烘托,刻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沈从文作品中的诸多形象和情节,都只就事件进行简单记述,不加任何情感的表达,即白描手法。
试从《三个男人与一个女人》中摘一段:
“一个年青号兵不知从什么地方得来了一个葫芦,满葫芦烧酒,一个人很贪婪的躲到墙脚边喝,有些兵士见到了都去抢这葫芦,到后葫芦打碎,所有酒全泼在不十分干燥的石地上。号兵发急,大声地辱骂,而且追打抢劫他的同伴。”这里描写的本是一欢闹场面,可在沈的笔下,欢乐退隐了,倒是清淡中透出诙谐。那些兵士已不再是扛刀弄枪的武夫,却成了活泼可爱又顽皮又任性的孩童。吵闹的喧嚣省略了,可那吵闹中的谐趣被酝酿成酒香,藏于文字之后,在反复的阅读中弥久弥香。而此时的作者,或许就在某个角落,用他温情的目光,饶有兴趣地欣赏着那些兵士。
白描在这里成了作者特有的幽默,它不是为了引你开怀大笑,可你的心却被暖着被烘着。
但沈从文的白描大部分不是这种冬日暖阳,更多的是欲言难尽,沉默不已,叹息不已。
同样出自《三个男人与一个女人》:“我们之间忽然发生了一个意外的变故。那号兵,走了一整天的路,到地后,大家皆坐下休息了,这年青人还爬上石狮子去吹了好几次号。到后脚一发麻,想从石狮子上跳下时,谁知两脚已毫无支持他那身体的能力,跳到地下就跌倒不能爬起,一双脚皆扭伤了筋,再也不能照平常人的方便走路了。” “一个意外的变故”,一个可以使一青年人生彻底改向的变故,一个让人扼腕叹息的变故,然而我们很难一下觉出里面有多少深的情感。作者把悲隐了起来,平静的叙事中时时透着让人触动的怜爱。我们停留也只是因文笔的清新清香,但这只是白描给人的浅层感受。而深层次上,对人生的思考,对思考的凝练,使作者站在一个高点,再来叙写人生,叙写人生的无常。平淡的语言有了令人回味无穷的底蕴,沈的“温爱”深深藏于这底蕴中。白描便如一袭飘逸的轻纱,朦胧中的韵味更叫人流连。
沉默可以是默语,叹息可以是浅叹,如上一段。有时沉默变为无语,叹息成为无声,具有欲说还休,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只有白描才能让人体会到这一点。
引《萧萧》中两个细节:“吃香灰被她丈夫看见了,丈夫问这是做甚么,萧萧就说肚子痛,应当吃这个。” “她又常常往溪里喝冷水,给丈夫看见了时,丈夫问她,她就说口渴。”[4]幼稚糊涂的童养媳有了长工的孩子,长工却逃走了,于是她在一种莫名的恐惧中干了傻事。吃香灰、喝冷水,没死成,却被五岁的丈夫看见,要有个解释,她只说“应当吃”,只说“口渴”。这个女孩的心,浸在怎样的一种无处可诉的苦水中?读者从情节自可体会出来。沈没有进一步直接写她的内心,而是转到外面点了两个细节,粗读就那么淡淡的两笔,过后这两笔就愈来愈深,让人不断回味,时读时新。运用白描,内容看来不是很饱满,但他只是把饱满的工作留给了读者,从而使作品内容更丰满起来。
到后萧萧的事被发现,唯一的亲人伯父也救不了她,又有了一处细节白描:“那伯父把这事告给了萧萧,就要走路。萧萧拉着伯父衣角不放,只是幽幽的哭。伯父摇了一会头,一句话不说,仍然走了。”萧萧在等待一个不可知的可怕未来,孤独害怕,惶惑不安,一个拉衣角的动作便体现无余了。此外,伯父老实忠厚、安于命运的性格也跃然纸上。白描画的是粗线,抓的却是典型。沉默不是安静,沈从文对他笔下的人物太富情感,他不忍心、更不甘心直直地说出来,而是让每个字都浸透温爱,然后平平地码起来,有心的读者任其取到第几层。
《黔小景》中的白描则更有这样的效果,下面两段便摘自其中:
“老人说是要睡,已走到他自己那个用木头隔开的一间房里睡去了。不过一会儿,这人却又走出来,说是不想就睡,傍到两个商人一同在灶边坐下了。” “第二天天明以后,他们起来时,屋子还是黑黑的,到灶边去找火媒燃灯,希奇得很,怎么老板还在那凳上,什么话也不说。开了大门再看,才知道原来这人半夜里死了。”淡,太淡了。官路旁丧子不久的的孤独老人,被两位借宿、不明实情的客人屡屡戳到伤痛处,竟莫名自欺地讲了许多高兴话,却在半夜寂寞无声地死去。故事本身已让人深深觉出悲痛,任何情感的抒发都会带点牵强而只能起到引人流泪的效果,作者隐没了一时可能有的所有冲动,就留下一抹淡淡的素写。或者我们会问,作者何以能如此克制?是作者内心本来刚硬吗?
他有一段文字是这样说的:“神圣伟大的悲哀,不一定有一滩血一把眼泪,一个聪明作家写人类痛苦或许是用微笑表现的。”他的微笑或许就包括了这些“极力避去文字表面热情”的白描吧。因此,沈作品的一时不能完全被人理解,不能怪读者,是沈技法太高了。
而专就《黔小景》来说,这些平常文字及背后的“温爱”之流,已如木雕般深深刻在心坎上,每一次的重读回味,只能是情弥深意弥远,久久撼动一个人内心最柔弱的部分。
白描在沈从文作品中是极常见的,比如《丈夫》结尾一段:“男子摇摇头,把票子撒到地下去,两只大而粗的手掌捣着脸孔,象小孩子那样莫名其妙的哭了起来。”乡下人拙于言语,但他们的情感同于所有人,其眼泪也是真诚的。作者的“温爱”是对他们的深深同情与完全信任,简单几笔无须累赘。又《菜园》的结尾:“玉家菜园改称玉家花园,是主人在儿子死去三年后的事。这妇人沉默寂寞的活了三年,到儿子生日那一天,天落大雪,想这样活下去日子已够了,春天同秋天不用再来了,把一点剩余家产全部分派给几个工人,忽然用一根丝绦套在颈子上,便缢死了。”娓娓道来,叙述冷静而不动声色。全篇在一种不露棱角的不平中结束,给人久久挥之不去的感慨与触动。
总之,沈从文作品中的白描随处可见,似是顺手拈来,实则经过心灵的沉淀,温爱的浸润,让人读之如酌清茶,淡雅而沁人心脾。
参考文献:
[1]《沈从文小说选(上)》,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
[2]《沈从文文集》第十一卷,花城出版社,198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