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课改过程中,学生和教师两者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一个会组织的好教师能够较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化学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需要教师注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出发,鼓励学生动手做生活小实验,设计个性化的课题,打造趣味化学课堂,注重教学的开放性与系统性,强化学习迁移,从而让学生爱上化学学习。
关键词:初中化学 实验 个性化
创新课堂教学是一个永久的话题,其本质在于不断的改革。在课改过程中,我们往往强调教师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才是课堂的重点。在这种认知背景下,教师作为课堂引领者的角色被慢慢忽略了。事实上,一个会组织的好老师能够较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和教师两者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并不是相互矛盾的。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是为了让课堂回归学生,并不意味着教师的责任轻了,反之,教师的担子是更重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领头作用万万是不能忽视的。为了让学生更加轻松、有趣、高效地学习,教师就要注重自身的教学方法。
学生学习化学,应该先从概念入手,再深入到化学原理中去。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应该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才会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这样才能达到课堂回归学生的目的,才能使学生在课堂中快乐学习,有效培养自身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自主钻研的学习习惯。
一、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偏重对学生进行知识和技巧的传授,这是因为,教师认为自己的教学任务就是让自己的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然后在各种各样的考试中获取更高的分数。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一般高分低能,不能很好地去适应时代的发展变化。
信息时代,社会发展瞬息万变。学生在教室里努力钻研课本上的知识,但他们并不知道现在所学的哪些知识能够在以后工作上派上用场,这样他们便会对学习感到迷茫。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教师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这对他们以后走上社会有很大的助益。课程教学改革的方向,要对准学生自主求学和探寻未知,教学改革的宗旨就是让学生自主学习,敢于向未知挑战,同时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探索能力。教师应把课程教学改革的具体实施方法融入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懂得方法并熟练掌握。
教师需要明白的是,仅仅靠着书本上的讲解是不行的,应把重点放在探索性的实验教学上。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一些小实验,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掌握知识。例如,学生在课本上了解了二氧化碳的基本属性之后,笔者给学生布置了一个关于二氧化碳的实验,首先提出问题:空气里二氧化碳的含量是不是一直不变的?如果有变化,会因为什么改变?如果不变,那又是为什么?学生们的思维很开阔,有的说在森林里有很多的树木,树木呼吸作用会呼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所以森林的二氧化碳含量高;还有的学生结合身边的例子,说现在到处都是工厂,工厂会排除大量的废气,其中就包括大量的二氧化碳,所以工厂附近的二氧化碳含量高;有的学生从整体能量守恒的角度来看,推测地球上二氧化碳的总量是不变的。不管学生的想法是否正确,至少这些想法证明了学生是动了脑筋思考的。接下来,笔者带领学生利用实验仪器测试空气含量,让学生对科学测量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鼓励学生动手做生活小实验
新课程改革提倡学习要联系实际生活,鼓励学生从生活现象中了解化学,再运用所学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可以说,化学这门学科实用性还是很强的。化学教师可以从生活中的小实验入手,告诉学生化学知识和生活其实是紧密相关的。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通过实验现象来得出结论或验证结论,并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实验结果进行讨论。
例如,学习“酸”这一章节,笔者让学生带一些pH试纸回家,自己动手检测自来水、饮用水、肥皂水等一些生活常见水的pH数值,并记录下来汇总分类。通过家庭小实验来学习课本上的知识,大大提高了学生对化学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分析有机合成物的时候,笔者给学生讲述有机物的发展史和广泛用途,并让学生寻找身边的有机合成物。总之,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创新教学方式。
三、设计个性化的课题
兴趣是有效学习的基础。要想让学生学好化学,就得先让他们对化学产生兴趣,教师不能一味地照搬课本上的知识,要敢于突破書本的限制,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转变传统教学方式,设计个性化的化学教程,打造精彩课堂。用心创设,设计个性化课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告诉学生,化学和实际生活其实是密不可分的,化学可以让世界变得更加的绚丽多彩。
教师可以从价值观和情感态度方面设计课题,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为主要教学任务。可以把标题设计为“化学,我的新朋友”等生动活泼的题目;也可以与学生配合表演一些魔术小实验,如“白纸显字”“魔棒点灯”“现制汽水”等。让学生亲身参与到实验中,这样能大大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使他们在实验中学习,怀着愉快的心情去学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教学的实效,敢于创新,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如在教学“灭火与燃烧”一课中,邀请消防人员到校讲课,这样可以让学生了解火灾的预防的安全常识,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
四、打造趣味化学课堂
学生学习动机最核心的部分,是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师应该抓住学生的这一个心理特征,打造个性化的教学课堂,使教学的内容丰富多彩,富有趣味。教师要培养自己的幽默感,用激情代替冷漠,用风趣的教学语言代替呆板的平铺直叙,根据教学内容去设计富有创意的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事实上,教师不经意之间的一个幽默小笑话,就可以让学生爆笑如雷,大大活跃课堂氛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合理利用有效资源,用体验代替说教,让学生通过体验活动感受化学现象蕴含的神奇奥妙。
五、 注重教学的开放性与系统性
教师在编制研究课题、设计开放课堂、组织合作学习等研究性活动时,要注重教学的开放性。学习化学的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因此教师要多组织学生进行开放式的学习。另一方面,教师也要注重教学的系统性。在问题解决式教学任务中,原有的知识积累对学生的整个认知结构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各部分教学内容要用恰当的问题联系起来。一个好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相反地,一个失败的问题很可能会打消学生对化学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要做到以解决问题为中心,把相关的问题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开展教学活动,这样就会有助于提升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强化学习迁移
长久以来,化学课堂运用的是“基础知识+习题”的教学模式,这样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脱离了生活背景,严重束缚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对相关化学原理的理解出现偏差,缺乏对问题的深度思考,导致学生在解决问题的时候抓不住问题的本质和关键。因此,化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对学生迁移能力的培养,通过将抽象概念拟人化的方法,来帮助学生理解化学问题的实质。
总之,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化学这门课程的启蒙阶段。化学教师应该注重知识的内化与迁移,将化学知识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结合,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化学。同时,教师也要关注学生,详细讲解,及时引导,使学生在活动中学到知识,让学生爱上化学、会用化学。
关键词:初中化学 实验 个性化
创新课堂教学是一个永久的话题,其本质在于不断的改革。在课改过程中,我们往往强调教师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才是课堂的重点。在这种认知背景下,教师作为课堂引领者的角色被慢慢忽略了。事实上,一个会组织的好老师能够较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和教师两者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并不是相互矛盾的。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是为了让课堂回归学生,并不意味着教师的责任轻了,反之,教师的担子是更重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领头作用万万是不能忽视的。为了让学生更加轻松、有趣、高效地学习,教师就要注重自身的教学方法。
学生学习化学,应该先从概念入手,再深入到化学原理中去。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应该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才会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这样才能达到课堂回归学生的目的,才能使学生在课堂中快乐学习,有效培养自身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自主钻研的学习习惯。
一、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偏重对学生进行知识和技巧的传授,这是因为,教师认为自己的教学任务就是让自己的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然后在各种各样的考试中获取更高的分数。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一般高分低能,不能很好地去适应时代的发展变化。
信息时代,社会发展瞬息万变。学生在教室里努力钻研课本上的知识,但他们并不知道现在所学的哪些知识能够在以后工作上派上用场,这样他们便会对学习感到迷茫。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教师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这对他们以后走上社会有很大的助益。课程教学改革的方向,要对准学生自主求学和探寻未知,教学改革的宗旨就是让学生自主学习,敢于向未知挑战,同时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探索能力。教师应把课程教学改革的具体实施方法融入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懂得方法并熟练掌握。
教师需要明白的是,仅仅靠着书本上的讲解是不行的,应把重点放在探索性的实验教学上。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一些小实验,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掌握知识。例如,学生在课本上了解了二氧化碳的基本属性之后,笔者给学生布置了一个关于二氧化碳的实验,首先提出问题:空气里二氧化碳的含量是不是一直不变的?如果有变化,会因为什么改变?如果不变,那又是为什么?学生们的思维很开阔,有的说在森林里有很多的树木,树木呼吸作用会呼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所以森林的二氧化碳含量高;还有的学生结合身边的例子,说现在到处都是工厂,工厂会排除大量的废气,其中就包括大量的二氧化碳,所以工厂附近的二氧化碳含量高;有的学生从整体能量守恒的角度来看,推测地球上二氧化碳的总量是不变的。不管学生的想法是否正确,至少这些想法证明了学生是动了脑筋思考的。接下来,笔者带领学生利用实验仪器测试空气含量,让学生对科学测量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鼓励学生动手做生活小实验
新课程改革提倡学习要联系实际生活,鼓励学生从生活现象中了解化学,再运用所学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可以说,化学这门学科实用性还是很强的。化学教师可以从生活中的小实验入手,告诉学生化学知识和生活其实是紧密相关的。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通过实验现象来得出结论或验证结论,并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实验结果进行讨论。
例如,学习“酸”这一章节,笔者让学生带一些pH试纸回家,自己动手检测自来水、饮用水、肥皂水等一些生活常见水的pH数值,并记录下来汇总分类。通过家庭小实验来学习课本上的知识,大大提高了学生对化学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分析有机合成物的时候,笔者给学生讲述有机物的发展史和广泛用途,并让学生寻找身边的有机合成物。总之,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创新教学方式。
三、设计个性化的课题
兴趣是有效学习的基础。要想让学生学好化学,就得先让他们对化学产生兴趣,教师不能一味地照搬课本上的知识,要敢于突破書本的限制,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转变传统教学方式,设计个性化的化学教程,打造精彩课堂。用心创设,设计个性化课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告诉学生,化学和实际生活其实是密不可分的,化学可以让世界变得更加的绚丽多彩。
教师可以从价值观和情感态度方面设计课题,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为主要教学任务。可以把标题设计为“化学,我的新朋友”等生动活泼的题目;也可以与学生配合表演一些魔术小实验,如“白纸显字”“魔棒点灯”“现制汽水”等。让学生亲身参与到实验中,这样能大大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使他们在实验中学习,怀着愉快的心情去学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教学的实效,敢于创新,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如在教学“灭火与燃烧”一课中,邀请消防人员到校讲课,这样可以让学生了解火灾的预防的安全常识,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
四、打造趣味化学课堂
学生学习动机最核心的部分,是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师应该抓住学生的这一个心理特征,打造个性化的教学课堂,使教学的内容丰富多彩,富有趣味。教师要培养自己的幽默感,用激情代替冷漠,用风趣的教学语言代替呆板的平铺直叙,根据教学内容去设计富有创意的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事实上,教师不经意之间的一个幽默小笑话,就可以让学生爆笑如雷,大大活跃课堂氛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合理利用有效资源,用体验代替说教,让学生通过体验活动感受化学现象蕴含的神奇奥妙。
五、 注重教学的开放性与系统性
教师在编制研究课题、设计开放课堂、组织合作学习等研究性活动时,要注重教学的开放性。学习化学的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因此教师要多组织学生进行开放式的学习。另一方面,教师也要注重教学的系统性。在问题解决式教学任务中,原有的知识积累对学生的整个认知结构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各部分教学内容要用恰当的问题联系起来。一个好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相反地,一个失败的问题很可能会打消学生对化学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要做到以解决问题为中心,把相关的问题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开展教学活动,这样就会有助于提升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强化学习迁移
长久以来,化学课堂运用的是“基础知识+习题”的教学模式,这样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脱离了生活背景,严重束缚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对相关化学原理的理解出现偏差,缺乏对问题的深度思考,导致学生在解决问题的时候抓不住问题的本质和关键。因此,化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对学生迁移能力的培养,通过将抽象概念拟人化的方法,来帮助学生理解化学问题的实质。
总之,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化学这门课程的启蒙阶段。化学教师应该注重知识的内化与迁移,将化学知识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结合,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化学。同时,教师也要关注学生,详细讲解,及时引导,使学生在活动中学到知识,让学生爱上化学、会用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