遮光胁迫条件下对闽楠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研究

来源 :林业勘查设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msy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广西七坡林场1年生盆栽闽楠(Phoebe bournei(Hemsl.)Yang)幼苗为研究对象,设置光照梯度为全光照100%NS(natural sunshine)、42.7%NS(闽楠林缘光照)、15.3%NS(闽楠林层光照)和5.5%NS(闽楠林下光照),研究不同光照处理6个月后对闽楠幼苗生长、生理生化等影响,为今后闽楠幼苗培育和幼林管理提供理论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闽楠生长状态对不同光照差异化响应。
其他文献
松材线虫病1982年从日本传入我国南京中山陵,30多年来疫情已传播扩散至全国18个省588个县级行政区,发生面积达64.9万hm2。松材线虫病是世界公认的重大植物疫病,对辽宁省松林
以东北地区混交林造林为研究对象,论述混交林概念和混交林的功能价值,研究东北地区混交林造林的技术要点、混交方式和混交类型及其要点,阐明东北地区营造混交林对于国家林业
修枝在营林工作中是一项有效的森林抚育技术,不仅可以提高林木质量,促进林木生长,还能够增加一定的经济效益;通过弱度修枝(T1)、中度修枝(T2)、重度修枝(T3)与不修枝(CK)对照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对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保障国家生态安全意义非凡。  “十三五”期间,全国林草系统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积极主动作为,在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国家公园及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野生动植物保护、森林草原防灭火、发展生态富民产业、决战决胜全面小康和脱贫攻坚、推进重点领域改革等方面不断取得新进展,在满足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优良生态产品、优质生态服务的需求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日益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国内的林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了大量资金,为提高其建设以及管理水平应对阶段工程的造价进行有效控制。因此,从多个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