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辑同志:
我发现每到逢年过节,身边患上急性胰腺炎的病人总会增多,请问这是什么原因呢?
广州市:王健
王读者:
急性胰腺炎是一种由于胰管阻塞、胰管内压突然增高及胰腺血液供应不足等原因导致胰酶消化自身胰腺及其周围组织所引起的急性炎症。如果发现家人、朋友在饱食或酗酒后当晚或第二天,上腹部突然出现剧烈疼痛,半数以上病人可窜向腰背部(多在左侧),自觉疼痛难忍;有恶心呕吐,吐后疼痛不缓解,同时伴有明显腹胀;重者腹部出现瘀斑或者突然血压下降、皮肤湿冷、手足冰凉等表现,此时就一定要及时送到医院抢救。
一旦被确诊为胰腺炎,临床上约90%的患者可以经过禁食禁水、减压补液,以及使用抑制剂等常规治疗而缓解,仅有10%的患者可能演变成重型急性胰腺炎。但禁食禁水也要合理,通常患者在发病后直至腹痛消失、血淀粉酶正常、肠功能恢复之前应禁食禁水,在此2~3天后方可进食进水。从禁饮食到流食,再到半流食,这种逐渐加量的“试餐”过程必须慎重进行,因为饮食刺激可再度引发胰腺炎复发。经过积极治疗好转后,两个星期到一个月的时间内禁止吃油腻的食品,然后再逐步恢复正常饮食。痊愈后仍需限制脂肪。
胰腺炎预防的关键在于管好自己的嘴,逢年过节要荤素营养搭配,饮食合理,避免过量饮酒,尤其不要酗酒及暴饮暴食,避免悲剧发生。尤其是有胆道疾病的患者,更应注意饮食清淡,严格戒酒。
此外,对于那些有高脂血症的人,要低脂肪饮食,坚持服用降脂药,控制血脂,在一定程度上可预防急性胰腺炎。
——吕大夫
在家煎中药时,怎么掌握加水量?
编辑同志:
我常要在家里煎中药喝,但却时常不知该加多少水煎药,请你们给予具体指导,谢谢!
济南市:方阳
方读者:
现在有很多人从医院药房或药店买回中药后,不知该加多少水煎药,水量不是多就是少。加水太多,则延长了药物煎熬时间,使一些不宜久煎的药物失去固有的疗效,况且药液太多,病人不能全都喝下;而水太少则药物有效成分不易煎出,而且容易煎于。那么,到底应该如何掌握水量呢?
一般来说,其水量应以药液沸腾时高出药面一横指为宜,用水的多少应根据药物种类来确定。药师认为,属于调理、滋补一类的药物头煎需加水700~1000毫升,二煎400~500毫升;解表类中药头煎需加水400-600毫升,二煎250-300毫升;一般药物头煎需加水500-700毫升,二煎300-350毫升。
此外,还应当根据医师处方中的用药量来确定。有时医生根据病情开出的处方剂量大,一剂药多达二十味以上;再如夏枯草、金钱草、鱼腥草、竹茹、通草、灯心草等应特别考虑它们吸水性强的特点,这类药常可选下列加水法:
1 将一剂药中剂量大的草药另行煎熬,弃渣取汤,然后用其药汁煎熬其他药物。
2 将需水量大与需水量小的药物分煎,各滤其汁,再混合煎熬浓缩。
3 将全部中药合在一起煎,煎上2~3次,每次煎取约300毫升药汁将杂质滤掉后混合在一起续煎,浓缩至300ml左右服用。前二种方法适宜于一个处方中只有少数几味大剂量药物的情况,后一种方法则适用于普遍都是大剂量药物的方剂。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煎药时不宜频频加水,这不利于药物的分解。若药物吸水膨胀,水被吸尽,可酌情加点开水。煎熬需水量较大的草药,最好事先有准备地多加一些水。
——吕大夫
我发现每到逢年过节,身边患上急性胰腺炎的病人总会增多,请问这是什么原因呢?
广州市:王健
王读者:
急性胰腺炎是一种由于胰管阻塞、胰管内压突然增高及胰腺血液供应不足等原因导致胰酶消化自身胰腺及其周围组织所引起的急性炎症。如果发现家人、朋友在饱食或酗酒后当晚或第二天,上腹部突然出现剧烈疼痛,半数以上病人可窜向腰背部(多在左侧),自觉疼痛难忍;有恶心呕吐,吐后疼痛不缓解,同时伴有明显腹胀;重者腹部出现瘀斑或者突然血压下降、皮肤湿冷、手足冰凉等表现,此时就一定要及时送到医院抢救。
一旦被确诊为胰腺炎,临床上约90%的患者可以经过禁食禁水、减压补液,以及使用抑制剂等常规治疗而缓解,仅有10%的患者可能演变成重型急性胰腺炎。但禁食禁水也要合理,通常患者在发病后直至腹痛消失、血淀粉酶正常、肠功能恢复之前应禁食禁水,在此2~3天后方可进食进水。从禁饮食到流食,再到半流食,这种逐渐加量的“试餐”过程必须慎重进行,因为饮食刺激可再度引发胰腺炎复发。经过积极治疗好转后,两个星期到一个月的时间内禁止吃油腻的食品,然后再逐步恢复正常饮食。痊愈后仍需限制脂肪。
胰腺炎预防的关键在于管好自己的嘴,逢年过节要荤素营养搭配,饮食合理,避免过量饮酒,尤其不要酗酒及暴饮暴食,避免悲剧发生。尤其是有胆道疾病的患者,更应注意饮食清淡,严格戒酒。
此外,对于那些有高脂血症的人,要低脂肪饮食,坚持服用降脂药,控制血脂,在一定程度上可预防急性胰腺炎。
——吕大夫
在家煎中药时,怎么掌握加水量?
编辑同志:
我常要在家里煎中药喝,但却时常不知该加多少水煎药,请你们给予具体指导,谢谢!
济南市:方阳
方读者:
现在有很多人从医院药房或药店买回中药后,不知该加多少水煎药,水量不是多就是少。加水太多,则延长了药物煎熬时间,使一些不宜久煎的药物失去固有的疗效,况且药液太多,病人不能全都喝下;而水太少则药物有效成分不易煎出,而且容易煎于。那么,到底应该如何掌握水量呢?
一般来说,其水量应以药液沸腾时高出药面一横指为宜,用水的多少应根据药物种类来确定。药师认为,属于调理、滋补一类的药物头煎需加水700~1000毫升,二煎400~500毫升;解表类中药头煎需加水400-600毫升,二煎250-300毫升;一般药物头煎需加水500-700毫升,二煎300-350毫升。
此外,还应当根据医师处方中的用药量来确定。有时医生根据病情开出的处方剂量大,一剂药多达二十味以上;再如夏枯草、金钱草、鱼腥草、竹茹、通草、灯心草等应特别考虑它们吸水性强的特点,这类药常可选下列加水法:
1 将一剂药中剂量大的草药另行煎熬,弃渣取汤,然后用其药汁煎熬其他药物。
2 将需水量大与需水量小的药物分煎,各滤其汁,再混合煎熬浓缩。
3 将全部中药合在一起煎,煎上2~3次,每次煎取约300毫升药汁将杂质滤掉后混合在一起续煎,浓缩至300ml左右服用。前二种方法适宜于一个处方中只有少数几味大剂量药物的情况,后一种方法则适用于普遍都是大剂量药物的方剂。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煎药时不宜频频加水,这不利于药物的分解。若药物吸水膨胀,水被吸尽,可酌情加点开水。煎熬需水量较大的草药,最好事先有准备地多加一些水。
——吕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