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疫情;恐慌情绪;活动设计;小学中高年级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0)10-0015-03
【活动理念】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小学生由于信息接受能力有限、判断能力不足、应激能力不强,更易“恐慌”。本课主要运用焦点解决治疗中的“量尺技术”,引导学生正确接纳恐慌,并尝试通过改变认知、找人倾诉、放松训练等方法进行自我情绪调适。
【活动对象】
小学中高年级
【活动目标】
1.了解与理解:让学生了解到当危机来临时,产生恐慌情绪是正常的,适度的恐慌也有助于提高警惕。
2.尝试与学会:借助“量尺技术”,让学生学会用坦然接纳、改变认知、找人倾诉、放松训练等方法来调节恐慌情绪。
3.体验与感悟:让学生体验与感悟各种调节恐慌情绪的方法,并在生活实际中运用。
【活动准备】
每个同学一把“我的恐慌指数量尺”、PPT
【活动过程】
一、团体暖身阶段:病毒来啦
(一)导入
师:(出示新冠病毒图片)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接下来,我们先一起来玩一个游戏“病毒来啦”。
(二)游戏体验
1.游戏规则:一名学生当新冠病毒感染者,音乐响起,“感染者”一边喊“病毒来啦”一边在教室中跑动,抓住谁,谁就染上病毒;染上病毒的学生需“隔离”到教室一角;音乐停,游戏结束。
2.采访未感染的学生:当“病毒”迎面而来时,你什么感受?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
3.采访被“隔离”在角落的“感染者”:当你被“病毒”感染的那一刻是什么感受?能说得具体点吗?
(三)小结
师:和咱们班同学一样,当病毒来临时,大部分人或多或少都会感到恐慌。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聊聊疫情下的恐慌情绪。
设计意图:通过有趣的“病毒来啦”游戏,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情绪。再通过采访分享,让学生感受到当人面临危机时,产生恐慌情绪是很正常的。
二、团体转换阶段:量量恐慌
(一)量量恐慌
师:现在我们用0~10来表示自己的恐慌程度,0表示一点儿不害怕,10表示非常害怕。疫情期间,你给自己的恐慌程度打几分,就用红色水彩笔涂几格。需要注意的是,打分只代表自己的感受,同学之间没有比较的意义,但我们可以和分数接近的同学交流一下。
(二)快速组队
1.个别交流:你给自己打几分,说说你的理由。在学生交流时,可有意识地邀请不同恐慌程度的学生来交流。
2.快速组队:0~3分的一组,4~7分的一组,8~10分的一组,并快速选出组长,围坐在一起。
(三)交流分享
1.各组在组长的带领下,说说新冠肺炎让自己恐慌的原因。
2.全班交流:如传染力强、身边就有、会被隔离、各种谣言、感染人数多、封城管制、物资短缺、没有疫苗,等等。
(四)七嘴八舌
师:是呀,新冠肺炎会让人死亡,目前无疫苗,而且感染力强,怎能不让人“恐慌”呀。同学们,你们喜欢“恐慌”这种情绪吗,你们是怎么看待“恐慌”的?“恐慌”就一定是“坏情绪”吗?
1.小组讨论后,教师倾听小组讨论结果,留意是否有提到恐慌情绪也有好处的观点。
2.全班交流。预测:大部分学生说不喜欢,如果发现不一样的学生,可以請他/她来谈谈。
3.正确认识“恐慌”。
师:“恐慌”到底是好是坏呢?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心理医生是怎么说的?
播放画外音:
同学们,你们好,2020年春节的这场新冠肺炎疫情,使不少人陷入了“恐慌”之中。其实,有这种情绪是非常正常的。所以,当遇到危机、感到“恐慌”时,要正视自己的情绪,学会“坦然接纳”。
其实,适度的“恐慌”是好事,它能让人进入自我保护模式,调动全身能量,使肌肉更有力,思维更清晰,使人发挥出超能力。一个人如果遇到什么都不“恐慌”,面对疫情不作任何防护,随意出入,那后果就会不堪设想。
但是,过度的“恐慌”会使人吃不下,睡不着,免疫力下降,注意力狭窄,甚至抑郁。当我们觉察到自己过度恐慌时,要学会科学地应对“恐慌”。
听后分享:现在的你,对恐慌有什么不一样的认识了呢?
当学生分享时,老师随机板书:坦然接纳。
设计意图:通过焦点解决治疗中的量尺技术,让学生给自己的恐慌程度打分,寻找令自己恐慌的原因,如无特效药,传染力强,会被隔离,物资短缺,等等,并快速地分组。然后通过“七嘴八舌话恐慌”和“画外音”,知道恐慌并非坏事,要科学看待恐慌,学会坦然接纳。
三、团体工作阶段:牵手“恐慌”
(一)过渡
师: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们知道了适度的“恐慌”是对自己的一种保护,但过度恐慌会使我们的身心受到伤害,那怎样科学应对新冠肺炎带来的“过度恐慌”,与恐慌情绪手牵手呢?答案就在同学们手里的这份打分表上。
(二)小组讨论
师:刚才我们每个人都给自己的恐慌指数打了分,大家仔细观察一下,你还剩几分是“不恐慌”的?好好想一想,这剩下的几分你是怎么得到的?
1.先指名预先交流一下。
2.小组讨论:在组长的带领下,让每个人说一说自己是如何应对“恐慌”的,越多越好,一人负责记录。能直接演的,可以在组里现场做一做。音乐响起,活动结束。
(三)小组汇报
各小组推荐一名学生汇报,组内其他成员可补充。汇报顺序是先0~3分组,再8~10分组,最后4~7分组。辅导老师要根据各组汇报的情况,带领学生梳理总结各种与恐慌共处的方法。 预设如下:
1.改变认知
学生:正确认识新冠肺炎,不信谣,不传谣;想想疫情带给我们的好处等。
教师追问:你能说得具体点吗?疫情来临,带给我们的好处是什么呢?
老师随机板书:改变认知
2.找人倾诉
学生:可以找人倾诉一下,聊一聊。
教师追问:当你感到恐慌时,你会找谁来倾诉呢?能具体说说当时的情况吗?倾诉过后什么感觉?
师:是的,快乐与人分享会倍增,“恐慌”找人倾诉会减半。
随机板书:找人倾诉
3.科学防护
学生:只要做好自我防护,就不用太担心会被感染上。
教师追问:你知道哪些防新冠的防护方法?其他同学可以补充。
当学生说到科学洗手时,教师和学生一起玩“服大力丸”的游戏。
师:当病毒内外夹攻时,我们要服用“内外夹攻大力丸”。怎么服用呢?
出示七步洗手法图片与口诀。
内:掌心对掌心,向内搓揉;外:手指交错掌心对手背搓擦;夹:手指相夹,相互揉搓;攻/弓:两手互握成弓状,搓指背;大:大拇指在掌中转动搓擦;力/立:指尖立在掌心搓擦;丸/腕:双手交替洗手腕。
全班同学在快乐的音乐声中,一边看图片说口诀,一边学做“七步洗手法”。
4.转移注意
师:同学们,当你刚才一边听着音乐,一边快乐洗手的时候,还有很恐慌的感觉吗?为什么呢?
是呀,因为这样可以转移注意力。
板书:转移注意。
师:生活中,你还会做些什么来转移注意呢?
全班交流,比如听音乐、看书、看电影、运动、想一想开心的事情等。
根据学生回答,老师可适时追问:疫情期间你做过或听到过哪些开心事呢?
5.放松训练
如果有学生说到做深呼吸等放松训练的,可以在老师的引导下一起玩一玩“学做小青蛙”的游戏。
游戏方法:深深地吸一口气,一边吸气一边把肚子像小青蛙一样鼓起来,吸到不能吸再屏住,在心里默数10秒,看看能否坚持住。
老师小结,并板书:放松训练
设计意图:继续借助SFBT中的量尺技术,觉察当自己做什么事情时,可以让自己不那么恐慌。以小组为单位,充分发挥小组团体动力,寻找负性事件背后的正向力量。基于小学生活泼好动的年龄特点,通过有趣的口诀与“学做小青蛙”等小游戏,让学生既学会了应对方法,又提高了学习兴趣。最后,在全班学生的交流分享中总结概括应对“恐慌”的方法,真正达到“助人自助”的目的。
四、团体结束阶段:病毒又來啦
(一)盘点收获,聚焦当下
1.请学生说说这节课的收获。
2.辅导教师总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活动,我们知道了,“恐慌”并不可怕,只要我们学会坦然接纳、科学防护,运用改变认知、转移注意力、找人倾诉、放松训练等方法,就能使“恐慌”变得适度,甚至让“恐慌”为我们服务。
(二)再玩游戏:病毒来啦
最后,让我们再来玩一玩“病毒来啦”的游戏,和刚才不同的是,当演“病毒”的同学向你袭来时,大声告诉他“我不怕”,只要演一种或多种应对恐慌的方法,他就必须另外寻找抓捕对象。游戏开始,直到下课铃响。
设计意图:再次通过“病毒来啦”游戏,让学生马上用所学的方法来应对“恐慌”,学以致用。最后,在快乐的氛围中结束本节课的学习。
【活动反思】
当危机来临,无论是成人还是孩子,都会产生恐慌情绪,但大部分人认为,恐慌是“坏情绪”,能把它消除就好了。而事实上,我们应该坦然接纳它,然后学会与它和谐共处,甚至变不利为有利。本节课旨在借助有趣的游戏和SFBT中的“量尺技术”,让学生学会正确认识“恐慌”,科学应对“恐慌”。整节课首尾呼应,在快乐的游戏中开始,又在同一个游戏中快乐结束。在整个活动中要注意的是,当学生在讨论策略时,不需要使用专业术语,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给予简单概括即可,让所有的应对策略来源于学生,又最终服务于学生,运用于生活。课中,要通过倾听、追问、具体化、共情等辅导技术,关注每一个学生,充分发挥团体动力,最终达到“助人自助”的目的。
(作者单位: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乾元镇清溪小学,湖州,313216)
编辑/刘 芳 终校/刘永胜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0)10-0015-03
【活动理念】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小学生由于信息接受能力有限、判断能力不足、应激能力不强,更易“恐慌”。本课主要运用焦点解决治疗中的“量尺技术”,引导学生正确接纳恐慌,并尝试通过改变认知、找人倾诉、放松训练等方法进行自我情绪调适。
【活动对象】
小学中高年级
【活动目标】
1.了解与理解:让学生了解到当危机来临时,产生恐慌情绪是正常的,适度的恐慌也有助于提高警惕。
2.尝试与学会:借助“量尺技术”,让学生学会用坦然接纳、改变认知、找人倾诉、放松训练等方法来调节恐慌情绪。
3.体验与感悟:让学生体验与感悟各种调节恐慌情绪的方法,并在生活实际中运用。
【活动准备】
每个同学一把“我的恐慌指数量尺”、PPT
【活动过程】
一、团体暖身阶段:病毒来啦
(一)导入
师:(出示新冠病毒图片)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接下来,我们先一起来玩一个游戏“病毒来啦”。
(二)游戏体验
1.游戏规则:一名学生当新冠病毒感染者,音乐响起,“感染者”一边喊“病毒来啦”一边在教室中跑动,抓住谁,谁就染上病毒;染上病毒的学生需“隔离”到教室一角;音乐停,游戏结束。
2.采访未感染的学生:当“病毒”迎面而来时,你什么感受?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
3.采访被“隔离”在角落的“感染者”:当你被“病毒”感染的那一刻是什么感受?能说得具体点吗?
(三)小结
师:和咱们班同学一样,当病毒来临时,大部分人或多或少都会感到恐慌。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聊聊疫情下的恐慌情绪。
设计意图:通过有趣的“病毒来啦”游戏,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情绪。再通过采访分享,让学生感受到当人面临危机时,产生恐慌情绪是很正常的。
二、团体转换阶段:量量恐慌
(一)量量恐慌
师:现在我们用0~10来表示自己的恐慌程度,0表示一点儿不害怕,10表示非常害怕。疫情期间,你给自己的恐慌程度打几分,就用红色水彩笔涂几格。需要注意的是,打分只代表自己的感受,同学之间没有比较的意义,但我们可以和分数接近的同学交流一下。
(二)快速组队
1.个别交流:你给自己打几分,说说你的理由。在学生交流时,可有意识地邀请不同恐慌程度的学生来交流。
2.快速组队:0~3分的一组,4~7分的一组,8~10分的一组,并快速选出组长,围坐在一起。
(三)交流分享
1.各组在组长的带领下,说说新冠肺炎让自己恐慌的原因。
2.全班交流:如传染力强、身边就有、会被隔离、各种谣言、感染人数多、封城管制、物资短缺、没有疫苗,等等。
(四)七嘴八舌
师:是呀,新冠肺炎会让人死亡,目前无疫苗,而且感染力强,怎能不让人“恐慌”呀。同学们,你们喜欢“恐慌”这种情绪吗,你们是怎么看待“恐慌”的?“恐慌”就一定是“坏情绪”吗?
1.小组讨论后,教师倾听小组讨论结果,留意是否有提到恐慌情绪也有好处的观点。
2.全班交流。预测:大部分学生说不喜欢,如果发现不一样的学生,可以請他/她来谈谈。
3.正确认识“恐慌”。
师:“恐慌”到底是好是坏呢?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心理医生是怎么说的?
播放画外音:
同学们,你们好,2020年春节的这场新冠肺炎疫情,使不少人陷入了“恐慌”之中。其实,有这种情绪是非常正常的。所以,当遇到危机、感到“恐慌”时,要正视自己的情绪,学会“坦然接纳”。
其实,适度的“恐慌”是好事,它能让人进入自我保护模式,调动全身能量,使肌肉更有力,思维更清晰,使人发挥出超能力。一个人如果遇到什么都不“恐慌”,面对疫情不作任何防护,随意出入,那后果就会不堪设想。
但是,过度的“恐慌”会使人吃不下,睡不着,免疫力下降,注意力狭窄,甚至抑郁。当我们觉察到自己过度恐慌时,要学会科学地应对“恐慌”。
听后分享:现在的你,对恐慌有什么不一样的认识了呢?
当学生分享时,老师随机板书:坦然接纳。
设计意图:通过焦点解决治疗中的量尺技术,让学生给自己的恐慌程度打分,寻找令自己恐慌的原因,如无特效药,传染力强,会被隔离,物资短缺,等等,并快速地分组。然后通过“七嘴八舌话恐慌”和“画外音”,知道恐慌并非坏事,要科学看待恐慌,学会坦然接纳。
三、团体工作阶段:牵手“恐慌”
(一)过渡
师: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们知道了适度的“恐慌”是对自己的一种保护,但过度恐慌会使我们的身心受到伤害,那怎样科学应对新冠肺炎带来的“过度恐慌”,与恐慌情绪手牵手呢?答案就在同学们手里的这份打分表上。
(二)小组讨论
师:刚才我们每个人都给自己的恐慌指数打了分,大家仔细观察一下,你还剩几分是“不恐慌”的?好好想一想,这剩下的几分你是怎么得到的?
1.先指名预先交流一下。
2.小组讨论:在组长的带领下,让每个人说一说自己是如何应对“恐慌”的,越多越好,一人负责记录。能直接演的,可以在组里现场做一做。音乐响起,活动结束。
(三)小组汇报
各小组推荐一名学生汇报,组内其他成员可补充。汇报顺序是先0~3分组,再8~10分组,最后4~7分组。辅导老师要根据各组汇报的情况,带领学生梳理总结各种与恐慌共处的方法。 预设如下:
1.改变认知
学生:正确认识新冠肺炎,不信谣,不传谣;想想疫情带给我们的好处等。
教师追问:你能说得具体点吗?疫情来临,带给我们的好处是什么呢?
老师随机板书:改变认知
2.找人倾诉
学生:可以找人倾诉一下,聊一聊。
教师追问:当你感到恐慌时,你会找谁来倾诉呢?能具体说说当时的情况吗?倾诉过后什么感觉?
师:是的,快乐与人分享会倍增,“恐慌”找人倾诉会减半。
随机板书:找人倾诉
3.科学防护
学生:只要做好自我防护,就不用太担心会被感染上。
教师追问:你知道哪些防新冠的防护方法?其他同学可以补充。
当学生说到科学洗手时,教师和学生一起玩“服大力丸”的游戏。
师:当病毒内外夹攻时,我们要服用“内外夹攻大力丸”。怎么服用呢?
出示七步洗手法图片与口诀。
内:掌心对掌心,向内搓揉;外:手指交错掌心对手背搓擦;夹:手指相夹,相互揉搓;攻/弓:两手互握成弓状,搓指背;大:大拇指在掌中转动搓擦;力/立:指尖立在掌心搓擦;丸/腕:双手交替洗手腕。
全班同学在快乐的音乐声中,一边看图片说口诀,一边学做“七步洗手法”。
4.转移注意
师:同学们,当你刚才一边听着音乐,一边快乐洗手的时候,还有很恐慌的感觉吗?为什么呢?
是呀,因为这样可以转移注意力。
板书:转移注意。
师:生活中,你还会做些什么来转移注意呢?
全班交流,比如听音乐、看书、看电影、运动、想一想开心的事情等。
根据学生回答,老师可适时追问:疫情期间你做过或听到过哪些开心事呢?
5.放松训练
如果有学生说到做深呼吸等放松训练的,可以在老师的引导下一起玩一玩“学做小青蛙”的游戏。
游戏方法:深深地吸一口气,一边吸气一边把肚子像小青蛙一样鼓起来,吸到不能吸再屏住,在心里默数10秒,看看能否坚持住。
老师小结,并板书:放松训练
设计意图:继续借助SFBT中的量尺技术,觉察当自己做什么事情时,可以让自己不那么恐慌。以小组为单位,充分发挥小组团体动力,寻找负性事件背后的正向力量。基于小学生活泼好动的年龄特点,通过有趣的口诀与“学做小青蛙”等小游戏,让学生既学会了应对方法,又提高了学习兴趣。最后,在全班学生的交流分享中总结概括应对“恐慌”的方法,真正达到“助人自助”的目的。
四、团体结束阶段:病毒又來啦
(一)盘点收获,聚焦当下
1.请学生说说这节课的收获。
2.辅导教师总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活动,我们知道了,“恐慌”并不可怕,只要我们学会坦然接纳、科学防护,运用改变认知、转移注意力、找人倾诉、放松训练等方法,就能使“恐慌”变得适度,甚至让“恐慌”为我们服务。
(二)再玩游戏:病毒来啦
最后,让我们再来玩一玩“病毒来啦”的游戏,和刚才不同的是,当演“病毒”的同学向你袭来时,大声告诉他“我不怕”,只要演一种或多种应对恐慌的方法,他就必须另外寻找抓捕对象。游戏开始,直到下课铃响。
设计意图:再次通过“病毒来啦”游戏,让学生马上用所学的方法来应对“恐慌”,学以致用。最后,在快乐的氛围中结束本节课的学习。
【活动反思】
当危机来临,无论是成人还是孩子,都会产生恐慌情绪,但大部分人认为,恐慌是“坏情绪”,能把它消除就好了。而事实上,我们应该坦然接纳它,然后学会与它和谐共处,甚至变不利为有利。本节课旨在借助有趣的游戏和SFBT中的“量尺技术”,让学生学会正确认识“恐慌”,科学应对“恐慌”。整节课首尾呼应,在快乐的游戏中开始,又在同一个游戏中快乐结束。在整个活动中要注意的是,当学生在讨论策略时,不需要使用专业术语,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给予简单概括即可,让所有的应对策略来源于学生,又最终服务于学生,运用于生活。课中,要通过倾听、追问、具体化、共情等辅导技术,关注每一个学生,充分发挥团体动力,最终达到“助人自助”的目的。
(作者单位: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乾元镇清溪小学,湖州,313216)
编辑/刘 芳 终校/刘永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