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食用菌栽培课程中应用项目教学法,应通过布置总任务并分解为子任务,有效地控制过程,采用适当的考核机制等措施,强化学生的基本技能训练,构建学生的知识体系。
【关键词】食用菌栽培课程教学 项目教学法 应用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10C-0076-02
食用菌栽培课程作为一门应用性课程,一直以学校的办学定位为导向,要求课程的教学活动必须贴近生产实际,让学生牢固掌握食用菌生产技能。食用菌的生产,根本目标是以最少的成本生产出更多的合格的产品(子实体)。而项目教学法则是通过实施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因此,把一个(或多个)品种食用菌的生产流程作为教学项目,引入项目教学法,是切实可行的。引入项目教学法,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本文以百色学院食用菌栽培课程为例,探讨项目教学法的应用。
一、食用菌栽培课程中应用项目教学法需注意的问题
项目教学法的特点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调控下,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以项目为主线来贯穿教学的整个过程。它注重的不是最终的结果,而是完成项目的过程,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锻炼各种职业能力。在学习、实践过程中,一般采用小组内部协同工作方式,共同或分工完成整个项目的任务,从而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
在食用菌栽培课程教学中,对项目教学法进行改良,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与基础操作技能的基础上,以生产项目为主线,完成一种或多种食用菌种类的生产任务。这样的方式,可保障教学的圆满成功,并可相对减少理论课学时,减轻学生学业负担。
(一)重视学生知识体系构建
1.基础知识的教学以教师传授为主。典型的项目教学法是让学生自己发现知识、提高技能,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只是起到协助的作用。但在食用菌基础知识体系的构建中,应改变教师的这种帮助者的角色,更加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食用菌的基础知识,如果完全让学生自学、总结,必然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使学生产生畏惧心理。而且,初入食用菌领域,在大量新知识面前,学生也会觉得茫然,理不出头绪,不知如何开始学习。因此,对食用菌的分类及食用菌的生理等这些基本内容,还是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以教师讲授为主。教师利用自己的权威行业知识与经验,主动引导学生进入食用菌领域,可以减少学生畏惧心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理论讲授的时间,一般以学期中期开始为好,这一时段学生经过实验有了第一手的体验,也会有一些疑惑。经过教师讲解总结,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牢固掌握系统的基础知识,而且之后还有实践的机会,可以在实验中验证理论知识,加深印象。
2.基础知识的教学宜采用多媒体手段。一方面,采用多媒体教学,课堂教学信息量大,可在有限时间内传授更多的知识,相对增加了学生动手实践的时间。另一方面,可使抽象的问题具体化、直观化,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比如,讲解食用菌的形态结构与分类,如果不用多媒体教学,各种食用菌种类的特点与区别就很难说清楚,学生也不容易理解。采用多媒体授课,可以通过直观的图片、动画、视频等,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变得轻松愉悦,学习效率大大提高。
(二)以实训为主体,强化学生技能
1.以实验操作为主,合理安排课时。食用菌栽培课程作为一门应用性课程,动手操作能力是最重要的环节。因此,食用菌栽培课程的安排应以实验为主,适当安排理论课程。食用菌栽培课程总课时为39学时,我们安排的实验课为30~33学时,理论课时为6~9学时。这样的安排适合项目教学法的实施,也符合食用菌栽培课程教学的要求。
2.强化学生基本技能训练。掌握基本技能是完成项目任务的必备条件。良好的习惯需要逐步养成,不良操作行为必须在形成习惯前及时纠正。食用菌的接种等基本技能实训,必须强化教师的指导作用,学生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强化训练。食用菌栽培的操作技能训练,最主要的是要养成无菌操作的习惯,严格遵守操作规范,掌握正确的接种技术。因此,在各个操作环节,在实验前,应让学生了解操作规程。在教师的示范操作后,再让学生进行练习。在这过程中,教师必须现场指导,及时纠正不正确的操作动作。通过多次强化练习,学生就可以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与步骤,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为生产项目的实施打下坚实基础。
二、食用菌栽培课程实施项目教学法的步骤
(一)明确目标,布置总任务
1.总任务要有典型性。食用菌栽培课程作为一门应用性课程,教学的最终任务就是让学生掌握食用菌的生产技能。因此,项目教学法的总任务就是选择一两个食用菌种类,模拟企业的生产流程进行栽培生产,让学生在栽培的各个环节中掌握各种技术要领。选择的食用菌种类在技术上要有典型性,如侧耳类、木耳、香菇等,学生在进行这些菌类栽培的过程中,能够学到大多数食用菌栽培典型的、基础的技术。以后接触到其他菌类,可以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能够借助工具书及相关资料进行其他食用菌种类的栽培。
2.总任务难度要适中。应选择入门容易、难度适中、技术成熟的种类。技术复杂或尚未成熟的菌类栽培生产,一般不适合作为项目教学法的任务,因为不利于基础知识的构建与基础技能的掌握。在选择食用菌种类时,我们一般选择凤尾菇、杏鲍菇等侧耳类为主,可以增加猴头菇等特色种类。这些种类栽培的出菇时间短,难度较低,易于成功,可提高学生的学习信心。除此之外,还可针对一些有兴趣的学生,安排难度较高的项目。如成立兴趣小组,进行双孢菇、草菇等不同生理类型的菌类的栽培。亦可结合本科毕业论文及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进行一些高档菇类如蛹虫草、羊肚菌等探索性试验,或进行本地野生药食用大型真菌的驯化栽培研究。
(二)分解任务,逐步完成
1.按生产流程分解任务。根据生产流程,把每种菌类的生产总任务分解为以下子任务:母种制备、母种转管、原种培育(培养基制备,灭菌,接种)、栽培种培育、栽培袋培育、出菇管理。这些子任务包括了食用菌栽培的所有环节,学生只要完成了一系列的任务,就能系统地掌握食用菌栽培的技术。各个子任务之间环环相扣,只有完成了前面的任务,才能继续下面的任务。最终,学生生产出食用菌子实体,可以品尝自己生产的产品,享受成功的喜悦。 2.在各个子任务中间,穿插进行其他实验。菌丝的生长,需要一定的时间。母种长满需要10天,接着才可以下一步实验。在减小装料量的情况下,原种、栽培种长满各需15天,栽培袋长满最少需30天,因此,在原种到栽培种,栽培种至栽培袋,栽培袋到出菇这些环节之间,还有一定的空余学时。在这些任务之间的空当时间,可以穿插安排子实体形态结构观察,孢子分离,菌丝结构观察,液体菌种制备,菌种保藏与复壮等实验。因为,完成简单的生产项目仅仅是食用菌栽培课程的基本要求,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还需具备研究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3.学生制订计划,经教师审核后才能进行实验。根据所安排的子任务,学生要在课前对相关章节进行预习,分小组制订实验计划。因为学生没有相关的经验,有时会不知从何下手,所以教师不能完全放任不管,应该适时给予指导。实验计划以预习报告的形式体现,在实验的前一天,通过网络发给教师进行审核,通过后才能实施。教师在每次实验课的前20分钟进行点评、纠正,同时强调注意事项。
(三)过程控制与保障措施
1.分组实验,有利于教师及时进行指导。每个班分成两到三个大组进行实验,每个大组又分若干实验小组,实验时互相协作,共同完成实验。每个大组的人数一般为15~25人,每小组3人以下。因为每次实验的小组数及每小组的人数均较少,有利于教师在实验过程中进行检查,及时掌握学生实验操作情况,对不正确的操作及时给予纠正。另外,还需协调与其他课程关系,保证项目顺利进行。食用菌的一些实验,如培养基制备、灭菌、接种,需要连续进行。在这种情况下,需要与其他课程的教师进行沟通,灵活进行调课,才能保证实验顺利进行。
2.可重复进行训练,直到熟练掌握。学生学习操作技术会有从生疏到熟练的过程。比如,母种的分离接种,第一次实验的杂菌污染率肯定比较高。在操作时,有些学生也比较紧张,教师这时应及时进行鼓励。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教师应及时给予指导。操作结果不满意的,可重复练习。为保障学生能够充分练习,食用菌实验室全天候开放,学生可以在课后进行强化练习。人的天分有差别,接受知识也有快有慢。对于食用菌栽培课程来说,掌握技能不分先后,只要最终能够掌握技能,就达到了教学目的。
3.采取灵活方式,缩短实验周期。食用菌栽培课程安排在一个学期进行,如完全按照实际生产的方式进行实验,周期会很长,培育的菌袋不可能在学生放假前出菇。为了让学生能够检验自己的成果,必须想办法缩短实验周期。我们采用的办法是,每个步骤都减少装料量,缩短菌丝满袋(瓶)时间。原种瓶采用125ml 集气瓶代替,栽培种用12cm*24cm小袋,并且装料高度仅10cm高。栽培袋则不宜太小,采用14cm*28cm较为合适。太小的栽培袋,装料量太少,产出的子实体达不到品种应有的大小,体现不出品种特征,特别是大型菇类,如杏鲍菇,金福菇。按照这个方法,母种菌丝长满需10天,原种及栽培种菌丝长满只需15天,栽培袋菌丝长满约30天,栽培袋菌丝长满后10天就可以出菇,从母种接种到出菇仅需约70天。
(四)采用相应的考核机制
学校现有教务系统成绩构成统一规定为,平时成绩占30分,期末考核占70分。这种终结式考核的方式,几乎是凭期末的一次性考试来决定学习者的成绩,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可以采取灵活方式,采用形成性考核,把每个子任务的实验成绩进行平均,作为期末考核的成绩进行成绩录入,实验课的考勤与学生的表现作为平时成绩录入,这样得出的课程成绩比较能够体现出学生学习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熊英,梁红艳.食用菌栽培学实验教学初探与设想[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增刊)
[2]牛贞福,等.基于职业能力的《食用菌》课程形成性考核评价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安徽农业科学,2015(23)
【基金项目】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2012JGB215);百色学院教学改革项目(2012JG012)
【作者简介】冯邦朝(1966- ),男,广西靖西人,百色学院副教授。
(责编 黎 原)
【关键词】食用菌栽培课程教学 项目教学法 应用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10C-0076-02
食用菌栽培课程作为一门应用性课程,一直以学校的办学定位为导向,要求课程的教学活动必须贴近生产实际,让学生牢固掌握食用菌生产技能。食用菌的生产,根本目标是以最少的成本生产出更多的合格的产品(子实体)。而项目教学法则是通过实施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因此,把一个(或多个)品种食用菌的生产流程作为教学项目,引入项目教学法,是切实可行的。引入项目教学法,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本文以百色学院食用菌栽培课程为例,探讨项目教学法的应用。
一、食用菌栽培课程中应用项目教学法需注意的问题
项目教学法的特点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调控下,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以项目为主线来贯穿教学的整个过程。它注重的不是最终的结果,而是完成项目的过程,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锻炼各种职业能力。在学习、实践过程中,一般采用小组内部协同工作方式,共同或分工完成整个项目的任务,从而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
在食用菌栽培课程教学中,对项目教学法进行改良,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与基础操作技能的基础上,以生产项目为主线,完成一种或多种食用菌种类的生产任务。这样的方式,可保障教学的圆满成功,并可相对减少理论课学时,减轻学生学业负担。
(一)重视学生知识体系构建
1.基础知识的教学以教师传授为主。典型的项目教学法是让学生自己发现知识、提高技能,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只是起到协助的作用。但在食用菌基础知识体系的构建中,应改变教师的这种帮助者的角色,更加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食用菌的基础知识,如果完全让学生自学、总结,必然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使学生产生畏惧心理。而且,初入食用菌领域,在大量新知识面前,学生也会觉得茫然,理不出头绪,不知如何开始学习。因此,对食用菌的分类及食用菌的生理等这些基本内容,还是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以教师讲授为主。教师利用自己的权威行业知识与经验,主动引导学生进入食用菌领域,可以减少学生畏惧心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理论讲授的时间,一般以学期中期开始为好,这一时段学生经过实验有了第一手的体验,也会有一些疑惑。经过教师讲解总结,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牢固掌握系统的基础知识,而且之后还有实践的机会,可以在实验中验证理论知识,加深印象。
2.基础知识的教学宜采用多媒体手段。一方面,采用多媒体教学,课堂教学信息量大,可在有限时间内传授更多的知识,相对增加了学生动手实践的时间。另一方面,可使抽象的问题具体化、直观化,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比如,讲解食用菌的形态结构与分类,如果不用多媒体教学,各种食用菌种类的特点与区别就很难说清楚,学生也不容易理解。采用多媒体授课,可以通过直观的图片、动画、视频等,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变得轻松愉悦,学习效率大大提高。
(二)以实训为主体,强化学生技能
1.以实验操作为主,合理安排课时。食用菌栽培课程作为一门应用性课程,动手操作能力是最重要的环节。因此,食用菌栽培课程的安排应以实验为主,适当安排理论课程。食用菌栽培课程总课时为39学时,我们安排的实验课为30~33学时,理论课时为6~9学时。这样的安排适合项目教学法的实施,也符合食用菌栽培课程教学的要求。
2.强化学生基本技能训练。掌握基本技能是完成项目任务的必备条件。良好的习惯需要逐步养成,不良操作行为必须在形成习惯前及时纠正。食用菌的接种等基本技能实训,必须强化教师的指导作用,学生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强化训练。食用菌栽培的操作技能训练,最主要的是要养成无菌操作的习惯,严格遵守操作规范,掌握正确的接种技术。因此,在各个操作环节,在实验前,应让学生了解操作规程。在教师的示范操作后,再让学生进行练习。在这过程中,教师必须现场指导,及时纠正不正确的操作动作。通过多次强化练习,学生就可以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与步骤,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为生产项目的实施打下坚实基础。
二、食用菌栽培课程实施项目教学法的步骤
(一)明确目标,布置总任务
1.总任务要有典型性。食用菌栽培课程作为一门应用性课程,教学的最终任务就是让学生掌握食用菌的生产技能。因此,项目教学法的总任务就是选择一两个食用菌种类,模拟企业的生产流程进行栽培生产,让学生在栽培的各个环节中掌握各种技术要领。选择的食用菌种类在技术上要有典型性,如侧耳类、木耳、香菇等,学生在进行这些菌类栽培的过程中,能够学到大多数食用菌栽培典型的、基础的技术。以后接触到其他菌类,可以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能够借助工具书及相关资料进行其他食用菌种类的栽培。
2.总任务难度要适中。应选择入门容易、难度适中、技术成熟的种类。技术复杂或尚未成熟的菌类栽培生产,一般不适合作为项目教学法的任务,因为不利于基础知识的构建与基础技能的掌握。在选择食用菌种类时,我们一般选择凤尾菇、杏鲍菇等侧耳类为主,可以增加猴头菇等特色种类。这些种类栽培的出菇时间短,难度较低,易于成功,可提高学生的学习信心。除此之外,还可针对一些有兴趣的学生,安排难度较高的项目。如成立兴趣小组,进行双孢菇、草菇等不同生理类型的菌类的栽培。亦可结合本科毕业论文及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进行一些高档菇类如蛹虫草、羊肚菌等探索性试验,或进行本地野生药食用大型真菌的驯化栽培研究。
(二)分解任务,逐步完成
1.按生产流程分解任务。根据生产流程,把每种菌类的生产总任务分解为以下子任务:母种制备、母种转管、原种培育(培养基制备,灭菌,接种)、栽培种培育、栽培袋培育、出菇管理。这些子任务包括了食用菌栽培的所有环节,学生只要完成了一系列的任务,就能系统地掌握食用菌栽培的技术。各个子任务之间环环相扣,只有完成了前面的任务,才能继续下面的任务。最终,学生生产出食用菌子实体,可以品尝自己生产的产品,享受成功的喜悦。 2.在各个子任务中间,穿插进行其他实验。菌丝的生长,需要一定的时间。母种长满需要10天,接着才可以下一步实验。在减小装料量的情况下,原种、栽培种长满各需15天,栽培袋长满最少需30天,因此,在原种到栽培种,栽培种至栽培袋,栽培袋到出菇这些环节之间,还有一定的空余学时。在这些任务之间的空当时间,可以穿插安排子实体形态结构观察,孢子分离,菌丝结构观察,液体菌种制备,菌种保藏与复壮等实验。因为,完成简单的生产项目仅仅是食用菌栽培课程的基本要求,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还需具备研究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3.学生制订计划,经教师审核后才能进行实验。根据所安排的子任务,学生要在课前对相关章节进行预习,分小组制订实验计划。因为学生没有相关的经验,有时会不知从何下手,所以教师不能完全放任不管,应该适时给予指导。实验计划以预习报告的形式体现,在实验的前一天,通过网络发给教师进行审核,通过后才能实施。教师在每次实验课的前20分钟进行点评、纠正,同时强调注意事项。
(三)过程控制与保障措施
1.分组实验,有利于教师及时进行指导。每个班分成两到三个大组进行实验,每个大组又分若干实验小组,实验时互相协作,共同完成实验。每个大组的人数一般为15~25人,每小组3人以下。因为每次实验的小组数及每小组的人数均较少,有利于教师在实验过程中进行检查,及时掌握学生实验操作情况,对不正确的操作及时给予纠正。另外,还需协调与其他课程关系,保证项目顺利进行。食用菌的一些实验,如培养基制备、灭菌、接种,需要连续进行。在这种情况下,需要与其他课程的教师进行沟通,灵活进行调课,才能保证实验顺利进行。
2.可重复进行训练,直到熟练掌握。学生学习操作技术会有从生疏到熟练的过程。比如,母种的分离接种,第一次实验的杂菌污染率肯定比较高。在操作时,有些学生也比较紧张,教师这时应及时进行鼓励。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教师应及时给予指导。操作结果不满意的,可重复练习。为保障学生能够充分练习,食用菌实验室全天候开放,学生可以在课后进行强化练习。人的天分有差别,接受知识也有快有慢。对于食用菌栽培课程来说,掌握技能不分先后,只要最终能够掌握技能,就达到了教学目的。
3.采取灵活方式,缩短实验周期。食用菌栽培课程安排在一个学期进行,如完全按照实际生产的方式进行实验,周期会很长,培育的菌袋不可能在学生放假前出菇。为了让学生能够检验自己的成果,必须想办法缩短实验周期。我们采用的办法是,每个步骤都减少装料量,缩短菌丝满袋(瓶)时间。原种瓶采用125ml 集气瓶代替,栽培种用12cm*24cm小袋,并且装料高度仅10cm高。栽培袋则不宜太小,采用14cm*28cm较为合适。太小的栽培袋,装料量太少,产出的子实体达不到品种应有的大小,体现不出品种特征,特别是大型菇类,如杏鲍菇,金福菇。按照这个方法,母种菌丝长满需10天,原种及栽培种菌丝长满只需15天,栽培袋菌丝长满约30天,栽培袋菌丝长满后10天就可以出菇,从母种接种到出菇仅需约70天。
(四)采用相应的考核机制
学校现有教务系统成绩构成统一规定为,平时成绩占30分,期末考核占70分。这种终结式考核的方式,几乎是凭期末的一次性考试来决定学习者的成绩,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可以采取灵活方式,采用形成性考核,把每个子任务的实验成绩进行平均,作为期末考核的成绩进行成绩录入,实验课的考勤与学生的表现作为平时成绩录入,这样得出的课程成绩比较能够体现出学生学习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熊英,梁红艳.食用菌栽培学实验教学初探与设想[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增刊)
[2]牛贞福,等.基于职业能力的《食用菌》课程形成性考核评价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安徽农业科学,2015(23)
【基金项目】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2012JGB215);百色学院教学改革项目(2012JG012)
【作者简介】冯邦朝(1966- ),男,广西靖西人,百色学院副教授。
(责编 黎 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