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更注重生活品质和精神需求,这使得旅游行业应运而生并蓬勃发展。在旅游管理教学中,以往的教学模式过多的重视量的积累,而忽视了质的提高。为此,院校将体验思维运用到旅游管理教学中,以期实现教学效果从量到质的转变。
关键词:体验思维;旅游管理;教学
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在以往的旅游管理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主体,学生仅是被动的接受知识。学生掌握了大量的书面经验却在实际操作、自主探索、自学学习及合作学习方面十分薄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操作实践能力得不到培养,从而在极大程度上降低了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质量。然而,随着时代的变化,社会对旅游专业人才的需求量逐渐增多,为适应时代的需求,各旅游院校亟须转变教学模式及人才培养模式,以学生为中心由“填鸭式”教学向“体验式”教学转变,重视学生的学习体验,让学生通过实践不断提高其创新性思维与操作实践能力。
一、结合生活实际,丰富主题
在旅游管理教学中,教室应围绕一个知识点将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有机结合,再借助专题形式进行旅游管理教学活动。以往的教学模式过于机械和抽象,加之教材更新速度较内容明显脱离学生生活,学生长期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将在极大程度上打击其学习热情与主动性[1]。为此,各旅游院校的相关教师应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调整,适当补充与调整理论内容,将“理论来源于实践,理论来源于生活”融入到教学中,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并鼓励的指导学生从实际生活中体会旅游专业理论,进而激发其对旅游管理知识学习的热强,从而逐渐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使其专业能力与水平得以提高。如:在《旅游安全管理法规》课程学习过程中,教师通过课下收集实际生活中与教学生活相关的例子,在课堂中向学生展示,教师的案例为:“李某与张某一同参加旅行社到丽江旅游,两人都购买了意外险;然而,在实际旅游过程中,却与合同不一致,张某自行游览时发生意外,要求旅行社赔偿,同学们思考:旅行社是否需承担责任?”教师结合这一问题追加一系列的问题,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通过这种方式,能够使学生养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其体验得以丰富,从而提高旅游管理教学的质量。
二、案例式教学
案例式教学指在学生认识、熟悉并运用专业基础知识与技术的前提下,在教师精心设计的基础上,根据教学内容及目标,将典型案例运用到教学过程中,从而创设教学情境;将学生带入情境中,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情境中的问题进行探究、思考及解决,进而使其分析、识别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以提升;同时,案例式教学能够使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增加,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2]。一般情况下,案例式教学包括:描述性案例、探索性案例、解释性案例,在旅游管理教学过程中,教师结合教学实际,选择符合教学要求的案例,再借助多媒体技术,为学生营造适宜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教学情境中进行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及自主学习;然后,教师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对问题进行思考、分析及解决,进而激发其想象力与积极性,对其创造性思维进行培养。如:教师向“饭店市场营销”讲解时,依据课程特点、学生理论知识掌握情况等,选择“1984年北京长城饭店把握美国总统里根访华的机会”作为教学案例,这是一个成功接待外宾的公关营销案例,教师引导学生对整个案例进行深入研究,要求学生对“北京長城饭店如何做好公关营销”进行讨论,教师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借助该教学方式,能够使旅游教学的效率与质量得以提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探讨式教学
在旅游管理教学过程中,结合案例式教学和探讨式教学,使学生以小组形式对课堂内容加以讨论,学生之间对研究成果进行分享,从而学生之间实现共同进步与互相学习。同时,因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理解能力、知识掌握能力存在一定的区别,通过探讨式教学让学生通过不同角度得出不同结论,进而促使学生更加全面的对问题进行观察,并能够体会其中的道理。此外,探讨式教学让学生在合作探讨与小组交流中学会并领悟更多的课程知识,拓展学生思维,促使学生潜能充分发挥,对其合作精神加以培养,并通过为学生建立交流平台,使其通过相互交流与启发,更加全面的学习教学内容,并促使其知识空间的形成。如:在《饭店服务》课程中,教师对全班学生进行分组,6人一个小组,让学生围绕着饭店服务应注意的关键点,总结这些关键点,并对这些关键点进行分析和讨论,从而强化和巩固其基础知识,进一步提高其旅游专业能力与水平[3]。
四、实地体验教学
实地体验教学指通过具体体验,从而更加清晰的了解事物的形成更,并能够认清事件的本质[4]。其中该教学法能够帮助学生从课堂教学更好的过渡到实际旅游管理岗位工作中,使旅游管理教学进入实际旅游管理工作中,让学生在真实的社会环境中学生旅游管理的理论知识与技术内容,并拓展学生思维。此外,在旅游管理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定期组织学生到景观、旅游团及旅行社参观,让学生亲自体验,然后让学生在体验中进行观察,回校后写成体验报告。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有效提升其对旅游管理问题解决的能力,有效提高其专业能力与水平。
五、任务驱动教学
任务驱动教学指学生在进行实地体验后,能够更加深刻的认知旅游管理教学知识内容,然后教师开展任务驱动教学,从而有效指导学生对所掌握的旅游管理教学知识加以整合,从而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并指导学生对知识结构加以有效应用,使其能够自主的对实际问题加以解决。在旅游管理教学过程中,教师邀请专业从业人员到课堂中为学生布置具有实际意义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对学习任务进行交流,从而完成任务,从而有效提高其专业能力与水平,使其能够符合旅游管理岗位对人才能力的要求。
六、结语
总而言之,将体验思维运用到旅游管理教学中,通过结合生活实际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借助案例式、探讨式、实地体验、任务驱动等教学策略有效提高学生专业能力与水平,使其能够适应旅游行业发展的需求,从而推动我国旅游行业蓬勃发展,将我国旅游行业做大、做精、做强。
(作者单位:大连中招招投标代理有限公司)
作者简介:关慧丽,1987年生,女,满族,大专,大连中招招投标代理有限公司项目经理,研究方向:旅游管理。
参考文献
[1]林方岚.论体验思维在旅游管理教学中的应用[J].投资与创业,2016,(12):79-80.
[2]余曼露.基于体验思维在旅游管理教学中的应用[J].商情,2016,(21):228-230..
关键词:体验思维;旅游管理;教学
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在以往的旅游管理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主体,学生仅是被动的接受知识。学生掌握了大量的书面经验却在实际操作、自主探索、自学学习及合作学习方面十分薄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操作实践能力得不到培养,从而在极大程度上降低了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质量。然而,随着时代的变化,社会对旅游专业人才的需求量逐渐增多,为适应时代的需求,各旅游院校亟须转变教学模式及人才培养模式,以学生为中心由“填鸭式”教学向“体验式”教学转变,重视学生的学习体验,让学生通过实践不断提高其创新性思维与操作实践能力。
一、结合生活实际,丰富主题
在旅游管理教学中,教室应围绕一个知识点将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有机结合,再借助专题形式进行旅游管理教学活动。以往的教学模式过于机械和抽象,加之教材更新速度较内容明显脱离学生生活,学生长期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将在极大程度上打击其学习热情与主动性[1]。为此,各旅游院校的相关教师应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调整,适当补充与调整理论内容,将“理论来源于实践,理论来源于生活”融入到教学中,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并鼓励的指导学生从实际生活中体会旅游专业理论,进而激发其对旅游管理知识学习的热强,从而逐渐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使其专业能力与水平得以提高。如:在《旅游安全管理法规》课程学习过程中,教师通过课下收集实际生活中与教学生活相关的例子,在课堂中向学生展示,教师的案例为:“李某与张某一同参加旅行社到丽江旅游,两人都购买了意外险;然而,在实际旅游过程中,却与合同不一致,张某自行游览时发生意外,要求旅行社赔偿,同学们思考:旅行社是否需承担责任?”教师结合这一问题追加一系列的问题,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通过这种方式,能够使学生养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其体验得以丰富,从而提高旅游管理教学的质量。
二、案例式教学
案例式教学指在学生认识、熟悉并运用专业基础知识与技术的前提下,在教师精心设计的基础上,根据教学内容及目标,将典型案例运用到教学过程中,从而创设教学情境;将学生带入情境中,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情境中的问题进行探究、思考及解决,进而使其分析、识别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以提升;同时,案例式教学能够使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增加,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2]。一般情况下,案例式教学包括:描述性案例、探索性案例、解释性案例,在旅游管理教学过程中,教师结合教学实际,选择符合教学要求的案例,再借助多媒体技术,为学生营造适宜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教学情境中进行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及自主学习;然后,教师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对问题进行思考、分析及解决,进而激发其想象力与积极性,对其创造性思维进行培养。如:教师向“饭店市场营销”讲解时,依据课程特点、学生理论知识掌握情况等,选择“1984年北京长城饭店把握美国总统里根访华的机会”作为教学案例,这是一个成功接待外宾的公关营销案例,教师引导学生对整个案例进行深入研究,要求学生对“北京長城饭店如何做好公关营销”进行讨论,教师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借助该教学方式,能够使旅游教学的效率与质量得以提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探讨式教学
在旅游管理教学过程中,结合案例式教学和探讨式教学,使学生以小组形式对课堂内容加以讨论,学生之间对研究成果进行分享,从而学生之间实现共同进步与互相学习。同时,因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理解能力、知识掌握能力存在一定的区别,通过探讨式教学让学生通过不同角度得出不同结论,进而促使学生更加全面的对问题进行观察,并能够体会其中的道理。此外,探讨式教学让学生在合作探讨与小组交流中学会并领悟更多的课程知识,拓展学生思维,促使学生潜能充分发挥,对其合作精神加以培养,并通过为学生建立交流平台,使其通过相互交流与启发,更加全面的学习教学内容,并促使其知识空间的形成。如:在《饭店服务》课程中,教师对全班学生进行分组,6人一个小组,让学生围绕着饭店服务应注意的关键点,总结这些关键点,并对这些关键点进行分析和讨论,从而强化和巩固其基础知识,进一步提高其旅游专业能力与水平[3]。
四、实地体验教学
实地体验教学指通过具体体验,从而更加清晰的了解事物的形成更,并能够认清事件的本质[4]。其中该教学法能够帮助学生从课堂教学更好的过渡到实际旅游管理岗位工作中,使旅游管理教学进入实际旅游管理工作中,让学生在真实的社会环境中学生旅游管理的理论知识与技术内容,并拓展学生思维。此外,在旅游管理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定期组织学生到景观、旅游团及旅行社参观,让学生亲自体验,然后让学生在体验中进行观察,回校后写成体验报告。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有效提升其对旅游管理问题解决的能力,有效提高其专业能力与水平。
五、任务驱动教学
任务驱动教学指学生在进行实地体验后,能够更加深刻的认知旅游管理教学知识内容,然后教师开展任务驱动教学,从而有效指导学生对所掌握的旅游管理教学知识加以整合,从而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并指导学生对知识结构加以有效应用,使其能够自主的对实际问题加以解决。在旅游管理教学过程中,教师邀请专业从业人员到课堂中为学生布置具有实际意义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对学习任务进行交流,从而完成任务,从而有效提高其专业能力与水平,使其能够符合旅游管理岗位对人才能力的要求。
六、结语
总而言之,将体验思维运用到旅游管理教学中,通过结合生活实际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借助案例式、探讨式、实地体验、任务驱动等教学策略有效提高学生专业能力与水平,使其能够适应旅游行业发展的需求,从而推动我国旅游行业蓬勃发展,将我国旅游行业做大、做精、做强。
(作者单位:大连中招招投标代理有限公司)
作者简介:关慧丽,1987年生,女,满族,大专,大连中招招投标代理有限公司项目经理,研究方向:旅游管理。
参考文献
[1]林方岚.论体验思维在旅游管理教学中的应用[J].投资与创业,2016,(12):79-80.
[2]余曼露.基于体验思维在旅游管理教学中的应用[J].商情,2016,(21):228-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