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藤茶保健效果显著,融安藤茶资源丰富,但分布零散不利规模开发,因此我们针对野生藤茶的生长特性进行了人工驯化栽培试验,基本探索出融安县至少有紫芽、绿芽两个以上的品种。2月中、下旬萌芽,11月底落叶。种子繁殖或扦插繁殖均可。以篱式双面采摘栽培模式采摘面最大,产量最高,修剪等配套措施也已基本探索成熟,可以实行人工栽培推广。
【关键词】:藤茶 驯化 栽培技术
藤茶学名Ampelopsis grossedentata,中文植物名为显齿蛇葡萄,是属于葡萄科蛇葡萄属的一种野生藤本植物。藤茶富含二氢杨梅素 ( ampelopsin/ dihydromyricetin ) 、杨梅素( myricetin )等黄酮类物质。此类物质具有清除自由基、抗氧化、抗血栓、抗肿瘤、消炎等多种奇特功效。融安县具有丰富的野生藤茶资源,为了今后规模开发利用藤茶资源,融安县农业部门从2008年开始藤茶人工栽培试验,经几年来的驯化种植试验研究,现报告如下:
一、植物学特征
藤茶为多年生木质藤本,长达3-4米,常缠绕在其它植物上。藤茶新梢的梢尖无绒毛,呈紫红色或绿色;卷须与叶对生,在新梢上呈不连续分布,二分叉;叶为1~2回羽状复叶,幼叶无绒毛;花序为伞房状多歧聚伞花序,与叶对生,两性花。藤茶在融安县萌芽期在2月中、下旬;花期从5月下旬始至8月下旬;果实成熟期为9月底至11月底。
二、藤茶在融安的分布及生态环境
融安县野生藤茶资源丰富,调查结果表明,全县可利用的野生藤茶资源面积1453公顷 ,12乡镇均有分布,但只要分布在板榄、雅瑶、大将、长安等北面乡镇的土岭区。野生藤茶适宜生长于山地灌丛中、林中、河边等地方,喜欢土质疏松、湿润、阳光不强的环境,多攀沿于灌木生长。
三、栽培技术
(一)育苗
1.扦插育苗:据几年来的试验,藤茶扦插繁殖在融安县2到8月均可进行,但以3到6月成活率最高,可达85%以上。枝条应该是完全老熟的枝条,以现采现插为好。插条要求健壮、芽眼饱满、无病虫危害,剪成长15-20厘米、带2-3个节。苗床基质可以是细砂、细土或木糠等,扦插时只保留一个节在土面上,1-2个节插于土下。苗床要保持湿润,高温干燥季节应覆盖遮陽网。萘乙酸、吲哚丁酸的药剂有利于藤茶插条的愈伤组织形成,对提高扦插成活率有一定作用。
2.种子繁殖:每年9到12月藤茶果实成熟时采收果实,并及时清洗掉果皮果肉,之后阴干保存。来年2到5月播种。
(二)藤茶园地准备:藤茶喜湿润但不耐涝,所以建园时应选能排能灌的地块,要求土质疏松。耕翻土地,并南北走向起厢,厢宽100-120厘米,沟宽、深各30厘米。将沤制腐熟的有机肥3000~4000 kg、磷肥100公斤/亩,与表土混匀。
(三)定植:定植时期以2-3月萌芽前为好,其他时期也可以定植,但在生长季节定植应在起苗前剪掉绝大部分新生枝叶。定植株距为30—40厘米,种植时要使根系向四周舒展开,覆土一半时向上轻提苗木1 cm~2 cm,再覆土压实,最后淋足定根水。
(四)栽培管理:幼苗定植后,靠近地面留2个~3个饱满芽眼剪截,并在旁边插一根竹竿,使苗沿竹竿直立生长。新梢长到10-15 cm以上时,开始第一次追肥,结合灌水,以腐熟的麸肥、沼气水稀释后淋施,促进生长尽快上架。幼苗新梢长到 20 cm~30 cm时反复摘心,培育4条~5条主蔓。当藤茶苗达到40厘米左右时,及时引蔓上架,篱架底层以下不在保留枝叶,以便管理。以后当苗长到相应的高度时及时引蔓绑缚到铁线上。
(五)整形修剪:藤茶整形可以按篱式双面采摘栽培模式、柱式立体采摘栽培模式、半圆形幅面采摘栽培模式、矮墙式表面采摘栽培模式等模式进行,但以篱式双面采摘栽培模式最好。篱式双面采摘栽培模式:立柱要保持地面部分1.5米,立柱间隔2-3米,立柱间用铁线连接(也可以用竹木),横线分三层,下层离地30-40厘米,二层和三层的距离为40-50厘米,立柱两端拉紧。平均将侧蔓引到三层铁线上。5月底到6月初可以进行第一次修剪,在主蔓留8-10张叶子短截,让其另发新芽,剪下的叶子可制作低档次的产品。7月下旬可进行第二次缩剪。之后需要看苗修剪,发现有开花结果现象时及时缩剪,促发新芽。最后一次采收后(约11月份)及时进行修剪,修剪时分上中下三层留桩,使来年呈立体采收面。
(六)肥水管理:藤茶整个生长期应保持湿润,遇着干旱要灌水,遇着大雨要排水防渍。藤茶生产要求不使用化肥,全期使用有机肥,全年建议施肥两到三次,基肥在冬剪后施下,每亩施1500~3000公斤腐熟有机肥,或有机质含量40%有机肥300-400斤;第二次施肥应在6月第一次修剪后进行,施肥量比第一次稍少,必要时还可以在第二次修剪时再施肥一次。
四、采收
在融安按技术要求,2、3月份种下的藤茶,到6-7月份就可以开始采茶了,次年即进入丰产期。
【参考文献】
[1]张薇薇等《融安县藤茶产业优势分析及发展对策》,南方园艺,2012年第4期
[2]张学娟《藤茶的形态学、生物学特性及主要化学成分研究》,华中农业大学,2008
【作者简介】
龙佰添(1970.10),男,助理农艺师,广西融安县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
【关键词】:藤茶 驯化 栽培技术
藤茶学名Ampelopsis grossedentata,中文植物名为显齿蛇葡萄,是属于葡萄科蛇葡萄属的一种野生藤本植物。藤茶富含二氢杨梅素 ( ampelopsin/ dihydromyricetin ) 、杨梅素( myricetin )等黄酮类物质。此类物质具有清除自由基、抗氧化、抗血栓、抗肿瘤、消炎等多种奇特功效。融安县具有丰富的野生藤茶资源,为了今后规模开发利用藤茶资源,融安县农业部门从2008年开始藤茶人工栽培试验,经几年来的驯化种植试验研究,现报告如下:
一、植物学特征
藤茶为多年生木质藤本,长达3-4米,常缠绕在其它植物上。藤茶新梢的梢尖无绒毛,呈紫红色或绿色;卷须与叶对生,在新梢上呈不连续分布,二分叉;叶为1~2回羽状复叶,幼叶无绒毛;花序为伞房状多歧聚伞花序,与叶对生,两性花。藤茶在融安县萌芽期在2月中、下旬;花期从5月下旬始至8月下旬;果实成熟期为9月底至11月底。
二、藤茶在融安的分布及生态环境
融安县野生藤茶资源丰富,调查结果表明,全县可利用的野生藤茶资源面积1453公顷 ,12乡镇均有分布,但只要分布在板榄、雅瑶、大将、长安等北面乡镇的土岭区。野生藤茶适宜生长于山地灌丛中、林中、河边等地方,喜欢土质疏松、湿润、阳光不强的环境,多攀沿于灌木生长。
三、栽培技术
(一)育苗
1.扦插育苗:据几年来的试验,藤茶扦插繁殖在融安县2到8月均可进行,但以3到6月成活率最高,可达85%以上。枝条应该是完全老熟的枝条,以现采现插为好。插条要求健壮、芽眼饱满、无病虫危害,剪成长15-20厘米、带2-3个节。苗床基质可以是细砂、细土或木糠等,扦插时只保留一个节在土面上,1-2个节插于土下。苗床要保持湿润,高温干燥季节应覆盖遮陽网。萘乙酸、吲哚丁酸的药剂有利于藤茶插条的愈伤组织形成,对提高扦插成活率有一定作用。
2.种子繁殖:每年9到12月藤茶果实成熟时采收果实,并及时清洗掉果皮果肉,之后阴干保存。来年2到5月播种。
(二)藤茶园地准备:藤茶喜湿润但不耐涝,所以建园时应选能排能灌的地块,要求土质疏松。耕翻土地,并南北走向起厢,厢宽100-120厘米,沟宽、深各30厘米。将沤制腐熟的有机肥3000~4000 kg、磷肥100公斤/亩,与表土混匀。
(三)定植:定植时期以2-3月萌芽前为好,其他时期也可以定植,但在生长季节定植应在起苗前剪掉绝大部分新生枝叶。定植株距为30—40厘米,种植时要使根系向四周舒展开,覆土一半时向上轻提苗木1 cm~2 cm,再覆土压实,最后淋足定根水。
(四)栽培管理:幼苗定植后,靠近地面留2个~3个饱满芽眼剪截,并在旁边插一根竹竿,使苗沿竹竿直立生长。新梢长到10-15 cm以上时,开始第一次追肥,结合灌水,以腐熟的麸肥、沼气水稀释后淋施,促进生长尽快上架。幼苗新梢长到 20 cm~30 cm时反复摘心,培育4条~5条主蔓。当藤茶苗达到40厘米左右时,及时引蔓上架,篱架底层以下不在保留枝叶,以便管理。以后当苗长到相应的高度时及时引蔓绑缚到铁线上。
(五)整形修剪:藤茶整形可以按篱式双面采摘栽培模式、柱式立体采摘栽培模式、半圆形幅面采摘栽培模式、矮墙式表面采摘栽培模式等模式进行,但以篱式双面采摘栽培模式最好。篱式双面采摘栽培模式:立柱要保持地面部分1.5米,立柱间隔2-3米,立柱间用铁线连接(也可以用竹木),横线分三层,下层离地30-40厘米,二层和三层的距离为40-50厘米,立柱两端拉紧。平均将侧蔓引到三层铁线上。5月底到6月初可以进行第一次修剪,在主蔓留8-10张叶子短截,让其另发新芽,剪下的叶子可制作低档次的产品。7月下旬可进行第二次缩剪。之后需要看苗修剪,发现有开花结果现象时及时缩剪,促发新芽。最后一次采收后(约11月份)及时进行修剪,修剪时分上中下三层留桩,使来年呈立体采收面。
(六)肥水管理:藤茶整个生长期应保持湿润,遇着干旱要灌水,遇着大雨要排水防渍。藤茶生产要求不使用化肥,全期使用有机肥,全年建议施肥两到三次,基肥在冬剪后施下,每亩施1500~3000公斤腐熟有机肥,或有机质含量40%有机肥300-400斤;第二次施肥应在6月第一次修剪后进行,施肥量比第一次稍少,必要时还可以在第二次修剪时再施肥一次。
四、采收
在融安按技术要求,2、3月份种下的藤茶,到6-7月份就可以开始采茶了,次年即进入丰产期。
【参考文献】
[1]张薇薇等《融安县藤茶产业优势分析及发展对策》,南方园艺,2012年第4期
[2]张学娟《藤茶的形态学、生物学特性及主要化学成分研究》,华中农业大学,2008
【作者简介】
龙佰添(1970.10),男,助理农艺师,广西融安县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