笛声悠悠

来源 :北广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k21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四叔属猴,猴精猴精的,从未安稳过。他的“芳华”,前一半给了工厂,后一半给了文工团。身上那股子重情和仗义劲儿是鲜有人与他相提并论的。在文工团上下,他整个儿就是一个“活宝”“人来疯”。那个疯啊,想停都停不住。院里桂花树下,不知道留下过多少个出自他那张贫嘴的故事,也不知留下过多少分贝的欢笑声。
  当年,四叔爱上了诗歌,出了一本诗集,还兼职做着厂广播站的通讯员。那时,从前线下来的伤员,被集中安排在河西某部医院疗伤和康复。端午节那天,他随文工团去部队医院慰问演出。他们慰问的对象主要是轻伤员,到每个病房去表演,其间更多的是与战士们聊天,拉家常。
  多年后,四叔跟我聊起了那次去医院采访而获取人生中最珍爱的友情故事,后来才晓得那要归于一种无法言喻的“情怀”。尽管战争很残酷,但真正让他刻骨铭心的却是一支普通的竹笛,而竹笛的主人是一位20岁的小战士,他的小老乡。
  “你当兵都带着笛子,吹得不错吧。在战场上吹过吗?”四叔好奇地问。小战士脸一红说:“我从小喜欢,一直带着。我看过你们的演出,没你们吹得好。”
  能吹一段听听吗?小战士一听,摇头,始终把双手藏在被子里,羞涩地说,“我吹不好,但我师傅一口气能吹七八首曲子……”
  四叔一听,“耍宝”的劲上来了,嚷嚷道,“怕什么呀,吹不好,正好可以请文工团里的老师教你啊!”“好。”小战士感激地点点头。
  “你是新兵吧?”小战士点头,目光像湖水一样清澈。“嗯,从新兵连一出来就上去了!”
  “怕吗?”小战士一听就讲开了:“说不怕,那是假的,上面有炮弹飞,地下有地雷。反正上战场了,怕也没用。要讲打仗,还是我们长沙兵厉害。那次,班长看见好几位战友牺牲了,喊着话就冲了出去!班长负伤了,重伤,还不晓得班长现在住在哪里养伤呢。”
  “你好像没受重伤?”小战士说,“我是轻伤员,没事的。”四叔说,“我想为你写一首诗,我把你床头挂着的笛子取下来,请你吹一曲,如何?”
  小战士最终执拗不过四叔,想了想,慢慢地从被子里抽出两只手来。四叔猛一看———小战士只剩下一个小指头的一双手掌!四叔差点晕过去,更像一个犯了错的小学生,深深地自责与不安起来,为自己的自私和莽撞。他一时想不出任何话来安抚小战士,而小战士却向他露出了稚气而灿烂的笑容……
  后来,小戰士出院了。每年的端午节,四叔都要骑车十几里地,将四婶包好的粽子送到小战士的家。一同解开红绳,打开青叶,露出圆滚滚莹白如玉的香糯团子时,他们两个最感幸福。淡淡的祝福,却藏着深深的牵挂。两个好朋友的话语,像艾草的清香,随着笛声悠悠,一直飘在岁月的深处……
其他文献
做主持人平時都很忙碌,但他们也有自己的休闲方式。北京广播电视台主持人国培源最近来了一次野外骑行,既安全又锻炼身体。他在微信中写道:“趁着好天,到郊野湿地自我放逐,加入骑行者的行列,穿行在二月兰的紫色花海中,原来他们的生活这么梦幻。”他还在微信朋友圈晒了一组外出骑车的图片,并继续写道:不觉宅了数月,真有点“洞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的感觉了。买辆单车攒起来,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怀念当年相约骑车
期刊
吴浩表示,从目前数据来看,新发地这次疫情有34%的人不发热,这意味着将来可能要从单纯的发热监测向症状监测为主过渡。  截至7月18日,北京已连续13天新冠肺炎确诊病例“零新增”,中风险街道仅剩花乡一地。从6月11日新增1例,到7月6日零新增,数月累积的经验与资源,让北京在26天内迅速控制住这场疫情。国家卫健委疾病预防控制专家委员会专家、北京市社区卫生首席专家吴浩接受采访时表示,这次疫情之所以能快速
期刊
近期,核酸检测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北京广播电视台主持人王娟采访了一家核酸检测服务机构,她说:一栋栋从外面丝毫感觉不到动静的大楼里,却是一家家科技企業忙碌的现场。今天第一次采访拍摄核酸检测服务机构,这里的实验室每天检测样本6万份。技术人员穿防护服,6小时不出来,甚至要准备好戴尿不湿。怎么采访他们呢?干脆用对讲机吧。别说,我一句她一句效果还不错,就是一开始用得不熟悉,说了半天结果没摁住对话摁钮,人家表
期刊
前一段時间,北京广播电视台主持人悦悦主持的《老师请回答》节目请来了自己的母校北京外国语大学的老师做嘉宾。她很是感慨,在微信中说:“毕业十四年后,在BTV的第十四年,我等来了北京外国语大学专场节目。校长来了,老师们来了。学弟学妹们在世界各地跟我们连线,101种语言如诗如歌如炬。张幼云老师作为邓小平同志的翻译,参与中英双方就香港问题的22场谈判,见证香港回归;曲强老师给世卫组织翻译中国疫情防控资料,让
期刊
冯端,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物理学家和教育家、南京大学退休教授。他还主编了我国第一部《金属物理》专著,天上有颗以其名字命名的“冯端星”。可更厉害的,是他给妻子说了一辈子甜甜的情话。大半生致力于钻研学问和科学,冯先生身上有许多人们羡慕的光环和头衔。  你能想象一个97岁的老人,为93岁的妻子写了65年的情书吗?你能想象这个老人,还是一个标准的理工男吗?  简单而珍重  2020年4月1日,是冯先生夫妇
期刊
延庆小河屯村妫水河畔的钓鱼人,常见到一个“捡垃圾”的短发老人。她拿着一个破旧的抄网,弯着腰在钓鱼人身后来回走动,手上的塑料袋里,装满了塑料瓶、泡沫板等垃圾。她是贺玉凤,从小生长在妫水河边。24年来,她每天去河边好几趟,据她估算,在河边捡起的垃圾“有八九十万件了”。  因为捡垃圾,她出了名,被亲切地称为“环保奶奶”,还被评为“北京榜样”。一些环保志愿者也加入进来。贺玉凤说,现在被带动来捡垃圾的志愿者
期刊
幸福源自奋斗、成功在于奉献、平凡造就伟大。近段时间以来,由中宣部、中组部等部门部署开展的“最美奋斗者”学习宣传活动人气高涨,推荐“最美”、评选“最美”、学习“最美”形成热潮。一批新中国成立70年来各地区各行业各领域涌现出来的来自生产一线、群众身边的先进模范,作为“最美奋斗者”,他们是共和国建设者、新时代奋斗者的典型代表,他们用自己的不懈努力,生动地向我们展示了他们与祖国共成长、共奋斗的感人故事。 
期刊
头些天,和母亲聊天,说起了我们兄弟姐妹儿时的往事。我对母亲毫不掩饰地表示:“我童年最快樂的时光,就是和我爸一起在宣化生活的那段日子。”的确,那是一段完全属于小孩子的无忧无虑的时光。  那时候,赶上假期,我一个北京孩子就来到宣化烟筒山中的小山村,一下子成了山村里的人们眼中的“稀罕物”。住在这里的人全是一个矿区的工友,爸就拉着我,挨家挨户地串门。现在仔细想,爸有点显摆。不过,每当我怯生生地按照爸的介绍
期刊
陈雄珍出生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环江毛南族自治县,1990年7月毕业于广西农业大学蚕学专业,之后便一直在基层从事种桑养蚕技术推广工作。二十年默默无闻扎根基层的工作经验,让她从一位初出茅庐的蚕学专业大学生慢慢地成长为一位经验丰富的蚕学高级农艺师。  2015年7月,广西省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局选拔第16期中国援埃塞俄比亚(以下简称“埃塞”)农业职业教育技术项目的援助组成员,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的陈雄珍积
期刊
以下的讲述可能有些含混不清,因为它都是来自于50多年以前一个5岁孩子的记忆。  上世纪60年代末,我父母都被下放到了宁夏的一个干校,我也跟着去了。那个地方十分荒凉,之前应该也没有名字,大约是因为早去的人在那儿盖了十排土坯房,所以那儿就叫“十排房”了。  十排房的一边,是一列一眼望不到头的土山。那山都是光秃秃的,一点也不高大,坡都很缓。与其说是山,不如说是连在一起的大土包。后来我想,它肯定不是因为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