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索社区老年患者的护理。方法根据老年患者存在的生理、心理、社会三方面的因素问题,对社区老年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结果使老年患者自主参与社会活动,增强自我保健意識,促进健康,延长寿命。结论增进老年患者的健康水平,减少老年病对老年患者的危害,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社区;老年患者;护理干预;影响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200-01
人类寿命延长,人口结构老化,是当代的世界趋势。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患者在各脏器、生理组织和形态等方面都发生了功能性的退化、衰老等,这是自然的规律[1]。进入老年后,由于人的各种生理机能都进入衰退阶段,也会引起老年患者在心理、神经各方面一系列变化,也是老年患者的心理具有特殊状态,由于社会角色的转变,也给老年患者带来一些心理的问题。身体的老化给老年患者带来很多躯体和心理上的健康问题,社区护理人员应了解老年患者的身体、精神状况。应根据老年人不同心理状态、文化程度、宗教信仰,采取不同的干预措施,对身体有病的老年人,要给予老年病人造就乐观的、积极向上的健康情绪,使其处于最佳心理状态,促进健康[2]。为老年患者的身心健康提供良好地治疗环境。
1社区老年患者存在的问题
1.1失落感和消极性老年人退休后,社会和家庭觉色都发生了改变,个人价值降低,经济收入减少,生活质量有所降低,习惯了繁忙而有规律的生活,一下子变得无所事事,感到空虚,失落。同时也感到自卑,变得消极,沉默、情绪低沉、悲观、抑郁状态、忧愁思虑。
1.2具有隔绝感离开工作岗位,社会活动少,社交少获取信息少。获取信息量也少,对外界事物漠不关心,由于年龄关系,生理功能减退,变得情感淡漠,少言寡语,寂寞,孤独、抑郁、固执、多疑、不安、易怒、多心多虑、伤感,导致老年患者情感日渐淡漠,产生心理距离,代际距离,并有与世隔绝的感觉。
1.3恐惧感因为常年在家,体衰多病,健康的自信心不足,担心患病,旧病复发或加重,具有恐惧感,一旦身体不适,就忐忑不安,忧心重重,担心病情会发展,加上行动不便,就医困难,给家人带来精神、经济等方面的负担,终日心神不宁,失眠、难以自我控制。
2社区老年患者的护理干预
社区老年患者护理要围绕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社会三方面的因素进行干预,对老年人要适当地进行身体方面的照顾,并进行心理护理,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增进老年人的健康水平,减少老年病对老年人的危害。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生活质量。普及老年病的健康教育,使他们懂得一些保健知识,增强保健意识,提高防卫能力,预防和减少老年病的发生。
2.1护理人员在社区要开展健康讲座,内容要简明扼要,简单易懂,讲解要生动形象,给予示范性教育,要针对老年人对医学知识的认识不同,对某些技术的操作过程给予示范。经常开展日常咨询服务。要随机性教育,护理人员在执行各项操作时,要边实施边讲解,使老年患者易于接受和记忆。应根据老年人不同的心理状况,文化程度及宗教信仰,采取不同的干预措施,对身体有病的老年人,要给老年病人造就乐观、积极的健康情绪,使其处于治疗和护理的最佳心理状态,促进健康[3]。普及老年患者的健康教育知识,解决老年患者精神卫生问题,使他们懂得一些维护身心健康的知识,增强自我保健意识,提高自我防卫能力,预防和减少老年疾病的发生。
2.2指导老年患者加强自我调节,创造愉快心境树立生活目标,不断增强求新、向上的动机,使其心情愉快,满怀信心的生活。生活起居要有规律,对自己绝不姑息,古人云:“起居无节,半百而衰”。指导老年患者要约束自己,进行有规律的生活。鼓励老年患者融入社会,参加义务劳动,做自己愿意做、又有质量、有数量的事情,在工作和劳动中体验人生的价值和意义。重心建立新的人际关系。鼓励老年患者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参加运动,保持手脚灵活,促进血液循环,提高生活兴趣,强壮身体维持心理上的适度紧张,保证生理和心理的健康。鼓励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社会活动,结交新的朋友,帮助老年患者从新实现自我价值。
2.3指导老年患者加强自我调节,创造愉悦心境,消除孤独感,减少忧虑情绪在生活中激励、培养积极情绪,减少消极情绪,遇有挫折尽快摆脱,不要让消极情绪摧残自己,加强自我积极暗示,克服消极暗示,积极暗示可以使人振奋,消除恐惧感,减少忧虑情绪。同时要培养形式多样的兴趣爱好,享受乐趣,如音乐,摄影、养鱼、种花、下棋等,发展和培养一些兴趣,可以减缓大脑皮层细胞的萎缩,对老年患者的健康长寿大有益处。丰富老年患者的精神生活,减少患病率,使他们能够健康快乐的进行生活。
2.4适当运动,定期进行体格检查,正确评估自己的身体,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锻炼身体要有计划,要经常性,系统性、规律性、要持之以恒。每天锻炼30分钟,合理安排锻炼时间,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运动时要循序渐进,由小到大,有简单到复杂,不可无限量的增加运动量。要根据老年患者的身体状况,身体强壮的可学习游泳、跑步可增强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促使肌肉发达,改善脂代谢,降低胆固醇,治疗高血压,延缓衰老。身体较差的选则运动量小的,太极拳,气功、散步,跳舞。老年人,在优美的音乐声中愉悦心情,锻炼身体,消除疲劳,放松精神,增强代谢,适合于神经衰弱及长期精神紧张的老年患者,也可选择,原地踏步、起蹲运动等,加强自我检测,定期对自己的生理指标自我感觉进行检查、分析,了解选则运动项目、运动量是否合适自己,以便尽早发现问题,尽早及时进行调整。
2.5合理膳食老年患者的营养调配要做到,食物多样化,油脂要适量,食盐要限量,甜食要少吃,荤素要搭配,粗细兼顾,饮酒要节制、三餐要合理,保证足够的营养。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要坚持饭菜要香,质量要好,数量适当、蔬菜要多、食物要砸、菜肴要烂,饭菜要淡、合理烹调,烹调时以蒸、煮、炖等方式,同时注意色、香、味俱全。以提高食欲,水果要吃、饮食要温、吃饭要慢,防止进食过多,进食时要细嚼慢咽,做到早吃好,中吃饱、晚吃少。不吃剩菜剩饭,同时注意饮食卫生,餐具洁净,定期消毒。做到饭前便后要洗手,水果要新鲜、避免食用烟熏、腌制食品。
2.6社区定期对老年患者进行健康检查,建立健康档案把老年患者定期健康检查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内容来抓,利用询问病情和个别交谈的方式,利用手机和面谈,分析患者的心理信息,注意建立患者心理档案,针对患者的经历、个性、原发病等,采取不同形式的心理治疗和护理。如积极暗示法、转移法、书写法、合理理由法,已将患者消极心理刺激,减少到最低程度[4]。要定时间、定内容、定专人负责,建立和保管好老年患者的健康档案,健康检查内容应全面,应对老年患者的躯体,心理。社会文化方面进行详细检查,以便对老年患者进行连续的、动态的观察和掌握。及时发现问题,进行早预防,早发现、进行早诊断,早治疗。
总之,通过社区护理人员对老年患者的护理干预,及时提供有关的疾病方面的知识,主动找老年患者交谈,耐心疏导,使老年患者对护理人员产生信任感,提高老年患者治疗的信心,减轻由于疾病知识缺乏,而产生的想象性恐惧感,增加了自我控制感及心里安全感,使老年患者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更好地配合治疗和护理。护理人员为老年患者制定了训练计划,鼓励老年患者参加活动,上老年大学,各种社区和家庭的保健机构,丰富老年患者的精神生活减少患病率,使老年人能够健康快乐的生活等。通过社区护理干预,老年患者消除了不良情绪,以积极的态度对待人生,使身体很快得到康复。
参考文献
[1]程学霞.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J].中国使用神经疾病杂志,2009,12(24):91-92.
[2]李晓春.医务人员的行为与患者心理健康调节.工期一刊,2005,5:58.
[3]李晓春.医务人员的行为与患者心理健康调节.工企医刊,2005,5:58.
[4]蔡雄鑫.护理心理学.南京大学出版社,1991:75-78.
【关键词】社区;老年患者;护理干预;影响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200-01
人类寿命延长,人口结构老化,是当代的世界趋势。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患者在各脏器、生理组织和形态等方面都发生了功能性的退化、衰老等,这是自然的规律[1]。进入老年后,由于人的各种生理机能都进入衰退阶段,也会引起老年患者在心理、神经各方面一系列变化,也是老年患者的心理具有特殊状态,由于社会角色的转变,也给老年患者带来一些心理的问题。身体的老化给老年患者带来很多躯体和心理上的健康问题,社区护理人员应了解老年患者的身体、精神状况。应根据老年人不同心理状态、文化程度、宗教信仰,采取不同的干预措施,对身体有病的老年人,要给予老年病人造就乐观的、积极向上的健康情绪,使其处于最佳心理状态,促进健康[2]。为老年患者的身心健康提供良好地治疗环境。
1社区老年患者存在的问题
1.1失落感和消极性老年人退休后,社会和家庭觉色都发生了改变,个人价值降低,经济收入减少,生活质量有所降低,习惯了繁忙而有规律的生活,一下子变得无所事事,感到空虚,失落。同时也感到自卑,变得消极,沉默、情绪低沉、悲观、抑郁状态、忧愁思虑。
1.2具有隔绝感离开工作岗位,社会活动少,社交少获取信息少。获取信息量也少,对外界事物漠不关心,由于年龄关系,生理功能减退,变得情感淡漠,少言寡语,寂寞,孤独、抑郁、固执、多疑、不安、易怒、多心多虑、伤感,导致老年患者情感日渐淡漠,产生心理距离,代际距离,并有与世隔绝的感觉。
1.3恐惧感因为常年在家,体衰多病,健康的自信心不足,担心患病,旧病复发或加重,具有恐惧感,一旦身体不适,就忐忑不安,忧心重重,担心病情会发展,加上行动不便,就医困难,给家人带来精神、经济等方面的负担,终日心神不宁,失眠、难以自我控制。
2社区老年患者的护理干预
社区老年患者护理要围绕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社会三方面的因素进行干预,对老年人要适当地进行身体方面的照顾,并进行心理护理,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增进老年人的健康水平,减少老年病对老年人的危害。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生活质量。普及老年病的健康教育,使他们懂得一些保健知识,增强保健意识,提高防卫能力,预防和减少老年病的发生。
2.1护理人员在社区要开展健康讲座,内容要简明扼要,简单易懂,讲解要生动形象,给予示范性教育,要针对老年人对医学知识的认识不同,对某些技术的操作过程给予示范。经常开展日常咨询服务。要随机性教育,护理人员在执行各项操作时,要边实施边讲解,使老年患者易于接受和记忆。应根据老年人不同的心理状况,文化程度及宗教信仰,采取不同的干预措施,对身体有病的老年人,要给老年病人造就乐观、积极的健康情绪,使其处于治疗和护理的最佳心理状态,促进健康[3]。普及老年患者的健康教育知识,解决老年患者精神卫生问题,使他们懂得一些维护身心健康的知识,增强自我保健意识,提高自我防卫能力,预防和减少老年疾病的发生。
2.2指导老年患者加强自我调节,创造愉快心境树立生活目标,不断增强求新、向上的动机,使其心情愉快,满怀信心的生活。生活起居要有规律,对自己绝不姑息,古人云:“起居无节,半百而衰”。指导老年患者要约束自己,进行有规律的生活。鼓励老年患者融入社会,参加义务劳动,做自己愿意做、又有质量、有数量的事情,在工作和劳动中体验人生的价值和意义。重心建立新的人际关系。鼓励老年患者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参加运动,保持手脚灵活,促进血液循环,提高生活兴趣,强壮身体维持心理上的适度紧张,保证生理和心理的健康。鼓励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社会活动,结交新的朋友,帮助老年患者从新实现自我价值。
2.3指导老年患者加强自我调节,创造愉悦心境,消除孤独感,减少忧虑情绪在生活中激励、培养积极情绪,减少消极情绪,遇有挫折尽快摆脱,不要让消极情绪摧残自己,加强自我积极暗示,克服消极暗示,积极暗示可以使人振奋,消除恐惧感,减少忧虑情绪。同时要培养形式多样的兴趣爱好,享受乐趣,如音乐,摄影、养鱼、种花、下棋等,发展和培养一些兴趣,可以减缓大脑皮层细胞的萎缩,对老年患者的健康长寿大有益处。丰富老年患者的精神生活,减少患病率,使他们能够健康快乐的进行生活。
2.4适当运动,定期进行体格检查,正确评估自己的身体,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锻炼身体要有计划,要经常性,系统性、规律性、要持之以恒。每天锻炼30分钟,合理安排锻炼时间,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运动时要循序渐进,由小到大,有简单到复杂,不可无限量的增加运动量。要根据老年患者的身体状况,身体强壮的可学习游泳、跑步可增强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促使肌肉发达,改善脂代谢,降低胆固醇,治疗高血压,延缓衰老。身体较差的选则运动量小的,太极拳,气功、散步,跳舞。老年人,在优美的音乐声中愉悦心情,锻炼身体,消除疲劳,放松精神,增强代谢,适合于神经衰弱及长期精神紧张的老年患者,也可选择,原地踏步、起蹲运动等,加强自我检测,定期对自己的生理指标自我感觉进行检查、分析,了解选则运动项目、运动量是否合适自己,以便尽早发现问题,尽早及时进行调整。
2.5合理膳食老年患者的营养调配要做到,食物多样化,油脂要适量,食盐要限量,甜食要少吃,荤素要搭配,粗细兼顾,饮酒要节制、三餐要合理,保证足够的营养。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要坚持饭菜要香,质量要好,数量适当、蔬菜要多、食物要砸、菜肴要烂,饭菜要淡、合理烹调,烹调时以蒸、煮、炖等方式,同时注意色、香、味俱全。以提高食欲,水果要吃、饮食要温、吃饭要慢,防止进食过多,进食时要细嚼慢咽,做到早吃好,中吃饱、晚吃少。不吃剩菜剩饭,同时注意饮食卫生,餐具洁净,定期消毒。做到饭前便后要洗手,水果要新鲜、避免食用烟熏、腌制食品。
2.6社区定期对老年患者进行健康检查,建立健康档案把老年患者定期健康检查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内容来抓,利用询问病情和个别交谈的方式,利用手机和面谈,分析患者的心理信息,注意建立患者心理档案,针对患者的经历、个性、原发病等,采取不同形式的心理治疗和护理。如积极暗示法、转移法、书写法、合理理由法,已将患者消极心理刺激,减少到最低程度[4]。要定时间、定内容、定专人负责,建立和保管好老年患者的健康档案,健康检查内容应全面,应对老年患者的躯体,心理。社会文化方面进行详细检查,以便对老年患者进行连续的、动态的观察和掌握。及时发现问题,进行早预防,早发现、进行早诊断,早治疗。
总之,通过社区护理人员对老年患者的护理干预,及时提供有关的疾病方面的知识,主动找老年患者交谈,耐心疏导,使老年患者对护理人员产生信任感,提高老年患者治疗的信心,减轻由于疾病知识缺乏,而产生的想象性恐惧感,增加了自我控制感及心里安全感,使老年患者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更好地配合治疗和护理。护理人员为老年患者制定了训练计划,鼓励老年患者参加活动,上老年大学,各种社区和家庭的保健机构,丰富老年患者的精神生活减少患病率,使老年人能够健康快乐的生活等。通过社区护理干预,老年患者消除了不良情绪,以积极的态度对待人生,使身体很快得到康复。
参考文献
[1]程学霞.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J].中国使用神经疾病杂志,2009,12(24):91-92.
[2]李晓春.医务人员的行为与患者心理健康调节.工期一刊,2005,5:58.
[3]李晓春.医务人员的行为与患者心理健康调节.工企医刊,2005,5:58.
[4]蔡雄鑫.护理心理学.南京大学出版社,1991:7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