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评估Dynesys非融合与融合混搭手术与后路融合手术治疗双节段及以上腰椎退行性疾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0月确诊双节段及以上腰椎退行性疾病并接受手术治疗的30例患者,男13例,女17例;年龄(60.8±13.2)岁(范围25~83岁);双节段28例、三节段1例、四节段1例。采用Dynesys非融合和融合混搭手术治疗(混搭组)13例,男9例,女4例;平均年龄56.6岁(范围25~83岁);采用后路腰椎椎体间植骨融合术(posteriorlumbarinterbodyfusion,P
【机 构】
:
南方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深圳市人民医院)脊柱外科,深圳 518055南方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深圳市人民医院)脊柱外科,深圳 518055南方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深圳市人民医院)脊柱外科,深圳 5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估Dynesys非融合与融合混搭手术与后路融合手术治疗双节段及以上腰椎退行性疾病的疗效。
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0月确诊双节段及以上腰椎退行性疾病并接受手术治疗的30例患者,男13例,女17例;年龄(60.8±13.2)岁(范围25~83岁);双节段28例、三节段1例、四节段1例。采用Dynesys非融合和融合混搭手术治疗(混搭组)13例,男9例,女4例;平均年龄56.6岁(范围25~83岁);采用后路腰椎椎体间植骨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治疗(PLIF组)17例,男4例、女13例;平均年龄63.9岁(范围46~80岁)。主要观察指标为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腰椎活动度与椎间隙高度、邻近节段退变及并发症情况。
结果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总住院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其他文献
限制型心肌病(RCM)是一种混合型心肌病,主要表现为心室壁僵硬度升高伴限制性舒张功能障碍。而心肌淀粉样变(CA)是导致RCM的常见病因之一。部分CA患者,尤其是免疫球蛋白轻链型(AL型)CA可以合并多发性骨髓瘤(MM)。本文报道1例MM合并AL型CA,临床表现为RCM的病例。
维拉帕米敏感性室性心动过速(verapamilsensitiveventriculartachycardia,VSVT)相关的心动过速性心肌病(tachycardiainducedcardiomyopathy,TICM)少见,以心原性休克起病时容易误诊。本文报告一例以“QT间期延长继发心室颤动和心原性休克”为首发表现的VSVT导致的TICM,并通过文献回顾,总结该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原则。
心力衰竭(心衰)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多靶点干预以及综合管理是目前防治心衰的重要策略。血压作为一个重要的干预靶点,已经成为近年来心衰领域的研究热点。近年研究发现,心衰患者的血压控制水平,血压变异程度以及治疗策略都与患者预后相关。因此,确定合理的血压控制目标,减少血压变异,优化血压管理策略是血压管理的核心内容,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将从心衰患者血压控制目标,血压变异及优化策略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改进心衰管理质量。
心力衰竭(心衰)是心脏疾病发展的终末阶段,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射血分数保留的心衰(HFpEF)是最常见的心衰类型之一,目前关于HFpEF的病理生理机制尚有许多方面未明确。动物模型是阐明亚细胞和分子机制最有价值的研究工具。在这篇综述中,我们将概述目前可用的从啮齿类动物到哺乳类动物的HFpEF研究模型及这些模型的优缺点。
盐摄入管理在心力衰竭(心衰)患者的管理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但心衰合并不同临床状况时盐摄入管理需要区别对待。本文详细梳理了心衰患者合并低钠血症、高钠血症、血钠正常、使用利尿剂、利尿剂抵抗、慢性肾脏病等不同临床状况时盐摄入管理的建议,旨在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T2)是白细胞介素1受体/Toll样受体超家族的成员,主要包括可溶性ST2(sST2)和跨膜型ST2(ST2L)两种类型,白细胞介素33(IL-33)是其内源性配体。研究发现,激活IL-33/ST2L信号通路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抗心肌肥厚、抗心肌纤维化等心血管保护作用;而sST2作为一种诱骗受体,与IL-33结合则可以阻断上述生物学作用。sST2作为一种新型生物标志物近年来已被列入国内外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本文就ST2的相关生物学特性及其在心肌纤维化、心力衰竭病理生理进程中的
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是一类非胰岛素依赖型降糖药物,可抑制肾脏近端小管SGLT-2对葡萄糖的重吸收而降低血糖,促进葡萄糖及水钠排泄。近期研究表明,SGLT-2抑制剂可通过多种机制发挥排钠利尿的作用,包括渗透性利尿作用、降低组织内钠水潴留、抑制钠氢交换、神经体液机制、调节水通道蛋白及调节肾素等。本文就SGLT-2抑制剂的利尿作用及其相关机制作一综述,为寻找潜在作用靶点、机制以及为心力衰竭患者提供优化利尿方案提供参考。
肥厚型心肌病(HCM)是最常见的遗传性心肌病,心房颤动(AF)是HCM患者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类型。本综述将介绍HCM合并AF的发病率和患病率,病理生理机制,危险因素和异常因素,临床危害性及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内科导管消融、外科迷宫手术及血栓栓塞预防等几个方面介绍HCM合并AF的研究进展。
目的评价股骨角稳定带锁髓内钉(femoralstableinterlockingintramedullarynail,FSIIN)治疗顺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9年2月采用FSIIN治疗并获得随访的顺转子间骨折患者36例,其中29例来自南开大学附属第四中心医院、7例来自呼伦贝尔市第二人民医院。根据远端是否安装锁钉固定分为锁定组和不锁定组。锁定组15例,男6例,女9例;年龄(68.53±10.82)岁(范围48~80岁);AO/OTA分型,31-A1型7例,31-A2型8例。不
目的探讨直接后方入路W型髋臼安全角度接骨板固定治疗髋臼后壁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7年3月至2019年6月采用直接后方入路W型髋臼安全角度接骨板固定治疗髋臼后壁骨折15例,男10例、女5例;年龄(42.1±10.0)岁(范围22~59岁)。车祸伤9例,坠落伤6例;按侯志勇髋臼骨折三柱分型均为后壁骨折(A2.1),其中简单骨折6例、粉碎性骨折9例。受伤至手术时间(5.6±1.1)d(范围4~8d)。均采用直接后方入路显露,复位髋臼后壁骨折,以W型髋臼安全角度接骨板进行固定。术后行X线及CT检查,根据M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