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我和我的祖国》浪漫主义艺术创作方法探究

来源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NDICE3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019年,主旋律电影《我和我的祖国》获得票房和口碑的双赢,其艺术创作手法对同类型电影极具借鉴意义。本文就主旋律电影的艺术创作方法进行研究,结合电影《我和我的祖国》具体片段分析浪漫主义创作方法在影片中的体现,探索主旋律电影的艺术化处理意义。
  【关键词】《我和我的祖国》;浪漫主义;主旋律
  中图分类号:G2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46/j.issn.1673-0348.2021.13..074
  电影《我和我的祖国》作为2019年“国庆档”的“种子选手”,上映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点映期间上座率超过88%,上映6天就突破了20亿的票房,远远超过同时期电影《中国机长》《攀登者》,为主旋律电影的探索又跨进一步。其原因主要在于《我和我的祖国》突破了主旋律电影创作的固有思维,其结果是电影一经上映就获得观众的一致好评,并掀起爱国主义教育热潮。从主旋律电影艺术创作方法运用来看,这部电影运用的浪漫主义创作手法值得探讨。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从情感上更加接近观众的心理期待,激发受众的心理認同,实现主流价值观念与意识的“润物细无声”传递效果。
  1. 主旋律电影创作方法概观
  主旋律电影在我国具有特殊且至高的地位,电影政治色彩浓厚,故事多为政治事件,影片多使用宏观的角度表达中心思想,记录或讴歌政治伟人,主旋律电影传送国家意识形态,弘扬民族艺术色彩,在宣扬文化和思想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所谓的主旋律电影指的是能充分体现主流意识形态,弘扬主流价值观,表现重大历史革命题材或反映时代精神的现实主义风格的电影。”主旋律电影是绝佳的意识形态机器,主旋律电影多使用现实主义创作手法,比如重大历史革命题材电影《开国大典》《建党伟业》等,通过对社会重大历史事件进行艺术的加工,将现实感和现代感注入历史,为我们展示革命斗争的残酷和艰辛,以现实主义手法为主要创作方法,加以故事艺术化处理,反应社会主义在民间的传承与发展;现实主义题材电影《红海行动》《中国机长》《战狼2》等,通过现实主义手法更多真实的反映社会生活,突显当前社会存在的问题,展现人性的光辉,弘扬主流价值观,例如《中国机长》取材自2018年5月14日四川航空3U8633航班机组成功处置特情真实事件改编,影片使用了现实主义创作手法,还原了空难发生每个人最真实的反应,从不同角度对“英雄”进行了刻画。王一川曾将中国大陆现实主义电影创作归纳为日常现实主义电影、诗情现实主义电影和奇观现实主义电影三种范式,以这一框架来观照近年来我国主旋律电影的发展颇为适用。
  在近些年主旋律电影也出现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使用,浪漫主义作为一种创作方法,被人们无意识地运用和掌握,它在反映客观现实时,关注主观内心世界,浪漫主义是超越现实的苦难,追求理想主义光辉。其中《我和我的祖国》突破了主旋律电影创作的固有思维,在个别片段中使用浪漫主义的艺术创作手法,电影《我和我的祖国》一经上映就获得观众的一致好评,并掀起爱国主义教育热潮,也为其他主旋律电影创作提供了新思路。《我和我的祖国》与众多主旋律电影大不相同,该影片温情叙事。在细小甚微处,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人性的温情之处,还可以重温影响巨大的政治事件和国家的重要时刻,该片中导演没有以宏观角度客观记录还原历史,而是在历史的基础上温情叙事,讲述众多大事件背后我们未曾注意到的小细节,每个片段都是短小精悍的存在,剧情紧凑不拖沓,温情叙事,打动人心也更具感染力。电影《我和我的祖国》使用浪漫主义的艺术创作手法,淡化了过往主旋律电影的政治教育色彩,潜移默化的输出主观意识形态,在温情中履行主旋律电影的教化功能。最终主旋律电影创作,都应当回归弘扬时代精神,传递时代正能量,传播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而使用艺术创作方法是为了更好更高效的完成电影创作的使命。
  2. 浪漫主义在电影《我和我的祖国》中的具体体现
  《我和我的祖国》是2019年国庆主旋律献礼片,在叙事上,有一定的纪实风格,电影表现的是现实生活,但又不是实存意义上的现实生活,是“似”生活,如何处理“是”与“似”的关系成为电影叙事的关键;在艺术上,浪漫主义叙事,电影《我和我的祖国》选取贴近普通观众生活的现实主义题材,面对“是”与“似”的叙事,利用浪漫主义想象解决这一问题,实现了从现实到浪漫的升华。一般主旋律电影的创作会根据现实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或英雄人物的记录为原型,使用现实主义手法从地点人物道具台词服装等多方面,注意故事的高还原度,以达到纪实的目的。电影《我和我的祖国》在纪实的基础上进行浪漫的升华,成为主旋律电影的一枝新秀,用镜头纪实的同时挖掘镜头背后的哲理,实现主旋律电影的纪实性还有艺术性的结合,也做到了基于现实并浪漫升华的诗意表达。浪漫主义叙事不是天马行空的居无定所,也不是远离现实的梦幻漂移,而是表现一种源于现实的理想期待,表达对人和存在的认识、对人性普遍规律的观察。与纪实性不同的是,浪漫主义的主题表达是对世界、对人、对未来的希望,浪漫主义的想象即是希望的体现与具体化,在现实主义题材的电影中,浪漫主义想象是在真实体验基础上带给观众满足感的手段,是对真实感的延伸,是根据现实逻辑表达的承诺。
  在电影《我和我的祖国》中使用了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比如在片段《前夜》中,在主席身后的林远,导演运用浪漫主义想象,处理了“是”与“似”的关系,将真实影像片段与电影结合,黄渤饰演的林远与历史影像资料重合,在真实的基础上满足了观众的体验感,也让观众看到了宏大历史事件背后默默付出的小人物,在国家发展的关键时刻做出巨大贡献的“英雄”,在浪漫中尽显庄严;片段《相遇》和片段《回归》可以感受到浓浓的浪漫主义,不同于其他片段浪漫主义性质,这两个片段更多的表现,在现实基础上的革命浪漫主义,导演在关注个人情感的同时,表现人物崇高的理想,为大家牺牲小家的奉献精神,鼓舞观众,在真实的历史氛围中,描写人物的亲情、爱情、友情,塑造富有个性真实丰满的普通人;片段《夺冠》中冬冬的“英雄化”披风,这块披风不是旁人为冬冬绑上的,象征着英雄的披风,是房顶晾晒的一块破旧红色床单,导演以仰拍的视角拍摄冬冬跳过房顶时,飞扬的床单掉落在冬冬身上,整个片段看起来没有刻意的抒情,导演浪漫主义手法的处理,在塑造人物上更加自然,也让感情的过渡和发展更加和谐,并通过男孩冬冬将平民化的英雄主义表现的淋漓尽致;片段《北京你好》和《护航》都是对故事的结局做了浪漫主义处理,来源于现实却又高于现实的理想化处理,表达了对人性的思考,故事发展的过程是人与命运抗争的过程,或者说是人面对内心的考验,人与自我和解的过程,在历史进程中,作为个人我们总会面对。以下以《白昼流星》片段作重点分析。   但浪漫主义创作手法的使用,在片段《白昼流星》中表现得最为突出。《白昼流星》这个片段通过普通人视角表现宇航员返乡场景,在看到扶贫办主任带着叛逆流浪青年沃德乐与哈扎布去迎接宇航员时,很少有人能注意到贫困和科技的反差,明明科技非常发达,仍然有些地区的人民群众吃不饱饭穿不上衣服,影片显示出以老李为代表的扶贫工作者任务非常艰巨。电影的开篇,导演通过主角的口述讲述了一个在该地区流传已久的寓言——“只有看到白昼流星的时候,这片穷土才能得到改变”。但事实并非如此,根据物理与天文学常识可得知,在白昼看到流星的概率微乎其微,近乎无。所以这个寓言也是导演浪漫主义手法的处理,唤起人们对现实的反抗之心,表现战胜困难的决心。开篇浪漫主义叙事节奏留下悬念并引发观众思考,故事里两个离经叛道的青少年,因为自幼失去父母而缺乏爱的引导,长大后叛逆不服管教只想逃离这片土地,经过老李的循循善诱与悉心关怀后,被老李的包容和爱打动,他们在老李的带领下亲眼目睹了飞船的返航,两个叛逆青年突然醒悟,决定留在这片贫瘠的土地,建设家园并好好生活。
  《白昼流星》里的这颗“星”,运用积极浪漫主义的方法,隐喻此时少年的心中有了一颗星星,老李是引导少年走向正途闪亮的“明星”,宇航员和太空舱是引导少年乐观生活的“启明星”,他们就是少年心中的“星星”,将少年的生活引向正途,是少年心中的光芒。这一星星的隐喻将电影的高度提升,也将哲理和诗意赋予星星中。完全不同于以往的献礼片,大量现实主义手法的运用,让电影严肃平淡枯燥没有深度。影片里“星星”也隐喻着像老李一样的扶贫人,让观众看到一个地区的扶贫工作不仅仅是扶持经济,很多时候我们要做一颗“星星”,引导一些人走向正途,扶贫人更重要的工作是扶持精神的贫瘠。
  《白昼流星》在航空员的衣服还有太空舱的道具上以及环境因素都做到尽最大可能纪实,运用现实主义,追求事物的客观性,还原事物本真的面貌。但导演在对影片色彩的处理上使用偏色,主要是因为《白昼流星》并非真实事件的再现,导演对镜头色彩的处理主要运用浪漫主义创作手法,主观化且带有强烈情绪的镜头语言,通过色彩的处理暗示观众非真实事件还原。在短片《白昼流星》里,镜头不仅宽阔宏大而且具有深刻寓意,在一望无际的荒原里,阳光是暖橙色,两个少年跟随老者骑马奔腾在广袤无垠的荒原,远方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孤寂,策马奔腾后的阵阵沙云,又让我们感受到一种激情与热血。而后镜头慢慢拉远,音乐的声音渐渐增强,一个全景的画面慢慢出现,镜头里有些许的光晕,在这荒凉的大漠里有一丝的温暖。在这奔腾中,也隐喻一个地区的欣欣向荣,努力追赶着时代的步伐,那种满是希望的生活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正在朝他们走去。时代更迭,科技进步,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可在祖国边远地区仍然有生活水平暂时落后的人民。这一美轮美奂的影像背后,也在诉说着个人成长与祖国发展的情感隐喻,被改变的人骑上骏马是可以追赶时代的。陈凯歌导演用含蓄内敛的镜头语言,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地区的进步,也间接的回答了开头埋下的伏笔,白昼出现了流星,这里的土地终将从荒凉变得肥沃。从基于现实到浪漫的升华,陈凯歌导演无疑是成功的,在片段《白昼流星》中保持了自己的风格,使用浪漫主义创作手法,以诗意的方式的讲述中国故事,在无形中完成了主旋律电影的使命。
  3. 浪漫主义创作手法对主旋律电影的意义
  近些年来,观众的审美意识在不断提高,主旋律电影要想创新出彩,突出重围,就必须在纪实的基础上深挖主题背后的哲理,运用镜头美学,丰富电影的文学性和艺术性,实现从现实主义到浪漫主义的升华。
  主旋律电影作为时代产物,承担一定的教化功能,主旋律电影的使命是宣传国家主流思想,进行爱国主义的熏陶和教育,而浪漫主义创作手法的使用可以让教化功能更加潜移默化,接受度更高。过往的主旋律电影为了达到目的,在剧情上难免会进行抒情,总喜欢用大段的台词和激昂的剧情暗示观众,感情的过度抒发有时就会变成刻意营造感情环境,受众真正期待的不是感人的故事,而是由心而发的情感认同。《我和我的祖国》整部影片的基调温情真挚,以小见大,由点及面纪录国家兴旺人民安居乐业的盛景,电影拍摄纪实且拥有浪漫化叙事,让主旋律电影纪实的同时拥有更浓厚的感情色彩,对观众进行爱国情怀熏陶,潜移默化建立家国思想。在细节处让观众动容,剧情平铺直叙不刻意营造氛围,让观众感同身受感情自然流露,这才是一部优秀的电影应该做的事情,文艺工作者更加应该注意,我们尊重历史,也需要艺术的表现历史,将艺术与生活结合,在历史事件中塑造人物表達情感。
  《我和我的祖国》每个故事都有原型,是基于现实基础的艺术化创作,情感的抒发自然而然,在不知不觉中让观众流下眼泪或感到骄傲,这样爱国主义教育和宣传主流思想的效果才会更好。在以往主旋律电影的人物设置方面,故事多以单一主角视角展开,《我和我的祖国》突破主旋律电影的创作模式,深入真实生活,寻找百姓身边的“小人物”。在《我和我的祖国》中,人物群像的设置打破了以往主旋律电影人物设定的模式,呈现了祖国发展过程中鲜活的小人物的生活轨迹。例如建国前夜家家户户捐献铁器的互助之情、方梅苦守高远终生未嫁的爱情、冬冬对小美的懵懂感情、张北京对失去父亲男孩的同情、老李对叛逆少年的宽容、吕潇然牺牲自我成全队友的战友情等,润物细无声的情感才更加高级。制片人黄建新曾说过,“我们追求塑造的就是伟大历史瞬间中发挥价值的普通人”影片召唤观众积极的投身到祖国的发展中,作为参与者和实施者去建设祖国,而不是一个旁观者。让观众在电影的空间里仿佛找到了自己,克制的感情似乎也得到了抒发。至此,影片通过小人物的叙事角度,悄无声息的发挥了电影的意识形态功能。
  对于主旋律电影,在纪实的框架内实现良性的思想深化和意义加成,以独特的艺术创作手法,包裹着更加柔和的主流价值传递和更加含蓄的价值引导,可能会具有更大的影响力和更好的接受度。历史题材运用浪漫主义艺术创作手法,慷慨激昂的故事赋予了人性化、生活化的情感互动,并给予浪漫主义主旋律电影的理性思考和主流价值取向,使久远的历史事件更具感召力,对主旋律电影创作而言,这是十分有意义的。在现实主义电影盛行的时代,浪漫主义创作手法的运用让主旋律电影在承担价值引领功能时,激发受众的情感认同,受众产生共情与共鸣,在平凡中感受历史事件的震撼和英雄人物的伟岸,极大的增添了主旋律电影的感召力,主旋律电影即完成了主流价值观的引导功能,也为中国主旋律电影探索出新的话语表达与叙事模式。
  4. 结语
  新的时代赋予电影新的使命,主旋律电影创作不断进步,逐渐成为电影市场的一匹黑马,它肩负使命继续前行,塑造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大国形象。《我和我的祖国》以票房和口碑的双赢告诉我们,主旋律电影大有可为。它为主旋律电影开辟了新的道路。不过,后来者仍然要在继承其优秀创作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如此,才能创造我国电影更加辉煌的未来,才能让主旋律电影艺术创作之路长青。
  参考文献:
  [1]周达祎.《我和我的祖国》:家国情怀的个体书写[J].艺苑,2019(06):25-27.
  [2]李宁.主旋律电影的主体重构与美学新变——以《我和我的祖国》为例[J].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0(03):198-205.
  [3]宋协立.浪漫主义及其美学理论的认知意义(上)[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03):3-12.
  [4]田成钰,徐倩倩.浅析电影《我和我的祖国·白昼流星》中陈凯歌精神的延伸与风格展现[J].戏剧之家,2020(10):91-92.
  [5]尹鸿,黄建新,苏洋.历史瞬间的全民记忆与情感碰撞——与黄建新谈《我和我的祖国》和《决胜时刻》[J].电影艺术,2019(06):69-76.
  [6]李文浩,雍寒清.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中国主旋律电影的发展与变化[J].传媒观察,2019(12):32-37.
其他文献
【摘要】在科技的引领下,超高清电视(UHDTV)迅速发展,地位远超传统的高清电视,属于4K和8K超高清技术的统称,推广价值较高。 相比高清电视(HDTV),8K超高清电视备受青睐,其像素数是普通电视的十几倍,画面清晰度更高。除了像素数量成倍增加外,各方面性能均有提升,例如:色域范围扩大以及亮度的动态范围大幅度扩大等,还原反差景物的能力均有所增强,为了高质量推广8K超高清电视,需要基于广电HFC网络
【摘要】新闻媒体担负着传播党和政府声音、反映人民群众心声,加强舆论监督、推进实际工作等重要职责,不断维护公信力、提升影响力、增强引导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舆论动力。但随着新媒体的兴起和迅猛发展,新闻的传播方式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这既为弘扬先进文化提供了新的渠道和载体,同时也对传统主流媒体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在舆论阵地你抢我夺的拉锯战中,有些新闻媒体,忘记了初心使命,阵地失守
【摘要】传统媒体在与新兴媒体对抗交流的过程中逐渐走向融合,我们也逐渐进入到融媒体时代。而融媒体时代对传统媒体的运行发展也提出了新要求,如何更好地顺应融媒体的发展趋势,实现传统媒体媒介优势的持续发挥,重点在于思考传统媒体在融媒体时代内容生产转型的优化对策,以建构多元化、动态化与联动化的信息架构,实现各类媒介信息的广泛传播。当前社会大众对于媒体需求也更为多元,这也客觀上要求传统媒体将发展的重点放在内容
【摘要】在中国移动通信技术大转型的情况下,有线电视用户外流和运营管理困难已变成行业内的热点事件,伴随着5G技术的广泛运用和互联网媒体的迅速发展,有线电视网络正面对着史无前例的影响和严峻的考验,要使有线电视走出困境,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必须顺应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充分利用5G技术成果,积极推动5G在广播电视领域的应用,在此基础上,本文从5G时代有线电视产业的发展状况入手,分析了5G时代有线电视产业的
【摘要】广播生活服务类节目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其中,生活包含人们衣食住行等多个方面,而服务主要指对听众问题的解答。由于其兼具新闻类、娱乐类节目的特点,对主持人素养要求较高,强调生活服务类节目主持人应明确自身定位,以节目整体风格出发,合理调整自身语言特点,提高节目效果。本文以广播生活服务类节目为例,以主持人作为研究对象,具体对其语言特点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生活服务类节目;主持人;语
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带来了媒体格局的深远变革。地级市广电既要承受上级台在收视和广告两条战线的重压,又要直面各类新媒体的正面冲击,生存发展面临严峻挑战。本文以肇庆市广播电视台的媒体融合探索实践为例,阐述地级市广电如何明确融合目标,把握融合重点,强化融合保障,找准与新兴媒体融合的着力点,由“台网互动”走向“台网融合”,最终实现“台网一体”,打造出顺应时代潮流及市场需求的新型主流媒体。
【摘要】新闻就是借助文字、图片等将社会上发生的热点事件传递给大众,是消息传播的一种方式。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新闻的写作特点和发展方向也在不断的改变,新媒体的盛行更是促使新闻面临了很大的挑战。由于新媒体的不断发展,新闻写作必须保留传统媒体优势的同时加以创新。本文就新媒体背景下新闻写作特点进行分析,并对新闻写作的发展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新媒体;新闻写作;发展  中图分类号:TN94
【摘要】电视民生节目一直以来受到观众喜爱,尤其是民生新闻节目,此节目主要是以接地气、亲民报道方式为发展目标,一直以来受到观众喜爱。融媒体时代背景下,各类新闻媒体如“雨后春笋”方式呈现在观众眼前,拥有传播方式较快、信息容量较大等特点,深受观众喜爱,因此对传统新闻媒体发展造成巨大影响,在此背景下电视民生节目应创新发展模式,考虑如何在融媒体时代逆境求生。本文就上述论点对电视民生节目如何在融媒体时代逆境求
【摘要】校园数据中心作为校园系统的核心枢纽,必须具备有机的、智能化的网络安全防护体系以此保护校园数据内的数据和应用安全。根据长期以来的实践探索,本文提出了以安全防防护策略为中心、防护技术为支撑、建立安全的防护管理工作计划。在此过程中通过加强所有人的安全信息意识,完善安全体系建设,建立健全校园数据中心的安全防护体系建设,提高校园信息安全。  【关键词】智慧校园;数据安全;防护措施  【基金项目】20
【摘要】对于人物新闻采访报道这一工作而言,大多数人对于它的了解以及认识仅仅停留在表面,认为这一工作的难度系数并不大。事实上,人物新闻采访报道是一项难度系数比较大,并且比较特殊的工作之一,尤其是对于采访者引导采访对象情感状态这一环节而言,因为采访对象的情感状态会直接关系到整個人物新闻采访报道是否能够顺利完成以及完成的效率。因此,在人物新闻采访报道过程中合理应用情感引导这一手段至关重要。本文就情感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