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南京云锦作为中国最传统的丝织工艺品之一,自元朝起成为皇家御用品后,南京云锦所蕴含的宫廷文化的审美价值和内涵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也是充满着符号意义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章通过在南京云锦博物馆进行实地考察,以符号学理论作为研究方法,将南京云锦的工艺、纹饰、色彩三种符号元素进行整理,运用莫里斯符号学三分法分别从语形学、语用学、语义学三方面分析南京云锦,进而总结其宫廷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的符号表现。研究认为,南京云锦中的宫廷审美内涵价值体现在其穷奢极侈的材料的运用,皇室象征的龙纹图案造型及皇室专用的明黄色彩,凸显出南京云锦作为皇室御用品的专属尊贵,并创新设计出一款南京云锦宫廷审美文化衍生的主题图案丝巾。
关键词: 南京云锦;宫廷审美;符号学;莫里斯符号学三分法;主题图案丝巾;织锦;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图分类号: TS941.2;J523
文献标志码: B
Abstract: Nanjing brocade, as one of the most traditional silk woven handicrafts in China, has become a royal imperial article since the Yuan dynasty. The aesthetic value and connotation of the palace culture contained in Nanjing Brocade has been widely concerned by all walks of life, and it is also a world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with symbolic meaning. Through a field visit to Nanjing brocade museum, this article uses semiotic theory as a research method to arrange three symbolic elements including the craftsmanship, pattern and color of Nanjing brocade, and uses Morris’ semiotics to analyze Nanjing brocade from three aspects: morphology, pragmatics, and semantics, to summarize the symbolic expressions of its connotation and aesthetic value of palace culture. The study believes that the connotation and aesthetic value of palace culture in Nanjing brocade are reflected in its the extravagant use of materials, the dragon pattern that symbolizes the imperial family and the unique bright yellow for the imperial family, which highlights the exclusiveness and dignity of Nanjing brocade as an imperial family royal supply. Also, a new silk scarf with a theme derived from the royal aesthetic culture of Nanjing brocade is designed.
Key words: Nanjing brocade; royal aesthetics; semiotics; Morris’ semiotics; silk scarf with a themed pattern; brocad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云錦”一词源于清道光时期的南京云锦织所,晚清以来这一称谓逐渐流传并被广泛使用,此后“南京云锦”一词便有意识地作为南京地方多种提花织锦的代称[1]。《释名·采帛》中有记:“锦,金也。作之用功重,其价如金。故唯尊者得服。”[1]用这样的诗句来描述锦的特点。这种彩色花纹的丝织物鲜明华丽,代表着中国古代丝织技术的最高技艺。素来就具有“六朝古都”“十代都会”美誉的南京,物产丰富、人文
荟萃,是中国历史上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官办手工业发展繁荣。南京将大量高档丝织品送往皇室宫廷的同时,皇室宫廷的审美特点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云锦的织造技艺与图案纹饰。如何将繁复精美的技艺手法和精金良玉的原料消耗赋予在云锦织物上,来展现封建统治者“独占天下”的财富和实力,成为皇室阶级与织造工人所思考的问题。国内的学者们对于南京云锦的历史发展研究和工艺技艺研究都做出了较为详尽的总结和分析,书籍资料包括徐仲杰的《南京云锦史》、黄能馥等所著的《中国南京云锦》、陈之佛的《云锦图案》和张道一、徐飚所著的《南京云锦》等,以及由南京云锦研究所历时60多年对于南京云锦的资料调查、搜寻、整理、复制和研究。正如尹晓惠等在《从形态语义学分析南京云锦图案》[2]一文中所提到:“无论是从物质角度对云锦做出客观分析和评价,还是从民俗的角度对云锦进行文化剖析,都有利于
云锦文化的弘扬与传播,有利于传统手工艺技法的传承。”也有一部分学者选择从南京云锦的图案和纹样入手,以襄助当代人更好地理解云锦文化,对现代南京云锦技艺的传承与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而笔者选择从符号学的角度作为本文的切入点,运用莫里斯符号学三分法,结合符号学的相关理论来探讨宫廷审美视域下南京云锦的符号特征,探析南京云锦所蕴含的宫廷文化内涵,为其他研究古代纺织品中的宫廷审美价值提供一定的借鉴。 1 宫廷审美下的南京云锦艺术符号特征
作为中国三大名锦之一的南京云锦,凭借其“灿若云霞,万般变化”的特点博得了众多皇室贵族的青睐和爱慕。其织造工艺和艺术风格是中国古代织锦中最为珍贵的上品,同样也会耗费大量的时间成本与资金成本。因此,元、明、清三朝皇室都在南京设立专门的织造局,以供应皇室对于南京云锦穷奢极侈的消费。于是,云锦既保有了自身的内涵价值和审美特点,也成为了宫廷审美的代表符号之一。
1.1 “寸金寸锦”的工艺符号
南京云锦的织造需参照原始花本,由上下两人在形制庞大的花楼木质提花机上相互配合,挑花工作费时费力,其织造的复杂程度可见一斑[3]。除了织造机使用的繁杂困难之外,用金装饰织物是宫廷审美下南京云锦最具代表性的工艺符号之一。皇室下令规定:平民百姓只许使用一般的丝织品,例如绫、罗、绸、绢、素纱等,服饰一律不得使用金线装饰,原材料使用的严格规范也从侧面显示皇室王权的尊贵独享。
云锦的花色品种众多,其中妆花和织金是典型的用金品类。织金又称库金,其织物上的所有花纹皆由金线织出。明代的织金选择以光泽亮丽的扁金为主,而到清代逐渐转变为质地牢靠的圆金,金线的使用目的是能够充分利用尊贵的金银材料,镶滚衣、帽边,以此来丰富服饰的质感,如表1中1#、2#、5#、7#所示。妆花为云锦中织造工艺最为复杂、最具代表性的提花丝织品种,因其色彩变化丰富、织法精致细腻、织法技术的多样被大量运用在宫廷的服饰和生活用品中。妆花缎中采用通经断纬、挖花盘织的技法,可将四个单位的花纹配色处理得截然不同卻相辅相成,如表1中3#、4#所示。这种“逐花异色”的织物图案繁而不乱、和谐统一,也代表了当时织造技艺的复杂高超,反映出当朝政府的财力雄厚。妆花中有一种叫作“金宝地”的品种,其织作手法的运用则更能体现南京云锦“寸金寸锦”的特点。金宝地俗称“金包边”“金绞边”,金宝地的主色为黄色,且费料费工,因此主要作为皇室亲贵的服饰用料,如表1中6#所示。作为中国传统丝织品中特有的品种,金宝地通过将圆金线织成金地,用金线勾勒妆花织物纹样,以此来统一妆花织物的色调,同时使其显得越发富丽堂皇[4]。南京云锦在图案上的表现形式丰富多彩,而“寸锦寸金”表达了南京云锦不论是在工艺表现上还是内在价值上都极其典雅高贵,也更能体现出古代封建制度的阶级化和皇室贵族的“御用性”。这也是南京云锦能够成为独树一帜的丝织品,成为皇家特供的贡赋之物的原因之一。
不单是金线,孔雀羽毛线的运用同样使云锦能够更加显得金碧辉煌、光彩夺目。这种由孔雀尾羽自然脱落后通过精细加工处理获得的丝线稀缺珍贵,由于自身结构的立体型,在光照下更能显出云锦图案的金翠交织、满目生辉。因此,其经常被用于帝王服饰的制作上,凸显南京云锦“寸金寸锦”的特点。装饰在云锦纹样和图案上的金线和孔雀羽线,经过精心挑选设计和精细加工制作,在形与色上都极富艺术表现力,这也决定了南京云锦与平常织物的与众不同。
1.2 “君权神授”的纹饰符号
南京云锦不仅是一种丝织品,而且其蕴含了精湛的织造技艺和深厚的文化内涵,特别是传统纹样图案,或寓意吉祥,或象征权威[3]。龙,是原始社会时期中华民族的传统图腾符号之一。龙纹在云锦上的呈现形式复杂多样,传统的南京云锦被视为封建社会中“分尊卑、别贵贱”的礼仪制度工具之一,也是标示社会等级的象征符号之一,同样也是代表封建宗法制度的物化表现之一[6]。自古以来,历代统治者大都自命“真龙天子”,强调受命于天,君权神授,至高无上,以取得臣民的敬仰与信奉,巩固统治。到了明代,随着经济、商贸、文化的繁荣发展,皇权的象征意义迎来了崭新的发展时期,龙纹在各个领域全盛起来[7]。伴随封建社会图腾崇拜和阶级高低的思想日益严重,龙纹自然成为了皇族权利的象征。南京云锦作为皇室贡品,除皇帝的特别恩赐外,织有龙纹的云锦只有皇室宗族可以穿戴使用,其他任何人必须严格按品级穿用,不得擅自混用,否则就会受到严厉的惩罚和制裁,如图1[5]所示。同样,南京云锦中龙纹所在部位的不同,其表现形式也呈现出不同的姿态,或升或降、或行或止,配以十二章纹和变化多端的云纹,更加赋予了龙纹无边的神秘感和威严感,具有浓厚的宫廷审美色彩,展现出当朝统治者威武庄严、统治众生的气势。
1.3 “明黄崇拜”的色彩符号
南京云锦的色调鲜明艳丽、色彩高贵典雅、各颜色间既能产生强烈冲突却又不失时尚,设色点缀大胆绮丽,因而织出的云锦艳丽又不失气势,整体华丽庄重,对比明显却又协调统一,很受古时候后宫嫔妃们的喜爱。色彩寓意性是南京云锦的内在特性,因此它在南京云锦中的具体表现之一是象征贵族皇权[8],其特点与中国传统的审美心理、民间艺术形式和民众心理期望密切相关。中国自古以来便流传着“阴阳五行说”的哲学思想,这也影响着中华民族对于色彩的运用,自然而然形成了“五行五色”设色理念,被世人所接受和认同。自宋代起,历代王朝都把黄色用作标志皇帝及皇室的正统颜色。宋代赵匡胤陈桥兵变后“黄袍加身”,以佐证其政权的合法化,由此可见黄色已然开始成为皇权的象征。元朝统治者明令禁止庶人使用赭黄色,明代洪武二十四年亦有记载:“令品官常服用杂色妊丝、凌罗、彩绣。官吏衣服、帐幔,不许用玄、黄、紫三色,并织绣龙凤文,违者罪及染造之人。”[9]《清史稿·志七十八·舆服二》中亦记载:“明黄色是皇帝、皇后、太皇后的专属用色,皇太子、贵妃和妃的龙袍均为金黄色。”[10]南京云锦在色彩的搭配和选择上延续了“五行五色”的用色规律,即黄色在五行中对应着就是五行中的“土”。黄色在中国自古以来的色彩发展史中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黄色的色彩对于古代的人们来说自然就是大地的颜色,农耕社会的人民对于大地怀有极大的归属感,又因为加入神话思想的概念,黄色自然和疆土大地、黄帝、黄龙这些意象符号联系起来,逐渐受到了皇室的关注和喜爱,黄色自然就成了皇室的专属色彩,如图2[11]所示。作为帝王来说,独一无二的颜色也是显示其至高无上地位的表现,也代表着最高的统治权力的色彩符号,以显示“尊卑有别”的封建等级制度。 2 符号学概念下的南京云锦
余志鸿在《传播符号学》中提到:“不管从何角度对符号的解释,基本点是一致的,即符号能指示某事物或某事件,但不是事物或事件本身;它是人类用以指称世界的特殊的标记。”[12]现代符号学源于语言学和逻辑学,其中的代表人物——哲学家莫里斯将符号理论进行系统化的归类,将其划分为语法学、语用学和语义学三个方面,进而从不同层面分析了符号的能指与所指。本文通过运用符号学体系中的莫里斯符号学三分法,将南京云锦划分为语形学、语用学和语义学三个层次来分析:语形学分析的是南京云锦不同元素符号之间的关系;语用学探讨南京云锦与皇室贵族的关系;语义学研究的是南京云锦在宫廷审美下的符号表现及意义。
2.1 语形学下南京云锦的符号关系
语形学主要探讨的是符号与符号之间的联系。在南京云锦中,纹饰符号是最基础的部分,工艺符号为纹饰符号的表现提供渠道与实现方式,色彩符号为前两者赋予了寓意性与贵族色彩风格,实现艺术价值与文化价值的统一融合。在南京云锦的图案创作上,纹饰符号通过不同的组合,又或者大量应用具有神话色彩或者宗教信仰的装饰纹样,并将其应用于皇室的服装上。通过取物象征和谐音表达的手法,宫廷审美下的南京云锦图案大而饱满,突出“言必有意,意必吉祥”的美好寓意,强调“君权神授”的王权理念。云锦中的工艺符号更能表达其珍贵之处:高大沉重的木质花楼提花织机、织工们相互之间的“拽手提花,织手穿纬”默契配合、各色规格的高档蚕丝原料、金银线交汇的图案点缀手法、挑花结本的复杂精细等;同样的,南京云锦的色彩符号也是展示其宫廷文化内涵的重点,因此南京云锦整体的设色方案与中国宫殿的建筑彩绘用色艺术上一脉相承。为了迎合气势磅礴、富丽堂皇的宫廷气质,南京云锦的设色方案除了承袭“五行五色”的传统理念外,金色与银色光泽色的运用增添了富贵感,色晕的处理方法使得南京云锦的图案颜色之间对比更加协调。而黄色在宫廷面料及服饰中的色彩比重较重,尤其是明黄色,代表封建制度中最高权力的颜色,以示等级制度中的“上下有别”,因此色彩符号也是构成南京云锦重要的符号特征之一。这三个符号之间既相互独立又互相统一,突出南京云锦的皇家尊贵。
2.2 语用学下南京云锦的符号关系
语用学研究符号情境中的意义,也是探究符号与使用符号的人之间的关系[13]。宫廷审美视角下的南京云锦符号在符号语言层面,将其情景可拆分为背景(几千年的封建王朝制度)、符号的解释者(南京云锦的织造工人)、符号的使用者(皇室贵族)和符号的应用与效果(南京云锦的作用)四个基本层面。南京云锦的符号意义在于受长期封建制度的影响,南京云锦在长期的演变中其宫廷性质和审美风格都在潜移默化的生成。一方面,南京云锦的织造工人通过自身的艺术修养、艺术理念和艺术风格,将南京云锦符号化,并通过各式各样的工艺品种和图案样式进行表现与传达;另一方面在南京云锦被使用过程中,皇室贵族将南京云锦作为一种身份符号的象征,将其附着于服饰、日用品或者赏赐之物中,侧面显示出自身的财富与实力,同时皇室贵族在宫廷审美文化的背景下,通过体验南京云锦这一符号的价值,以此来展示自身身份的尊贵。
2.3 语义学下南京云锦的符号解读
在符号学中,所指的存在依附于能指,能指是所指的媒介,也就是说没有符号的能指,任何一种所指都不可能呈现[14]。语义学就是表述符号的能指与所指之间的意指关系。由于南京云锦长期用于织造皇室冕服龙袍,其工艺手段、纹样图案和色彩表现自然处处体现皇室贵族的形式特征,在织造过程中体现着对织物的精益求精、不惜成本,故而形成了南京云锦的造型精美、设色大胆的起因。宫廷文化下的南京云锦符号意义具体表现为自身的工艺、图案及色彩符号,而各个符号在南京云锦上的具体形式,也构成了南京云锦的能指,这些能指所反映出的封建阶级下的内容就是意识形态下南京云锦的所指表达,如图3所示。
3 宫廷审美下南京云锦的艺术符号在现代丝巾设计中的转化
丝巾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服饰品,也是当今时装上亮点之一,如图4(a)(b)所示。通过设计创新,一条小小的丝巾也能具有强大生命力,也可以发扬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以至影响世界文化[15]。近年来,北京故宫博物院凭借自身优良的资源整合和创意文创产品的爆火,不仅传播了优秀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同样为其他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与转型带来了新的思考,如图4(c)所示。
南京云锦在历代的传承中,因其受制于当朝统治者的审美需求和服制规定,其图案纹饰的色彩选择趋于高纯度和高饱和度,形成了其独树一帜的风格。南京云锦织造艺人经过长期的艺术实践,创作出图案设计经典口诀:“量题定格,依材取势;行枝趋叶,生动得体;宾主呼应,层次分明;花清地白,锦空匀齐。”[16]即根据主题和织造材料确定好云锦的纹饰风格;形态的绘制抓住主体,形象生动;纹饰之间注意主次之分,层次清晰;最后整体图案的呈现效果对立统一,既有和谐美,又不失各自风格。通过走访调研南京云锦博物馆文创商店,发现其文化衍生创意产品的设计也是将南京云锦中传统图案元素直接移植在设计产品载体上,保持原有元素风格的延续性。笔者认为可以在设计方法论的支持下,整合当代设计美学,对南京云锦的宫廷文化元素进行重新整理组合,进行丝巾图案的创新设计转化。
3.1 丝巾图案的创新设计方法
结合前文总结的宫廷文化审美视域下南京云锦的三类代表性符号,利用现代技术及图案设计方法,将南京云锦中的符号元素进行提取、整理、再设计,丰富整个图案的设计美感,进而设计出蕴含宫廷审美的创意主题丝巾,符合现代时尚潮流与文化价值。
3.1.1 元素提炼法
元素提炼法即对原有经典图案进行数据分析并从中提取重要的设计因子。丝绸的图案呈现背后蕴含着本民族的风格特点和文化内涵,主题丝巾也同样代表了一种特定文化的情感。本文的主题丝巾素材提炼源于南京云锦中最高级的丝织品——金宝地,并选取其最具代表性的传世品“银地五彩大洋花紋金宝地锦”(北京故宫博物院藏)。传世品大洋花的花纹活泼秀丽,生动豪放,晕色自然,提花规整而清晰,充分代表了南京云锦织造工艺的精湛高超技术,如图5(a)所示。经典的龙纹与云纹则从红地织金云蟒纹妆花缎织成帐料中获取提炼,其龙纹造型形态各异,出神入化,如图5(b)所示。利用Photoshop色彩工具提取金宝地锦中关键的色彩因子,并标记国际统一标准的Pantone色彩编号,方便后续长期的设计使用,如图6所示。将灵感元素的经典花型进行进一步提炼后,勾勒轮廓并填充色彩,使之成为丝巾图案设计中的创新亮点纹样之一。 3.1.2 抽象修饰法
不同时期的社会环境、技术条件等因素反向制约着图形样式的规格。将原有的纹样直接用于现代设计中是不够的,既没有挑战性也很难满足现代设计的审美需求。抽象修饰法是通过先将原有图形的外轮廓描绘,再通过美学思维将其进行重新设计的一种方法,使原有的传统图案焕发生机。原金宝地织锦图案中细长的串枝纹,在抽象修饰法的改良下可以整合为较为大型的植物花卉的纹饰表现,颠覆原有串枝花草细密的构图方式,带来新的视觉美感。“用金”作为南京云锦宫廷文化的代表工艺符号之一,抽象修饰后将其具象化,以金色锁链的形式呈现于丝巾图案中,如表2中1#所示。龙纹元素在抽象法的改良下,原本严肃权威的龙形象转化成较为柔和的造型形象。龙纹在抽象化的运用下可以修饰为龙鳞,以作为辅助元素应用于底纹图案。与龙纹相辅相成的云纹,在抽象修饰的作用下,也愈加美观灵动,如表2中2#所示。
3.1.3 重构组合法
重构组合法,顧名思义就是将作品中的经典元素及色彩汇总后进行重新设计描绘,通过这种方法可以使原本平平无奇的纹样重新显现出新的视觉感受。二方连续和四方连续纹样是现代纺织品图案设计中常用的纹饰表现方式,整洁新奇的图案通过对称、重复的二次创作,带来新的视觉感官。中心对称式也是一种常用于方形丝巾的纹样构成形式,这样的图案整体舒展灵动,具有一定的稳定感和理性美,给人带来和谐统一的视觉体验。结合上述设计方法,整合出新式的纹样种类,以中心对称的方式排列出最终的丝巾图案效果,如图7所示。主题丝巾将上述方法所提取的符号元素加以应用,以明黄作为丝巾图案的描边颜色,以体现“金线”作为宫廷审美下工艺符号的重要性和特色。并且通过相对鲜明的色彩对比来展现出图案的灵动,并搭配现代人群喜多灰色系的穿衣习惯,给消费者新的穿搭体验。丝巾图案以宫廷审美下纹饰符号中最具代表性的龙纹作为主设计元素,创新设计后的图案较先前更加扁平化,整体视觉感受不会显得拘谨。丝巾图案整体和谐呼应,以此来契合现代人的审美与喜好,结合明清时期“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吉祥纹样理念,保留原有宫廷风格,寓意生活幸福美好。
3.2 主题丝巾的衍生设计与应用
色彩的变化会让人产生不同的心理波动,丝巾套色的多样化也可以丰富消费者的选择,给人以不同的感官体验。有的丝巾通过降低色彩饱和度,淡化色彩的鲜明对比,让色彩间的对比融合展现平滑感,使受众产生宁静安然的心理活动[17]。因此,笔者依据前文所设计的方形丝巾,对其进行衍生的配色设计。原图案以暖色调为主,颜色对比度与饱和度偏高,给人以温暖祥和之感。衍生设计选取冷色调作为新式丝巾的配色搭配,给人以蓝天大海的辽阔,使受众心理产生宁静安然的心理活动,可以给消费者带来平和、静谧的感受,如图8(a)所示。灰色调的配色设计,淡化了图案间的色彩冲突,其色彩间的融合展现了平滑感,图案风格低调含蓄、清淡素雅,迎合当下的审美特点,如图8(b)所示。结合形式美法则,对新纹样进行优化与再设计,应用于方形丝巾上,生成完整的图案效果,为现代人士的服装穿搭提供新的配饰选择,如图9所示。
4 结 语
南京云锦不仅是中国古代丝织工艺品的代表之作,元、明、清三朝的封建专制统治同时也让南京云锦所蕴含的宫廷审美价值和文化内涵达到了顶峰。本文总结了南京云锦中“寸金寸锦”的工艺符号、“君权神授”的纹饰符号及“明黄崇拜”的色彩符号,这三方面表现出南京云锦中宫廷审美符号的内涵,并运用莫里斯符号学的三分法理论体系,将南京云锦所蕴含的宫廷文化价值通过符号的语形、语用、语义进行系统解析,解释了宫廷审美视域下的南京云锦尽显华丽富贵的原因。通过用符号学的方式解读,从中提取出南京云锦的经典符号,将其整理与再设计,最终设计出了一款宫廷主题的丝巾。本文为南京云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角度,并为其系列文创衍生品提供了一定的设计思路和理念,通过进一步挖掘和提炼南京云锦中的历史价值和工艺价值,实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时尚的融合发展。
参考文献:
[1]牛犁, 崔荣荣. 南京与云锦文化的发展传承[J]. 服装学报, 2018, 3(5): 445-447.
NIU Li, CUI Rongrong. Development and inheritance of Nanjing brocade[J]. Journal of Clothing Research, 2018, 3(5): 445-447.
[2]尹晓惠, 郁舒兰. 从形态语义学分析南京云锦图案[J]. 美术教育研究, 2018(22): 20-22.
YIN Xiaohui, YU Shulan. Analysis of Nanjing brocade from morphological semantics[J]. Art Education Research, 2018(22): 20-22.
[3]岳永玲. 南京云锦图案研究[D]. 南京: 南京师范大学, 2013.
YUE Yongling. Research on Nanjing Brocade Pattern[D]. Nanjing: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2013.
[4]金文. 南京云锦 彩色图文版[M]. 南京: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9: 43-55.
JIN Wen. Nanjing Brocade Color Graphic Edition[M]. Nanjing: Jiangsu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 2009: 43-55.
[5]中国美术分类全集领导工作委员会. 中国织绣服饰全集(织染卷)[M]. 天津: 天津人美出版社, 2004: 315-375.
Leading Working Committee of the Complete Works of Chinese Art Classification. Chinese Embroideries(Weaving and Dyeing)[M]. Tianjin: Tianjin People’s Fine Arts Publishing House, 2004: 315-375. [6]王媛媛.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 以“南京云锦”为例[J]. 艺术科技, 2013, 26(5): 276-277.
WANG Yuanyuan. On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taking "Nanjing brocade" as an example[J]Ar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3, 26(5): 276-277.
[7]梁昭华, 门捷. 浅谈中国传统龙纹的演变及其造型特征[J]. 美术大观, 2011(10): 63.
LIANG Zhaohua, MEN Jie. Discussion of the evolution and styling features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dragon[J]. Art Panorama, 2011(10): 63.
[8]陈阳. 南京云锦的纹样造型与色彩特征[J]. 大舞台, 2014(8): 253-254.
CHEN Yang. The pattern design and color characteristics of Nanjing brocade[J]. Grand Stage, 2014(8): 253-254.
[9]赵世琰. 服饰与皇权[D]. 天津: 天津科技大学, 2016: 52.
ZHAO Shiyan. Clothing and Imperial Power[D]. Tianjin: Tianji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6: 52.
[10]梁惠娥, 赵阅书. 传统云锦与古典宫殿建筑的色彩溯源刍议[J]. 国外丝绸, 2008, 23(6): 28-31.
LIANG Hui’e, ZHAO Yueshu. On the traceability of colors of traditional brocade and classical palace architecture[J]. Journal of Foreign Silk, 2008, 23(6): 28-31.
[11]李雨来, 李玉芳. 明清绣品[M]. 上海: 东华大学出版社, 2015: 123-206.
LI Yulai, LI Yufang. Embroideries of Ming and Qing Dynasties[M]. Shanghai: Donghua University Press, 2015: 123-206.
[12]余志鸿. 传播符号学[M]. 上海: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7: 19.
YU Zhihong. Semiotics of Communication[M]. Shanghai: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Press, 2007: 19.
[13]廖春红. 试析莫里斯符号学的意义观[J]. 北方论丛, 2006(4): 80-82.
LIAO Chunhong. Analysis of semiotic meanings by morris[J]. The Northern Forum, 2006(4): 80-82.
[14]高爱波, 崔荣荣. 传统服饰文化中蝴蝶形象的符号探究[J]. 丝绸, 2015, 52(10): 46-50.
GAO Aibo, CUI Rongrong. Semiotic study on the butterfly image in traditional costume culture[J]. Journal of Silk, 2015, 52(10): 46-50.
[15]林竟路. 论丝巾图案的设计[J]. 丝绸, 2003(6): 18-20.
LIN Jinglu. Discussion of the silk scarf pattern design[J]. Journal of Silk, 2003(6): 18-20.
[16]吳山. 珍贵的遗产: 云锦图案创作口诀[J].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 1978(2): 76.
WU Shan. Precious heritage: Yun brocade design pithy formula[J]. Journal of Nanjing Arts Institute(Fine Arts & Design), 1978(2): 76.
[17]刘春晓, 单筱秋, 张毅. 丝巾设计中的唐代团窠动物纹样创新[J]. 丝绸, 2020, 57(4): 112-118.
LIU Chunxiao, SHAN Xiaoqiu, ZHANG Yi. Innovation of combined animal patterns in the Tang dynasty in silk scarf design[J]. Journal of Silk, 2020, 57(4): 112-118.
关键词: 南京云锦;宫廷审美;符号学;莫里斯符号学三分法;主题图案丝巾;织锦;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图分类号: TS941.2;J523
文献标志码: B
Abstract: Nanjing brocade, as one of the most traditional silk woven handicrafts in China, has become a royal imperial article since the Yuan dynasty. The aesthetic value and connotation of the palace culture contained in Nanjing Brocade has been widely concerned by all walks of life, and it is also a world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with symbolic meaning. Through a field visit to Nanjing brocade museum, this article uses semiotic theory as a research method to arrange three symbolic elements including the craftsmanship, pattern and color of Nanjing brocade, and uses Morris’ semiotics to analyze Nanjing brocade from three aspects: morphology, pragmatics, and semantics, to summarize the symbolic expressions of its connotation and aesthetic value of palace culture. The study believes that the connotation and aesthetic value of palace culture in Nanjing brocade are reflected in its the extravagant use of materials, the dragon pattern that symbolizes the imperial family and the unique bright yellow for the imperial family, which highlights the exclusiveness and dignity of Nanjing brocade as an imperial family royal supply. Also, a new silk scarf with a theme derived from the royal aesthetic culture of Nanjing brocade is designed.
Key words: Nanjing brocade; royal aesthetics; semiotics; Morris’ semiotics; silk scarf with a themed pattern; brocad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云錦”一词源于清道光时期的南京云锦织所,晚清以来这一称谓逐渐流传并被广泛使用,此后“南京云锦”一词便有意识地作为南京地方多种提花织锦的代称[1]。《释名·采帛》中有记:“锦,金也。作之用功重,其价如金。故唯尊者得服。”[1]用这样的诗句来描述锦的特点。这种彩色花纹的丝织物鲜明华丽,代表着中国古代丝织技术的最高技艺。素来就具有“六朝古都”“十代都会”美誉的南京,物产丰富、人文
荟萃,是中国历史上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官办手工业发展繁荣。南京将大量高档丝织品送往皇室宫廷的同时,皇室宫廷的审美特点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云锦的织造技艺与图案纹饰。如何将繁复精美的技艺手法和精金良玉的原料消耗赋予在云锦织物上,来展现封建统治者“独占天下”的财富和实力,成为皇室阶级与织造工人所思考的问题。国内的学者们对于南京云锦的历史发展研究和工艺技艺研究都做出了较为详尽的总结和分析,书籍资料包括徐仲杰的《南京云锦史》、黄能馥等所著的《中国南京云锦》、陈之佛的《云锦图案》和张道一、徐飚所著的《南京云锦》等,以及由南京云锦研究所历时60多年对于南京云锦的资料调查、搜寻、整理、复制和研究。正如尹晓惠等在《从形态语义学分析南京云锦图案》[2]一文中所提到:“无论是从物质角度对云锦做出客观分析和评价,还是从民俗的角度对云锦进行文化剖析,都有利于
云锦文化的弘扬与传播,有利于传统手工艺技法的传承。”也有一部分学者选择从南京云锦的图案和纹样入手,以襄助当代人更好地理解云锦文化,对现代南京云锦技艺的传承与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而笔者选择从符号学的角度作为本文的切入点,运用莫里斯符号学三分法,结合符号学的相关理论来探讨宫廷审美视域下南京云锦的符号特征,探析南京云锦所蕴含的宫廷文化内涵,为其他研究古代纺织品中的宫廷审美价值提供一定的借鉴。 1 宫廷审美下的南京云锦艺术符号特征
作为中国三大名锦之一的南京云锦,凭借其“灿若云霞,万般变化”的特点博得了众多皇室贵族的青睐和爱慕。其织造工艺和艺术风格是中国古代织锦中最为珍贵的上品,同样也会耗费大量的时间成本与资金成本。因此,元、明、清三朝皇室都在南京设立专门的织造局,以供应皇室对于南京云锦穷奢极侈的消费。于是,云锦既保有了自身的内涵价值和审美特点,也成为了宫廷审美的代表符号之一。
1.1 “寸金寸锦”的工艺符号
南京云锦的织造需参照原始花本,由上下两人在形制庞大的花楼木质提花机上相互配合,挑花工作费时费力,其织造的复杂程度可见一斑[3]。除了织造机使用的繁杂困难之外,用金装饰织物是宫廷审美下南京云锦最具代表性的工艺符号之一。皇室下令规定:平民百姓只许使用一般的丝织品,例如绫、罗、绸、绢、素纱等,服饰一律不得使用金线装饰,原材料使用的严格规范也从侧面显示皇室王权的尊贵独享。
云锦的花色品种众多,其中妆花和织金是典型的用金品类。织金又称库金,其织物上的所有花纹皆由金线织出。明代的织金选择以光泽亮丽的扁金为主,而到清代逐渐转变为质地牢靠的圆金,金线的使用目的是能够充分利用尊贵的金银材料,镶滚衣、帽边,以此来丰富服饰的质感,如表1中1#、2#、5#、7#所示。妆花为云锦中织造工艺最为复杂、最具代表性的提花丝织品种,因其色彩变化丰富、织法精致细腻、织法技术的多样被大量运用在宫廷的服饰和生活用品中。妆花缎中采用通经断纬、挖花盘织的技法,可将四个单位的花纹配色处理得截然不同卻相辅相成,如表1中3#、4#所示。这种“逐花异色”的织物图案繁而不乱、和谐统一,也代表了当时织造技艺的复杂高超,反映出当朝政府的财力雄厚。妆花中有一种叫作“金宝地”的品种,其织作手法的运用则更能体现南京云锦“寸金寸锦”的特点。金宝地俗称“金包边”“金绞边”,金宝地的主色为黄色,且费料费工,因此主要作为皇室亲贵的服饰用料,如表1中6#所示。作为中国传统丝织品中特有的品种,金宝地通过将圆金线织成金地,用金线勾勒妆花织物纹样,以此来统一妆花织物的色调,同时使其显得越发富丽堂皇[4]。南京云锦在图案上的表现形式丰富多彩,而“寸锦寸金”表达了南京云锦不论是在工艺表现上还是内在价值上都极其典雅高贵,也更能体现出古代封建制度的阶级化和皇室贵族的“御用性”。这也是南京云锦能够成为独树一帜的丝织品,成为皇家特供的贡赋之物的原因之一。
不单是金线,孔雀羽毛线的运用同样使云锦能够更加显得金碧辉煌、光彩夺目。这种由孔雀尾羽自然脱落后通过精细加工处理获得的丝线稀缺珍贵,由于自身结构的立体型,在光照下更能显出云锦图案的金翠交织、满目生辉。因此,其经常被用于帝王服饰的制作上,凸显南京云锦“寸金寸锦”的特点。装饰在云锦纹样和图案上的金线和孔雀羽线,经过精心挑选设计和精细加工制作,在形与色上都极富艺术表现力,这也决定了南京云锦与平常织物的与众不同。
1.2 “君权神授”的纹饰符号
南京云锦不仅是一种丝织品,而且其蕴含了精湛的织造技艺和深厚的文化内涵,特别是传统纹样图案,或寓意吉祥,或象征权威[3]。龙,是原始社会时期中华民族的传统图腾符号之一。龙纹在云锦上的呈现形式复杂多样,传统的南京云锦被视为封建社会中“分尊卑、别贵贱”的礼仪制度工具之一,也是标示社会等级的象征符号之一,同样也是代表封建宗法制度的物化表现之一[6]。自古以来,历代统治者大都自命“真龙天子”,强调受命于天,君权神授,至高无上,以取得臣民的敬仰与信奉,巩固统治。到了明代,随着经济、商贸、文化的繁荣发展,皇权的象征意义迎来了崭新的发展时期,龙纹在各个领域全盛起来[7]。伴随封建社会图腾崇拜和阶级高低的思想日益严重,龙纹自然成为了皇族权利的象征。南京云锦作为皇室贡品,除皇帝的特别恩赐外,织有龙纹的云锦只有皇室宗族可以穿戴使用,其他任何人必须严格按品级穿用,不得擅自混用,否则就会受到严厉的惩罚和制裁,如图1[5]所示。同样,南京云锦中龙纹所在部位的不同,其表现形式也呈现出不同的姿态,或升或降、或行或止,配以十二章纹和变化多端的云纹,更加赋予了龙纹无边的神秘感和威严感,具有浓厚的宫廷审美色彩,展现出当朝统治者威武庄严、统治众生的气势。
1.3 “明黄崇拜”的色彩符号
南京云锦的色调鲜明艳丽、色彩高贵典雅、各颜色间既能产生强烈冲突却又不失时尚,设色点缀大胆绮丽,因而织出的云锦艳丽又不失气势,整体华丽庄重,对比明显却又协调统一,很受古时候后宫嫔妃们的喜爱。色彩寓意性是南京云锦的内在特性,因此它在南京云锦中的具体表现之一是象征贵族皇权[8],其特点与中国传统的审美心理、民间艺术形式和民众心理期望密切相关。中国自古以来便流传着“阴阳五行说”的哲学思想,这也影响着中华民族对于色彩的运用,自然而然形成了“五行五色”设色理念,被世人所接受和认同。自宋代起,历代王朝都把黄色用作标志皇帝及皇室的正统颜色。宋代赵匡胤陈桥兵变后“黄袍加身”,以佐证其政权的合法化,由此可见黄色已然开始成为皇权的象征。元朝统治者明令禁止庶人使用赭黄色,明代洪武二十四年亦有记载:“令品官常服用杂色妊丝、凌罗、彩绣。官吏衣服、帐幔,不许用玄、黄、紫三色,并织绣龙凤文,违者罪及染造之人。”[9]《清史稿·志七十八·舆服二》中亦记载:“明黄色是皇帝、皇后、太皇后的专属用色,皇太子、贵妃和妃的龙袍均为金黄色。”[10]南京云锦在色彩的搭配和选择上延续了“五行五色”的用色规律,即黄色在五行中对应着就是五行中的“土”。黄色在中国自古以来的色彩发展史中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黄色的色彩对于古代的人们来说自然就是大地的颜色,农耕社会的人民对于大地怀有极大的归属感,又因为加入神话思想的概念,黄色自然和疆土大地、黄帝、黄龙这些意象符号联系起来,逐渐受到了皇室的关注和喜爱,黄色自然就成了皇室的专属色彩,如图2[11]所示。作为帝王来说,独一无二的颜色也是显示其至高无上地位的表现,也代表着最高的统治权力的色彩符号,以显示“尊卑有别”的封建等级制度。 2 符号学概念下的南京云锦
余志鸿在《传播符号学》中提到:“不管从何角度对符号的解释,基本点是一致的,即符号能指示某事物或某事件,但不是事物或事件本身;它是人类用以指称世界的特殊的标记。”[12]现代符号学源于语言学和逻辑学,其中的代表人物——哲学家莫里斯将符号理论进行系统化的归类,将其划分为语法学、语用学和语义学三个方面,进而从不同层面分析了符号的能指与所指。本文通过运用符号学体系中的莫里斯符号学三分法,将南京云锦划分为语形学、语用学和语义学三个层次来分析:语形学分析的是南京云锦不同元素符号之间的关系;语用学探讨南京云锦与皇室贵族的关系;语义学研究的是南京云锦在宫廷审美下的符号表现及意义。
2.1 语形学下南京云锦的符号关系
语形学主要探讨的是符号与符号之间的联系。在南京云锦中,纹饰符号是最基础的部分,工艺符号为纹饰符号的表现提供渠道与实现方式,色彩符号为前两者赋予了寓意性与贵族色彩风格,实现艺术价值与文化价值的统一融合。在南京云锦的图案创作上,纹饰符号通过不同的组合,又或者大量应用具有神话色彩或者宗教信仰的装饰纹样,并将其应用于皇室的服装上。通过取物象征和谐音表达的手法,宫廷审美下的南京云锦图案大而饱满,突出“言必有意,意必吉祥”的美好寓意,强调“君权神授”的王权理念。云锦中的工艺符号更能表达其珍贵之处:高大沉重的木质花楼提花织机、织工们相互之间的“拽手提花,织手穿纬”默契配合、各色规格的高档蚕丝原料、金银线交汇的图案点缀手法、挑花结本的复杂精细等;同样的,南京云锦的色彩符号也是展示其宫廷文化内涵的重点,因此南京云锦整体的设色方案与中国宫殿的建筑彩绘用色艺术上一脉相承。为了迎合气势磅礴、富丽堂皇的宫廷气质,南京云锦的设色方案除了承袭“五行五色”的传统理念外,金色与银色光泽色的运用增添了富贵感,色晕的处理方法使得南京云锦的图案颜色之间对比更加协调。而黄色在宫廷面料及服饰中的色彩比重较重,尤其是明黄色,代表封建制度中最高权力的颜色,以示等级制度中的“上下有别”,因此色彩符号也是构成南京云锦重要的符号特征之一。这三个符号之间既相互独立又互相统一,突出南京云锦的皇家尊贵。
2.2 语用学下南京云锦的符号关系
语用学研究符号情境中的意义,也是探究符号与使用符号的人之间的关系[13]。宫廷审美视角下的南京云锦符号在符号语言层面,将其情景可拆分为背景(几千年的封建王朝制度)、符号的解释者(南京云锦的织造工人)、符号的使用者(皇室贵族)和符号的应用与效果(南京云锦的作用)四个基本层面。南京云锦的符号意义在于受长期封建制度的影响,南京云锦在长期的演变中其宫廷性质和审美风格都在潜移默化的生成。一方面,南京云锦的织造工人通过自身的艺术修养、艺术理念和艺术风格,将南京云锦符号化,并通过各式各样的工艺品种和图案样式进行表现与传达;另一方面在南京云锦被使用过程中,皇室贵族将南京云锦作为一种身份符号的象征,将其附着于服饰、日用品或者赏赐之物中,侧面显示出自身的财富与实力,同时皇室贵族在宫廷审美文化的背景下,通过体验南京云锦这一符号的价值,以此来展示自身身份的尊贵。
2.3 语义学下南京云锦的符号解读
在符号学中,所指的存在依附于能指,能指是所指的媒介,也就是说没有符号的能指,任何一种所指都不可能呈现[14]。语义学就是表述符号的能指与所指之间的意指关系。由于南京云锦长期用于织造皇室冕服龙袍,其工艺手段、纹样图案和色彩表现自然处处体现皇室贵族的形式特征,在织造过程中体现着对织物的精益求精、不惜成本,故而形成了南京云锦的造型精美、设色大胆的起因。宫廷文化下的南京云锦符号意义具体表现为自身的工艺、图案及色彩符号,而各个符号在南京云锦上的具体形式,也构成了南京云锦的能指,这些能指所反映出的封建阶级下的内容就是意识形态下南京云锦的所指表达,如图3所示。
3 宫廷审美下南京云锦的艺术符号在现代丝巾设计中的转化
丝巾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服饰品,也是当今时装上亮点之一,如图4(a)(b)所示。通过设计创新,一条小小的丝巾也能具有强大生命力,也可以发扬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以至影响世界文化[15]。近年来,北京故宫博物院凭借自身优良的资源整合和创意文创产品的爆火,不仅传播了优秀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同样为其他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与转型带来了新的思考,如图4(c)所示。
南京云锦在历代的传承中,因其受制于当朝统治者的审美需求和服制规定,其图案纹饰的色彩选择趋于高纯度和高饱和度,形成了其独树一帜的风格。南京云锦织造艺人经过长期的艺术实践,创作出图案设计经典口诀:“量题定格,依材取势;行枝趋叶,生动得体;宾主呼应,层次分明;花清地白,锦空匀齐。”[16]即根据主题和织造材料确定好云锦的纹饰风格;形态的绘制抓住主体,形象生动;纹饰之间注意主次之分,层次清晰;最后整体图案的呈现效果对立统一,既有和谐美,又不失各自风格。通过走访调研南京云锦博物馆文创商店,发现其文化衍生创意产品的设计也是将南京云锦中传统图案元素直接移植在设计产品载体上,保持原有元素风格的延续性。笔者认为可以在设计方法论的支持下,整合当代设计美学,对南京云锦的宫廷文化元素进行重新整理组合,进行丝巾图案的创新设计转化。
3.1 丝巾图案的创新设计方法
结合前文总结的宫廷文化审美视域下南京云锦的三类代表性符号,利用现代技术及图案设计方法,将南京云锦中的符号元素进行提取、整理、再设计,丰富整个图案的设计美感,进而设计出蕴含宫廷审美的创意主题丝巾,符合现代时尚潮流与文化价值。
3.1.1 元素提炼法
元素提炼法即对原有经典图案进行数据分析并从中提取重要的设计因子。丝绸的图案呈现背后蕴含着本民族的风格特点和文化内涵,主题丝巾也同样代表了一种特定文化的情感。本文的主题丝巾素材提炼源于南京云锦中最高级的丝织品——金宝地,并选取其最具代表性的传世品“银地五彩大洋花紋金宝地锦”(北京故宫博物院藏)。传世品大洋花的花纹活泼秀丽,生动豪放,晕色自然,提花规整而清晰,充分代表了南京云锦织造工艺的精湛高超技术,如图5(a)所示。经典的龙纹与云纹则从红地织金云蟒纹妆花缎织成帐料中获取提炼,其龙纹造型形态各异,出神入化,如图5(b)所示。利用Photoshop色彩工具提取金宝地锦中关键的色彩因子,并标记国际统一标准的Pantone色彩编号,方便后续长期的设计使用,如图6所示。将灵感元素的经典花型进行进一步提炼后,勾勒轮廓并填充色彩,使之成为丝巾图案设计中的创新亮点纹样之一。 3.1.2 抽象修饰法
不同时期的社会环境、技术条件等因素反向制约着图形样式的规格。将原有的纹样直接用于现代设计中是不够的,既没有挑战性也很难满足现代设计的审美需求。抽象修饰法是通过先将原有图形的外轮廓描绘,再通过美学思维将其进行重新设计的一种方法,使原有的传统图案焕发生机。原金宝地织锦图案中细长的串枝纹,在抽象修饰法的改良下可以整合为较为大型的植物花卉的纹饰表现,颠覆原有串枝花草细密的构图方式,带来新的视觉美感。“用金”作为南京云锦宫廷文化的代表工艺符号之一,抽象修饰后将其具象化,以金色锁链的形式呈现于丝巾图案中,如表2中1#所示。龙纹元素在抽象法的改良下,原本严肃权威的龙形象转化成较为柔和的造型形象。龙纹在抽象化的运用下可以修饰为龙鳞,以作为辅助元素应用于底纹图案。与龙纹相辅相成的云纹,在抽象修饰的作用下,也愈加美观灵动,如表2中2#所示。
3.1.3 重构组合法
重构组合法,顧名思义就是将作品中的经典元素及色彩汇总后进行重新设计描绘,通过这种方法可以使原本平平无奇的纹样重新显现出新的视觉感受。二方连续和四方连续纹样是现代纺织品图案设计中常用的纹饰表现方式,整洁新奇的图案通过对称、重复的二次创作,带来新的视觉感官。中心对称式也是一种常用于方形丝巾的纹样构成形式,这样的图案整体舒展灵动,具有一定的稳定感和理性美,给人带来和谐统一的视觉体验。结合上述设计方法,整合出新式的纹样种类,以中心对称的方式排列出最终的丝巾图案效果,如图7所示。主题丝巾将上述方法所提取的符号元素加以应用,以明黄作为丝巾图案的描边颜色,以体现“金线”作为宫廷审美下工艺符号的重要性和特色。并且通过相对鲜明的色彩对比来展现出图案的灵动,并搭配现代人群喜多灰色系的穿衣习惯,给消费者新的穿搭体验。丝巾图案以宫廷审美下纹饰符号中最具代表性的龙纹作为主设计元素,创新设计后的图案较先前更加扁平化,整体视觉感受不会显得拘谨。丝巾图案整体和谐呼应,以此来契合现代人的审美与喜好,结合明清时期“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吉祥纹样理念,保留原有宫廷风格,寓意生活幸福美好。
3.2 主题丝巾的衍生设计与应用
色彩的变化会让人产生不同的心理波动,丝巾套色的多样化也可以丰富消费者的选择,给人以不同的感官体验。有的丝巾通过降低色彩饱和度,淡化色彩的鲜明对比,让色彩间的对比融合展现平滑感,使受众产生宁静安然的心理活动[17]。因此,笔者依据前文所设计的方形丝巾,对其进行衍生的配色设计。原图案以暖色调为主,颜色对比度与饱和度偏高,给人以温暖祥和之感。衍生设计选取冷色调作为新式丝巾的配色搭配,给人以蓝天大海的辽阔,使受众心理产生宁静安然的心理活动,可以给消费者带来平和、静谧的感受,如图8(a)所示。灰色调的配色设计,淡化了图案间的色彩冲突,其色彩间的融合展现了平滑感,图案风格低调含蓄、清淡素雅,迎合当下的审美特点,如图8(b)所示。结合形式美法则,对新纹样进行优化与再设计,应用于方形丝巾上,生成完整的图案效果,为现代人士的服装穿搭提供新的配饰选择,如图9所示。
4 结 语
南京云锦不仅是中国古代丝织工艺品的代表之作,元、明、清三朝的封建专制统治同时也让南京云锦所蕴含的宫廷审美价值和文化内涵达到了顶峰。本文总结了南京云锦中“寸金寸锦”的工艺符号、“君权神授”的纹饰符号及“明黄崇拜”的色彩符号,这三方面表现出南京云锦中宫廷审美符号的内涵,并运用莫里斯符号学的三分法理论体系,将南京云锦所蕴含的宫廷文化价值通过符号的语形、语用、语义进行系统解析,解释了宫廷审美视域下的南京云锦尽显华丽富贵的原因。通过用符号学的方式解读,从中提取出南京云锦的经典符号,将其整理与再设计,最终设计出了一款宫廷主题的丝巾。本文为南京云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角度,并为其系列文创衍生品提供了一定的设计思路和理念,通过进一步挖掘和提炼南京云锦中的历史价值和工艺价值,实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时尚的融合发展。
参考文献:
[1]牛犁, 崔荣荣. 南京与云锦文化的发展传承[J]. 服装学报, 2018, 3(5): 445-447.
NIU Li, CUI Rongrong. Development and inheritance of Nanjing brocade[J]. Journal of Clothing Research, 2018, 3(5): 445-447.
[2]尹晓惠, 郁舒兰. 从形态语义学分析南京云锦图案[J]. 美术教育研究, 2018(22): 20-22.
YIN Xiaohui, YU Shulan. Analysis of Nanjing brocade from morphological semantics[J]. Art Education Research, 2018(22): 20-22.
[3]岳永玲. 南京云锦图案研究[D]. 南京: 南京师范大学, 2013.
YUE Yongling. Research on Nanjing Brocade Pattern[D]. Nanjing: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2013.
[4]金文. 南京云锦 彩色图文版[M]. 南京: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9: 43-55.
JIN Wen. Nanjing Brocade Color Graphic Edition[M]. Nanjing: Jiangsu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 2009: 43-55.
[5]中国美术分类全集领导工作委员会. 中国织绣服饰全集(织染卷)[M]. 天津: 天津人美出版社, 2004: 315-375.
Leading Working Committee of the Complete Works of Chinese Art Classification. Chinese Embroideries(Weaving and Dyeing)[M]. Tianjin: Tianjin People’s Fine Arts Publishing House, 2004: 315-375. [6]王媛媛.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 以“南京云锦”为例[J]. 艺术科技, 2013, 26(5): 276-277.
WANG Yuanyuan. On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taking "Nanjing brocade" as an example[J]Ar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3, 26(5): 276-277.
[7]梁昭华, 门捷. 浅谈中国传统龙纹的演变及其造型特征[J]. 美术大观, 2011(10): 63.
LIANG Zhaohua, MEN Jie. Discussion of the evolution and styling features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dragon[J]. Art Panorama, 2011(10): 63.
[8]陈阳. 南京云锦的纹样造型与色彩特征[J]. 大舞台, 2014(8): 253-254.
CHEN Yang. The pattern design and color characteristics of Nanjing brocade[J]. Grand Stage, 2014(8): 253-254.
[9]赵世琰. 服饰与皇权[D]. 天津: 天津科技大学, 2016: 52.
ZHAO Shiyan. Clothing and Imperial Power[D]. Tianjin: Tianji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6: 52.
[10]梁惠娥, 赵阅书. 传统云锦与古典宫殿建筑的色彩溯源刍议[J]. 国外丝绸, 2008, 23(6): 28-31.
LIANG Hui’e, ZHAO Yueshu. On the traceability of colors of traditional brocade and classical palace architecture[J]. Journal of Foreign Silk, 2008, 23(6): 28-31.
[11]李雨来, 李玉芳. 明清绣品[M]. 上海: 东华大学出版社, 2015: 123-206.
LI Yulai, LI Yufang. Embroideries of Ming and Qing Dynasties[M]. Shanghai: Donghua University Press, 2015: 123-206.
[12]余志鸿. 传播符号学[M]. 上海: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7: 19.
YU Zhihong. Semiotics of Communication[M]. Shanghai: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Press, 2007: 19.
[13]廖春红. 试析莫里斯符号学的意义观[J]. 北方论丛, 2006(4): 80-82.
LIAO Chunhong. Analysis of semiotic meanings by morris[J]. The Northern Forum, 2006(4): 80-82.
[14]高爱波, 崔荣荣. 传统服饰文化中蝴蝶形象的符号探究[J]. 丝绸, 2015, 52(10): 46-50.
GAO Aibo, CUI Rongrong. Semiotic study on the butterfly image in traditional costume culture[J]. Journal of Silk, 2015, 52(10): 46-50.
[15]林竟路. 论丝巾图案的设计[J]. 丝绸, 2003(6): 18-20.
LIN Jinglu. Discussion of the silk scarf pattern design[J]. Journal of Silk, 2003(6): 18-20.
[16]吳山. 珍贵的遗产: 云锦图案创作口诀[J].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 1978(2): 76.
WU Shan. Precious heritage: Yun brocade design pithy formula[J]. Journal of Nanjing Arts Institute(Fine Arts & Design), 1978(2): 76.
[17]刘春晓, 单筱秋, 张毅. 丝巾设计中的唐代团窠动物纹样创新[J]. 丝绸, 2020, 57(4): 112-118.
LIU Chunxiao, SHAN Xiaoqiu, ZHANG Yi. Innovation of combined animal patterns in the Tang dynasty in silk scarf design[J]. Journal of Silk, 2020, 57(4): 112-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