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林裕森是法国食品协会讲师、巴黎十大葡萄酒经济与管理硕士、法国葡萄酒大学专业侍酒师。林裕森原本念的是哲学,后来却一头栽进葡萄酒的世界里。他自喻为“逐美酒佳肴而居”的“游牧型”文字工作者,在地球上迁徙游荡,四处探寻那些在人与土地的交会之下,经过时间的沉积,才淬炼而成的难得美味。他的主要著作包括:《酒瓶里的风景:勃艮第葡萄酒》《城堡里的珍酿波尔多葡萄酒》《欧陆传奇食材》《葡萄酒全书》《美馔巴黎》《罗亚尔河城堡传奇》等。
“林裕森(Yu—Sen LIN),毕业于东海大学哲学系,以葡萄酒及美食为专业的自由作家。”在百度百科输入林裕森的名字,会找到这样一个简单的介绍,连个人照片也没有,朴素得像他最新版的名片——一张纯白卡片的一面用黑字表示出他的中英文名、地址、电话、邮箱,卡片另一面底部印着他的网站地址。这在当下包装精美眼花缭乱的年代,简直是一股清流,不禁让我想到极简主义建筑大师密斯·凡·德罗的名句“Less is more(少即是多)”。
然而这样一位“包装简朴”的葡萄酒作家,却在亚洲乃至世界葡萄酒圈有一大票忠实粉丝。林裕森的大部分时间专注在写书,有时给杂志报纸等媒体出专栏,偶尔推脱不过,会作为评委参加葡萄酒比赛,但其他时间他要不就在走访产区,给自己输入新鲜的知识,要不就在书桌前,向读者输出自己对某一主题葡萄酒知识的理解。有时碰上合适的机会,有合适的话题想与世界分享,他会答应出席一些演讲
每每这时,必定会收获一整个爆场的粉丝。“终于有机会见到男神了!”是无论男女粉丝在听到林裕森开课时,都会这般兴奋地讨论(当然,是在默默先抢到票后,才跟别人讨论这消息)。
误打误撞成为“游牧型”葡萄酒作家
1991年,在台湾东海大学哲学系毕业后的林裕森,在大学期间已经学习了两年法语。“当时还是想着趁年轻,到外面感受不同的生活。”于是他去了法国里昂。在里昂居住期间,他接触到了葡萄酒。与葡萄酒的联系日益加深,林裕森越发感受到了葡萄酒的个中趣味。在法国好友的建议下,他考取了叙兹拉鲁斯(Suze-la-Rousse)葡萄酒大学的侍酒师在职进修课程,从此进入了葡萄酒的世界。“进入一个世界”,对于学习哲学的林裕森来说,也许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通过对葡萄酒的学习,在异乡求学的他,第一次感受到与当地人的融入;感受到与一群有共同热爱的人的共鸣。这给他带来了相当大的感动,也让他认真地思考了在葡萄酒的道路上,自己想要去往哪里。
1994年,林裕森在就读巴黎第十大学的葡萄酒经济管理硕士时,着手开始写他的第一本书《葡萄酒全书》(Discoverlna Wine)。这是一本带有“学习记录”味道的“学生作品”,记录了他到十几个不同葡萄酒产区学业旅行期间看到和学到的内容。1996年底,这本书在台湾出版后,获得大卖。“人生的第一本书可以说是我的人生畅销书,之后我又陆陆续续出版了10多本书,都没能赶超这本书的成绩。”现在回顾,林裕森认为该书的成功有特定的时代背景:当时台湾葡萄酒市场还未崛起,市场上也没有相应的书籍。《葡萄酒全书》面市时恰逢“所有人都想了解葡萄酒”的时机,这才造就了大卖,也奠定了他以一名“葡萄酒作家”为生的基调。“然而这称不上一个正经的职业。”林裕森一再强调这是一个具有偶然性的成功,但这个成功让他体验到“葡萄酒写作是一件自由而畅快的事情”。也许作为一个“哲学人”,骨子里对“自由”和“畅快”的天性的追求,使他乐此不疲地坚持了下去,入行至今26年,他已经出版了14本书。“不算特别高产,但也挺勤快。”
“弱滋味”:重新发现美
但凡是林裕森的粉丝,大多知道《弱滋味》这本书。“弱滋味”是一篇在2012年9月发表于本刊第47期专栏的名字,后来集合了林裕森关于葡萄酒的一些散文,一并集结成册。内容轻松易懂,话题却立意颇深:“我写不出诗来,但偶尔会在酒里读到几分诗意,特别是在一些看似质朴简约,滋味淡薄的葡萄酒里。”随着林裕森本人的葡萄酒知识体系越来越完整,想了解他体系的人越来越多,“弱滋味”成为了他的一个标签。在被要求对“弱滋味”下定义时,他露出了一个含笑皱眉思考的表情。也许这个定义在当年他写文章时,就讲清楚了:“让葡萄酒世界中一直牢不可破,讲求结构严密、酒体深厚、比例均衡、耐久绵长的古典主义审美观,稍稍消解退位,流出一点儿空隙给那些沉静内敛、淡净素雅、带着幽微与凝思的弱滋味葡萄酒。”
此回再谈“弱滋味”,林裕森赋予了它一个更大的世界,使其成为了一种审美观:“弱滋味”是发现、理解和包容葡萄酒世界中不一样的美的能力。“你去过台北101吗?在上面看到过台北市区的样子吗?”“看到许多铁皮屋顶。”“对,你会发现这个城市在天空看下来就是铁皮屋顶。”林裕森举了一个生动的例子:台北的铁皮屋公寓设计从审美的角度看或许丑陋,但它是一个让很多没有钱的学生,或者打工者能够居住在台北的地方,台北市政府决定让它们在特定时间内就地合法。有了它们,台北才有生命力,才完整。比如在香槟的世界有营销做得很好的大牌香槟,也有小众的果农香槟。大牌香槟也许培养了市场消费者对香槟的整体印象和口味,但也有人是因为喜爱果农香槟而进入香槟的世界。“大牌的东西創造了形象,培养了市场,但小众的东西里面有情感,有手感。尽管不是每个人都需要情感和手感,但只要多出这5%的小众,就能让整体变得更加迷人。”
无论是大牌香槟还是小农香槟;非自然派葡萄酒还是自然派葡萄酒;人工采收还是机器采收等的概念,如果我们执着于二元论的一边,就会有失偏颇,发生执念,从而看不到更大的整体。“弱滋味”坚持在另一个角度“重新发现美”,站在水墨画中留白的位置提醒我们去欣赏画作的整体,是一种“宏大而不争”的存在。
可以说,“弱滋味”是一种审美观,同时也是方法论。用这个方法,可以发现葡萄酒世界的新貌:大体量的市场被划分为更细致的市场,消费者选择与自己有共鸣的产品,各花入各眼,和谐共处。林裕森举了一个例子:“在法国,越来越多的果农香槟开始做自己葡萄园里酿出来的起泡酒,因而出现了非常多的可能性。这么多不同的葡萄酒的风格,与学院派传授的方法是截然不同的,许多传统意义上被否定的事情,都出现在今天小众化的酒里。这种实验性的酒款突然被酿造出来,看似偶然,但我们怎知它是否会成为未来一个全新的可能?”他认为葡萄酒需要讲求传统,但许多看似传统的东西,实际上都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在改变。“这样的变化不是把过去的根切断,而是从根里继续往前发展,就像我们看一棵树,在小树的阶段是一个样子,长成大树时会变成另外一个样子,但体内仍包含彼时的根。如果在需要转变的阶段就拒绝成长,则可能死在那里,永远不会长成大树。”新貌的发生并不是革除和取代旧的东西,新貌是让新的可能性进来,也许是同时并行。“这就像以前葡萄酒的很多影响力来自一批很重要的纸质媒体,但如今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这个生态,使得葡萄酒传播行业有了更多的可能性,也让过去不被注意到的产区、葡萄品种可以更快地被大众认识。” 什么是“好”的葡萄酒?
谈及“好的葡萄酒”的标准,林裕森认为没有办法用简单的标准来划分,或者本就不该给葡萄酒分“好坏”。欣赏葡萄酒的美,是一个哲学与思辨的问题。“从一个比较古典主义的审美观上来看,葡萄酒必须符合一些标准,这个标准一定是非常有架构、比例均衡的。比如:酸甜比例,还有单宁结构之间的均衡感等。”这样的分析式,一般在我们学葡萄酒的第一堂品酒课中会学到,能够帮我们建立一个审美价值观,帮助我们从视觉、香气、口感等方面来理解葡萄酒。然而这样的体系,随着我们对葡萄酒理解的加深,应该是不断增大变化,而不是一个“死”的标准。
“比如我在演讲中会说到酒精度11度的葡萄酒。大部分法国酒评家不知道怎么面对这样的葡萄酒,因为在他们从小学到的葡萄酒知识里面,从来没有学到11度酒精度的葡萄酒也可以是均衡、比例协调且好喝的葡萄酒。”这又回到了“弱滋味”的方法论,“只有重新思考这件事情,重新思考一开始学到的第一个葡萄酒品尝时掌握的均衡图,才有可能客观地理解遇到的酒款。”
而一旦自己的评判体系形成,葡萄酒的评分体系便会被动摇甚至走向瓦解。“葡萄酒指南的确很方便,也解决了很多人的问题,但与此同时也绑架了很多在葡萄酒领域工作的人。”酒商更多地围绕“分数”来推广和销售自己的葡萄酒,但欣赏葡萄酒实际上属于一种审美,而我们很难为“美”的东西打分,因为每每个人对“美”的认知和感受都不一样。因此林裕森在课堂上只是客观地介绍一款葡萄酒,鲜少主观地叙述他对一款葡萄酒的感受。不禁想到电影《重庆森林》中金城武在操场跑步的那一段,稍稍改动一下便是:“品酒辞那么私人的东西,怎么能共享啊?”
可爱的男神
也许正因兼顾吸收了哲学的思辨和理解大自然多样性的包容,林裕森身上散发着一股谦和。他对自己“不擅長评论酒款而无法成为‘全能型’的葡萄酒人感到遗憾”,但又坚持引导大众形成自己的审美体系。作为一名葡萄酒作家,他能做且坚持做的是更多地将自己看到的、感受到的,通过文字和活动的方式,分享给大众,让我们尽可能接触到更“接近真实”的信息,最终产生自己的理解和领悟。
哲人的气息、低调的为人和寡言的性格,可能让人误以为林裕森是“冰雪男神”。实际上不少误解皆因“Less is more”——“过少的解释引起更多的解读”:专注于走访产区和写作,没有太多时间花在社交上,只用邮件和电话就能解决大部分工作上的需求,因此他并没有对智能手机有太大的需求,碰巧坏掉这才换上了符合潮流的手机;前两年开了工作用的脸书(Facebook)主页,因为发现社交媒体能够把更多有趣的事连接在一起;以“葡萄酒写作”为生以前被当作“不正经”的职业,诚惶诚恐,出书的钱不够赚走访产区的路费,因此也接下杂志的专栏写作任务;有时候做完了采访,因为准备没做好,迟迟没出内容,同时却背负着巨大心理压力,觉得辜负了受访者。采访中聊到的点点滴滴,又勾画出林裕森生动可爱的一面。有媒体同行登上他的脸书主页,发现他有在玩“口袋怪兽”,还将一只冰系的宠物命名为“Chablls”(夏布利)。看完后我差点将本文标题改为((林裕森:“佛系”男神的可爱人生》。
“林裕森(Yu—Sen LIN),毕业于东海大学哲学系,以葡萄酒及美食为专业的自由作家。”在百度百科输入林裕森的名字,会找到这样一个简单的介绍,连个人照片也没有,朴素得像他最新版的名片——一张纯白卡片的一面用黑字表示出他的中英文名、地址、电话、邮箱,卡片另一面底部印着他的网站地址。这在当下包装精美眼花缭乱的年代,简直是一股清流,不禁让我想到极简主义建筑大师密斯·凡·德罗的名句“Less is more(少即是多)”。
然而这样一位“包装简朴”的葡萄酒作家,却在亚洲乃至世界葡萄酒圈有一大票忠实粉丝。林裕森的大部分时间专注在写书,有时给杂志报纸等媒体出专栏,偶尔推脱不过,会作为评委参加葡萄酒比赛,但其他时间他要不就在走访产区,给自己输入新鲜的知识,要不就在书桌前,向读者输出自己对某一主题葡萄酒知识的理解。有时碰上合适的机会,有合适的话题想与世界分享,他会答应出席一些演讲
每每这时,必定会收获一整个爆场的粉丝。“终于有机会见到男神了!”是无论男女粉丝在听到林裕森开课时,都会这般兴奋地讨论(当然,是在默默先抢到票后,才跟别人讨论这消息)。
误打误撞成为“游牧型”葡萄酒作家
1991年,在台湾东海大学哲学系毕业后的林裕森,在大学期间已经学习了两年法语。“当时还是想着趁年轻,到外面感受不同的生活。”于是他去了法国里昂。在里昂居住期间,他接触到了葡萄酒。与葡萄酒的联系日益加深,林裕森越发感受到了葡萄酒的个中趣味。在法国好友的建议下,他考取了叙兹拉鲁斯(Suze-la-Rousse)葡萄酒大学的侍酒师在职进修课程,从此进入了葡萄酒的世界。“进入一个世界”,对于学习哲学的林裕森来说,也许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通过对葡萄酒的学习,在异乡求学的他,第一次感受到与当地人的融入;感受到与一群有共同热爱的人的共鸣。这给他带来了相当大的感动,也让他认真地思考了在葡萄酒的道路上,自己想要去往哪里。
1994年,林裕森在就读巴黎第十大学的葡萄酒经济管理硕士时,着手开始写他的第一本书《葡萄酒全书》(Discoverlna Wine)。这是一本带有“学习记录”味道的“学生作品”,记录了他到十几个不同葡萄酒产区学业旅行期间看到和学到的内容。1996年底,这本书在台湾出版后,获得大卖。“人生的第一本书可以说是我的人生畅销书,之后我又陆陆续续出版了10多本书,都没能赶超这本书的成绩。”现在回顾,林裕森认为该书的成功有特定的时代背景:当时台湾葡萄酒市场还未崛起,市场上也没有相应的书籍。《葡萄酒全书》面市时恰逢“所有人都想了解葡萄酒”的时机,这才造就了大卖,也奠定了他以一名“葡萄酒作家”为生的基调。“然而这称不上一个正经的职业。”林裕森一再强调这是一个具有偶然性的成功,但这个成功让他体验到“葡萄酒写作是一件自由而畅快的事情”。也许作为一个“哲学人”,骨子里对“自由”和“畅快”的天性的追求,使他乐此不疲地坚持了下去,入行至今26年,他已经出版了14本书。“不算特别高产,但也挺勤快。”
“弱滋味”:重新发现美
但凡是林裕森的粉丝,大多知道《弱滋味》这本书。“弱滋味”是一篇在2012年9月发表于本刊第47期专栏的名字,后来集合了林裕森关于葡萄酒的一些散文,一并集结成册。内容轻松易懂,话题却立意颇深:“我写不出诗来,但偶尔会在酒里读到几分诗意,特别是在一些看似质朴简约,滋味淡薄的葡萄酒里。”随着林裕森本人的葡萄酒知识体系越来越完整,想了解他体系的人越来越多,“弱滋味”成为了他的一个标签。在被要求对“弱滋味”下定义时,他露出了一个含笑皱眉思考的表情。也许这个定义在当年他写文章时,就讲清楚了:“让葡萄酒世界中一直牢不可破,讲求结构严密、酒体深厚、比例均衡、耐久绵长的古典主义审美观,稍稍消解退位,流出一点儿空隙给那些沉静内敛、淡净素雅、带着幽微与凝思的弱滋味葡萄酒。”
此回再谈“弱滋味”,林裕森赋予了它一个更大的世界,使其成为了一种审美观:“弱滋味”是发现、理解和包容葡萄酒世界中不一样的美的能力。“你去过台北101吗?在上面看到过台北市区的样子吗?”“看到许多铁皮屋顶。”“对,你会发现这个城市在天空看下来就是铁皮屋顶。”林裕森举了一个生动的例子:台北的铁皮屋公寓设计从审美的角度看或许丑陋,但它是一个让很多没有钱的学生,或者打工者能够居住在台北的地方,台北市政府决定让它们在特定时间内就地合法。有了它们,台北才有生命力,才完整。比如在香槟的世界有营销做得很好的大牌香槟,也有小众的果农香槟。大牌香槟也许培养了市场消费者对香槟的整体印象和口味,但也有人是因为喜爱果农香槟而进入香槟的世界。“大牌的东西創造了形象,培养了市场,但小众的东西里面有情感,有手感。尽管不是每个人都需要情感和手感,但只要多出这5%的小众,就能让整体变得更加迷人。”
无论是大牌香槟还是小农香槟;非自然派葡萄酒还是自然派葡萄酒;人工采收还是机器采收等的概念,如果我们执着于二元论的一边,就会有失偏颇,发生执念,从而看不到更大的整体。“弱滋味”坚持在另一个角度“重新发现美”,站在水墨画中留白的位置提醒我们去欣赏画作的整体,是一种“宏大而不争”的存在。
可以说,“弱滋味”是一种审美观,同时也是方法论。用这个方法,可以发现葡萄酒世界的新貌:大体量的市场被划分为更细致的市场,消费者选择与自己有共鸣的产品,各花入各眼,和谐共处。林裕森举了一个例子:“在法国,越来越多的果农香槟开始做自己葡萄园里酿出来的起泡酒,因而出现了非常多的可能性。这么多不同的葡萄酒的风格,与学院派传授的方法是截然不同的,许多传统意义上被否定的事情,都出现在今天小众化的酒里。这种实验性的酒款突然被酿造出来,看似偶然,但我们怎知它是否会成为未来一个全新的可能?”他认为葡萄酒需要讲求传统,但许多看似传统的东西,实际上都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在改变。“这样的变化不是把过去的根切断,而是从根里继续往前发展,就像我们看一棵树,在小树的阶段是一个样子,长成大树时会变成另外一个样子,但体内仍包含彼时的根。如果在需要转变的阶段就拒绝成长,则可能死在那里,永远不会长成大树。”新貌的发生并不是革除和取代旧的东西,新貌是让新的可能性进来,也许是同时并行。“这就像以前葡萄酒的很多影响力来自一批很重要的纸质媒体,但如今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这个生态,使得葡萄酒传播行业有了更多的可能性,也让过去不被注意到的产区、葡萄品种可以更快地被大众认识。” 什么是“好”的葡萄酒?
谈及“好的葡萄酒”的标准,林裕森认为没有办法用简单的标准来划分,或者本就不该给葡萄酒分“好坏”。欣赏葡萄酒的美,是一个哲学与思辨的问题。“从一个比较古典主义的审美观上来看,葡萄酒必须符合一些标准,这个标准一定是非常有架构、比例均衡的。比如:酸甜比例,还有单宁结构之间的均衡感等。”这样的分析式,一般在我们学葡萄酒的第一堂品酒课中会学到,能够帮我们建立一个审美价值观,帮助我们从视觉、香气、口感等方面来理解葡萄酒。然而这样的体系,随着我们对葡萄酒理解的加深,应该是不断增大变化,而不是一个“死”的标准。
“比如我在演讲中会说到酒精度11度的葡萄酒。大部分法国酒评家不知道怎么面对这样的葡萄酒,因为在他们从小学到的葡萄酒知识里面,从来没有学到11度酒精度的葡萄酒也可以是均衡、比例协调且好喝的葡萄酒。”这又回到了“弱滋味”的方法论,“只有重新思考这件事情,重新思考一开始学到的第一个葡萄酒品尝时掌握的均衡图,才有可能客观地理解遇到的酒款。”
而一旦自己的评判体系形成,葡萄酒的评分体系便会被动摇甚至走向瓦解。“葡萄酒指南的确很方便,也解决了很多人的问题,但与此同时也绑架了很多在葡萄酒领域工作的人。”酒商更多地围绕“分数”来推广和销售自己的葡萄酒,但欣赏葡萄酒实际上属于一种审美,而我们很难为“美”的东西打分,因为每每个人对“美”的认知和感受都不一样。因此林裕森在课堂上只是客观地介绍一款葡萄酒,鲜少主观地叙述他对一款葡萄酒的感受。不禁想到电影《重庆森林》中金城武在操场跑步的那一段,稍稍改动一下便是:“品酒辞那么私人的东西,怎么能共享啊?”
可爱的男神
也许正因兼顾吸收了哲学的思辨和理解大自然多样性的包容,林裕森身上散发着一股谦和。他对自己“不擅長评论酒款而无法成为‘全能型’的葡萄酒人感到遗憾”,但又坚持引导大众形成自己的审美体系。作为一名葡萄酒作家,他能做且坚持做的是更多地将自己看到的、感受到的,通过文字和活动的方式,分享给大众,让我们尽可能接触到更“接近真实”的信息,最终产生自己的理解和领悟。
哲人的气息、低调的为人和寡言的性格,可能让人误以为林裕森是“冰雪男神”。实际上不少误解皆因“Less is more”——“过少的解释引起更多的解读”:专注于走访产区和写作,没有太多时间花在社交上,只用邮件和电话就能解决大部分工作上的需求,因此他并没有对智能手机有太大的需求,碰巧坏掉这才换上了符合潮流的手机;前两年开了工作用的脸书(Facebook)主页,因为发现社交媒体能够把更多有趣的事连接在一起;以“葡萄酒写作”为生以前被当作“不正经”的职业,诚惶诚恐,出书的钱不够赚走访产区的路费,因此也接下杂志的专栏写作任务;有时候做完了采访,因为准备没做好,迟迟没出内容,同时却背负着巨大心理压力,觉得辜负了受访者。采访中聊到的点点滴滴,又勾画出林裕森生动可爱的一面。有媒体同行登上他的脸书主页,发现他有在玩“口袋怪兽”,还将一只冰系的宠物命名为“Chablls”(夏布利)。看完后我差点将本文标题改为((林裕森:“佛系”男神的可爱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