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印发《“十四五”林业草原保护发展规划纲要》,明确了“十四五”期间我国林业草原保护发展的总体思路、目标要求和重点任务。
《规划纲要》指出,“十四五”时期,林草事业发展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以全面推行林长制为抓手,以林业草原国家公园“三位一体”融合发展为主线,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推动林草高质量发展。
《规划纲要》提出了“十四五”林草事业发展的12个主要目标,其中有2项约束性指标,即森林覆盖率达到24.1%,森林蓄积量达到190亿立方米;10项预期性指标,包括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57%,湿地保护率达到55%,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面积占陆域国土面积比例超过18%,沙化土地治理面积1亿亩等。
《规划纲要》 提出了“十四五”林业草原保护发展的12项重点任务。科学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坚持存量增量并重、数量质量统一。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健全保护体制,创新管理机制。加强草原保护修复,增强草原生态系统稳定性和服务功能。强化湿地保护修复,增强湿地生态功能,保护湿地物种资源。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物安全。科學推进防沙治沙,加强荒漠生态保护,推进荒漠化、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做优做强林草产业,巩固生态脱贫成果,推动乡村振兴。加强林草资源监督管理,全面推行林长制,实施综合监测,开展成效评估。共建森林草原防灭火一体化体系,坚持预防为主,加强早期火情处理,提升保障能力,抓好安全生产。加强林草有害生物防治,实施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攻坚行动。深化林草改革开放,盘活集体林地资源,健全国有林场经营机制,理顺国有林区资源管理体制。实施区域性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示范项目。
目标已经设定,那么如何实现这些规划目标呢?国家林草局相关负责人给出了答案:坚持大工程带动大发展,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充分发挥国家重点生态工程推进国土绿化的骨干作用。坚持全国动员、全民动手、全社会搞绿化的方针,充分发挥制度优势,加强组织引导。坚持增绿与增收有机结合,增强内生动力,调动社会主体投入国土绿化的积极性。
我国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量已经连续30年实现“双增长”,从2000年到2017年,我国贡献了全球1/4的绿色增量,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全球森林资源大幅下降的趋势,为全球生态环境治理提供了中国方案,贡献了中国智慧。但目前我国森林覆盖率仍然低于全球32%的平均水平,人均森林面积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4,总体上仍是一个缺林少绿、生态比较脆弱的国家,持续推进国土绿化,改善生态环境,任重而道远。这就要求我们按照“十四五”时期的林草目标努力前行,通过我们的双手使我国的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城乡人居环境更加优美。
《规划纲要》指出,“十四五”时期,林草事业发展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以全面推行林长制为抓手,以林业草原国家公园“三位一体”融合发展为主线,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推动林草高质量发展。
《规划纲要》提出了“十四五”林草事业发展的12个主要目标,其中有2项约束性指标,即森林覆盖率达到24.1%,森林蓄积量达到190亿立方米;10项预期性指标,包括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57%,湿地保护率达到55%,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面积占陆域国土面积比例超过18%,沙化土地治理面积1亿亩等。
《规划纲要》 提出了“十四五”林业草原保护发展的12项重点任务。科学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坚持存量增量并重、数量质量统一。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健全保护体制,创新管理机制。加强草原保护修复,增强草原生态系统稳定性和服务功能。强化湿地保护修复,增强湿地生态功能,保护湿地物种资源。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物安全。科學推进防沙治沙,加强荒漠生态保护,推进荒漠化、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做优做强林草产业,巩固生态脱贫成果,推动乡村振兴。加强林草资源监督管理,全面推行林长制,实施综合监测,开展成效评估。共建森林草原防灭火一体化体系,坚持预防为主,加强早期火情处理,提升保障能力,抓好安全生产。加强林草有害生物防治,实施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攻坚行动。深化林草改革开放,盘活集体林地资源,健全国有林场经营机制,理顺国有林区资源管理体制。实施区域性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示范项目。
目标已经设定,那么如何实现这些规划目标呢?国家林草局相关负责人给出了答案:坚持大工程带动大发展,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充分发挥国家重点生态工程推进国土绿化的骨干作用。坚持全国动员、全民动手、全社会搞绿化的方针,充分发挥制度优势,加强组织引导。坚持增绿与增收有机结合,增强内生动力,调动社会主体投入国土绿化的积极性。
我国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量已经连续30年实现“双增长”,从2000年到2017年,我国贡献了全球1/4的绿色增量,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全球森林资源大幅下降的趋势,为全球生态环境治理提供了中国方案,贡献了中国智慧。但目前我国森林覆盖率仍然低于全球32%的平均水平,人均森林面积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4,总体上仍是一个缺林少绿、生态比较脆弱的国家,持续推进国土绿化,改善生态环境,任重而道远。这就要求我们按照“十四五”时期的林草目标努力前行,通过我们的双手使我国的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城乡人居环境更加优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