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介绍冀西北地区西瓜枯萎病的症状、发病规律,针对当地的生产实践,总结出西瓜枯萎病的综合防治方法,旨在有效地控制西瓜枯萎病的发生、扩散和蔓延。
关键词 西瓜枯萎病;发生;防治方法;冀西北地区
中图分类号 S436.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10-0168-01
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冀西北地区的西瓜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由于连作重茬,枯萎病的发生逐年加重,一般发病率为10%~15%,严重染病地块的发病率高达55%以上,尤其是重茬地发病率更为严重,一般减产20%~50%,重者绝收,现已成为制约冀西北地区西瓜生产的因素。
1 症状
枯萎病在西瓜全生育期均能发生,尤其是结果期和西瓜膨大期为发病高峰期,主要危害瓜蔓和根部[1]。苗期受害,幼苗茎基部产生淡褐色水渍状小斑点,以后逐渐变褐,病部缢缩,不断扩展,环绕幼茎1周,子叶和幼叶萎蔫下垂,病苗猝倒。成株期受害,病株生长缓慢,下部叶片褪绿变黄,并逐渐向上发展蔓延。发病初期,叶片从后向前逐渐萎蔫,似缺水状,中午尤为明显,但早晚可恢复。3~6 d后,整株叶片枯萎下垂,不能复原。茎蔓基部缢缩,有的病部出现褐色病斑或琥珀色胶状物。病根变褐腐烂,茎基部纵裂,病茎纵切面上维管束变褐。湿度大时病部表面生出粉红色霉层,即病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2-3]。
2 病原及发病规律
西瓜枯萎病是由半知菌亚门的西瓜尖镰孢菌侵染所致,主要以菌丝、厚垣孢子或菌核在未腐熟的有机肥或土壤中越冬,成为翌年主要侵染源。该菌能在土壤中存活6年以上,菌核和厚垣孢子通过家畜消化道后仍具活力。采种时厚垣孢子粘于种子表皮上,致使商品种子带菌,成为次要侵染源。病菌主要从根部伤口侵入,也可通过直播从根毛顶端侵入,先在细胞内生长,后进入维管束,在导管内发育,分泌果胶酶和纤维毒素,破坏细胞,干扰新陈代谢,致西瓜萎蔫、中毒枯死。病菌萌发、生长适宜土壤温度为24~30 ℃,5 ℃以下、35 ℃以上则不易活动。
3 综合防治方法
3.1 选用抗病品种
选用抗病品种是最有效的方法。目前,生产中的抗病品种主要有金城5号、西农8号、丰抗八号、富尔宝霸等。
3.2 实行轮作
实行8年以上轮作。提倡西瓜与玉米、谷子轮作,最好是水旱轮作。
3.3 种子处理
选用40%福尔马林2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浸种1 h[2-3],捞出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晾干,再催芽播种。
3.4 嫁接栽培
西瓜枯萎病病菌不侵染葫芦、瓠子、南瓜等,以这些作物为砧木进行嫁接换根,可有效地防止西瓜枯萎病的发生。
3.5 加强管理
3.5.1 地块选择。一般选择阳光充足、地势较高、排水方便的砂壤土或壤土。种植地不宜与果树或瓜类相邻,以减少枯萎病的发生。
3.5.2 合理施肥。施用经充分腐熟的农家肥(人粪尿、牛羊粪、草木灰等)、西瓜专用肥。控制氮肥施用量,增施磷、钾肥及微量元素(如硫酸钾、硼砂、硫酸锌),特别是坐果期一定要控制施用氮肥,防止西瓜徒长而导致病害的发生。
3.5.3 土壤处理。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 kg、40%拌种双粉剂1 kg拌入25~30 kg细土或粉碎的饼肥,于播种前撒于33 cm2的定植穴内,与土混合,隔2~3 d播种。
3.5.4 免耕。重茬瓜地,不耕地,在旧的瓜穴空隙选新的瓜窝。进行小范围松土,直播处理后的种子,以减少与越冬菌种的接触,避免枯萎病的发生。
3.5.5 田间管理。西瓜出苗或定植后,及时中耕松土,提高地温,促进根系发育。雨后及时开沟排水,降低田间湿度,防止大水漫灌。
3.5.6 压蔓。事先准备好足够多鸡蛋大小的扁平石头,当蔓长40 cm时,改土压蔓为用石块压蔓,避免瓜秧与土壤的接触,从而减少西瓜枯萎病的发生和蔓延。
3.5.7 及时清理病死苗。发现病死秧苗后,立即带出田间地头焚烧或深埋,防止病情扩大蔓延。
3.6 药剂防治
3.6.1 发病初期的药剂防治。发现零星病株时,必须立即进行灌根以防治西瓜枯萎病。可选用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50%多菌灵600倍液、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抗枯宁水剂300倍液,每株灌药液0.4~0.5 mL,或用12.5%增效多菌灵浓可溶剂200~300倍液,每株灌药液100 mL。每隔7 d灌1次,连续2~3次。还可用9%尿素、磷酸二氢钾、白糖和水按1∶1∶1∶1配制混合液进行叶面喷施或灌根,有利于根系发育、植株健壮生长,从而抵抗枯萎病的侵染发生。
3.6.2 田间药物防治。于坐果初期开始喷洒50%苯菌灵800~1 000倍液、10%双效灵水剂200倍液、20%甲基立枯磷乳油900~1 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 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4 000倍液,药液用量为900 L/hm2,间隔10 d左右喷施1次,连续喷2~3次,喷药须在晴天下午进行,以防产生日灼。此外,也可在坐果前后开始喷洒液体法生产的细胞分裂素500~600倍液,隔7~10 d喷1次,连喷3~5次,可增强抗病力,如能在细胞分裂素中加入0.2%磷酸二氢钾或0.5%尿素、西瓜植保素,则增产防病的效果更好[4-5]。
4 参考文献
[1] 杨桂平,贾淑贤,张振连,等,冀西北旱地地膜西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1(2):145.
[2] 春盈,陈洪昌,惠琴.西瓜枯萎病的发生及其防治[J].河南科技:上半月,1992(3):19,25.
[3] 何祖法,西瓜枯萎病的发生及综合防治[J].蔬菜,2000(7):25.
[4] 周建华,何俞建,西瓜枯萎病的发生及其防治[J].上海农业科技,2000(4):44.
[5] 谢晓梅.大棚早熟西瓜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1(2):149.
关键词 西瓜枯萎病;发生;防治方法;冀西北地区
中图分类号 S436.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10-0168-01
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冀西北地区的西瓜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由于连作重茬,枯萎病的发生逐年加重,一般发病率为10%~15%,严重染病地块的发病率高达55%以上,尤其是重茬地发病率更为严重,一般减产20%~50%,重者绝收,现已成为制约冀西北地区西瓜生产的因素。
1 症状
枯萎病在西瓜全生育期均能发生,尤其是结果期和西瓜膨大期为发病高峰期,主要危害瓜蔓和根部[1]。苗期受害,幼苗茎基部产生淡褐色水渍状小斑点,以后逐渐变褐,病部缢缩,不断扩展,环绕幼茎1周,子叶和幼叶萎蔫下垂,病苗猝倒。成株期受害,病株生长缓慢,下部叶片褪绿变黄,并逐渐向上发展蔓延。发病初期,叶片从后向前逐渐萎蔫,似缺水状,中午尤为明显,但早晚可恢复。3~6 d后,整株叶片枯萎下垂,不能复原。茎蔓基部缢缩,有的病部出现褐色病斑或琥珀色胶状物。病根变褐腐烂,茎基部纵裂,病茎纵切面上维管束变褐。湿度大时病部表面生出粉红色霉层,即病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2-3]。
2 病原及发病规律
西瓜枯萎病是由半知菌亚门的西瓜尖镰孢菌侵染所致,主要以菌丝、厚垣孢子或菌核在未腐熟的有机肥或土壤中越冬,成为翌年主要侵染源。该菌能在土壤中存活6年以上,菌核和厚垣孢子通过家畜消化道后仍具活力。采种时厚垣孢子粘于种子表皮上,致使商品种子带菌,成为次要侵染源。病菌主要从根部伤口侵入,也可通过直播从根毛顶端侵入,先在细胞内生长,后进入维管束,在导管内发育,分泌果胶酶和纤维毒素,破坏细胞,干扰新陈代谢,致西瓜萎蔫、中毒枯死。病菌萌发、生长适宜土壤温度为24~30 ℃,5 ℃以下、35 ℃以上则不易活动。
3 综合防治方法
3.1 选用抗病品种
选用抗病品种是最有效的方法。目前,生产中的抗病品种主要有金城5号、西农8号、丰抗八号、富尔宝霸等。
3.2 实行轮作
实行8年以上轮作。提倡西瓜与玉米、谷子轮作,最好是水旱轮作。
3.3 种子处理
选用40%福尔马林2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浸种1 h[2-3],捞出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晾干,再催芽播种。
3.4 嫁接栽培
西瓜枯萎病病菌不侵染葫芦、瓠子、南瓜等,以这些作物为砧木进行嫁接换根,可有效地防止西瓜枯萎病的发生。
3.5 加强管理
3.5.1 地块选择。一般选择阳光充足、地势较高、排水方便的砂壤土或壤土。种植地不宜与果树或瓜类相邻,以减少枯萎病的发生。
3.5.2 合理施肥。施用经充分腐熟的农家肥(人粪尿、牛羊粪、草木灰等)、西瓜专用肥。控制氮肥施用量,增施磷、钾肥及微量元素(如硫酸钾、硼砂、硫酸锌),特别是坐果期一定要控制施用氮肥,防止西瓜徒长而导致病害的发生。
3.5.3 土壤处理。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 kg、40%拌种双粉剂1 kg拌入25~30 kg细土或粉碎的饼肥,于播种前撒于33 cm2的定植穴内,与土混合,隔2~3 d播种。
3.5.4 免耕。重茬瓜地,不耕地,在旧的瓜穴空隙选新的瓜窝。进行小范围松土,直播处理后的种子,以减少与越冬菌种的接触,避免枯萎病的发生。
3.5.5 田间管理。西瓜出苗或定植后,及时中耕松土,提高地温,促进根系发育。雨后及时开沟排水,降低田间湿度,防止大水漫灌。
3.5.6 压蔓。事先准备好足够多鸡蛋大小的扁平石头,当蔓长40 cm时,改土压蔓为用石块压蔓,避免瓜秧与土壤的接触,从而减少西瓜枯萎病的发生和蔓延。
3.5.7 及时清理病死苗。发现病死秧苗后,立即带出田间地头焚烧或深埋,防止病情扩大蔓延。
3.6 药剂防治
3.6.1 发病初期的药剂防治。发现零星病株时,必须立即进行灌根以防治西瓜枯萎病。可选用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50%多菌灵600倍液、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抗枯宁水剂300倍液,每株灌药液0.4~0.5 mL,或用12.5%增效多菌灵浓可溶剂200~300倍液,每株灌药液100 mL。每隔7 d灌1次,连续2~3次。还可用9%尿素、磷酸二氢钾、白糖和水按1∶1∶1∶1配制混合液进行叶面喷施或灌根,有利于根系发育、植株健壮生长,从而抵抗枯萎病的侵染发生。
3.6.2 田间药物防治。于坐果初期开始喷洒50%苯菌灵800~1 000倍液、10%双效灵水剂200倍液、20%甲基立枯磷乳油900~1 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 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4 000倍液,药液用量为900 L/hm2,间隔10 d左右喷施1次,连续喷2~3次,喷药须在晴天下午进行,以防产生日灼。此外,也可在坐果前后开始喷洒液体法生产的细胞分裂素500~600倍液,隔7~10 d喷1次,连喷3~5次,可增强抗病力,如能在细胞分裂素中加入0.2%磷酸二氢钾或0.5%尿素、西瓜植保素,则增产防病的效果更好[4-5]。
4 参考文献
[1] 杨桂平,贾淑贤,张振连,等,冀西北旱地地膜西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1(2):145.
[2] 春盈,陈洪昌,惠琴.西瓜枯萎病的发生及其防治[J].河南科技:上半月,1992(3):19,25.
[3] 何祖法,西瓜枯萎病的发生及综合防治[J].蔬菜,2000(7):25.
[4] 周建华,何俞建,西瓜枯萎病的发生及其防治[J].上海农业科技,2000(4):44.
[5] 谢晓梅.大棚早熟西瓜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1(2):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