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20世纪90年代的文坛上,《活着》是一部写实乡土与先锋精神相结合,且影响深远的长篇小说。小说中充斥着强烈的艺术性及思想性,是当代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作者余华对封建社会的某些陋习及残酷性进行了无情的披露,通过塑造徐福贵这个苦难中的人物形象,用警惕与批判的眼光审视主人翁的人生悲剧。本文通过对徐福贵的人生经历进行剖析,探讨这一人物的性格特点及悲剧形象的深层意义。
关键词:余华 活着 徐福贵 悲剧形象
徐福贵的一生是悲惨的一生,由年轻的纨绔富贵变为晚年的贫困潦倒,他目睹亲人相继死亡离去的悲惨事实,同时也亲历了战争、文革、土改等动荡不安的社会局势。[1]社会的动荡、家庭的悲剧造就了徐福贵悲惨的人生。而徐福贵并没有因为种种的磨难而放弃生活,而是用一种独有的执著与顽强面对人生。
一、多舛命运中的悲剧人物形象
《活着》中,出身于地主家庭的徐福贵年轻时嗜赌如命,将万贯家财挥霍一空,由高高在上的富家子弟跌落到穷困潦倒的社会底层,其父母也由于家业的败落,加上徐福贵的不孝相继死去。由此不难看出,徐福贵从出生起就享受荣华福贵,但他对于富足的生活不知道珍惜,肆无忌惮地挥霍时间和钱财,最终一步步走向落魄,从一开始就注定他的命运是多灾多难的。然而徐福贵用宿命来为自己的行为及人格缺陷进行开脱和掩盖,其实这是一种愚昧无知的表现,这种人格缺陷是其生活中消极行为和忍耐思想产生的基础。
由于生病发烧,女儿成了哑巴,最后因为生育孩子大出血而毙命,女婿也随之意外而亡。儿子因为为县长夫人抽血过多导致死亡,唯一剩下的亲人外孙最后也因食豆过多胀肚而亡等,这让徐福贵感受到命运的多难。然而当年和徐福贵来往的几个富家子弟死在了战场上,所以就徐福贵来说,命运多舛对其人生产生了巨大影响。
徐福贵把自己悲惨的人生经历归结于命运的安排,但是他赌博输钱的时候,他对命运安排并不相信,而是不断投注更多的金钱妄想翻本。这种前后矛盾的心理思想,折射出徐福贵的悲剧人生并不是命运的安排,而是他自己一手造成的。
面对亲人的离去,也有些许的悲伤,但是对其原因并没有做更多的思考,而将这一切都归咎于命运,面对人生的不幸,他怀着消极心理,从来没有想过去为自己争取。所以面对亲人的死,徐福贵没有太多的悲伤,而自己选择苟延残喘地活着,是因为他对于生与死的感觉已经麻木。家道败落后,如果此时的徐福贵能够认识到自身的不足,靠打工挣钱来养家糊口,继而改变自己的命运,他也能有不错的生活,然而本质懒惰的他并没有为自己以往的荒唐行径觉悟,而是继续消极对待,以宿命来掩饰自己的懒惰行为,为自己赢取可怜的生存空间。
二、造成徐福贵人生悲剧的主要原因
(一)个人原因
《活着》中造成徐福贵悲剧人生的原因主要是个人。命运的无常对其人生产生了很大影响,但是其原因主要还是在于个人,如果在当初生活富足时期能够知道珍惜,改掉身上陋习,能够听从家人的劝阻,也不至于走到最后穷困潦倒的窘境,这种恶性影响具有系列性和循环性。因为徐福贵的豪赌,导致家业败落,父母也因此而亡;妻子由于给人做帮工,长期劳累成疾;因为无钱为生病的女儿医治而使其成为哑巴,最终为供儿子读书将女儿卖掉等,这一切看似命运的安排,其实是徐福贵错误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所致。
(二)社会原因
徐福贵悲惨的人生与社会也有着很大关系。比如落难时遭遇战争,百业颓废,社会局势动荡不安,普通农民和工人都难以维持生计,更何况一个养尊处优、生性懒惰的纨绔子弟。母亲的离世和徐福贵为母亲抓药被抓去当壮丁而致治病延误有着直接关系;地主出身的他,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更是受尽折磨;由于当时医疗条件较差,即便是有钱也难以医治妻子的病,更难以挽回因生育而亡的女儿的生命;同时受封建家庭教育的影响,他养成种种生活恶习,在苦难当中没有认识到自己的缺陷,没有勇气也没有能力去面对挑战,而是一味地选择逃避,用所谓的宿命进行掩盖,寻找自我安慰。[2]由此可见,徐福贵的悲剧人生不仅与自己的错误选择有关,同时也受政治与社会条件的影响,徐福贵彻底成为历史的牺牲品。
三、结语
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宝贵的,而徐福贵这种为活而活的生存方式似乎没有丝毫价值,这种活下去的意念只是人类原始的本能需求。徐福贵面对没有希望、没有意义的悲剧人生,选择麻木地活着而不做根源分析,这种活着的理念是没有意义的,和徐福贵一样最终要走向消亡。
参考文献:
[1]刘海燕.在苦难伴随下的活着——读余华的《活着》[J].青年文学家,2012(13).
[2]兰婷.论余华《活着》中福贵的形象[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3(24).
(作者简介:谢承育,湖南省邵东县第一中学)(责任编辑 宋倩)
关键词:余华 活着 徐福贵 悲剧形象
徐福贵的一生是悲惨的一生,由年轻的纨绔富贵变为晚年的贫困潦倒,他目睹亲人相继死亡离去的悲惨事实,同时也亲历了战争、文革、土改等动荡不安的社会局势。[1]社会的动荡、家庭的悲剧造就了徐福贵悲惨的人生。而徐福贵并没有因为种种的磨难而放弃生活,而是用一种独有的执著与顽强面对人生。
一、多舛命运中的悲剧人物形象
《活着》中,出身于地主家庭的徐福贵年轻时嗜赌如命,将万贯家财挥霍一空,由高高在上的富家子弟跌落到穷困潦倒的社会底层,其父母也由于家业的败落,加上徐福贵的不孝相继死去。由此不难看出,徐福贵从出生起就享受荣华福贵,但他对于富足的生活不知道珍惜,肆无忌惮地挥霍时间和钱财,最终一步步走向落魄,从一开始就注定他的命运是多灾多难的。然而徐福贵用宿命来为自己的行为及人格缺陷进行开脱和掩盖,其实这是一种愚昧无知的表现,这种人格缺陷是其生活中消极行为和忍耐思想产生的基础。
由于生病发烧,女儿成了哑巴,最后因为生育孩子大出血而毙命,女婿也随之意外而亡。儿子因为为县长夫人抽血过多导致死亡,唯一剩下的亲人外孙最后也因食豆过多胀肚而亡等,这让徐福贵感受到命运的多难。然而当年和徐福贵来往的几个富家子弟死在了战场上,所以就徐福贵来说,命运多舛对其人生产生了巨大影响。
徐福贵把自己悲惨的人生经历归结于命运的安排,但是他赌博输钱的时候,他对命运安排并不相信,而是不断投注更多的金钱妄想翻本。这种前后矛盾的心理思想,折射出徐福贵的悲剧人生并不是命运的安排,而是他自己一手造成的。
面对亲人的离去,也有些许的悲伤,但是对其原因并没有做更多的思考,而将这一切都归咎于命运,面对人生的不幸,他怀着消极心理,从来没有想过去为自己争取。所以面对亲人的死,徐福贵没有太多的悲伤,而自己选择苟延残喘地活着,是因为他对于生与死的感觉已经麻木。家道败落后,如果此时的徐福贵能够认识到自身的不足,靠打工挣钱来养家糊口,继而改变自己的命运,他也能有不错的生活,然而本质懒惰的他并没有为自己以往的荒唐行径觉悟,而是继续消极对待,以宿命来掩饰自己的懒惰行为,为自己赢取可怜的生存空间。
二、造成徐福贵人生悲剧的主要原因
(一)个人原因
《活着》中造成徐福贵悲剧人生的原因主要是个人。命运的无常对其人生产生了很大影响,但是其原因主要还是在于个人,如果在当初生活富足时期能够知道珍惜,改掉身上陋习,能够听从家人的劝阻,也不至于走到最后穷困潦倒的窘境,这种恶性影响具有系列性和循环性。因为徐福贵的豪赌,导致家业败落,父母也因此而亡;妻子由于给人做帮工,长期劳累成疾;因为无钱为生病的女儿医治而使其成为哑巴,最终为供儿子读书将女儿卖掉等,这一切看似命运的安排,其实是徐福贵错误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所致。
(二)社会原因
徐福贵悲惨的人生与社会也有着很大关系。比如落难时遭遇战争,百业颓废,社会局势动荡不安,普通农民和工人都难以维持生计,更何况一个养尊处优、生性懒惰的纨绔子弟。母亲的离世和徐福贵为母亲抓药被抓去当壮丁而致治病延误有着直接关系;地主出身的他,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更是受尽折磨;由于当时医疗条件较差,即便是有钱也难以医治妻子的病,更难以挽回因生育而亡的女儿的生命;同时受封建家庭教育的影响,他养成种种生活恶习,在苦难当中没有认识到自己的缺陷,没有勇气也没有能力去面对挑战,而是一味地选择逃避,用所谓的宿命进行掩盖,寻找自我安慰。[2]由此可见,徐福贵的悲剧人生不仅与自己的错误选择有关,同时也受政治与社会条件的影响,徐福贵彻底成为历史的牺牲品。
三、结语
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宝贵的,而徐福贵这种为活而活的生存方式似乎没有丝毫价值,这种活下去的意念只是人类原始的本能需求。徐福贵面对没有希望、没有意义的悲剧人生,选择麻木地活着而不做根源分析,这种活着的理念是没有意义的,和徐福贵一样最终要走向消亡。
参考文献:
[1]刘海燕.在苦难伴随下的活着——读余华的《活着》[J].青年文学家,2012(13).
[2]兰婷.论余华《活着》中福贵的形象[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3(24).
(作者简介:谢承育,湖南省邵东县第一中学)(责任编辑 宋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