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谚语“冷在三九,热在三伏”。小暑过后,全年最热的三伏天就到了。伏天是雨水集中,全年最热的日子,又是阴起阳降的时候。《汉书·郊祀志注》中说:“伏者,谓阴气将起,迫于残阳而未得升。故为藏伏,因名伏日。”俗话说:“小暑大暑紧相连,气温升高热炎炎”。
在这种闷热、潮湿的恶劣天气里,如何能保证我们身体能量的充沛,精神状态的饱满呢?本期“淑媛养生”栏目邀请了养生专家曲黎敏老师为我们解读伏天养生的要点,愿读者们安然入伏,健康出伏。
数伏天气要一个多月,古人把这段时间叫“三伏”。由初伏、中伏、末伏组成。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入伏,是初伏的第一天;10天后是第四个庚日叫“中伏”,如果第五个庚日在立秋之前,那么中伏就需20天,俗称两个“中伏”;若在立秋之后,中伏就是10天;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叫“末伏”。
今年就是两个中伏,故伏天共40天。
曲黎敏
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北京天人医易中医药研究院院长。
官方微薄:http://weibo.com/qulimintaiyu
【湿】:如密闭在远古的沼泽,因为缺少阳气的蒸腾,而沤,而滞,把你的生命困住,把你拉向粘稠、困顿和腐败……而且,越挣脱,你便陷得越深,越无望。在火中,人有涅的壮丽;在风中,人有飞翔的快乐。但,在湿中,人只有绝望,和对救世主的渴求。
夏天养生的关键词在于——消耗。
夏天本身就是一个消耗的季节,中国传统上称其为“苦夏”。
三伏天是夏天最热、最难熬的一段日子,但为人体自身的健康着想,饮食上还是要远离冷饮。早上、中午多食面食,所谓“头伏饺子,二伏面”。麦子是冬天种,春天长,夏天收,在这个耗散的季节可以大补心气,故夏天以面食为补食。晚上食温热、易消化的羹、汤为宜,尽量保证每天傍晚做些适当的运动。
此外我们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夜卧早起”。晚上晚点睡,早晨早点起。
第二,“无厌于日”。就是说不要怕热,怕阳光,尤其是在闷热的三伏天,大家千万不要对空调产生依赖。四季不同的气候,对人体肌肤实际是很好的锻炼,但吹空调会让很多人生病。夏天该出汗的时候就得出汗,一年四季皆指望着夏天疏泄,人体的那些垃圾全要在夏天排出去。如果不出汗,你就会逐渐憋出病来,而且会造成很深的病。现在人们总关注“补”,但请大家注意,所谓“补”是要先“通”后“补”。只有在夏天充分地疏泄后,秋天才能补进来,冬天才能藏住,春天才能生发,这是一个连续的过程。
第三,“使志无怒”。一个人在情志上不要压抑自己。
第四,“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就是让自己的气得以疏泄,淤滞得以散出,这样到秋天收敛的时候才能收进东西。
第五,“逆之则伤心”。如果违背了自然之道,就会伤“心”。
除了以上需要注意的,我们还挑选了大家关注度较高的“祛湿气”、“冬病夏治”和“去心火”这几个问题,在曲老师的指导下,整理成文与大家分享。
入伏养生之祛湿气
数千年前中医就提到气候环境变化对身体产生的影响,其中“湿”被视为引发及恶化疾病的关键。在正常情况下,人体对于外界温度、湿度变化有自然调节能力,但有些人因体质、疾病或生活习惯不良,造成体内水分调控系统失衡,水分排不出去,因此影响健康。 湿邪伤人有内外之分,外湿多由气候潮湿,坐卧湿地而致病;内湿多因喜食冷饮,贪吃生冷瓜果等寒凉之物,损伤人体阳气所致。
现代人少动、多吃、熬夜、压力大,也会造成肠胃消化功能受阻,水分代谢失调,导致体内淤积湿气。
体内湿气过重,会让人觉得困倦、身体四肢沉重、没有食欲、手脚冰冷、皮肤起疹、脸上黏腻不舒服,甚至出现肠胃炎现象。
三伏天天气闷热多雨,湿气重,再加上人们贪食冷饮,久吹空调,正是人们内、外湿相袭,导致体内不适的高发时段。
有句古话:“千寒易除,一湿难去。湿性黏浊,如油入面。”湿与寒在一起叫“寒湿”;与热在一起叫“湿热”;与风在一起叫“风湿”;与暑在一起就是“暑湿”。湿邪不去,吃再多的补品、药品都如同隔靴搔痒,隔山打牛。生活中很多人患上了脂肪肝、哮喘、高血压、心脑血管等疾病,甚至恶性肿瘤,其实这些病都跟湿邪、痰湿有关。
在致病的风、寒、暑、湿、燥、火这“六淫邪气”中,中医最怕湿邪。寒、热都好办,寒则温之,热则寒之,有风咱就驱风,有燥咱就润燥,有暑咱就清暑。然而,有湿呢?那就有点难办了。用燥湿的方法,十有八、九会伤津液,湿邪还是除不去。所以,中医里除了燥湿,还有利湿、化湿、渗湿等对付湿邪的方法。方法越多,就意味着这个敌人越难对付。为此我们更要提高警惕,把祛湿的功课做在平时,防患于未燃。
Tips
祛湿健脾的佳品——薏米红豆粥
药理:薏米,在中药里称“薏苡仁”,可以治湿痹,利肠胃,消水肿,健脾益胃。红豆,在中药里称作“赤小豆”,也有明显的利水、消肿、健脾胃之功效。
方法:薏米和红豆都很硬,如果放在锅里一直熬,大概熬一个多小时还不烂,浪费火和电。建议先将二者浸泡一晚,第二天一早煮二十分钟后将其倒入保温瓶塞紧瓶头闷着,过三、四个小时就可以喝了,非常简便易行。
特别提示:
1.煮此粥千万不能加大米。一旦加进去大米,粥就稠了,虽然味道可能更好了,但所有的红豆、薏米就都白费了,功效全无。
2.趁温热时食用,
3.小孩不宜喝此粥。因为薏米不易消化,会给孩子的脾胃造成额外负担。
如何避免空调病
都知道吹空调不好,但整天工作在写字楼里的白领们已经无法逃脱这个大环境,只能从细节上尽量避免空调带来的危害。请注意以下几点:
1.经常出入空调房,要有温度过渡,比如先把温度调高或先关掉空调,进门的时候一定先把汗擦干。保证每天适量运动,适量出汗。
2.长时间呆在空调房间里,尽量多喝水。
3.白天尽量将空调温度调高;凌晨两点钟以后天气变冷,空调应调至睡眠状态。
4.家用空调器里的空气滤网要经常取下来清洗,清洗后在太阳下晒干。每年还应请专业人员对空调机或空调系统定期进行清洗、消毒。
宜
1.养成勤运动的好习惯
运动可以舒解压力、活络身体器官运作,加速湿气排出体外。试试跑步、健走、游泳、瑜珈、太极等任何“有点喘、会流汗”的运动,有助活化气血循环,增加水分代谢。
2.饮食清淡适量
肠胃系统攸关营养及水分代谢,最好的方式就是适量、均衡饮食。
忌
1.忌冷饮,慎用空调
寒凉之物之感皆易造成湿气积聚。
2.避环境的湿
不要直接睡地板;潮湿下雨天减少外出;不要穿潮湿未干的衣服。
3.忌过多食入猪肉或大块肉
猪肉性味咸寒助痰,多食会导致痰湿。夏天可将肉末入羹,或饮肉汤,易于消化。
入伏养生之冬病夏治
“冬病夏治”疗法是我国传统中医药疗法中的特色疗法,它是根据《素问·四气调神论》中“春夏养阳”的原则,结合天灸疗法,在人体的穴位上进行药物敷贴,以鼓舞正气,增强抗病能力,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古人认为“冬至在养,夏至在治”,就是说冬至前后是养生的最好时机,而夏至前后是治病的最好时机。
冬病夏治法的原理,一方面借助自然界夏季阳旺阳升,人体阳气有随之欲升的趋势,体内凝寒之气易解的状态,对阳虚者用补虚助阳药,或内寒凝重者用温里祛寒药,以求更好地发挥扶阳祛寒的治疗目的。另一方面为秋冬储备阳气,阳气充足则冬季不易被严寒所伤。
“三伏贴”是一种传统中医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独特方法,结合针灸、经络与中药学,以中药直接贴敷于穴位,经由中药对穴位产生微面积化学性、热性刺激,达到治病、防病的效果。对治疗咳嗽、哮喘、反复感冒、鼻炎、过敏性鼻炎、急慢性支气管炎等均有事半功倍的疗效。一般连续贴三年为一疗程,有可能减少冬季发病几率。
对于我们现在忙碌、紧张的工作生活,许多白领都无暇请假看病,甚者将小病拖成大疾。所以,不要错过这个三伏天,承袭冬病夏治的传统理念,利用简单易行的小小三伏贴,让未来秋冬季的工作生活更健康,更高效。
宜
1.穴位贴敷只是一种预防性治疗,只适合于疾病缓解期患者,对于病情正处于发作状态者,应马上到正规医院就诊。
2.在贴治前必须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有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应在贴治前做一次肺部X光检查。
忌
1.孕妇、年老体弱、皮肤过敏、处于疾病急性发作期的人应慎用或禁用。
2.一切属于热性的疾病都不适合用“夏治”的方法。
3.贴敷期间,忌烟,酒及生冷、油腻、海鲜、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花养女人女人如花
女人如花,花养女人。
花和女人总是有着不解之缘,从本期开始,我们会随着季节时令的变换,为《淑媛》读者推荐与之相应的花卉及其养生方法。让我们取之于天然、用之于天然,纯天然健康、纯天然美丽。
荷花
花卉不仅具有沁人心脾的芳香与赏心悦目的色彩,还使人得到美的享受。有些花,花蕾和花粉食用之后可以调节人的神经系统,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心肌功能,提高肌体免疫能力,起到治病,健身,美容和延年益寿等效果。花卉入馔,能烹制出色彩绚丽,清香四溢,风味独特的莱肴。花卉入粥,自古以来就是养生保健,美容肌肤的上品。
荷花粥——宁心益气、清暑养生
荷花具有清香化痰、清暑宁神的作用。《罗氏会约医镜》上说“荷花清心益肾,黑头发,驻颜色”,是镇心益气、驻颜轻身的美容药食佳品。
原料配方:莲花6克,粳米50~100克,白糖适量。
制作方法:先以米煮粥,待熟后,入花片(若系干者也可用未)调匀, 以白糖调服。空腹服用。
本粥功效:清心除烦,凉血解毒。适用于热病神昏,烦渴喜饮,或小儿惊痛,或心火之盛,烦躁不寐。
七月——“花中君子”荷花
药性:味苦甘,性温
归经:入心经、肝经
功能:清心凉血,活血祛淤,去湿消风,解毒解热
主治:暑热烦渴,疥疮搔痒
夏天为什么会上火,其实是因为“精”不足。火本应藏于丹田,有些人在夏天贪吃冷饮,外加心情不爽,这些就会造成寒气,当寒气占据了火该在的地方时,就把火给逼出来了。火性上行,造成了咽炎、咽喉炎、口腔溃疡等病症,尤其是口腔溃疡更是虚火的症状,不是真正的实火。像三伏天里最常见的腹泻症状,我们可以吃些姜,因为姜属温热,用它来宣散体内的湿寒,将虚火拽回丹田。
如果出现上火现象,不要盲目吃“灭”火药,对于虚火,生姜葱白红枣汤就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关键在于破了下面的寒气,上面的虚火自然就下去了。
入伏养生之去心火
心火分虚实。
虚火主要表现有低热、盗汗、心悸心烦、失眠健忘、口干、舌尖红等。实火主要表现为反复性口腔溃疡、口干、小便短赤、心烦易怒、舌尖红等。
现代人主要为虚火,故不要简单吃三黄片等去火药。
宜
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在下午1点至2点午睡或闭目养神,养肝血。
打坐也是非常好的一种养神方式。
忌
不要熬夜,保证睡“子午”觉。
(对于现在工作紧张、压力大的白领们至少要保证从24点到凌晨5点的基础核心睡眠。熬夜的底线是凌晨三点,三点过后则是生调元气,对身体耗损极大。)
荷叶
荷叶清香无毒,江南民间常用以煮肉、煮饭。中医则常用作清暑利湿、健脾褪肿之药。煎汤外洗还可治疗一些皮肤病及瘙痒症等。
荷叶水——瘦身妙饮
荷叶15克(新鲜荷叶30克),将其加入新鲜清水内,煮开即可。每日用荷叶水代茶饮用,连服60天。一般可减轻体重1.5~2.5千克,如按剂量长期服用疗效较佳。
荷叶冬瓜汤——健脾清热汤
荷叶l张,鲜冬瓜500克,姜片、盐适量。
1. 将荷叶洗净后剪碎;
2. 冬瓜洗净后切成片;
3. 将荷叶及冬瓜片一同置于锅中,加入清水用文火熬煮成汤;
4. 煮好后挑去荷叶,然后加入少许食盐调味即可。
此汤制作简单,但具清热生津、利水消肿之功效。
荷花粉
荷花粉——荷之精华、养颜佳品
荷花粉具有养心安神、收涩止血、固肾益精、补脾止泻四大功效。美容养颜功能卓著,对雀斑、青春痘、失眠、肠胃等疾病的治疗效果良好,是保健滋补美容营养之佳品。
花粉具有特殊的辛香味道,不太适口,所以服用花粉,贵在坚持!
在这种闷热、潮湿的恶劣天气里,如何能保证我们身体能量的充沛,精神状态的饱满呢?本期“淑媛养生”栏目邀请了养生专家曲黎敏老师为我们解读伏天养生的要点,愿读者们安然入伏,健康出伏。
数伏天气要一个多月,古人把这段时间叫“三伏”。由初伏、中伏、末伏组成。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入伏,是初伏的第一天;10天后是第四个庚日叫“中伏”,如果第五个庚日在立秋之前,那么中伏就需20天,俗称两个“中伏”;若在立秋之后,中伏就是10天;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叫“末伏”。
今年就是两个中伏,故伏天共40天。
曲黎敏
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北京天人医易中医药研究院院长。
官方微薄:http://weibo.com/qulimintaiyu
【湿】:如密闭在远古的沼泽,因为缺少阳气的蒸腾,而沤,而滞,把你的生命困住,把你拉向粘稠、困顿和腐败……而且,越挣脱,你便陷得越深,越无望。在火中,人有涅的壮丽;在风中,人有飞翔的快乐。但,在湿中,人只有绝望,和对救世主的渴求。
夏天养生的关键词在于——消耗。
夏天本身就是一个消耗的季节,中国传统上称其为“苦夏”。
三伏天是夏天最热、最难熬的一段日子,但为人体自身的健康着想,饮食上还是要远离冷饮。早上、中午多食面食,所谓“头伏饺子,二伏面”。麦子是冬天种,春天长,夏天收,在这个耗散的季节可以大补心气,故夏天以面食为补食。晚上食温热、易消化的羹、汤为宜,尽量保证每天傍晚做些适当的运动。
此外我们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夜卧早起”。晚上晚点睡,早晨早点起。
第二,“无厌于日”。就是说不要怕热,怕阳光,尤其是在闷热的三伏天,大家千万不要对空调产生依赖。四季不同的气候,对人体肌肤实际是很好的锻炼,但吹空调会让很多人生病。夏天该出汗的时候就得出汗,一年四季皆指望着夏天疏泄,人体的那些垃圾全要在夏天排出去。如果不出汗,你就会逐渐憋出病来,而且会造成很深的病。现在人们总关注“补”,但请大家注意,所谓“补”是要先“通”后“补”。只有在夏天充分地疏泄后,秋天才能补进来,冬天才能藏住,春天才能生发,这是一个连续的过程。
第三,“使志无怒”。一个人在情志上不要压抑自己。
第四,“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就是让自己的气得以疏泄,淤滞得以散出,这样到秋天收敛的时候才能收进东西。
第五,“逆之则伤心”。如果违背了自然之道,就会伤“心”。
除了以上需要注意的,我们还挑选了大家关注度较高的“祛湿气”、“冬病夏治”和“去心火”这几个问题,在曲老师的指导下,整理成文与大家分享。
入伏养生之祛湿气
数千年前中医就提到气候环境变化对身体产生的影响,其中“湿”被视为引发及恶化疾病的关键。在正常情况下,人体对于外界温度、湿度变化有自然调节能力,但有些人因体质、疾病或生活习惯不良,造成体内水分调控系统失衡,水分排不出去,因此影响健康。 湿邪伤人有内外之分,外湿多由气候潮湿,坐卧湿地而致病;内湿多因喜食冷饮,贪吃生冷瓜果等寒凉之物,损伤人体阳气所致。
现代人少动、多吃、熬夜、压力大,也会造成肠胃消化功能受阻,水分代谢失调,导致体内淤积湿气。
体内湿气过重,会让人觉得困倦、身体四肢沉重、没有食欲、手脚冰冷、皮肤起疹、脸上黏腻不舒服,甚至出现肠胃炎现象。
三伏天天气闷热多雨,湿气重,再加上人们贪食冷饮,久吹空调,正是人们内、外湿相袭,导致体内不适的高发时段。
有句古话:“千寒易除,一湿难去。湿性黏浊,如油入面。”湿与寒在一起叫“寒湿”;与热在一起叫“湿热”;与风在一起叫“风湿”;与暑在一起就是“暑湿”。湿邪不去,吃再多的补品、药品都如同隔靴搔痒,隔山打牛。生活中很多人患上了脂肪肝、哮喘、高血压、心脑血管等疾病,甚至恶性肿瘤,其实这些病都跟湿邪、痰湿有关。
在致病的风、寒、暑、湿、燥、火这“六淫邪气”中,中医最怕湿邪。寒、热都好办,寒则温之,热则寒之,有风咱就驱风,有燥咱就润燥,有暑咱就清暑。然而,有湿呢?那就有点难办了。用燥湿的方法,十有八、九会伤津液,湿邪还是除不去。所以,中医里除了燥湿,还有利湿、化湿、渗湿等对付湿邪的方法。方法越多,就意味着这个敌人越难对付。为此我们更要提高警惕,把祛湿的功课做在平时,防患于未燃。
Tips
祛湿健脾的佳品——薏米红豆粥
药理:薏米,在中药里称“薏苡仁”,可以治湿痹,利肠胃,消水肿,健脾益胃。红豆,在中药里称作“赤小豆”,也有明显的利水、消肿、健脾胃之功效。
方法:薏米和红豆都很硬,如果放在锅里一直熬,大概熬一个多小时还不烂,浪费火和电。建议先将二者浸泡一晚,第二天一早煮二十分钟后将其倒入保温瓶塞紧瓶头闷着,过三、四个小时就可以喝了,非常简便易行。
特别提示:
1.煮此粥千万不能加大米。一旦加进去大米,粥就稠了,虽然味道可能更好了,但所有的红豆、薏米就都白费了,功效全无。
2.趁温热时食用,
3.小孩不宜喝此粥。因为薏米不易消化,会给孩子的脾胃造成额外负担。
如何避免空调病
都知道吹空调不好,但整天工作在写字楼里的白领们已经无法逃脱这个大环境,只能从细节上尽量避免空调带来的危害。请注意以下几点:
1.经常出入空调房,要有温度过渡,比如先把温度调高或先关掉空调,进门的时候一定先把汗擦干。保证每天适量运动,适量出汗。
2.长时间呆在空调房间里,尽量多喝水。
3.白天尽量将空调温度调高;凌晨两点钟以后天气变冷,空调应调至睡眠状态。
4.家用空调器里的空气滤网要经常取下来清洗,清洗后在太阳下晒干。每年还应请专业人员对空调机或空调系统定期进行清洗、消毒。
宜
1.养成勤运动的好习惯
运动可以舒解压力、活络身体器官运作,加速湿气排出体外。试试跑步、健走、游泳、瑜珈、太极等任何“有点喘、会流汗”的运动,有助活化气血循环,增加水分代谢。
2.饮食清淡适量
肠胃系统攸关营养及水分代谢,最好的方式就是适量、均衡饮食。
忌
1.忌冷饮,慎用空调
寒凉之物之感皆易造成湿气积聚。
2.避环境的湿
不要直接睡地板;潮湿下雨天减少外出;不要穿潮湿未干的衣服。
3.忌过多食入猪肉或大块肉
猪肉性味咸寒助痰,多食会导致痰湿。夏天可将肉末入羹,或饮肉汤,易于消化。
入伏养生之冬病夏治
“冬病夏治”疗法是我国传统中医药疗法中的特色疗法,它是根据《素问·四气调神论》中“春夏养阳”的原则,结合天灸疗法,在人体的穴位上进行药物敷贴,以鼓舞正气,增强抗病能力,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古人认为“冬至在养,夏至在治”,就是说冬至前后是养生的最好时机,而夏至前后是治病的最好时机。
冬病夏治法的原理,一方面借助自然界夏季阳旺阳升,人体阳气有随之欲升的趋势,体内凝寒之气易解的状态,对阳虚者用补虚助阳药,或内寒凝重者用温里祛寒药,以求更好地发挥扶阳祛寒的治疗目的。另一方面为秋冬储备阳气,阳气充足则冬季不易被严寒所伤。
“三伏贴”是一种传统中医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独特方法,结合针灸、经络与中药学,以中药直接贴敷于穴位,经由中药对穴位产生微面积化学性、热性刺激,达到治病、防病的效果。对治疗咳嗽、哮喘、反复感冒、鼻炎、过敏性鼻炎、急慢性支气管炎等均有事半功倍的疗效。一般连续贴三年为一疗程,有可能减少冬季发病几率。
对于我们现在忙碌、紧张的工作生活,许多白领都无暇请假看病,甚者将小病拖成大疾。所以,不要错过这个三伏天,承袭冬病夏治的传统理念,利用简单易行的小小三伏贴,让未来秋冬季的工作生活更健康,更高效。
宜
1.穴位贴敷只是一种预防性治疗,只适合于疾病缓解期患者,对于病情正处于发作状态者,应马上到正规医院就诊。
2.在贴治前必须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有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应在贴治前做一次肺部X光检查。
忌
1.孕妇、年老体弱、皮肤过敏、处于疾病急性发作期的人应慎用或禁用。
2.一切属于热性的疾病都不适合用“夏治”的方法。
3.贴敷期间,忌烟,酒及生冷、油腻、海鲜、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花养女人女人如花
女人如花,花养女人。
花和女人总是有着不解之缘,从本期开始,我们会随着季节时令的变换,为《淑媛》读者推荐与之相应的花卉及其养生方法。让我们取之于天然、用之于天然,纯天然健康、纯天然美丽。
荷花
花卉不仅具有沁人心脾的芳香与赏心悦目的色彩,还使人得到美的享受。有些花,花蕾和花粉食用之后可以调节人的神经系统,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心肌功能,提高肌体免疫能力,起到治病,健身,美容和延年益寿等效果。花卉入馔,能烹制出色彩绚丽,清香四溢,风味独特的莱肴。花卉入粥,自古以来就是养生保健,美容肌肤的上品。
荷花粥——宁心益气、清暑养生
荷花具有清香化痰、清暑宁神的作用。《罗氏会约医镜》上说“荷花清心益肾,黑头发,驻颜色”,是镇心益气、驻颜轻身的美容药食佳品。
原料配方:莲花6克,粳米50~100克,白糖适量。
制作方法:先以米煮粥,待熟后,入花片(若系干者也可用未)调匀, 以白糖调服。空腹服用。
本粥功效:清心除烦,凉血解毒。适用于热病神昏,烦渴喜饮,或小儿惊痛,或心火之盛,烦躁不寐。
七月——“花中君子”荷花
药性:味苦甘,性温
归经:入心经、肝经
功能:清心凉血,活血祛淤,去湿消风,解毒解热
主治:暑热烦渴,疥疮搔痒
夏天为什么会上火,其实是因为“精”不足。火本应藏于丹田,有些人在夏天贪吃冷饮,外加心情不爽,这些就会造成寒气,当寒气占据了火该在的地方时,就把火给逼出来了。火性上行,造成了咽炎、咽喉炎、口腔溃疡等病症,尤其是口腔溃疡更是虚火的症状,不是真正的实火。像三伏天里最常见的腹泻症状,我们可以吃些姜,因为姜属温热,用它来宣散体内的湿寒,将虚火拽回丹田。
如果出现上火现象,不要盲目吃“灭”火药,对于虚火,生姜葱白红枣汤就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关键在于破了下面的寒气,上面的虚火自然就下去了。
入伏养生之去心火
心火分虚实。
虚火主要表现有低热、盗汗、心悸心烦、失眠健忘、口干、舌尖红等。实火主要表现为反复性口腔溃疡、口干、小便短赤、心烦易怒、舌尖红等。
现代人主要为虚火,故不要简单吃三黄片等去火药。
宜
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在下午1点至2点午睡或闭目养神,养肝血。
打坐也是非常好的一种养神方式。
忌
不要熬夜,保证睡“子午”觉。
(对于现在工作紧张、压力大的白领们至少要保证从24点到凌晨5点的基础核心睡眠。熬夜的底线是凌晨三点,三点过后则是生调元气,对身体耗损极大。)
荷叶
荷叶清香无毒,江南民间常用以煮肉、煮饭。中医则常用作清暑利湿、健脾褪肿之药。煎汤外洗还可治疗一些皮肤病及瘙痒症等。
荷叶水——瘦身妙饮
荷叶15克(新鲜荷叶30克),将其加入新鲜清水内,煮开即可。每日用荷叶水代茶饮用,连服60天。一般可减轻体重1.5~2.5千克,如按剂量长期服用疗效较佳。
荷叶冬瓜汤——健脾清热汤
荷叶l张,鲜冬瓜500克,姜片、盐适量。
1. 将荷叶洗净后剪碎;
2. 冬瓜洗净后切成片;
3. 将荷叶及冬瓜片一同置于锅中,加入清水用文火熬煮成汤;
4. 煮好后挑去荷叶,然后加入少许食盐调味即可。
此汤制作简单,但具清热生津、利水消肿之功效。
荷花粉
荷花粉——荷之精华、养颜佳品
荷花粉具有养心安神、收涩止血、固肾益精、补脾止泻四大功效。美容养颜功能卓著,对雀斑、青春痘、失眠、肠胃等疾病的治疗效果良好,是保健滋补美容营养之佳品。
花粉具有特殊的辛香味道,不太适口,所以服用花粉,贵在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