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广角—优化问题”课后反思

来源 :教育前沿·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ronsong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875(2009)24-073-01
  
  钟启泉教授曾说:“课堂教学不应当是一个封闭系统,也不应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程式。”新课改的核心是,改变以往由学生适应课程的被动局面,建立起让课程适应并促进每一位学生发展的现代课程体系,即学生适应课程→课程适应学生。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课堂的教学中,特别关注学生。只有真正的关注学生,才能获得学生真实的信息,才能根据学生实际的生成及时地调整我们的预设。如何在课堂上真正的关注学生,以促成有效的生成呢?反思本节课,感到在这个问题的解决上有以下的几个特点:
  
  一、互助讨论,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思维空间
  
  本节课的任务是围绕做营养早餐和沏茶这两项工作,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让学生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做营养早餐和沏茶这两项工作主要是通过三次互助讨论来完成,前两次是同桌间进行,最后一次是前后四人小组讨论,每一次的讨论前,我都用强调的语气引起学生注意,让学生明确讨论的任务要求;讨论中给与学生足够的时间保证,并且提供两人一份的学具供操作或屏幕显示问题解决的条件,借助直观帮助学生有效探索,同时我穿梭在各小组之间主动参与学生的讨论,营造更浓郁的讨论氛围;讨论后,组织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在互相交流中,不断地借鉴、完善,最终找到最佳方案。
  寻求最佳方案的过程需要学生自主的感悟,一个苹果,两个人交换,还是一个,一个思想,两个人交换,就是两个思想,由于课堂上学生每个人不可能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那么,就可以充分运用小组的形式,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交流,达到在交流中互相启迪,互相促进。然而常常看到的学生的讨论,要么是问题过于简单,学生脱口都能够回答;要么是问题难度过大,学生讨论了半天,毫无结果;要么就是当学生还没开始真正讨论,教师就已经叫停了,没有思考而成的内容都是无效的泡沫,讨论只作为一种形式,仅仅是预设程序的需要。
  本课组织的学生讨论,由于问题虽然是具有一定的难度,但却是学生感兴趣的生活问题,且提供了学具等辅助工具,并给与了足够的时间,让学生真正的展开了思维的翅膀,在各抒己见,在互相思维的摩擦中闪耀出灿烂的火花,孩子们不受束缚抑制,在讨论中感受到了身心的愉悦,探究的快乐,成功的喜悦。只有在学生真正思考,真正讨论基础上得到的结论那才代表学生真实水平,那才是真正有价值的。
  
  二、课堂巡视,让教师获得了真实的学生信息
  
  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眼神、动作、语言、练习等获得学生真实的信息。课堂巡视是教师通过眼见、耳听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然而教师往往比较忽视课堂巡视的作用,特别是在一些公开课上,教师的课堂巡视常常成为一种摆设。
  本堂课由于是主要通过互助讨论进行问题解决,因此学生互助讨论时教师的课堂巡视显得尤为重要。如,在解决沏茶问题时,我通过巡视发现有两个小组的讨论结论是:最短需要9分钟完成沏茶,比正确答案少了2分钟。这两组都是在思考问题解决的时候出现了顾此失彼的问题。因此在学生集体交流开始之前,我已经很清楚哪些小组已经问题解决,哪些小组在问题解决后还有些新的想法,哪些小组是自以为问题解决实际还存在问题的。因为了解了学生的真实学习信息,所以集体交流时,我是有的放矢的富有针对性地进行组织,因而取得了良好的收效。
  有效的巡视教师应该做到:人到、眼到、心到。教师要走得快,要尽可能走过每一个学生;要看得快,要尽可能看到了解到每个学生的状况;要反映得快,要迅速地把学生的思维状况进行分类,对预定的设计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只有教师做到人到、眼到、心到,后续的交流、评讲、分析才能富有针对性,引起学生的重视,提高有效性。
  
  三、尊重学生,使资源拥有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在通过互动讨论,集体交流,共同完善确定了解决“煮一锅稀饭和热三杯牛奶”的最佳方案后,正准备进入“煎蛋”问题的讨论时,我看见有一只小手,不太自信的举了起来,当我请他发言时,他又支支吾吾的说好像完成煮一锅稀饭和热三杯牛奶还可以再省一些时间。我当即组织学生针对他的问题展开讨论,直至解决了他的疑问。
  虽然为了这位同学的问题,课堂上又花费了几分钟的时间,但我觉得值得,这几分钟不仅解决了这位学生心中的疑惑,更让学生明白“出错”并不可怕、更不可耻,而是一种正常现象,使生成的资源拥有了良好的“生态环境”。通过对学生错误的悦纳和欣赏,我相信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力将在“出错”中发出了异常的光彩。
  当学生的思维与老师的预设相偏离时,教师不必忙着为自己的下一个环节奔忙,而应先来听听学生的分析、听听他们的想法,因为学生的思维角度、思维方式和思考过程比答案本身更为重要。这才是新课程里所倡导的新理念: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而这种不同的发展必须建立在师生双方真诚平等、民主对话的基础上,教师作为数学活动的参与者、合作者、促进者,要真正从心理上尊重学生,倾听孩子的心声,让孩子在一种轻松、活跃的心理状态下,敞开心扉,放飞思想、真情对话。有了这种和谐、平等的“生态环境”,学生才会把自己的知识经验、思维、灵感全部调动到课堂学习中,大胆表露自己真实的内心体验。
  数学课堂教学是由许多灵动的生命体组成的动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从生命高度,平等对待,有效引领,还学生学习主人之地位,在自己原先预设方案的实施中随时“以生为本”,用动态生成的观念营造真实、开放的课堂教学,鼓励学生充分展示思维过程,用心发现资源中的“闪光点”,让教学有效生成,让课堂充满生命气息。
其他文献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