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说日元套利交易点燃了次贷危机这根导火索,那么给和服炒手们递上火柴的,是中国央行,而火柴的制造者恰恰是美国
本专栏虽然叫“杂谈”,但所谈其实不杂,主题只有一个,就是这波金融危机的起源。前几期文章一直把焦点集中于日本央行身上,这是因为它近十几年来的货币政策直接导致了日元的大量出走,这成为培育危机的重要土壤。外出套利的日元推高了美国的股市和房市,而2007年的日元突然回流日本,导致美国股房价下跌,触发了次贷危机,这等于点燃了全球金融危机的导火索。如果把以上论述看做一个逻辑链条的话,那么截止到上期文章,这个链条距离完全闭合还差一个最关键的环节——时间,也就是说,究竟是什么因素让日元非要在那段时间回流日本?这就是本期文章所要讨论的内容。
促使日元在2007年回流日本的原因其实是人民币的升值。如果说日元套利交易点燃了次贷危机这根导火索(详见《和服炒手》),那么给和服炒手们递上火柴的,并非日本央行,而是中国央行,因为中国在2007年突然加快了人民币的升值步伐。也许有人会觉得人民币应该没有这么牛,的确,两年前的人民币,比起现在这副吵着要当“带头大哥”的腔调。是不可同日而语,但它当时却有着一种很特殊的作用,那就是对日元的单一影响力。而这影响力的来源就是“中国特需”。
日本的“特需”经济
虽说是叫“中国特需”,但你问中国人这词儿什么意思,大概没几个人知道。可如果你问的是日本人,那就个个儿都晓得了,因为这根本就是个日语词汇,它来源于日语中的一个专有名词——“战争特需”,而这个词也跟中国有极大的关系。若要搞清这其中的内在关联。就得先从五十多年前的那场战争说起。
那场战争就是朝鲜战争,它虽然打得轰轰烈烈,可是兜了一圈儿又回到了原点——三八线。无论中国还是美国,谁也不愿承认对方是赢家,可谁也无法否认另有一个真正的赢家——日本。美国把大部分军需订单都下给了靠近战场的日本,四年战争期间,单单棉布、毛毯、麻袋、车辆等这些军需出口,就占到了当时日本出口总额的将近三分之二,这给日本带来了二十多亿美元的外汇年收入。此前这个数字只有可怜的五点几亿,对于尚未从战后萧条中恢复,且天然资源匮乏、原材料和能源大量仰赖进口的日本来说,过去那点儿外汇收入根本就不够用,所以国库的外汇账户一直都在拉饥荒。朝鲜战争的军需订单令日本的外汇储备瞬间突破了两位数,国库立马由亏空转为盈余,这等于是给赢弱的日本经济打了一剂强心针,使其能够以最快的速度恢复起来。
这是战后日本的第一次重大机遇,酷爱命名的日本人为此创造了“战争特需”这个名词,它特指朝鲜战争给日本带来的军需订单。这些订单不仅使日本的工业得以快速恢复,为日本后来成为制造业大国打下基础。同时也为日本的经济起飞进行了资本的原始积累,成为后来创造所谓“经济奇迹”的启动资金。正是靠着“战争特需”所带来的第一桶金。日本才得以走上长达三十年的高速发展之路,并最终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如果没有朝鲜战争,或许就不会有今天这样高度发达的日本。所以。日本人无论怎样评价朝鲜战争对他们的重要性都不为过,称之为“特需”也是名副其实的。
朝鲜战争对日本还有着超越经济的意义,它把一直互有敌意的日本和美国,推入了同一条战壕。使这一对自1851年以来就一直不对付的老冤家,最终却走上,了结盟之路。美国因此而改变了对日政策一直摇摆不定的状态,不得不对日本重新定位,抛掉对其再次复兴的疑惧心理,开始对日本实行扶持政策。这也算是战后日本经济命运发生翻转的非经济因素吧。可是,历史就是这么地吊诡,这种因素后来又变成了压制日本经济的力量。
对抗日元升值的唯一理由
尽管日本是美国在亚洲最坚强的盟友,但美日之间的芥蒂、嫌恶及怀疑,是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的。此乃西方国家与亚洲国家之间根深蒂固的偏见与嫌隙,它已经超越了政治阵营,升级到种族层面,所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就好像日本与英国都是美国的盟友,但在老美心目中,那绝对不是一回事儿。这种深层的疏离终于开始发酵,随着日本利用贸易顺差赚来的美元逐渐成为了美国最大的债主,美国的对日政策便开始由扶持转为挤兑。
实际上,自从上世纪70年代之后,美国和日本的债权债务关系发生了翻转,即日本由净债务国变成了净债权国,而美国则刚好相反(详见上期本专栏《天下公器》),美国便开始不断地要求日元升值,但直到1985年《广场协议》时才达到目的。日元先从240涨到了150,后来又从150涨到了80,此后便一直在这个区间波动,再也没有回到过150以下。自那以后,日美之间的贸易增幅和日本对美的顺差便一直都在下降,但美国仍然不满足,显然他们把日元的汇率目标定在了100以内,只要日元一跌破100,就开始对日施加压力,表面上指责日本央行干预外汇市场,内里其实是想让日元一直待在高位。日本当然希望能顶住美国的压力,毕竟那时它还是美国最大的债权国,日元对美元升值等同于美元资产缩水,这和中国现在所面临的局面完全一样。可更加吊诡的是,日本对抗美国的力量恰恰又是来自中国。
自90年代中期以来,日本对美贸易每年只增长百分之零点几,到2006年,美国终于不再是日本第一大贸易伙伴。而就在这段期间内,日本的对华贸易却连续十年增幅在百分之十以上,且贸易额年年创新高。因而2006年取代美国成为日本第一大贸易伙伴的就是中国。与此同时。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却不再是日本,而变为美国。日本对美贸易顺差的降幅则更大,每年都是百分之十几的负增长。可是对华贸易顺差却刚好是每年百分之十几的正增长,而中国却逐渐成为最大的对美贸易顺差国。
日本是典型的制造业大国,所以它在各项宏观经济指标的统计中,最重视设备投资这项数据,因为该数据的高低直接反映了景气的好坏。自从泡沫经济破灭以来,日本国内的投资意愿降到谷底,设备投资额也一直在低位徘徊。可是,日本的设备贸易额却不仅没有下降,反而有所增长,贸易额构成主要表现为出口,而设备出口的最大目的国便是中国。因此,设备出口排在汽车和电子产品之后,成为日本第三大对华出口商品。
至此,中美日之间的经济关系已经完全清晰起来。中国取代日本成为美国更廉价的供应商。而为了更多地对美出口,中国就必须更多地开设工厂,为此就得向日本更多地购买设备。挣到钱的中国人要更多地消费,也要向日本更多地购买汽车和电子产品,因而中国也就取代美国。成为日本最大的进口商。尽管中日两国都是制造业大国,却通过对美贸易角色的互换,形成了相互的需求与依赖。对于日本来说,对华出口成为“后泡沫经济”的唯一支柱,其重要性和支撑力完全不亚于当年的“战争特需”,日本国内便把此种现象称为“中国特需”。
“中国特需”成为日本对抗美国让日元继续升值的唯一理由,因为对华出口已经是日本最大笔的贸易收 入,所以2005年之前日本一直把人民币升值作为日元继续升值的唯一条件,以保证对华贸易不受冲击。经过多年的对美贸易出超,人民币终于也顶不住升值的压力,在2005年7月21日开始升值。但在人民币刚开始升值的一年半中,日元反而是下跌的,这或许跟人民币升得极其缓慢有关。除了第一天跳升2%之外。后面一年半中总共也只升了3%。但进入2007年之后,人民币升值的速度明显加快,同样一年半的时间升值幅度竟超过12%,而这段时间内日元则升值了20%!这就是“中国特需”让人民币对日元产生单一影响力的证据!
中国送上火柴,日本点燃,美国引火烧身
现在我们终于可以把本文开头所说的那个逻辑链条闭合起来了,其中的那个关键环节一时问,已经清晰地展现在眼前,人民币与日元双双加速升值的起点是2007年1月。到2007年中次贷危机爆发前后,日元升值幅度已经达到8%,这远远超过了日元套利交易大约3%~5%的收益率。必然导致日元回流日本,巨量资金便从那时开始抽离美国股房市,接下来发生的事就人人都知道了……
此刻,我必须再次引用《和服炒手》中提到过的,瑞银首席经济学家陶冬在次贷发生前的预测,他依据2007年2月至3月间日元4.7%的涨幅和同时间美国股市5%的跌幅,就发出了危机的警讯,我曾经感慨为什么他能从如此细微的事件看到未来巨大的变化,可当我把美国股价、日元/美元汇率和人民币/美元汇率这三条曲线叠加在一张图上时,它们就告诉了我一切。就在那次日元与美股的微小涨跌之前,日元与美股一直是正相关的,即日元涨美股就涨,日元跌美股就跌,且涨跌幅度也非常接近。这表明在那之前日美经济关系是贸易推动型的,即美国需要日本产品。日元涨会减少美国对日贸易逆差,对美国经济有利,美股就涨,反之亦反。而此后日元与美股变成了负相关,即日元涨美股就跌,日元跌美股就涨。这表明在那之后,日美经济关系变成了资金推动型的,即美国需要日本资金。日元涨日本资金就会离开美国。对美国经济不利,美股就跌,反之亦反。
当我把图形的历史拉长,就看到在2007年3月前,日元曲线和美股曲线有一个重叠区。两条曲线几乎完全粘连在一起,并且反复上下交叉。重叠之前是正相关,之后是负相关,重叠区大约持续了三年左右的时间,这大概就是日元资金通过套利交易进入美国的时间,起始点大约就在2003年。到2007年3月之后,日元与美股这两条曲线便再也没有粘连和交叉,也几乎看不到正相关的涨跌,而是逐渐张开了一个巨大的喇叭口,直至金融危机爆发。美股直线向下。这表明就是在陶冬看到的那个时间点,美日经济关系完成了转型。而同样在这个时间点之后,人民币曲线代替了日元曲线走出了与美股正相关的图形,这表明中国接手了日本的输美产品供应商的角色,日本则成了输美资金供应商。
当美国开始把升值的矛头对准中国的时候,应该没有想到中日经济关系中所特有的那个“中国特需”,它竟然会导致日元升值幅度大大超过人民币。日本点燃了导火索,中国送上了火柴。而制造火柴的,是美国人自己。
这就是中美日之间经济关系的本质。
日元对美元升值等同于美元资产缩水,这和中国现在所面临的局面完全一样。可更加吊诡的是,日本对抗美国的力量恰恰又是来自中国
本专栏虽然叫“杂谈”,但所谈其实不杂,主题只有一个,就是这波金融危机的起源。前几期文章一直把焦点集中于日本央行身上,这是因为它近十几年来的货币政策直接导致了日元的大量出走,这成为培育危机的重要土壤。外出套利的日元推高了美国的股市和房市,而2007年的日元突然回流日本,导致美国股房价下跌,触发了次贷危机,这等于点燃了全球金融危机的导火索。如果把以上论述看做一个逻辑链条的话,那么截止到上期文章,这个链条距离完全闭合还差一个最关键的环节——时间,也就是说,究竟是什么因素让日元非要在那段时间回流日本?这就是本期文章所要讨论的内容。
促使日元在2007年回流日本的原因其实是人民币的升值。如果说日元套利交易点燃了次贷危机这根导火索(详见《和服炒手》),那么给和服炒手们递上火柴的,并非日本央行,而是中国央行,因为中国在2007年突然加快了人民币的升值步伐。也许有人会觉得人民币应该没有这么牛,的确,两年前的人民币,比起现在这副吵着要当“带头大哥”的腔调。是不可同日而语,但它当时却有着一种很特殊的作用,那就是对日元的单一影响力。而这影响力的来源就是“中国特需”。
日本的“特需”经济
虽说是叫“中国特需”,但你问中国人这词儿什么意思,大概没几个人知道。可如果你问的是日本人,那就个个儿都晓得了,因为这根本就是个日语词汇,它来源于日语中的一个专有名词——“战争特需”,而这个词也跟中国有极大的关系。若要搞清这其中的内在关联。就得先从五十多年前的那场战争说起。
那场战争就是朝鲜战争,它虽然打得轰轰烈烈,可是兜了一圈儿又回到了原点——三八线。无论中国还是美国,谁也不愿承认对方是赢家,可谁也无法否认另有一个真正的赢家——日本。美国把大部分军需订单都下给了靠近战场的日本,四年战争期间,单单棉布、毛毯、麻袋、车辆等这些军需出口,就占到了当时日本出口总额的将近三分之二,这给日本带来了二十多亿美元的外汇年收入。此前这个数字只有可怜的五点几亿,对于尚未从战后萧条中恢复,且天然资源匮乏、原材料和能源大量仰赖进口的日本来说,过去那点儿外汇收入根本就不够用,所以国库的外汇账户一直都在拉饥荒。朝鲜战争的军需订单令日本的外汇储备瞬间突破了两位数,国库立马由亏空转为盈余,这等于是给赢弱的日本经济打了一剂强心针,使其能够以最快的速度恢复起来。
这是战后日本的第一次重大机遇,酷爱命名的日本人为此创造了“战争特需”这个名词,它特指朝鲜战争给日本带来的军需订单。这些订单不仅使日本的工业得以快速恢复,为日本后来成为制造业大国打下基础。同时也为日本的经济起飞进行了资本的原始积累,成为后来创造所谓“经济奇迹”的启动资金。正是靠着“战争特需”所带来的第一桶金。日本才得以走上长达三十年的高速发展之路,并最终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如果没有朝鲜战争,或许就不会有今天这样高度发达的日本。所以。日本人无论怎样评价朝鲜战争对他们的重要性都不为过,称之为“特需”也是名副其实的。
朝鲜战争对日本还有着超越经济的意义,它把一直互有敌意的日本和美国,推入了同一条战壕。使这一对自1851年以来就一直不对付的老冤家,最终却走上,了结盟之路。美国因此而改变了对日政策一直摇摆不定的状态,不得不对日本重新定位,抛掉对其再次复兴的疑惧心理,开始对日本实行扶持政策。这也算是战后日本经济命运发生翻转的非经济因素吧。可是,历史就是这么地吊诡,这种因素后来又变成了压制日本经济的力量。
对抗日元升值的唯一理由
尽管日本是美国在亚洲最坚强的盟友,但美日之间的芥蒂、嫌恶及怀疑,是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的。此乃西方国家与亚洲国家之间根深蒂固的偏见与嫌隙,它已经超越了政治阵营,升级到种族层面,所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就好像日本与英国都是美国的盟友,但在老美心目中,那绝对不是一回事儿。这种深层的疏离终于开始发酵,随着日本利用贸易顺差赚来的美元逐渐成为了美国最大的债主,美国的对日政策便开始由扶持转为挤兑。
实际上,自从上世纪70年代之后,美国和日本的债权债务关系发生了翻转,即日本由净债务国变成了净债权国,而美国则刚好相反(详见上期本专栏《天下公器》),美国便开始不断地要求日元升值,但直到1985年《广场协议》时才达到目的。日元先从240涨到了150,后来又从150涨到了80,此后便一直在这个区间波动,再也没有回到过150以下。自那以后,日美之间的贸易增幅和日本对美的顺差便一直都在下降,但美国仍然不满足,显然他们把日元的汇率目标定在了100以内,只要日元一跌破100,就开始对日施加压力,表面上指责日本央行干预外汇市场,内里其实是想让日元一直待在高位。日本当然希望能顶住美国的压力,毕竟那时它还是美国最大的债权国,日元对美元升值等同于美元资产缩水,这和中国现在所面临的局面完全一样。可更加吊诡的是,日本对抗美国的力量恰恰又是来自中国。
自90年代中期以来,日本对美贸易每年只增长百分之零点几,到2006年,美国终于不再是日本第一大贸易伙伴。而就在这段期间内,日本的对华贸易却连续十年增幅在百分之十以上,且贸易额年年创新高。因而2006年取代美国成为日本第一大贸易伙伴的就是中国。与此同时。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却不再是日本,而变为美国。日本对美贸易顺差的降幅则更大,每年都是百分之十几的负增长。可是对华贸易顺差却刚好是每年百分之十几的正增长,而中国却逐渐成为最大的对美贸易顺差国。
日本是典型的制造业大国,所以它在各项宏观经济指标的统计中,最重视设备投资这项数据,因为该数据的高低直接反映了景气的好坏。自从泡沫经济破灭以来,日本国内的投资意愿降到谷底,设备投资额也一直在低位徘徊。可是,日本的设备贸易额却不仅没有下降,反而有所增长,贸易额构成主要表现为出口,而设备出口的最大目的国便是中国。因此,设备出口排在汽车和电子产品之后,成为日本第三大对华出口商品。
至此,中美日之间的经济关系已经完全清晰起来。中国取代日本成为美国更廉价的供应商。而为了更多地对美出口,中国就必须更多地开设工厂,为此就得向日本更多地购买设备。挣到钱的中国人要更多地消费,也要向日本更多地购买汽车和电子产品,因而中国也就取代美国。成为日本最大的进口商。尽管中日两国都是制造业大国,却通过对美贸易角色的互换,形成了相互的需求与依赖。对于日本来说,对华出口成为“后泡沫经济”的唯一支柱,其重要性和支撑力完全不亚于当年的“战争特需”,日本国内便把此种现象称为“中国特需”。
“中国特需”成为日本对抗美国让日元继续升值的唯一理由,因为对华出口已经是日本最大笔的贸易收 入,所以2005年之前日本一直把人民币升值作为日元继续升值的唯一条件,以保证对华贸易不受冲击。经过多年的对美贸易出超,人民币终于也顶不住升值的压力,在2005年7月21日开始升值。但在人民币刚开始升值的一年半中,日元反而是下跌的,这或许跟人民币升得极其缓慢有关。除了第一天跳升2%之外。后面一年半中总共也只升了3%。但进入2007年之后,人民币升值的速度明显加快,同样一年半的时间升值幅度竟超过12%,而这段时间内日元则升值了20%!这就是“中国特需”让人民币对日元产生单一影响力的证据!
中国送上火柴,日本点燃,美国引火烧身
现在我们终于可以把本文开头所说的那个逻辑链条闭合起来了,其中的那个关键环节一时问,已经清晰地展现在眼前,人民币与日元双双加速升值的起点是2007年1月。到2007年中次贷危机爆发前后,日元升值幅度已经达到8%,这远远超过了日元套利交易大约3%~5%的收益率。必然导致日元回流日本,巨量资金便从那时开始抽离美国股房市,接下来发生的事就人人都知道了……
此刻,我必须再次引用《和服炒手》中提到过的,瑞银首席经济学家陶冬在次贷发生前的预测,他依据2007年2月至3月间日元4.7%的涨幅和同时间美国股市5%的跌幅,就发出了危机的警讯,我曾经感慨为什么他能从如此细微的事件看到未来巨大的变化,可当我把美国股价、日元/美元汇率和人民币/美元汇率这三条曲线叠加在一张图上时,它们就告诉了我一切。就在那次日元与美股的微小涨跌之前,日元与美股一直是正相关的,即日元涨美股就涨,日元跌美股就跌,且涨跌幅度也非常接近。这表明在那之前日美经济关系是贸易推动型的,即美国需要日本产品。日元涨会减少美国对日贸易逆差,对美国经济有利,美股就涨,反之亦反。而此后日元与美股变成了负相关,即日元涨美股就跌,日元跌美股就涨。这表明在那之后,日美经济关系变成了资金推动型的,即美国需要日本资金。日元涨日本资金就会离开美国。对美国经济不利,美股就跌,反之亦反。
当我把图形的历史拉长,就看到在2007年3月前,日元曲线和美股曲线有一个重叠区。两条曲线几乎完全粘连在一起,并且反复上下交叉。重叠之前是正相关,之后是负相关,重叠区大约持续了三年左右的时间,这大概就是日元资金通过套利交易进入美国的时间,起始点大约就在2003年。到2007年3月之后,日元与美股这两条曲线便再也没有粘连和交叉,也几乎看不到正相关的涨跌,而是逐渐张开了一个巨大的喇叭口,直至金融危机爆发。美股直线向下。这表明就是在陶冬看到的那个时间点,美日经济关系完成了转型。而同样在这个时间点之后,人民币曲线代替了日元曲线走出了与美股正相关的图形,这表明中国接手了日本的输美产品供应商的角色,日本则成了输美资金供应商。
当美国开始把升值的矛头对准中国的时候,应该没有想到中日经济关系中所特有的那个“中国特需”,它竟然会导致日元升值幅度大大超过人民币。日本点燃了导火索,中国送上了火柴。而制造火柴的,是美国人自己。
这就是中美日之间经济关系的本质。
日元对美元升值等同于美元资产缩水,这和中国现在所面临的局面完全一样。可更加吊诡的是,日本对抗美国的力量恰恰又是来自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