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曾几何时,课件作为一种不同于传统教学手段的新事物,给人“忽如一夜春风来”的感觉,一时间,各种课件制作大赛纷纷出炉,制作课件之风大行其道。
对此,笔者却不能苟同,在笔者看来,教师根本无需去制作课件。
首先,目前大部分教师的计算机水平不足以承担制作课件的任务。正所谓“术业有专攻”、“隔行如隔山”,非计算机专业的教师对于计算机的使用知识和操作水平是有限的,在岗的教师绝大多数对计算机知识一知半解,计算机操作技能也是十分有限。据调查统计表明,一所学校,年龄在45岁以上的教师大多不愿采用或者很少运用多媒体课件;而年轻的教师虽然对制作课件的热情很高,但是由于计算机专业知识技术水平的缺乏或生疏,出现了“想说爱你不容易”的窘境。
其次,制作课件的软件平台,对绝大多数教师来说不再是平台,而是个门槛。相当多的软件即使是专业人士都要花精力去钻研,对于在实际教学中教学任务繁重的教师来说,再去花时间在本专业外的课程上是不现实的。
其实,在分工分科日益细化的今天,已经有专门的人员从事课件的开发工作,既然这样,对于课件,何不采用鲁迅先生说的“拿来主义”呢?
第一,先要“拿来”。现在,只要上网稍作查询,与课件相关的网站比比皆是,针对各个版本教材的、各个学科的、各个年级的,应有尽有;除此之外,还有专门的软件公司,组织编写各类教学软件和课件。既然如此,大喝一声,“拿来”,于是就“down”下来,就买进来,以为己用即可。
第二,要会“挑选”。现在的课件有这么一些来源:或是教学软件光盘上的,或是由专人针对一定的章节而编写的课件。这其中,即使是对同一课题的课件,也可能是见解各异、编排不同,从而良莠不齐。这就需要我们去找适合教材的、适合学生的,要学会挑选和鉴别。虽然我主张教师不要求有制作课件的能力,但是评价和遴选课件的本事还是要具备的。
第三,要懂得“使用”。无论是有人提倡的制作课件,还是笔者主张的“拿来”的课件,其真正的价值既不是制作,也不是“拿来”,而是使用。在新的课程标准下,课堂的要素除了教师、学生、教材外,还多了一个素材。课件作为素材的一种,是把课堂中的要素串联为一体的重要一环。我们的“拿来”是为了使用,是为了实现教师制定的教学目的。背离了这个核心价值,去谈什么“拿来”,是毫无意义的。
笔者主张的课件的“拿来主义”,不是机械地“拿来”,而是“运用智慧,放出眼光”地“拿来”,要有标准和目的地去“拿来”,在能为本学科的课堂教学合理服务的情况下“拿来”。
对此,笔者却不能苟同,在笔者看来,教师根本无需去制作课件。
首先,目前大部分教师的计算机水平不足以承担制作课件的任务。正所谓“术业有专攻”、“隔行如隔山”,非计算机专业的教师对于计算机的使用知识和操作水平是有限的,在岗的教师绝大多数对计算机知识一知半解,计算机操作技能也是十分有限。据调查统计表明,一所学校,年龄在45岁以上的教师大多不愿采用或者很少运用多媒体课件;而年轻的教师虽然对制作课件的热情很高,但是由于计算机专业知识技术水平的缺乏或生疏,出现了“想说爱你不容易”的窘境。
其次,制作课件的软件平台,对绝大多数教师来说不再是平台,而是个门槛。相当多的软件即使是专业人士都要花精力去钻研,对于在实际教学中教学任务繁重的教师来说,再去花时间在本专业外的课程上是不现实的。
其实,在分工分科日益细化的今天,已经有专门的人员从事课件的开发工作,既然这样,对于课件,何不采用鲁迅先生说的“拿来主义”呢?
第一,先要“拿来”。现在,只要上网稍作查询,与课件相关的网站比比皆是,针对各个版本教材的、各个学科的、各个年级的,应有尽有;除此之外,还有专门的软件公司,组织编写各类教学软件和课件。既然如此,大喝一声,“拿来”,于是就“down”下来,就买进来,以为己用即可。
第二,要会“挑选”。现在的课件有这么一些来源:或是教学软件光盘上的,或是由专人针对一定的章节而编写的课件。这其中,即使是对同一课题的课件,也可能是见解各异、编排不同,从而良莠不齐。这就需要我们去找适合教材的、适合学生的,要学会挑选和鉴别。虽然我主张教师不要求有制作课件的能力,但是评价和遴选课件的本事还是要具备的。
第三,要懂得“使用”。无论是有人提倡的制作课件,还是笔者主张的“拿来”的课件,其真正的价值既不是制作,也不是“拿来”,而是使用。在新的课程标准下,课堂的要素除了教师、学生、教材外,还多了一个素材。课件作为素材的一种,是把课堂中的要素串联为一体的重要一环。我们的“拿来”是为了使用,是为了实现教师制定的教学目的。背离了这个核心价值,去谈什么“拿来”,是毫无意义的。
笔者主张的课件的“拿来主义”,不是机械地“拿来”,而是“运用智慧,放出眼光”地“拿来”,要有标准和目的地去“拿来”,在能为本学科的课堂教学合理服务的情况下“拿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