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课堂激活学生问题意识的方法和策略

来源 :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dehu1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传统课堂教学中的提问方式给学生问题意识的发展产生的负面影响
  
  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广大物理教师已探索、总结出了一系列提问的原则:典型性原则,启发性原则,趣味性原则、鼓励性原则、创造性原则等,总结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提问方式、方法:正问和反问,逆问与曲问,追问与连环问等。
  从中我们不难发现,这个“传统”存在着缺陷、弊端——学生处在一种“待问”的被动的学习状态,不论教师的“问题”设计得多么高超,提问的方式如何的巧妙,训练的只是学生的一种机械的“应答性行为”。究其原因,主要有:
  一方面是传统的师道尊严,导致了学生绝对的服从心理,惰性心理,因循守旧的保守心理,教师说什么就做什么,不愿或不敢发表自己的观点。即使有课堂问答,其内容、方式都是一些以直接判断为主的简单化的提问,严重阻碍着学生对问题的深入思考。
  另一方面是教师牢牢把握着课堂教学的“提问权”。在现行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在备课时主要思考的是“问什么”、“怎么问”、“何时问”;没有认真的思考“谁来问”、“哪些是学生可由自己发现并提出的问题?”因此,学生在课堂上基本上是处于被动的“应答”状态。
  更严重的是,我们有一种普遍的看法:作为一名好教师,应当“在课堂上解决问题”,把所教的内容都“讲深讲透”,不给学生课后留下疑难。
  
  二、强化问题意识对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发展的意义及作用
  
  心理学理论中一个极其重要的观点是:科学上很多重大发明与创新,与其说是问题的解决者促成的,不如说是问题的寻求者促成的。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自由落体定理”的科学修正及创新,非常清晰而准确地说明了这一点。因为比萨斜塔上的试验几乎人人可为,但是能意识并发现这一问题存在的仅有伽利略一人。就像每天有无数的人烧开水都可见到水开时壶盖会跳,但没有人能像瓦特那样提问:壶盖为什么会跳?正是瓦特的这个问题以及由此发明的蒸汽机,直接推动了人类社会由农业文明进入工业文明。这些理论与实践,非常有力地证明了一个简单却是十分重要的命题:一切创新都始于问题的发现,而发现问题又源于强烈的问题意识。所以没有问题意识,创新精神及创新活动将成为无本之木。
  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提倡把“提问权”还给学生,教师应努力寻求和创设一种民主、平等、宽松、和谐互动的师生关系,要敢于放下架子,勇于丢掉面子,给学生创造一种敢想、敢说、敢做的开放氛围,切实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充分信任他们,尊重其提问的权利,引导他们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学生提出的许多问题,是教师意想不到的,学生的思路被打开了,教师也得到了解放。即使学生提的“问题”是多么幼稚,甚至离奇,毕竟是他们头脑思维活动的结果,教师可以了解、掌握以便调整教学。一旦学生形成了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品质,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潜力,激发出发现力和创造力,创新精神才能得以充分发挥。
  
  三、培养和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的方法和策略
  
  1、优化问题萌生的土壤,让学生有问题“问”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特别要注意采用启发式教学,精心设置问题环境,为学生问题意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培养提供科学的方法。有的人认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只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就能达到目的,于是在短暂的时间里给学生提很多问题,而这些所谓的“问题”,多数不具备问题的价值,实质上仍然是过去传统的“填鸭式”满堂灌。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把“问题”强加给学生,而应通过启发式教学,精心设置问题情境,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他们自己主动提出问题,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去解决问题。因此,教师要以问题为中心,巧妙地设疑、激疑和质疑,科学地释疑、解疑,以促进学生问题意识的发展,最终实现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2、弘扬教学民主的精神,让学生敢于“问”
  针对第一类型,激发学生问题意识的关键是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气氛,增进教学民主,加强师生交往,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学生能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发表意见,解决问题,也就是为走出创新之路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开展学生说课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提问”习惯。课堂教学中,不仅要诱导学生问,还可以开展学生说课活动。例如,在提出课题后,可以让学生说解决课题的设想,在习题教学中,可以开展说题训练活动,让学生说题意,说解题思路,评析解题结论。在结尾教学中,可以由学生来归纳本课的知识体系。在概念,规律的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对物理规律、模型进行评说。如在原子模型的复习课中,我们可以让学生评说“汤姆生模型、卢瑟福模型、玻尔模型、……”要求指出他们的成功之处和局限性,……等等。再如,我们还可以让学生给“欧姆定律”、“库仑定律”等物理规律挑毛病。
  3、教给学生问的方法,让学生善于“问”
  笔者认为,多数教师为学生的“学”是提供了很好的条件,提出了很多的要求,而对“問”则很少关心,很少要求,因此大部分学生能学不能问,会学不会问,只学不问。因为缺少问题意识,创新意识得不到激励,创新思维得不到发展,则创新能力也得不到提高。这是常见的教学弊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问”问题的方法,让每一个学生养成想问题,问问题,挖问题和延伸问题的习惯。
  教师在课堂上,要尽可能给学生以自由想象的时间和空间,这对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是十分有益的。例如,在演示实验前,可以要求学生依据实验的目的、原理,设计实验过程,猜想实验结果。又如,在习题教学中,对于一些典型的问题,也可以引导学生先构想解题的结论,再去完成解题的过程。再如,在摩擦力的学习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想象没有摩擦的世界;在学习惯性的概念时,也可以设问:“物体如果没有惯性,会是怎样的一番景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的给学生提供激发想象的问题,也就为自由想象提供了土壤,从而使学生的问题意识得到发展。
其他文献
在我们的教学中,同样的努力,同样的付出,但老师们的教学效果却不尽相同。究其原因,我认为关键是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初中历史课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呢?     一、紧扣教学目标做到有的放矢     教学目标是开展高效教学的首要环节,是课堂教学的灵魂和指南针。课堂教学目标是一堂课的“路标”,它规定了整堂课的步调,对课堂教学自始至终起着导向作用。对教师来说,它具有“导教”的功能,对
期刊
【摘要】 物理教学要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就要重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我们要采取恰当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手段,多角度、多层次地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关键词】 创造思维;方法;创新意识;培养    物理学是研究自然界各种物理现象的规律和物质结构的一门科学,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与生物学、化学、天文学等学科的相互渗透中,物理学不仅本身得到了迅速发展,同时也推动了其他学科和技术的发展,物理教学应着
期刊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要达到新课改的要求,教师必须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提高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参与中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掌握学习的主动权。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出高中思想政治课有效教学方法如下:     一、激发兴趣——多媒体课件教学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卢梭在《爱弥尔》一书中也说:“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教的东西。”可
期刊
学生的心理素质决定其学习活动与学习效果。心理素质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个方面。一个人即使具有高水平的智力,如果智力因素不能与非智力因素相结合,就不可能获得较大的成就。心理學和教学实践都表明,就大多数学生而言,其智力因素相差并不悬殊,而导致学生学习成绩分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由于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存在较大差异。在非智力因素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诸多因素中,兴趣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学习
期刊
教育的变革性是教育现代化的特征之一。创新教育是教育变革性的具体体现。创新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学校是创新的乐园,创新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学生有无创新思维往往取决于教师是否有目的有意识的培养。任何模式化、规范化的教育都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教师能有步骤地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训练,将对培养学生全面发展起重大作用。为此,我在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探索。     一、运用发现
期刊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国家治国方略,已正式载入宪法,这意味着我国国家治理方式发生很大变化,即从人治走向法治。依法治国是一个系统工程,其中法律意识的培育,特别是宪法、法律至上观念的培育,成为推进依法治国的观念先導和基础。由于受中国传统社会思想的影响,广大社会成员法治观念淡薄,成为推进法治进程的观念障碍。要实现我国法治化的基础性工程,必须要求在全社会成员中逐步形成对法律的信仰,树立法律
期刊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学存在着许多弊端,特别是课堂教学中学生兴趣不高,主动参与意识不强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政治教师,而思想政治课程新标准的试行为我们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机遇。托尔斯泰曾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如何在新课程理念下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呢?     一、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以情激趣     新课程理念坚持人文主义,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期刊
新课程改革为历史教学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发展机遇,在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师都能积极实践,勇于创新。特别是在经历了“青年教师优质课大奖赛”的活动,感受了许多的教师授课的“精彩”后,也有颇多反思和迷茫,现将历史学科中两个问题提出来与大家商榷。    一、课堂提问    课堂提问是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最常用的方式之一,也是学生获得知识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因为课堂提问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
期刊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师应当指导学生去发现一切自然的和人类智慧创造的美,从而使这种美成为道德纯洁、精神丰富和体魄健全的强大源泉。”因此,作为中学历史教师,要有意识地采用多元化的方法引导学生从丰富多彩的历史课程资源中梳理挖掘整合那些纷繁复杂、交错联系的美育内容,进一步加强对中学生历史美学价值的认知与思考,从而形成新的历史美育观念。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略谈一下拓展中学历史美育的有效途径
期刊
使思想政治教学生活化,不但是新课程的要求,更是教育的真谛和源泉。那么,如何使政治教学走向生活化,本人认为首先是教师要做好转变,无论是从自己的教学理念上,还是教学组织上都要进行改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生活化教学。以下是本人教学实践中的几点认识,供各位同行借鉴参考。     一、转变教师自身的角色      “师道尊严”早已过去,现代教学需要建立一种生活化的师生关系,即教师要从传授者、管理者变为教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