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音乐生活的现状反思与未来愿景

来源 :人民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ysyysyy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国内的音乐生活日益丰富,演出市场空前繁荣,与之密切相关的音乐评论事业亦取得一定进展,但也存在诸多问题和弊端,亟待反思与改善。有鉴于此,“上海之春国际艺术节”主委会主办了“2014上海·音乐评论与中国当前演出业态发展前沿论坛”,于2014年5月18日在森海塞尔上海音乐厅南厅举行。论坛针对当前中国音乐演出和评论状况,特邀众多相关专家学者、业界经营者和媒体人士,共同探讨有关音乐评论、观众教育、市场培育、媒体宣传等方面的问题。
  此次论坛的主要议题包括:音乐评论与音乐演出的关系及目前的问题;观众培育与学术引导的途径和方式;媒体宣传与演出和评论的互动及存在的问题。论坛由上海音乐学院副院长杨燕迪教授主持,随后共有14位正式代表进行主旨发言,最后由上海文联党组书记宋妍女士作总结发言。
  一、音乐评论现状的反思
  音乐评论的现状及问题是本次论坛热议的重点。当前音乐评论质量参差不齐,无法满足音乐生活的需求,这已成为学界和业界共同关注的问题。根据本次论坛的发言,关于音乐评论的探讨大致包含以下几个问题:
  (一)音乐评论及乐评人的当前处境
  这一问题大约是整个论坛中最频繁被提及的话题,因为大多数参与者都在不同程度上直接参与音乐评论的写作,对乐评的性质、定位以及所遇到的难题有着切身的体验。这一问题包含密切相关的三个方面:乐评人自身的定位和素养,乐评与受众的关系,以及乐评与媒体的关系。
  首先,正如明言教授所言,中国当下没有职业乐评人,因而乐评人的身份主要是依据音乐教育背景而大体分为所谓专业乐评人和爱乐者。关于这两类乐评人的优势和局限性,本次论坛的参与者发表了各自不同的观点。居其宏教授认为,目前的音乐评论的专业性有待提高,呼吁要加强音乐评论写作的专业性训练,包括专业音乐院校音乐学系开设相关课程,以及相关音乐组织开办培训班,对音乐类报刊记者进行必要的培训。乐评人李严欢强调将专业表演艺术工作者也吸收到乐评队伍中。上海音乐学院金毅妮副教授则从专业乐评人的角度指出,如果乐评要得到大众的接受,应当像业余乐评人那样具备对音乐的热情。此外也有一些专家指出乐评人在职业道德方面存在的弊病。居其宏指出,当下音乐评论的一个关键问题在于评价体系的混乱,很多乐评脱离了基本的审美和艺术标准,而依循所谓的政治标准、国粹标准、官方意志,并受制于人际关系和与金钱有关的暗箱操作,失去了乐评人的独立性和音乐评论在广大公众中的公信力。因此若要解决乐评的现存问题,首先要提升乐评人的职业道德。于庆新编审认为,业余乐评人是一支不可忽视的乐评队伍,但这类乐评要注意扬长避短,面对技术领域要谨慎从事。其次,此次论坛中,很多专家都意识到,面对不同的观众群体、读者群体、媒介载体,要求有不同的乐评形式和写作方式。但目前更为常见的情况是,一篇乐评要同时面对众多不同的群体、满足不同的要求,那么如何给乐评定位,如何在多种维度之间进行调解和融合,就成为每个乐评人需要思考和应对的问题。明言指出,音乐批评家应该放下身段,以谦卑的心态与听众群体沟通交流,以丰富多彩的内容和蔼可亲的态度,耐心引导听众往较高品位的音乐审美方面发展。伍维曦副教授主张首先考虑将知识分子群体作为音乐评论的潜在读者对象。
  再次,媒体作为音乐评论的载体和渠道,与音乐评论的生存息息相关。众多学者和媒体人也从各自的角度对此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明言认为,具有专业艺术品位的音乐批评之所以在社会音乐生活中严重缺位,主要是因为音乐批评赖以生存的媒体环境的变化:在“自媒体”时代,已经没有权威,每个人都可以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杨燕迪也指出,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自媒体具有零碎性和即时性的特点,但同时也要加强正规报刊乐评的长度和深度。孙国忠教授提出,真正有效的乐评应当至少在三四千字,应当可以在时效性上有一定的宽限,内容不仅停留在对音乐演出的评述上,而应当有更多维度的关联,而且真正高质量的乐评应当是可以经受时间的检验留存下来的。
  从媒体人的角度出发,《新民晚报》记者杨建国认为大众媒体的音乐评论与专业评论有本质性的差别,前者由于主要面对普通观众,而专业性、理论性较强的乐评在接受方面存在困难。《东方早报》记者陈晨主张不要过分强调乐评的时效性,而是看重乐评人经过深思熟虑而在乐评中注入的文化价值,将特定的演出与当下的音乐现象、热点话题相勾连。《文汇报》记者邵岭则提出,媒体自身也面临着与乐评人相似的定位问题:虽然作为大众媒体,需要尽可能面对公众,但与此同时也希望能够自觉承担起一定的文化使命,起到提升乐迷审美品位和能力的作用,并可以在这个行业里发挥一定引领作用。
  (二)音乐评论的体制化问题
  此次与会的不少专家学者均表示,音乐评论若要真正有实质性的推进和完善,根本之策在于建立音乐批评机制。
  韩锺恩教授提出:“在明确目标的前提下建立健全职业音乐批评体制机制并成就规模作业。”在他看来,目前的音乐评论总体而言是一种“游击队”的状态,如何从“游击队”转变为“正规军”,是当下需要思考和应对的问题。关于职业体制机制的建立,他认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在音乐节、演出团体和演出机构中设立驻节、驻团、驻院批评家,在电台、电视台和报刊杂志上设立音乐评论专栏,加之政府部门的认可和支持、协作单位的共建,逐渐确立起一个音乐批评职业体制,成为音乐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至于“规模作业”则主要包括以下内容:演出前期应聘请专家进行策划,撰写高质量的节目单,重要的演出由专家撰写学术性导读或进行专题演讲,制作有内容含量的节目预告,举行演出前的导赏,演出后发表音乐批评,最后将音乐评论文章辑集出版为年度文集。由此确立和巩固音乐评论在音乐生活中的影响力和重要地位。
  杨燕迪则指出,中国音乐评论最根本的问题即是尚未形成一个与西方相类似的完善的报刊专栏制度,而且目前在这方面前景渺茫。音乐批评非常根本的一点是要保持立场和观点的独立,在西方,即便是报刊的主编也无法左右评论人所写的内容。唯有形成这样的制度才能保证音乐评论的良性运转,而在中国建立这样的体制需要学界、业界、媒体界的共同努力。
其他文献
美国音乐学家约瑟夫·科尔曼所著的《作为戏剧的歌剧》一书,是一部集学识、睿智、趣味为一体的经典性歌剧论著,它兼有歌剧史、歌剧欣赏和歌剧美学等多种属性,然而它又是一反常态的,以一种全新的笔触阐述歌剧的真谛,揭示歌剧中的戏剧意义——“戏剧需要揭示人对动作和事件做出反应的特定性质,歌剧在它进一步强化这种揭示时才成为歌剧”。科尔曼在评论歌剧的戏剧意义时,直截了当,毫不妥协地提出自己的疑议,对其评论也是包罗深
杜鸣心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的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在杜先生80华诞之际,中央音乐学院于2007年10月20日举办了“杜鸣心先生从事音乐创作5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此次研讨会上,诸多专家、学者对杜鸣心先生50年来音乐创作、音乐教学生涯中多个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进行了高度的评价。   “我作为一位普通的教师,拿国家的工资,当然应该很好地做好本职工作,把教学工作做得更好一些,让同学们在我的课中有更多的收获,这
承与发展这个课题是大到一个民族,小到一个细胞的永恒主题,传承与发展也是国家软实力建设中不可回避的核心问题,关系到中国文化的发展。这个问题体现在中国二胡演奏艺术,涉及演奏、教学、创作、学术研究、学科建设、乐器改革、普及教育、市场运行、媒体宣传等各个方面。处在社会转型期之中的中国二胡演奏艺术,面对东西方文化的碰撞、多元文化的百花齐放、新思维与传统理念的对抗、欧洲传统美学与中国传统美学的互诉,呈现了良莠
由中国音乐学院与广州大学音乐舞蹈学院共同主办、中国传统音乐学会协办的第三届″全国高等院校区域音乐文化研究″学术研讨会于2013年11月7日至9日在广州大学召开。来自全国专业音乐院校、综合性艺术院校、综合性大学、音乐期刊编辑部等75家单位的160余位代表参加了本次大会。广州大学邓成明副校长、中国音乐学院宋飞副院长出席开幕式并分别致辞。  研讨会收到论文133篇,分设“主旨发言”与“专题研讨”。冯明洋
一、传统的含义及二胡传统作品的  基本属性  传统是什么?根据本人的理解,传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特定社会人群,在其历史文化发展中逐渐形成并传承、沿袭下来,具某种特定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的一种文化形态。  二胡是一种民族器乐表演艺术,传沿下来的二胡传统作品是历代二胡人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的体现,其文化属性离不开“中华民族母语”这个基本特征。首先,它体现了民族音乐的思维方式,如重视旋律美的线性思维等;
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有关藏族传统音乐的研究已硕果累累。本文所评述的王华著《西藏热巴音乐文化研究》①,是近年来藏族传统音乐文化研究的又一重要成果之一。它是在作者博士论文的基础上修改而成的,是我国第一部全面、深入、系统地对西藏热巴艺术活动进行的专题性研究。综观该著有如下特点:  一、运用历史文献学与口述文本,对热巴的历史源流与形成问题给予深度梳理与考究  近年来,随着我国民族音乐学研究的逐步深入,有
新疆古称西域,地处欧亚大陆交界地,是古代连通阿拉伯、波斯、印度、蒙古及中国之间的重要枢纽。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多种宗教信仰聚集的地区,各民族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非常普遍。古丝绸之路的开通使得各区域、各国不同文化在此交流、融汇。从而使新疆的文化艺术呈现出多元化、开放、融合等特点,形成众多文化交相辉映的奇观。这些独具地域特色的文化艺术经过千百年的沉淀,逐渐形成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正是如此,
萧友梅是我国近代音乐发展过程中资历最老、学识最丰富的第一代音乐家的代表。他曾是北洋政府国歌的作曲者,又是当时北京3所国立音乐教育机构的创办人、实际工作的领导人,也是当时中国音乐界最重要的一位活动家。这样的身份,以及他所处的时代,使他经常要通过“讲话”、“作文”等形式向社会发表他对音乐的见解。而且,他的这些见解无疑对当时中国音乐文化的建设起了较深的客观影响,具有相当的代表性。作为当时最有影响的音乐教
一  唱歌时如何做到吐字清楚、准确、自然,如何处理好声音与吐字的关系做到字正腔圆,以及如何做到语言既富有美感又具有感情色彩和韵味等,这些问题常常困扰着许多学习声乐的人。在实践中我经常听到有些学习美声唱法的人说,外国语言有利于歌唱,而中国语言(汉语)的吐字很难,甚至认为中国语言不太适合歌唱。因此,有些人不太愿意演唱中国作品。  为了解决歌唱的吐字问题,许多专家学者都有专门的论述,尤其是有关中国语言(
何有些音乐得以隽永流芳?为何有些音乐常为过眼云烟?众多音乐作品因何产生高山流水和下里巴人的区别?人们通常想到的答案是关乎于“深度”,实际上,在很多时候,人们已经默认了,音乐可以深刻。“深度”不代表伟大,却在一般评论性的语境中成为美与伟大的代名词,当音乐作品被贴上“有深度”的标签时,就已然被作为伯乐们赋予了厚重的意义。“深度”让音乐在时间的冲刷与实践检验的过程里磨砺出金子般的光泽,并在艺术发展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