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大众化教育阶段,高等院校的主要功能是传授知识理论和培养工作能力,为社会的经济科技的发展培养社会各行各业所需要的专业性人才。多年来,根据一批从事高等教育研究的学者和专家的探索与研究,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上已经达成共识:坚持“产学研改革必须以服务为前提、以就业为导向的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就是说“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和“怎样培养的问题”都是培养模式所决定的。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4-0252-02
党的十八大指出:要进一步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推行科技改革,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因此,发展应用型本科是高校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
1.整合优化课程体系,综合能力全面发展
教育领域的工作者和学者们要认真落实国家的教育政策方针,寻求知识、能力、素质三者之间的平衡关系。合理安排课程的设置和教学的环节,按照“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结构,培养一批德才兼备的学生,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做出贡献。
2.以“学习为主,传授为辅”,追求学生的个性发展的教育理念
在课程安排上要以学生为主,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鼓励追求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培养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多角度的人才,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在教学中应发挥教师的积极主动性,起主导性的作用。
3.开设特色专业,培养学生的特长
我国要借鉴发达国家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经验,整合、优化教学思路和教学内容,强调工程实践训练,始终把“实践、创新”作为人才培养的目标,使学生争创自己专业领域的一流。
4.理论传授和工程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强调操作能力和分析能力
我们要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合理利用高等院校的资源,科学合理地安排实训课程和实习环节,训练学生的综合专业技能。激发学生的各种兴趣特长,引导其参加各种课外活动。高校应设置大学生竞赛活动,其目的是激发学生创新活动的热情和潜力。
5.加强人才核心能力,重点突出以“需求”为前提的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重点突出两个方面:一是突出教育思想要以“需求” 为前提。二是突出开展广泛的调研工作,对需求相关的职业、岗位进行分析,总结整理出人才将要供职职业、岗位所需要的专业知识、技术要求、基本素质的基本情况,从而建立起各职业岗位专业能力标准。通过将专业课程模式进行设计,体现对“需求”所需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能力体现等方面的涵盖。
6.强化培养人才的创新性,进一步改革教学方法
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是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不同的专业都要在树立教学理念、确定教学路线上要讲求实用性、实效性、实际性。教学模式研究要充分体现“讲授-学习-实践”的一体化。教学方法改革侧重于对实际问题的研究、设立项目的研究、研究方向的研究、实操能力的研究,探索以“行”求“知”的教学实现路径,通过实践的锻炼、重大项目的带动、实际应用与教学研究合作、国内和国际交流合作相结合的培养等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严谨治学精神、创造性思维和创业能力。
二、人才培养方案的主要内容及具体要求
1.人才培养目标
专业人才的培养应积极探索和认真研究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合理定位,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立足地方和中小企业需要,培养具有全国性、国际性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本科专门人才和高级技术型专门人才。
2.职业岗位
专业培养方案要确定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以从事的职业、岗位,有特殊要求的要确定毕业后将要从事的职位、岗位所涵盖的基本企业及所在区域。
3.培养规格及具体要求
(1)培养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独立思考、热爱所从事的事业、勇于进取的科学态度和良好学风,培养遵纪守法、廉洁奉公、敬业爱岗、乐于奉献的法制观念和职业道德。
(2)专业能力素质:要求学生通过对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系统学习,熟练掌握本专业的理论知识、实操能力、理论与实际结合运用的能力、知识拓展能力;具有能够将实践总结归纳概括的能力、与人和谐沟通交际的能力。
(3)科学文化素质:应用型本科学生应具有较好的文化基础,熟悉掌握英语和计算机基本操作知识,非英语专业应达到大学英语四级水平(或应用英语A级水平),非计算机专业类应达到全国计算机等级二级水平,计算机专业应达到初级程序员级水平。
4.课程类别
专业课程设置由两部分构成:一是课堂讲授,包括公共基础课和文化素质课,分为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心理健康、素质拓展培训和创业创新教育五大类。公共基础课为必修课。文化素质课分为必修和选修课。创业创新教育可将有关内容纳入专业综合实训中进行。二是专业课教学。应用型本科教育包括讲授基础课、专业能力主干课、专业选修课(可按专业方向模块组成选修课)、集中实践实际操作。专业基础课又分必修课和选修课;专业主干课为专业必修课。
5.能力构成及职业资格证书要求
能力标准是学生毕业后达到高绩效工作效果的基本能力要求。重点研究专业能力标准,对专业知识与能力进行明确定义域描述,并将能力培养与课程设置相对应。必须根据各岗位的主要任务明确描述职业能力,并据此确定学生在校期间应取得的核心职业证书、素质扩展证书的名称及相关要求;申请学位所要求获得的证书以及可以代替的扩展证书应予以特别说明。
6.培养途径、方法与考核
(1)培养途径。通过完善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及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巩固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强化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设置安排每学期有2—3周教学实践活动,实践教学不低于总学时的45%。课程教学计划增加职业鉴定内容,让课程教学与职业技能鉴定有机结合。以理论联系实际的理念,将行业、企业引入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专业教学活动,两者相结合,以实践促进基础理论的加深理解和巩固。培养方案中的每一环节不仅要符合高等教育教学规律,还要符合企事业单位的实际工作需要、用人特点。合理安排课程设置和专业实践教学课程设置;每种教学模式至少选择2门专业能力主干课进行试点。
(2)教学方法。各专业充分运用互动式教学、头脑风暴式教学、课堂讨论、案例分析方法等现代教学方法,强化课堂活动教学。要求行业、企业的实务界专家给现代教学授课,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课堂教学与实际情况的结合。在专业能力核心课程教学中,采用多种措施调动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交际沟通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3)实施途径。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并能熟练运用是理论教学的目标;通过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网络教学、视频教学等多种途径实现教学目的;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是构建学生专业协调平台、强化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4)考核制度。专业课程应以“能力为本”设计考试内容、考试方式和评分制度。注重过程考核,提倡专业课程开卷和闭卷结合。
我国的经济发展、社会和谐亟须改革和完善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同时,这也是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采用与企业共同合作,定向培养,以适应企业用人要求,提高企业的综合实力,在教学过程中重点培养学生各种能力和素质的,增强学生的职业道德、业务素质和社会责任意识,加强对大学生的职业指导工作,完善人才培养的质量评价体系,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李燕铭.社会需要应用型本科[N].中国教育报,2001-05-11.
[2] 郑晓梅.应用型人才与技术型人才之辨析——兼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额培养目标[J].现代教育科学,2011,(5).
[3] 窦胜功,卢纪华,周玉良.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4] 罗敏杰.基于企业技能需求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09.
[责任编辑 李 可]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4-0252-02
党的十八大指出:要进一步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推行科技改革,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因此,发展应用型本科是高校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
1.整合优化课程体系,综合能力全面发展
教育领域的工作者和学者们要认真落实国家的教育政策方针,寻求知识、能力、素质三者之间的平衡关系。合理安排课程的设置和教学的环节,按照“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结构,培养一批德才兼备的学生,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做出贡献。
2.以“学习为主,传授为辅”,追求学生的个性发展的教育理念
在课程安排上要以学生为主,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鼓励追求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培养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多角度的人才,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在教学中应发挥教师的积极主动性,起主导性的作用。
3.开设特色专业,培养学生的特长
我国要借鉴发达国家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经验,整合、优化教学思路和教学内容,强调工程实践训练,始终把“实践、创新”作为人才培养的目标,使学生争创自己专业领域的一流。
4.理论传授和工程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强调操作能力和分析能力
我们要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合理利用高等院校的资源,科学合理地安排实训课程和实习环节,训练学生的综合专业技能。激发学生的各种兴趣特长,引导其参加各种课外活动。高校应设置大学生竞赛活动,其目的是激发学生创新活动的热情和潜力。
5.加强人才核心能力,重点突出以“需求”为前提的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重点突出两个方面:一是突出教育思想要以“需求” 为前提。二是突出开展广泛的调研工作,对需求相关的职业、岗位进行分析,总结整理出人才将要供职职业、岗位所需要的专业知识、技术要求、基本素质的基本情况,从而建立起各职业岗位专业能力标准。通过将专业课程模式进行设计,体现对“需求”所需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能力体现等方面的涵盖。
6.强化培养人才的创新性,进一步改革教学方法
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是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不同的专业都要在树立教学理念、确定教学路线上要讲求实用性、实效性、实际性。教学模式研究要充分体现“讲授-学习-实践”的一体化。教学方法改革侧重于对实际问题的研究、设立项目的研究、研究方向的研究、实操能力的研究,探索以“行”求“知”的教学实现路径,通过实践的锻炼、重大项目的带动、实际应用与教学研究合作、国内和国际交流合作相结合的培养等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严谨治学精神、创造性思维和创业能力。
二、人才培养方案的主要内容及具体要求
1.人才培养目标
专业人才的培养应积极探索和认真研究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合理定位,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立足地方和中小企业需要,培养具有全国性、国际性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本科专门人才和高级技术型专门人才。
2.职业岗位
专业培养方案要确定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以从事的职业、岗位,有特殊要求的要确定毕业后将要从事的职位、岗位所涵盖的基本企业及所在区域。
3.培养规格及具体要求
(1)培养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独立思考、热爱所从事的事业、勇于进取的科学态度和良好学风,培养遵纪守法、廉洁奉公、敬业爱岗、乐于奉献的法制观念和职业道德。
(2)专业能力素质:要求学生通过对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系统学习,熟练掌握本专业的理论知识、实操能力、理论与实际结合运用的能力、知识拓展能力;具有能够将实践总结归纳概括的能力、与人和谐沟通交际的能力。
(3)科学文化素质:应用型本科学生应具有较好的文化基础,熟悉掌握英语和计算机基本操作知识,非英语专业应达到大学英语四级水平(或应用英语A级水平),非计算机专业类应达到全国计算机等级二级水平,计算机专业应达到初级程序员级水平。
4.课程类别
专业课程设置由两部分构成:一是课堂讲授,包括公共基础课和文化素质课,分为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心理健康、素质拓展培训和创业创新教育五大类。公共基础课为必修课。文化素质课分为必修和选修课。创业创新教育可将有关内容纳入专业综合实训中进行。二是专业课教学。应用型本科教育包括讲授基础课、专业能力主干课、专业选修课(可按专业方向模块组成选修课)、集中实践实际操作。专业基础课又分必修课和选修课;专业主干课为专业必修课。
5.能力构成及职业资格证书要求
能力标准是学生毕业后达到高绩效工作效果的基本能力要求。重点研究专业能力标准,对专业知识与能力进行明确定义域描述,并将能力培养与课程设置相对应。必须根据各岗位的主要任务明确描述职业能力,并据此确定学生在校期间应取得的核心职业证书、素质扩展证书的名称及相关要求;申请学位所要求获得的证书以及可以代替的扩展证书应予以特别说明。
6.培养途径、方法与考核
(1)培养途径。通过完善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及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巩固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强化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设置安排每学期有2—3周教学实践活动,实践教学不低于总学时的45%。课程教学计划增加职业鉴定内容,让课程教学与职业技能鉴定有机结合。以理论联系实际的理念,将行业、企业引入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专业教学活动,两者相结合,以实践促进基础理论的加深理解和巩固。培养方案中的每一环节不仅要符合高等教育教学规律,还要符合企事业单位的实际工作需要、用人特点。合理安排课程设置和专业实践教学课程设置;每种教学模式至少选择2门专业能力主干课进行试点。
(2)教学方法。各专业充分运用互动式教学、头脑风暴式教学、课堂讨论、案例分析方法等现代教学方法,强化课堂活动教学。要求行业、企业的实务界专家给现代教学授课,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课堂教学与实际情况的结合。在专业能力核心课程教学中,采用多种措施调动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交际沟通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3)实施途径。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并能熟练运用是理论教学的目标;通过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网络教学、视频教学等多种途径实现教学目的;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是构建学生专业协调平台、强化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4)考核制度。专业课程应以“能力为本”设计考试内容、考试方式和评分制度。注重过程考核,提倡专业课程开卷和闭卷结合。
我国的经济发展、社会和谐亟须改革和完善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同时,这也是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采用与企业共同合作,定向培养,以适应企业用人要求,提高企业的综合实力,在教学过程中重点培养学生各种能力和素质的,增强学生的职业道德、业务素质和社会责任意识,加强对大学生的职业指导工作,完善人才培养的质量评价体系,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李燕铭.社会需要应用型本科[N].中国教育报,2001-05-11.
[2] 郑晓梅.应用型人才与技术型人才之辨析——兼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额培养目标[J].现代教育科学,2011,(5).
[3] 窦胜功,卢纪华,周玉良.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4] 罗敏杰.基于企业技能需求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09.
[责任编辑 李 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