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针对当下地方媒体在新闻报道中存在的“报喜不报忧”现象,分析了其中的原因。文章阐明了一个媒体人应当秉承的职业精神。
关键词:善待媒体 媒介素养 舆论监督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在记者的采访报道中,时常会发现基层单位或某一领域的一些问题,或与民生有关,或有不正之风,或涉及行业“潜规则”,有的记者本想对此做些报道,但往往却被地方有关部门所制止。有的地方宣传部门竟然连当地雾霾天气这样关系百姓生活健康的新闻也不让报道。有时突发事件第一时间赶到事发现场发了连线报道,这本来就是广播媒体的优势,但报道之后却受到了批评。广播的及时性、贴近性、权威性因此被削弱,百姓的知情权和话语权完全让位于所谓的“招商引资的环境和大局”与地方政府“形象工程”之需。于是,在一些地区出现了基层报道并没有真正触及基层实际的问题,反而成为记者到各行业走马观花、专报好人好事、报喜不报忧式报道的展示。其实,转作风、改文风不应仅对媒体从业者而言,地方政府和主管宣传的领导也应当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提高媒介素养。
媒介功能和媒介素养
2011年,《人民日报》就“如何回应社会关切事件”连续发表了一系列评论文章:《“媒介素养”体现执政水平》《以包容的心态对待“异质思维”》《政府知错即改远比“一贯正确”更可信》《在良性互动中寻求“善治”》等等,这些文章充满锐气又富有理性的光芒,令人一振。2010年新年伊始,时任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提出:要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努力提高与媒体打交道的能力,切实做到善待媒体、善用媒体、善管媒体,充分发挥媒体凝聚力量、推动工作的积极作用。新华通讯社原总编辑南振中在一篇文章中说:“善用媒体,并不单指同媒体搞好关系,更重要的是应该尊重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及时发布人民群众应知欲知的重要信息。对重点、热点、难点问题不应采取回避的态度,更不能半遮半掩、捂着盖着,更不能躲猫猫,要在公布事实、明辨是非、指出厉害、及时沟通上下功夫。”①
传播学奠基人拉斯韦尔在《传播的结构和功能》中谈媒介功能时说:“第一大功能就是监测社会环境。”媒介预警是传媒的职责,如果发生重要的涉及与人们生活或生命健康有关的情况他不报告,传媒就失职了。第二个功能是“使社会的各部分不断调整自己,建立相互的协调关系”。②因为社会各部分,小到家庭,大到党、国家和人民的关系都是一种社会关系,这种社会关系需要各方面不断调整,才能趋近和谐。
所谓“媒介素养”,就是指正确地、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的能力,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进步。没有一定的媒介素养,就没有回应社会关注的能力。中共中央早在1950年4月就专门作出《关于在报纸刊物上展开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决定》(简称《决定》),其中规定:“在一切公开的场合,在人民群众中,特别在报纸刊物上展开对于工作中的一切错误和缺点的批评与自我批评。”《人民日报》全文刊发了这个《决定》,并配发了列宁和毛泽东关于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论述。2009年习近平在出席中央党校开学典礼时强调:“要提高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尊重新闻舆论的传播规律,要与媒体保持密切联系,自觉接受舆论监督。”也如《人民日报》所说:“对领导干部而言,媒介素养不仅是能力,更是一种心态。有平等的心态,才不会有“替党说话还是替人民说话”的傲慢官腔;有开放的心态,面对监督才能正视问题而不是列“记者黑名单”;有坦诚的心态,遭遇批评才会反躬自省而不是“诽谤定罪”。③
2013年以来,央视《新闻联播》和央广的《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中国内社会新闻占据了大部分时段。如:空气质量、曹家巷拆迁、问题鱼翅、菜价上涨等民生话题,成了每天新闻的主角。而关于北京和河北等地空气质量的报道在《新闻联播》中竟持续了好几天。这是中央出台“八项规定”之后,主流媒体出现的可喜变化,这说明,主流媒体的新闻正向着更加关注民生的方向迈进。
地方媒体舆论监督的困境成因
两年前某市市委宣传部曾召集部分媒体的中层干部召开会议, 就深化媒体改革、提高报道水平和宣传工作进行了座谈。与会媒体同人对本地宣传环境提出了忧虑,认为少数地方官员的作为成了制约本地媒体公信力和影响力的瓶颈。
去年某地方一位部门领导质问记者“你究竟是为党说话,还是为百姓说话?”引起媒体热议。这暴露了少数地方政府官员媒介素养中的意识误区:“由于官本位思想作祟,不愿把自己的工作置于媒体的监督之下”“认为‘公开越多,办事越难’”。④究其原因,少数地方官员总想把地方媒体作为自己话语的放大器,当成政府工作政绩和本地区城市形象的宣传工具,同时把自己这种观念等同于党的利益,而不是把媒体当作与大众平等沟通的平台,于是一切不利于本地形象的“舆情”和负面报道等都被看成“没与上级保持一致”,出了问题便打压甚至封堵。
“地方媒体是地方政府喉舌”思辨
“谣言止于公开”。当一个地区出现负面新闻或突发事件时,媒体被“失语”必将会使谣言四起,而现代网络微博的快速传播无疑将使政府相关部门陷于被动。在走基层报道中只唱赞歌而不说问题,也不利于媒体公信力的提高和有关方面工作的改进。根据社会关切,捕捉舆情热点并能主动发声,这才是基层政府积极应对的关键。
地方媒体的功能,不应当仅仅是地方政府的喉舌,或是个别地方领导干部面子的工具, 还是领导与百姓交流的“桥梁”,还是航海中的“预警”,是舆论监督和反映群众声音的平台。地方政绩当然应当宣传,但地方媒体不应成为一个地方面子工程的“放大器”,而应当成为领导干部手中的“望远镜”和“显微镜”。它通过媒体洞察民众的生活、思想状况,了解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执行情况,并把它转变为决策依据。试想,一颗健壮的参天大树怎么会忌讳啄木鸟把它身体内的害虫叼出去呢?
《人民日报》有文:政府公信的“无形资产”,远比经济成就等“有形资产”更为重要。⑤笔者身边的一个鲜活事例是,20年前,若没有思想解放就没有沈阳电台经济广播为民说话的监督类节目、全国经济广播十佳栏目《社会大哥大》;也不会有沈阳电台交通广播推出汽车维权节目《汽车小辣椒》,她之所以在辽沈汽车消费市场刮起了一股旋风,就是她的大胆和犀利,讲真话。广播若想在纷繁激烈的媒体竞争中不落人后,凸显自身的品格和公信力,必须加大舆论监督、服务民众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做好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也才能更好地为地方政府服务。
笔者认为:作为一个新闻人,一方面必须有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有洞察时事的能力;另一方面,新闻人还是一个城市文明和进步的守望者,是真善美的讴歌者,也是假丑恶的鞭挞者,是党和地方政府与市民沟通的桥梁,是社会的预警器。我们应当有公平正义的社会良知,有悲天悯人的人文情怀,有铁肩担道义、勇于担当的社会责任。
(作者单位:辽宁广播电视台都市广播)
(本文编辑:吕晓虹)
注 释
①南振中《“善待媒体”与“善待公众”》,载 《新闻战线》2010年第3期。
②陈满运《屏介媒体:媒介融合之路》,载《新闻界》2009年第2期。
③《“媒介素养”体现执政水平》,载2011年6月16日《人民日报》。
④孙雷军《论我国新闻舆论监督的现实困境》,载《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1年第7期。
⑤《警惕政府“无形资产”流失》,载2011年6月9日《人民日报》。
关键词:善待媒体 媒介素养 舆论监督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在记者的采访报道中,时常会发现基层单位或某一领域的一些问题,或与民生有关,或有不正之风,或涉及行业“潜规则”,有的记者本想对此做些报道,但往往却被地方有关部门所制止。有的地方宣传部门竟然连当地雾霾天气这样关系百姓生活健康的新闻也不让报道。有时突发事件第一时间赶到事发现场发了连线报道,这本来就是广播媒体的优势,但报道之后却受到了批评。广播的及时性、贴近性、权威性因此被削弱,百姓的知情权和话语权完全让位于所谓的“招商引资的环境和大局”与地方政府“形象工程”之需。于是,在一些地区出现了基层报道并没有真正触及基层实际的问题,反而成为记者到各行业走马观花、专报好人好事、报喜不报忧式报道的展示。其实,转作风、改文风不应仅对媒体从业者而言,地方政府和主管宣传的领导也应当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提高媒介素养。
媒介功能和媒介素养
2011年,《人民日报》就“如何回应社会关切事件”连续发表了一系列评论文章:《“媒介素养”体现执政水平》《以包容的心态对待“异质思维”》《政府知错即改远比“一贯正确”更可信》《在良性互动中寻求“善治”》等等,这些文章充满锐气又富有理性的光芒,令人一振。2010年新年伊始,时任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提出:要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努力提高与媒体打交道的能力,切实做到善待媒体、善用媒体、善管媒体,充分发挥媒体凝聚力量、推动工作的积极作用。新华通讯社原总编辑南振中在一篇文章中说:“善用媒体,并不单指同媒体搞好关系,更重要的是应该尊重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及时发布人民群众应知欲知的重要信息。对重点、热点、难点问题不应采取回避的态度,更不能半遮半掩、捂着盖着,更不能躲猫猫,要在公布事实、明辨是非、指出厉害、及时沟通上下功夫。”①
传播学奠基人拉斯韦尔在《传播的结构和功能》中谈媒介功能时说:“第一大功能就是监测社会环境。”媒介预警是传媒的职责,如果发生重要的涉及与人们生活或生命健康有关的情况他不报告,传媒就失职了。第二个功能是“使社会的各部分不断调整自己,建立相互的协调关系”。②因为社会各部分,小到家庭,大到党、国家和人民的关系都是一种社会关系,这种社会关系需要各方面不断调整,才能趋近和谐。
所谓“媒介素养”,就是指正确地、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的能力,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进步。没有一定的媒介素养,就没有回应社会关注的能力。中共中央早在1950年4月就专门作出《关于在报纸刊物上展开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决定》(简称《决定》),其中规定:“在一切公开的场合,在人民群众中,特别在报纸刊物上展开对于工作中的一切错误和缺点的批评与自我批评。”《人民日报》全文刊发了这个《决定》,并配发了列宁和毛泽东关于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论述。2009年习近平在出席中央党校开学典礼时强调:“要提高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尊重新闻舆论的传播规律,要与媒体保持密切联系,自觉接受舆论监督。”也如《人民日报》所说:“对领导干部而言,媒介素养不仅是能力,更是一种心态。有平等的心态,才不会有“替党说话还是替人民说话”的傲慢官腔;有开放的心态,面对监督才能正视问题而不是列“记者黑名单”;有坦诚的心态,遭遇批评才会反躬自省而不是“诽谤定罪”。③
2013年以来,央视《新闻联播》和央广的《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中国内社会新闻占据了大部分时段。如:空气质量、曹家巷拆迁、问题鱼翅、菜价上涨等民生话题,成了每天新闻的主角。而关于北京和河北等地空气质量的报道在《新闻联播》中竟持续了好几天。这是中央出台“八项规定”之后,主流媒体出现的可喜变化,这说明,主流媒体的新闻正向着更加关注民生的方向迈进。
地方媒体舆论监督的困境成因
两年前某市市委宣传部曾召集部分媒体的中层干部召开会议, 就深化媒体改革、提高报道水平和宣传工作进行了座谈。与会媒体同人对本地宣传环境提出了忧虑,认为少数地方官员的作为成了制约本地媒体公信力和影响力的瓶颈。
去年某地方一位部门领导质问记者“你究竟是为党说话,还是为百姓说话?”引起媒体热议。这暴露了少数地方政府官员媒介素养中的意识误区:“由于官本位思想作祟,不愿把自己的工作置于媒体的监督之下”“认为‘公开越多,办事越难’”。④究其原因,少数地方官员总想把地方媒体作为自己话语的放大器,当成政府工作政绩和本地区城市形象的宣传工具,同时把自己这种观念等同于党的利益,而不是把媒体当作与大众平等沟通的平台,于是一切不利于本地形象的“舆情”和负面报道等都被看成“没与上级保持一致”,出了问题便打压甚至封堵。
“地方媒体是地方政府喉舌”思辨
“谣言止于公开”。当一个地区出现负面新闻或突发事件时,媒体被“失语”必将会使谣言四起,而现代网络微博的快速传播无疑将使政府相关部门陷于被动。在走基层报道中只唱赞歌而不说问题,也不利于媒体公信力的提高和有关方面工作的改进。根据社会关切,捕捉舆情热点并能主动发声,这才是基层政府积极应对的关键。
地方媒体的功能,不应当仅仅是地方政府的喉舌,或是个别地方领导干部面子的工具, 还是领导与百姓交流的“桥梁”,还是航海中的“预警”,是舆论监督和反映群众声音的平台。地方政绩当然应当宣传,但地方媒体不应成为一个地方面子工程的“放大器”,而应当成为领导干部手中的“望远镜”和“显微镜”。它通过媒体洞察民众的生活、思想状况,了解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执行情况,并把它转变为决策依据。试想,一颗健壮的参天大树怎么会忌讳啄木鸟把它身体内的害虫叼出去呢?
《人民日报》有文:政府公信的“无形资产”,远比经济成就等“有形资产”更为重要。⑤笔者身边的一个鲜活事例是,20年前,若没有思想解放就没有沈阳电台经济广播为民说话的监督类节目、全国经济广播十佳栏目《社会大哥大》;也不会有沈阳电台交通广播推出汽车维权节目《汽车小辣椒》,她之所以在辽沈汽车消费市场刮起了一股旋风,就是她的大胆和犀利,讲真话。广播若想在纷繁激烈的媒体竞争中不落人后,凸显自身的品格和公信力,必须加大舆论监督、服务民众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做好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也才能更好地为地方政府服务。
笔者认为:作为一个新闻人,一方面必须有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有洞察时事的能力;另一方面,新闻人还是一个城市文明和进步的守望者,是真善美的讴歌者,也是假丑恶的鞭挞者,是党和地方政府与市民沟通的桥梁,是社会的预警器。我们应当有公平正义的社会良知,有悲天悯人的人文情怀,有铁肩担道义、勇于担当的社会责任。
(作者单位:辽宁广播电视台都市广播)
(本文编辑:吕晓虹)
注 释
①南振中《“善待媒体”与“善待公众”》,载 《新闻战线》2010年第3期。
②陈满运《屏介媒体:媒介融合之路》,载《新闻界》2009年第2期。
③《“媒介素养”体现执政水平》,载2011年6月16日《人民日报》。
④孙雷军《论我国新闻舆论监督的现实困境》,载《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1年第7期。
⑤《警惕政府“无形资产”流失》,载2011年6月9日《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