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与地上的轮回宿命

来源 :看历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zijiazu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我们唱着这首雄壮与悲壮相融的歌“五月的鲜花,开遍了原野”时,内心深处都会涌起一种莫名的感慨。当时间转盘的指针指向五月之时,我们会条件反射一样,在记忆的底片上搜索并曝光那场“8.0级撼世大地震”的每一个瞬间。一个月前,尼泊尔更为猛烈的地震再次令我们惊惶不已唏嘘不已……仅仅几十秒,加德满都12处世界文化遗产便毁之一旦……强大的天灾面前,渺小的人类再次变得不堪一击。
  人类文明有史以来,伴随着地球的各类灾害不断袭来,上天用它那只看不见的手,牢牢扼制着人类的命运咽喉。人类如它手中的玩物,如过山车般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人类的文明史经受着无数次考验之后,留下了诸多看不见摸不着的千古谜团。
  每一次大的地质运动,就像上天给人类的一道测试题,待人类在长长的暗道里解得差不多时,就再来一道。我们似乎可以苦笑着这样理解:人类就是在上天这种严酷的不断考验与提携中,一步步走到今天的。

克里特岛之谜


  古希腊有一个古老的岛——克里特岛。这里是欧洲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我们从中学历史课本已经知道,震惊世界的“克里特文明”就诞生在这里。公元前1500年(距今3500年),克里特岛一夜之间销声匿迹了,这个古老文明的海上王国在火山喷发中从地球上瞬间消失,成为千古之谜。
  此后,克里特岛一直活在古希腊神话里。这里是宙斯的故乡,于是就有了一个十分传奇的神话:宙斯化身为一头公牛,诱使腓尼基国公主欧罗巴骑在他身上来到克里特岛,并在这里与欧罗巴结合诞下3个孩子,其中一个叫米诺斯,做了克里特的国王。后来米诺斯修了一座迷宫一样的宫殿,名为克诺索斯王宫。
  20世纪初,考古人员终于找到了那个叫克诺索斯王宫的遗址,神话才逐渐清晰起来,走入我们的视野,一步步变成现实。
  历史真会伪装,带着几分神秘与好奇。21世纪初,当我踏上这座古老的岛屿时,映入眼帘的,却是满山遍野的橄榄绿,满眼的时尚繁荣与现代文明,完全没有古老与哀伤的影子。
  历史从未伪装。透过喧嚣的公路,在一片绿荫中,深藏着一个毫不起眼的台地,那里承载着一片遗迹。再走近一些,但见残墙断壁的王宫,漂亮的上粗下细的廊柱和瑰丽多姿的壁画……这些历史信息告诉我们,那就是传说中的“米诺斯文明”。
  目睹这个依山而建的文明帝国,强大的气场告诉我,历史从未走远。中央是长方形庭院,四周是国王宫殿、王后寝殿,双斧宫及贮藏室、仓库等相环抱,各建筑物之间有长廊、门厅、复道、阶梯等相连,还有十分科学的下水道排放系统,千门百户、曲折通达……我有些震撼了,这分明就是近现代我们熟悉的建筑群落,丝毫感受不到这是三千年前的布局。
  再往里走,可以看见一幅硕大的壁画,是一幅惟妙惟肖的斗牛图。那头牛正向前猛冲,一名少年在牛头前全力按住牛角,牛身后的少年则脚跟离地,双手扬起,把一名体态轻盈、身着红装的少女抛向空中,少女在空中做完空翻动作后,稳稳地倒立在牛背上。这不是古希腊神话里描写的情境吗?怎么与历史惊人的一致!
  惊奇还远没有结束,再深入往前走,宫殿的长廊里,还有一幅表现国王活动的壁画,看上去栩栩如生:画中的国王头戴装饰有百合花和孔雀羽毛一样的王冠,留着过肩的长发,脖子上戴着用一朵朵百合花串在一起的项链,身着短裙,腰束皮带,正大步流星地向前走去。3500年了,壁画依然故我,完美无缺、清晰逼真,从地下走上地面,好象穿越了时空,很多事情从来都没有发生过一样。博物馆的解说员告诉我,由于王冠和项链都装饰着百合花样的饰物,所以这幅壁画被唤为“戴百合花的国王”。
  刨开那层厚厚的火山灰,在那些重见天日的文物眼里,3500年不过弹指之间。而我除了赞叹其辉煌的文明之外,甚至可以伸手触摸到3500年前的一草一木,它们是那么清晰而完整地呈现在我的眼前。
  眼前的一切和背后的故事,就像发生在昨天一般,离我们如此之近,我的内心突然涌起种种阵痛与悸动。我甚至有些怀疑,考古学家是不是在判断上出现了偏差,这里的一切都是新的,哪里有3500年!
  同样的故事我们并不陌生。我们所熟知的三星堆文明,不同样是在一夜之间从天而降吗?仔细想想,两个文明的辉煌与消亡有着惊人的命运,只不过一个在东,一个在西,成为东西方文明的有力印证。

灾难与重生


  进入人类文明的子宫,探寻文明的起源,就像追寻人类的童年。自人类诞生以来,人们就历经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向标志着文明的青铜时代蹒跚前行,其间经历了数不清的风霜雨雪,天灾、饥荒、瘟疫、战争、掠夺、奴役……一路艰辛跋涉,才跨进了文明的门槛。
  然而文明远不是目的地,文明时代仍有着数不清的艰难与险阻。由是,一个严肃的问题摆在人类面前:如何用文明应对天灾与人祸?一个震耳欲聋的声音回荡在耳畔:造山运动之下,人类怎样直面生存与死亡?
  地球上的文明都有一个共同的源头——造山运动。“5·12汶川大地震”之后,我曾在《造山运动:造出一个天府之国》一书中写下这样一段特别的文字——
  大地是有生命的,它在不停地进行着自身的生命轮回。一亿五千万年来,老天爷一次又一次不厌其烦的造山运动,成就了现在的模样。当我们沉浸于鬼斧神工的美景,留连于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驻足于无数个谜团……我们无不惊叹,地震在毁灭一个又一个的文明之时,又在诞生一个又一个文明。
  九寨沟就是地震后留下的大大小小的堰塞湖;青城山、峨眉山都是造山运动的产物;亿万年来龙门山断裂带形成“孙子背爷爷”的世间奇观;万年冰川海螺沟冰川,也是地壳变迁形成的……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原来都是大自然造山运动的“成果集”。
  我们一方面在诅咒地震的同时,又在享受着千百年来地震带来的好处。同样,那是我们的祖先,甚至祖先的祖先……用破碎的家园和生命换来的。造山运动有如一柄带血的双刃剑,是我们的祖先像我们今天一样,在天崩地裂中历经家破人亡的代价,才换得今天的“世界级遗产”。这样,我们今天方可穿行在天府之国绵软的版图上,感悟一亿五千万年以来,天府之国独特的地理图景与丰厚的人文背景。
  一条正在往下深切的河谷就像地球表面的一道伤口,堰塞湖便是地球自愈结的“痂”。或许,这正是我们从另类视角解读造山运动的积极意义,也是重新认识我们美丽家园的另类入口。
  美国时代生活公司曾出版过一套24卷的历史人文丛书,丛书名叫《失落的文明》。每一本书都在图文并茂地讲述“已经消逝的古代文明”,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一度在英语世界非常流行。虽然全是些考古学家的重大发现,然而在这里,考古学不再是一般人读不懂的学科,而是丰富深刻又不枯燥烦琐,贴近我们真实生活的一段段故事。哪怕这些故事远在天边,给人的感觉却就像发生在身边一般。这些历史与文明的浩劫让我们知晓,文明发展的进程,绝不是简单直线的。历史上没有哪一种古代文明,不曾经历过曲折;有的文明,最后竟归于中断和湮没。相当多的文明创造,在时间的长流中消失了,等到若干世代以后,才重新出现。
  冥冥中我们看到,这是上天给予人类的轮回!有无数我们经历的惨痛和尚未破解的谜团,证明那一个个轮回的真实存在——玛雅文明、莫契文明、纳巴泰文明、迈锡尼文明、阿纳萨齐文明、奥尔梅克文明、克洛维斯文明、卡霍基亚文明、印度河流域文明、约旦纳巴泰文明、希腊迈锡尼文明等消失的文明就摆在我们眼前。楼兰古国、高棉王国、巴比伦王国、古罗马帝国、米诺斯王国、阿兹特克帝国、阿克苏姆王朝、亚特兰蒂斯王国等消失的文明古国一直长存于我们文明的谱系里。
  “年轮在流转,薪火代代相传;今天虽短暂,过去的就是永远。去年的太阳今年仍挂在天上,前辈的歌谣后人依然高唱,变幻的世界总有些不变的信仰。”来自内蒙古草原的杭盖乐队,在一首《轮回》的歌谣中,用悠扬婉转的旋律,唱出了其中的真谛。
  地上的我们,不时将目光投射到地下,虽然我们常常看不见摸不着,只因为那里面有我们的根,有我们的魂。很多时候没有了地下的给予,地上的我们便会似无根浮萍。
  “春夏秋冬四季轮回,生老病死命运轮回,年月更替兴衰轮回。”于自然如此,于人如此,于历史与文明而言,莫不如斯。
其他文献
这一组书信,展示的是一组日本工厂和侵略前线的通信。  和人与人之间的书信不同,这一组通信中所寄的有不少是工厂的厂报、通知等文件性的东西,这些材料缺少一些故事性,但却更真实。它告诉我们,在二战时日本的兵工厂是怎么运作的。  “现在国内的工厂,被动员再生产的公司也将资金增加到三倍,七千二百万日元,走上了将市内的许多和平产业工厂收购扩张的道路。工厂也是二十四小时,实施二部交替的昼夜交替工作制度,工作机械
期刊
“每家每户的庭院、空地以及路边空着的地方都种植上了蔬菜和蓖麻。蓖麻的种子是用于飞机润滑剂的原料。”书信中这样的句子很形象地描绘出二战时日本“总体战”战略所能达到的程度。和中国相比,日本的国土面积很小,但是每家每户的庭院和路边的空地上都种着可用于制造飞机润滑剂的蓖麻,其产量也非常可观。  现代战争是一场资源大战。毫无疑问,中国比日本有着更丰富的自然和人力资源,但是在20世纪30年代,自然资源大部分都
期刊
在20世纪30年代的英国街道,曾有一位“扁面杏眼”的华人流连忘返,对周边事物带着淡淡的表情仔细观察,然后归家后用寥寥几笔英文写下自己的所见所感。他就是蒋彝——以“哑行者”(The Silent Traveller)为名描绘异国风景的中国文人。  漂洋过海去英国  蒋彝出生于江西九江,1928年至1931年,蒋彝先后任皖赣两省的芜湖、当涂、九江三县县长。在任九江县县长期间,他怀着救国救民的壮志,力行
期刊
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把国家权力划分为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美国的立国者对政府普遍采取不信任的态度。为了保障公民自由和限制政府的权力,他们采用了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将行政权归总统,立法权归议会,司法权归最高法院,并让三者彼此制衡。  二战之后,资本主义各国行政权力普遍坐大,议会的权力反而日渐衰微,美国也不例外,总统的权势逐渐凌驾于议会的立法权与监督权之上,双方的矛盾时有发生。
期刊
读杂志 据说,近四亿五千四百万人从没有见过他,也不知道他长什么样。他从不公开露面,也不让记者采访,而且几乎从不让人给他照相。《柯莱尔斯》杂志称他为“亚洲的一个神秘人物”。  史叔:近期,一部《王牌特工:特工学院》在全国各大影院掀起了一股间谍热。大家似乎对于这种神秘又危险的职业充满了好奇,但现实总是比电影还要精彩百倍!史叔特意挖来了中国间谍界的传奇人物——戴笠的人生故事与大家分享。  小鱼干呢:  
期刊
公元1937年,农历丁丑年八月十五,中秋。当时的小津,也就是后来大家所熟知的导演小津安二郎,来到了黄浦江畔。他眺望黄埔江上的月亮,心旷神怡。他想起了当年日本的遣唐留学生阿倍仲麻吕的诗句:“翘首望东天”,咏的正是此情此景……但此时的小津,却是作为日本军人,作为侵华战争中的非正义的一方,作为毒气部队的一员,“进入”眼前这个颇有诗意的中国。  一面看风景,一面放毒气  1937年的小津安二郎,只是一名普
期刊
樊建川问来汇报的工作人员:“第一小分队到哪儿了?”  “已经到了没有路的地方。”工作人员展开一张手绘的地图。  今年是抗战胜利70周年,建川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从来没这么忙碌过。6月3日这一天,馆长樊建川要接待7波来访人员,但是他仍抽出时间来安排近期他最关心的事情——想办法从西藏阿里海拔4000米以上的山上,把美军飞虎队在二战时坠毁的飞机残骸背下来。听说飞机的一部分被美国人弄走,他禁不住骂了一句粗话。
期刊
坚硬无比的诺基亚手机,已经逝去,变成了一个业界传说,它什么时候卷土重来,目前尚不得而知。要对它做一番追忆和沉思的话,那么就必然要谈一谈它的历史,一谈它的历史,又会吃上一惊。  这家做手机的,原来是开造纸厂的!  纸业大亨  从表面上来看,手机与造纸完全是风马牛不相及,但事实上,两者大有渊源。手机所代表,乃是一种盛行于现代的人类信息传播技术;造纸,则代表的是发轫于古代的人类信息传播技术,本质上,它们
期刊
从罗家伦到钱钟书  有关民国时期的“高考”,被传诵最多的大概是与钱钟书有关的故事。  1929年,清华大学外语系招生时爆出一条新闻,一位数学只考了15分、本应被退回的考生却被破格录取,这个人就是钱钟书。为了突出戏剧性,在另外的版本中,钱先生的数学成绩被说成是0分。他自己后来回忆,“我数学考得不及格,但国文及英文还可以,为此事,当时校长罗家伦还特地召我至校长室谈话,蒙他特准而入学。我并向罗家伦弯腰鞠
期刊
大海是希腊文明的摇篮和归宿,且是恒久不变的主题。苏尼翁是希腊海边最美的所在,因为那里镶嵌着波塞冬海神殿。  海神殿形似离堆,风大。冬天的阳光,湛蓝的海水,在风的指引下分外美丽。海神殿矗立在风中,任世人瞻仰、凭吊。  静静地站在波塞冬海神殿中央,眺望着湛蓝的爱琴海,我真的为这样的宁静气场而深深折服。在这样的气场里,仰视海神殿那仅存的洁白石柱搭出的超越时空的几何图形,凝神静气,外部图像和内在意蕴上的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