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分析了近几年防汛中出现的中小河流造成的灾害,分析了中小河流在防汛抢险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几点对策和建议,以供相关部门、单位参考。
[关键词]中小河流;存在问题;防汛抢险
中图分类号:TV697.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8-0163-01
近些年来,我国中小河流每年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洪水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活生产安全。在汛期中,如何科学地维护、加固堤坝是抗洪抢险工作的重中之重。
1 近年中小河流出现的灾害
近几年,除了大江大河带来严重的洪涝灾害,中小河流也出现不少问题,带来的灾害越来越严重,2009年,中小河流造成的灾害损失约占总损失的80%。据国家防洪抗旱总指挥部消息:2012年截至7月29日,全国洪涝农作物受灾1.18亿亩,其中成灾5414万亩,受灾人口多达11915万人,因洪涝灾害死亡652人,房屋倒塌45.2万间,直接经济损失达525亿元。
中小河流大部分是没有防洪工程的,流域中最多有一些小型的水库,在洪涝灾害发生时,调节能力并不突出,甚至有可能“帮倒忙”,如水库堤坝没有达到标准,不牢固,持续暴雨时发生决堤,加剧洪涝灾害。由此可知,中小河流并没有形成综合的防洪能力,尤其是在汛期期间,山区和半山区的中小河流域问题更加突出,因为持续的强暴雨,突发性强、强度大、破坏力大,而中小河流域的防洪能力小,抗洪抢险环节非常薄弱。因此,加强中小河流的防汛工作是非常必要的。
2 中小河流防汛抢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 多数中小河流堤坝工程老化、破败
中小河流域上的堤坝工程没有得到重视,特别是中小河流支叉河更加没有重视,如我县滁河上的善厚镇内洪河、石杨镇内官渡河等支叉河,在中小河流治理中,根本没有治理。近几年汛期堤坝出现塌方、渗漏等严重问题之后,往往是今年此处出现问题修补此处,明年彼处出现问题修补彼处。修修补补,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堤坝的问题,这些建设上不到位,堤坝的质量得不到保证,防洪能力并没有得到提高。是目前造成溃堤的很重要的原因之一。
2.2 防洪体系不完善,标准低
按国家标准,农业防洪应该按照20年一遇的堤防工程设防,建造堤坝,城市防洪应该按照50年一遇的堤防工程设防,建造堤坝。但是,在中小河流域,许多堤坝都是达不到要求的,只防一时,没有考虑其他突发状况,给以后留下防洪的隐患。
2.3 防汛抢险意识淡薄
许多中小河流域在旱季河流水位较低的时候,周边村民在河道上开垦耕种,有的河堤甚至被损毁,因为有的村民没见过洪涝灾害的发生,没有设身处地的感觉,在河道开垦耕种的时候根本不知道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在真正遇到洪涝灾害的时候,通常会手无足措,这也同样会加重洪涝灾害带来的损失。
2.4 堤坝易受渗穿透,质量不过关
在中小河流域,很多堤坝的修筑都是就地取材的沙土,并没有使用符合标准规范的筑堤材料。而沙土往往粘性差、易受渗穿透,尤其是遇到暴雨时,容易受流水侵蚀,加重灾情,加大了抗洪抢险的难度。
2.5 人口不集中,加大抢险救灾难度
许多中小河流都是发源在山区、半山区,持续强暴雨时,容易发生山洪、泥石流、滑坡等次生灾害。而在这些地区,往往人口稀少,居住地比较分散,不集中,给防汛抢险工作带来更大的困难。
2.6 堤防无人管护
我县圩区河流堤防杂草杂树丛生,堤防附近农民在堤防上养羊、养鸡等家畜,降雨量上防水土流失严重,堤防损坏等问题,堤防无人管护,汛期查险无法查找,往往渗漏发展到较在时,才有可能发现,有时出现堤更坍塌时才发现。
3 应对措施
3.1 加强中小河流堤坝建筑的质量监督
无论在中小河流堤坝的建筑施工过程还是建筑材料的选择上,相关部门都应该进行严格的质量管理监督,对每一个建筑施工环节都进行严格的监督管理,以确保堤坝在建筑过程中不出现质量问题。
3.2 完善防洪体系和标准
有关部门应该制定更完善的中小河流域堤坝建筑标准和规范,施工单位应该严格按照规范和标准,采用符合标准规范的建筑材料建筑堤坝,培训施工人员规范操作,以保证在建筑材料和施工工序等方面不出差错。
3.3 加强中小河流域附近村民的防汛抢险意识
往年由于中小河流域附近村民的防汛抢险意识不够强,导致洪涝灾害发生时对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更大的损失。因此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应该组织中小河流域的群众学习相关抗洪抢险的知识。也要培训村民在洪涝灾害发生时可以采取的措施和抢险方法,有能力者也可以配合防汛抢险人员一起抗洪抢险。减少洪涝灾害发生时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3.4 汛期前做好防汛抢险的准备
在洪涝灾害发生时,如果能够及早发现,及早解决险情,将其扼杀在萌芽状态之时自然是最好的。要做到将险情扼杀在摇篮中,则必须寻查险情,做到“四勤”:眼勤、手勤、耳勤、脚勤,“三快”:发现快、处理快、报告快。
防汛人员应该全面了解所防护提防的防护能力,以及其薄弱环节和潜伏的隐患。这样在发现险情的时候,才能尽快分析出其产生原因、危险程度及发展趋势,尽快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控制险情或降低灾害带来的损失。同时做好防汛物资的和撤离群众的准备。重大险情发生时,应该抽调专业的抢险队及驻地部队参与抢险。
3.5 组织人员学习常用的抢险方法
中小河流洪涝灾害发生频率多的地段大部分是在农村或小村镇,抗洪抢险的方式大多秉着就地取材、安全、快速、有效的原则,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将险情控制住,把洪涝灾害的损失降到最小。对抗洪抢险人员进行定期培训,以备万一。
在中小河流上,常见的堤坝险情有四种:背水脱坡、临水崩塌、渗漏、滑坡和漫溢,以下从渗漏险情和临水崩塌的处理方式上略微阐述。
渗漏的抢护原则是临水截渗和背水反滤导渗。临水截渗是处理渗漏险情的有效措施,具体操作方法为临水坝坡堵截,又可分为:土工膜堵截、抛散粘土截渗、强堵漏洞进水口等。背水反滤导渗是让渗水通过反滤层流处,被保护的土壤颗粒不能通过滤层而阻止土壤流失,已达到固定堤坝的目的。可分为反滤导渗沟、反滤围井等。
临水崩塌险情的抢修原则是缓流消浪、增强堤坝的稳定性和抗冲能力。缓流消浪,可以通过挂柳挂枕提高坡面抗冲能力,或者用竹木排防浪。
增强堤坝稳定性,在修护中小河流堤坝时,可以采用护脚固基的方法,散抛块石,和桩柳固坡,当水不太深,迎水坡又因为受水流的冲刷坍塌时,可以在坍塌的下部分,间隔1m打排桩来加固堤坝的稳定性。
加强堤坝的抗冲能力,可以通过土工织物防冲,土工膜布防冲,或者土袋防冲,用土工编织袋,麻袋等装沙土,八成满,缝好袋口,袋口向内,依次错缝叠加放在受冲刷坡面上,直到超出浪高,以此提高坡面的抗冲击能力。
3.6 明确抗洪抢险组织纪律
全体抗洪人员,无论是干部还是普通抢险人员,都应该树立全局观念,严格遵守抗洪纪律,服从上级调度指挥。明确自身职责,落实到每一个人,分工要明确,快速投入到抗洪抢险工作当中。
4 结语
当前,我国各地中小河流引发的洪涝灾害不断加重,抗洪抢险工作虽然已有长足进步,但仍需进一步加强。国家应该对全国的中小河流进行分批分期治理,竭尽所能改善中小河流的防汛堤防和防汛工作,让中小河流的防汛工作能够得到保障。重视汛前的准备工作,在险情发生时能够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掌握有效的抗洪抢险方法,治理好中小河流的防汛工作,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 李亚妮,向晓利.浅析中小河流防汛抢险[J].陕西水利.2011,科技专刊:134-135.
[关键词]中小河流;存在问题;防汛抢险
中图分类号:TV697.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8-0163-01
近些年来,我国中小河流每年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洪水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活生产安全。在汛期中,如何科学地维护、加固堤坝是抗洪抢险工作的重中之重。
1 近年中小河流出现的灾害
近几年,除了大江大河带来严重的洪涝灾害,中小河流也出现不少问题,带来的灾害越来越严重,2009年,中小河流造成的灾害损失约占总损失的80%。据国家防洪抗旱总指挥部消息:2012年截至7月29日,全国洪涝农作物受灾1.18亿亩,其中成灾5414万亩,受灾人口多达11915万人,因洪涝灾害死亡652人,房屋倒塌45.2万间,直接经济损失达525亿元。
中小河流大部分是没有防洪工程的,流域中最多有一些小型的水库,在洪涝灾害发生时,调节能力并不突出,甚至有可能“帮倒忙”,如水库堤坝没有达到标准,不牢固,持续暴雨时发生决堤,加剧洪涝灾害。由此可知,中小河流并没有形成综合的防洪能力,尤其是在汛期期间,山区和半山区的中小河流域问题更加突出,因为持续的强暴雨,突发性强、强度大、破坏力大,而中小河流域的防洪能力小,抗洪抢险环节非常薄弱。因此,加强中小河流的防汛工作是非常必要的。
2 中小河流防汛抢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 多数中小河流堤坝工程老化、破败
中小河流域上的堤坝工程没有得到重视,特别是中小河流支叉河更加没有重视,如我县滁河上的善厚镇内洪河、石杨镇内官渡河等支叉河,在中小河流治理中,根本没有治理。近几年汛期堤坝出现塌方、渗漏等严重问题之后,往往是今年此处出现问题修补此处,明年彼处出现问题修补彼处。修修补补,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堤坝的问题,这些建设上不到位,堤坝的质量得不到保证,防洪能力并没有得到提高。是目前造成溃堤的很重要的原因之一。
2.2 防洪体系不完善,标准低
按国家标准,农业防洪应该按照20年一遇的堤防工程设防,建造堤坝,城市防洪应该按照50年一遇的堤防工程设防,建造堤坝。但是,在中小河流域,许多堤坝都是达不到要求的,只防一时,没有考虑其他突发状况,给以后留下防洪的隐患。
2.3 防汛抢险意识淡薄
许多中小河流域在旱季河流水位较低的时候,周边村民在河道上开垦耕种,有的河堤甚至被损毁,因为有的村民没见过洪涝灾害的发生,没有设身处地的感觉,在河道开垦耕种的时候根本不知道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在真正遇到洪涝灾害的时候,通常会手无足措,这也同样会加重洪涝灾害带来的损失。
2.4 堤坝易受渗穿透,质量不过关
在中小河流域,很多堤坝的修筑都是就地取材的沙土,并没有使用符合标准规范的筑堤材料。而沙土往往粘性差、易受渗穿透,尤其是遇到暴雨时,容易受流水侵蚀,加重灾情,加大了抗洪抢险的难度。
2.5 人口不集中,加大抢险救灾难度
许多中小河流都是发源在山区、半山区,持续强暴雨时,容易发生山洪、泥石流、滑坡等次生灾害。而在这些地区,往往人口稀少,居住地比较分散,不集中,给防汛抢险工作带来更大的困难。
2.6 堤防无人管护
我县圩区河流堤防杂草杂树丛生,堤防附近农民在堤防上养羊、养鸡等家畜,降雨量上防水土流失严重,堤防损坏等问题,堤防无人管护,汛期查险无法查找,往往渗漏发展到较在时,才有可能发现,有时出现堤更坍塌时才发现。
3 应对措施
3.1 加强中小河流堤坝建筑的质量监督
无论在中小河流堤坝的建筑施工过程还是建筑材料的选择上,相关部门都应该进行严格的质量管理监督,对每一个建筑施工环节都进行严格的监督管理,以确保堤坝在建筑过程中不出现质量问题。
3.2 完善防洪体系和标准
有关部门应该制定更完善的中小河流域堤坝建筑标准和规范,施工单位应该严格按照规范和标准,采用符合标准规范的建筑材料建筑堤坝,培训施工人员规范操作,以保证在建筑材料和施工工序等方面不出差错。
3.3 加强中小河流域附近村民的防汛抢险意识
往年由于中小河流域附近村民的防汛抢险意识不够强,导致洪涝灾害发生时对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更大的损失。因此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应该组织中小河流域的群众学习相关抗洪抢险的知识。也要培训村民在洪涝灾害发生时可以采取的措施和抢险方法,有能力者也可以配合防汛抢险人员一起抗洪抢险。减少洪涝灾害发生时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3.4 汛期前做好防汛抢险的准备
在洪涝灾害发生时,如果能够及早发现,及早解决险情,将其扼杀在萌芽状态之时自然是最好的。要做到将险情扼杀在摇篮中,则必须寻查险情,做到“四勤”:眼勤、手勤、耳勤、脚勤,“三快”:发现快、处理快、报告快。
防汛人员应该全面了解所防护提防的防护能力,以及其薄弱环节和潜伏的隐患。这样在发现险情的时候,才能尽快分析出其产生原因、危险程度及发展趋势,尽快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控制险情或降低灾害带来的损失。同时做好防汛物资的和撤离群众的准备。重大险情发生时,应该抽调专业的抢险队及驻地部队参与抢险。
3.5 组织人员学习常用的抢险方法
中小河流洪涝灾害发生频率多的地段大部分是在农村或小村镇,抗洪抢险的方式大多秉着就地取材、安全、快速、有效的原则,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将险情控制住,把洪涝灾害的损失降到最小。对抗洪抢险人员进行定期培训,以备万一。
在中小河流上,常见的堤坝险情有四种:背水脱坡、临水崩塌、渗漏、滑坡和漫溢,以下从渗漏险情和临水崩塌的处理方式上略微阐述。
渗漏的抢护原则是临水截渗和背水反滤导渗。临水截渗是处理渗漏险情的有效措施,具体操作方法为临水坝坡堵截,又可分为:土工膜堵截、抛散粘土截渗、强堵漏洞进水口等。背水反滤导渗是让渗水通过反滤层流处,被保护的土壤颗粒不能通过滤层而阻止土壤流失,已达到固定堤坝的目的。可分为反滤导渗沟、反滤围井等。
临水崩塌险情的抢修原则是缓流消浪、增强堤坝的稳定性和抗冲能力。缓流消浪,可以通过挂柳挂枕提高坡面抗冲能力,或者用竹木排防浪。
增强堤坝稳定性,在修护中小河流堤坝时,可以采用护脚固基的方法,散抛块石,和桩柳固坡,当水不太深,迎水坡又因为受水流的冲刷坍塌时,可以在坍塌的下部分,间隔1m打排桩来加固堤坝的稳定性。
加强堤坝的抗冲能力,可以通过土工织物防冲,土工膜布防冲,或者土袋防冲,用土工编织袋,麻袋等装沙土,八成满,缝好袋口,袋口向内,依次错缝叠加放在受冲刷坡面上,直到超出浪高,以此提高坡面的抗冲击能力。
3.6 明确抗洪抢险组织纪律
全体抗洪人员,无论是干部还是普通抢险人员,都应该树立全局观念,严格遵守抗洪纪律,服从上级调度指挥。明确自身职责,落实到每一个人,分工要明确,快速投入到抗洪抢险工作当中。
4 结语
当前,我国各地中小河流引发的洪涝灾害不断加重,抗洪抢险工作虽然已有长足进步,但仍需进一步加强。国家应该对全国的中小河流进行分批分期治理,竭尽所能改善中小河流的防汛堤防和防汛工作,让中小河流的防汛工作能够得到保障。重视汛前的准备工作,在险情发生时能够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掌握有效的抗洪抢险方法,治理好中小河流的防汛工作,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 李亚妮,向晓利.浅析中小河流防汛抢险[J].陕西水利.2011,科技专刊:13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