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是有规则的创造性思维活动。而“情趣是思维活动的温床”。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习兴趣总是与人的情感相联系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就有了主动体验的基础;有了兴趣,作文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激发学生学习情趣,变被动作文为主动作文,是作文教学落实素质教育的关键。在长期的作文教学实践中,我从以下五个方面激发学生情趣,让学生主动作文。
1从课文中引趣
小学语文课本是小百科全书。佳句华章,图文并茂,大千世界,尽收书中。我们要把小学生阅读课文的浓厚兴趣迁移到习作中来,形成积极主动的作文内驱力。
1.1仿写。从仿到作是作文训练的基本途径。我们引导学生仿写要配合各组教材的训练重点,各有侧重,形成系列。形式上可以写片段,也可以写整篇文章。如:教学《小木船》后,可以让学生选择身边的人和事,写一个自己熟悉的人,写出童心、童趣、童真。教学《少年闰土》后,让学生写一个片段,描写人物的外貌、语言和动作,借鉴课文中描写人物的方法,写出人物的特点。
1.2续写。以课文内容为主线,展开合理的想象,设想课文事件以外的情节,把课文略写的地方写详细。如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后,让学生写《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家中》;教学《凡卡》后,让学生假想爷爷收到信之后的情景,写《收信以后》;学了《半截蜡烛》以《蜡烛熄灭后》为题续编故事等等。让学生发散思维,激发写作情趣。
1.3扩写。按课文思路,对某部分内容扩展生发,详细补充,使之具体、形象、生动。如:教学《小音乐家扬科》后,让学生扩写其中“后来听到骂声、鞭打声、小孩的哭声、吵嚷声,狗叫声”一句,写一个片段。如教学完《守株待兔》这则寓言后,以《田地荒芜后》为题,引导学生为这则寓言写一个后传。
1.4改写。根据课文的主要内容,改变原文的表达形式。可从文章体裁的改变、人称的变换、结构的调整、描述方法的转换、语言的变化等方式进行改写。如:把古诗改写成记叙文,把倒叙改写成顺叙,把第三人称叙述改为第一人称叙述等。
1.5看图写文。课文中有许多插图,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仔细观察,训练作文。如教学《黄河象》时,让学生观察课文插图,写《我参观黄河象化石》,把自己假设为插图中的一名小学生,写一篇参观访问记。
2从生活中求趣
作文源于生活。大千世界,五彩缤纷。小学生的生活并不贫乏,在这改革开放,经济腾飞的年代,他们每天耳闻目睹,亲身经历,使习作素材丰富多彩。教师要善于引导他们做生活的有心人,捕捉生活中的闪光点,充实习作内容。由于学生写自己的日常生活,写自己熟悉的事物,写作兴趣也就更浓厚。
2.1写活动作文。让学生从喜爱的活动中捕捉材料作文。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的活动,有针对性的进行训练。如:有点学生在沙滩上挖地道,有学生在雪地里堆雪人,就让他们写“挖地道”、“堆雪人”;学生喜欢制作一些小玩具,就开展一次“小玩具展览”,让学生写展览会,写制作方法,写形态特点,写玩的方法,也可以写成小童话、小寓言。
平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从随意到有意,从简单到具体,把自己每天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择要记下,有话则长,无话则短,通过日记写真实生活,抒真情实感。
有时教师可以刻意地创设一些情境,让学生即兴写下来。如组织一次课外活动,组织一次课内小品表演,组织一次课间游戏,还可以制作一段录像播放。让学生兴趣盎然地参与,兴致勃勃地习作。
2.2写观察作文。观察是获取作文材料的重要途径。让学生学会观察方法,养成观察习惯,积累丰富素材,才能“有米下锅”。既要注意直接观察,观察社会生活,田园景色,家乡变化等;也不可忽视间接观察,如:看书、读报、看电影、看电视、听广播等。直接观察时要从顺序、位置、地点、角度等方面指导,有时可以引导做实验。如:观察“蚂蚁搬家”,可以先让学生自然观察,看蚂蚁搬家时的外形、动作、队形等,再进行人为的实验观察,在蚂蚁的队伍前面横一根树枝,挖一道小沟,也可以倒上一些水,再来观察蚂蚁如何爬山涉水。细致看,用心听,动手做,认真想。只有眼、耳、手、脑并用才是细致的观察,才有独到的结果,只有细致的观察,写的作文才有生活气息。
训练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写观察笔记,把观察的方法和结果写下来,也可以组织讨论,让学生自由发表看法,把观察的情况和自己的体会说一说,进行交流。
教学实践证明,学生观察得越细致、越独到,就越有表达欲,兴趣就越浓。
3从想象中寻趣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小学生富于想象,对形象感受极为敏锐,极富幻想。小学生作文一旦插上想象的翅膀,将会更加丰富多彩,充满情趣和生机。让学生在想象中作文是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一条重要途径,也可避免单纯模仿生搬硬套,开拓写作思路,还能使文章生动形象。想象激发了学生的兴趣点,使其乐于作文。
3.1给材料作文。这是要求学生根据概括的材料,想象出清晰的、丰富的、较细致的画面形象,把这“画面”用文字表达出来。教师在指导时可以提示想象的方向和方法,还要鼓励学生有勇气突破惯常的思路,用一种崭新的眼光去看待自己的描写对象。
3.2看图作文。看图作文(写话)也是诱发学生再造想象的有效途径。不管是单幅画,还是连幅画,由于画面的局限,线条的静止,给学生留有充分想象的空间。指导学生在展开想象前,对画面认真观察,并写出观察要点(或观察提纲),然后把简单的静止的画面想象成有声有色的动态画面,再具体地描述出来。
3.3写童话和科学小品。小学生爱读童话和科学小品,自然也爱写。如:有一次我发现教室的地面上有果皮纸屑,墙壁上有乱写乱画的痕迹,就让学生写《地板和墙壁的对话》,结果,这次习作比平时的生动的多。不但进行了思想教育,也激发了学生的习作热情。 4从自由中获趣
当前,小学生写的多数是命题作文(遵命作文),明明没有与文题相关的生活,却要硬去“挤”和“榨”,头脑里没有生活积累,习作时就无话可说,有的则胡编乱造,空空洞洞,这样的作文学生写起来自然是毫无兴趣的。我们不妨让学生按一定的要求,在一定的范围内自由命题,写“自由文”。
学生既然自己动手命题,必然要开动脑筋,挖掘平时的生活积累。这样更切合学生的生活实际,符合学生的作文心理,使学生获得作文兴趣。有利于对作文选材、组材的理解和掌握,有利于进一步开拓思路,发展思维,形成能力。
如班级举行的主题活动、学校组织的活动等等,均可作为学生习作的题材。老师先在活动前提出要求,要学生认真观察,这样避免了学生在活动结束后头脑空空,无话可写,使活动与作文脱节。学生有了目标,有了任务,情趣油然而生,还不时动脑筋。结束后要趁热打铁及时作文,效果更佳。
5从鼓励中激趣
写作需将大脑中储存的信息经过加工,流于笔端,是一种艰苦的创造性的劳动。学生写好一篇习作交给老师,是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和赞许。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这一心理,毫不吝啬地采取多种形式给予肯定和鼓励,使学生沉浸在成功的愉悦之中。
5.1认真批改,评优鼓励。要调动学生的作文积极性,就要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在批改时多圈圈点点,肯定优点;在眉批、总批中多写上鼓励的话,并给予较高的评价。对后进生更应善于发现他们习作中的“闪光点”,一字、一词、一句、一段都要充分肯定。学生经过努力,就得到表扬,“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人人感到有奔头,积极性自然高涨。
2.2讲评鼓励。讲评同样是学生提高作文水平的途径。一个学生在一篇作文中总有这样那样的优点,作为老师,应及时抓住学生作文中的进步之处给予表扬,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认识到“作文并不那么可怕”,驱除学生怕写作文的阴影。开学初,我努力注意做到这一点,几个星期后,有一个同学悄悄对我说:“徐老师,我喜欢写作文了。”发自内心的话语,体现了这位同学有了写作的情趣,作文也有了明显的进步。
5.3设园办报。组织学生自设作文园地,办专栏、小刊物、手抄报等。允许小社团竞争,然后进行评比。那些经常被教师、同学大力褒奖,又被推荐发表习作的学生,就会产生一定的成就感、自豪感和荣誉感,会更有信心,争取继续写出佳作,并积极投稿。
5.4举办征文、作文竞赛。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小学生的好胜欲十分强烈。通过举办征文、开展作文竞赛强化学生的竞争意识,满足他们的成就感,同时也让同学们产生非练笔不可的紧迫感,越来越爱写。
古人说“情动而辞发。”任何好的作品,无一不是在激情的支配下产生的。指导小学生作文,贵在激发情趣。小学生的作文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强烈的作文表达欲产生了,教师再适时点拨,作文能力就会提高。
1从课文中引趣
小学语文课本是小百科全书。佳句华章,图文并茂,大千世界,尽收书中。我们要把小学生阅读课文的浓厚兴趣迁移到习作中来,形成积极主动的作文内驱力。
1.1仿写。从仿到作是作文训练的基本途径。我们引导学生仿写要配合各组教材的训练重点,各有侧重,形成系列。形式上可以写片段,也可以写整篇文章。如:教学《小木船》后,可以让学生选择身边的人和事,写一个自己熟悉的人,写出童心、童趣、童真。教学《少年闰土》后,让学生写一个片段,描写人物的外貌、语言和动作,借鉴课文中描写人物的方法,写出人物的特点。
1.2续写。以课文内容为主线,展开合理的想象,设想课文事件以外的情节,把课文略写的地方写详细。如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后,让学生写《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家中》;教学《凡卡》后,让学生假想爷爷收到信之后的情景,写《收信以后》;学了《半截蜡烛》以《蜡烛熄灭后》为题续编故事等等。让学生发散思维,激发写作情趣。
1.3扩写。按课文思路,对某部分内容扩展生发,详细补充,使之具体、形象、生动。如:教学《小音乐家扬科》后,让学生扩写其中“后来听到骂声、鞭打声、小孩的哭声、吵嚷声,狗叫声”一句,写一个片段。如教学完《守株待兔》这则寓言后,以《田地荒芜后》为题,引导学生为这则寓言写一个后传。
1.4改写。根据课文的主要内容,改变原文的表达形式。可从文章体裁的改变、人称的变换、结构的调整、描述方法的转换、语言的变化等方式进行改写。如:把古诗改写成记叙文,把倒叙改写成顺叙,把第三人称叙述改为第一人称叙述等。
1.5看图写文。课文中有许多插图,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仔细观察,训练作文。如教学《黄河象》时,让学生观察课文插图,写《我参观黄河象化石》,把自己假设为插图中的一名小学生,写一篇参观访问记。
2从生活中求趣
作文源于生活。大千世界,五彩缤纷。小学生的生活并不贫乏,在这改革开放,经济腾飞的年代,他们每天耳闻目睹,亲身经历,使习作素材丰富多彩。教师要善于引导他们做生活的有心人,捕捉生活中的闪光点,充实习作内容。由于学生写自己的日常生活,写自己熟悉的事物,写作兴趣也就更浓厚。
2.1写活动作文。让学生从喜爱的活动中捕捉材料作文。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的活动,有针对性的进行训练。如:有点学生在沙滩上挖地道,有学生在雪地里堆雪人,就让他们写“挖地道”、“堆雪人”;学生喜欢制作一些小玩具,就开展一次“小玩具展览”,让学生写展览会,写制作方法,写形态特点,写玩的方法,也可以写成小童话、小寓言。
平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从随意到有意,从简单到具体,把自己每天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择要记下,有话则长,无话则短,通过日记写真实生活,抒真情实感。
有时教师可以刻意地创设一些情境,让学生即兴写下来。如组织一次课外活动,组织一次课内小品表演,组织一次课间游戏,还可以制作一段录像播放。让学生兴趣盎然地参与,兴致勃勃地习作。
2.2写观察作文。观察是获取作文材料的重要途径。让学生学会观察方法,养成观察习惯,积累丰富素材,才能“有米下锅”。既要注意直接观察,观察社会生活,田园景色,家乡变化等;也不可忽视间接观察,如:看书、读报、看电影、看电视、听广播等。直接观察时要从顺序、位置、地点、角度等方面指导,有时可以引导做实验。如:观察“蚂蚁搬家”,可以先让学生自然观察,看蚂蚁搬家时的外形、动作、队形等,再进行人为的实验观察,在蚂蚁的队伍前面横一根树枝,挖一道小沟,也可以倒上一些水,再来观察蚂蚁如何爬山涉水。细致看,用心听,动手做,认真想。只有眼、耳、手、脑并用才是细致的观察,才有独到的结果,只有细致的观察,写的作文才有生活气息。
训练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写观察笔记,把观察的方法和结果写下来,也可以组织讨论,让学生自由发表看法,把观察的情况和自己的体会说一说,进行交流。
教学实践证明,学生观察得越细致、越独到,就越有表达欲,兴趣就越浓。
3从想象中寻趣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小学生富于想象,对形象感受极为敏锐,极富幻想。小学生作文一旦插上想象的翅膀,将会更加丰富多彩,充满情趣和生机。让学生在想象中作文是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一条重要途径,也可避免单纯模仿生搬硬套,开拓写作思路,还能使文章生动形象。想象激发了学生的兴趣点,使其乐于作文。
3.1给材料作文。这是要求学生根据概括的材料,想象出清晰的、丰富的、较细致的画面形象,把这“画面”用文字表达出来。教师在指导时可以提示想象的方向和方法,还要鼓励学生有勇气突破惯常的思路,用一种崭新的眼光去看待自己的描写对象。
3.2看图作文。看图作文(写话)也是诱发学生再造想象的有效途径。不管是单幅画,还是连幅画,由于画面的局限,线条的静止,给学生留有充分想象的空间。指导学生在展开想象前,对画面认真观察,并写出观察要点(或观察提纲),然后把简单的静止的画面想象成有声有色的动态画面,再具体地描述出来。
3.3写童话和科学小品。小学生爱读童话和科学小品,自然也爱写。如:有一次我发现教室的地面上有果皮纸屑,墙壁上有乱写乱画的痕迹,就让学生写《地板和墙壁的对话》,结果,这次习作比平时的生动的多。不但进行了思想教育,也激发了学生的习作热情。 4从自由中获趣
当前,小学生写的多数是命题作文(遵命作文),明明没有与文题相关的生活,却要硬去“挤”和“榨”,头脑里没有生活积累,习作时就无话可说,有的则胡编乱造,空空洞洞,这样的作文学生写起来自然是毫无兴趣的。我们不妨让学生按一定的要求,在一定的范围内自由命题,写“自由文”。
学生既然自己动手命题,必然要开动脑筋,挖掘平时的生活积累。这样更切合学生的生活实际,符合学生的作文心理,使学生获得作文兴趣。有利于对作文选材、组材的理解和掌握,有利于进一步开拓思路,发展思维,形成能力。
如班级举行的主题活动、学校组织的活动等等,均可作为学生习作的题材。老师先在活动前提出要求,要学生认真观察,这样避免了学生在活动结束后头脑空空,无话可写,使活动与作文脱节。学生有了目标,有了任务,情趣油然而生,还不时动脑筋。结束后要趁热打铁及时作文,效果更佳。
5从鼓励中激趣
写作需将大脑中储存的信息经过加工,流于笔端,是一种艰苦的创造性的劳动。学生写好一篇习作交给老师,是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和赞许。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这一心理,毫不吝啬地采取多种形式给予肯定和鼓励,使学生沉浸在成功的愉悦之中。
5.1认真批改,评优鼓励。要调动学生的作文积极性,就要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在批改时多圈圈点点,肯定优点;在眉批、总批中多写上鼓励的话,并给予较高的评价。对后进生更应善于发现他们习作中的“闪光点”,一字、一词、一句、一段都要充分肯定。学生经过努力,就得到表扬,“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人人感到有奔头,积极性自然高涨。
2.2讲评鼓励。讲评同样是学生提高作文水平的途径。一个学生在一篇作文中总有这样那样的优点,作为老师,应及时抓住学生作文中的进步之处给予表扬,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认识到“作文并不那么可怕”,驱除学生怕写作文的阴影。开学初,我努力注意做到这一点,几个星期后,有一个同学悄悄对我说:“徐老师,我喜欢写作文了。”发自内心的话语,体现了这位同学有了写作的情趣,作文也有了明显的进步。
5.3设园办报。组织学生自设作文园地,办专栏、小刊物、手抄报等。允许小社团竞争,然后进行评比。那些经常被教师、同学大力褒奖,又被推荐发表习作的学生,就会产生一定的成就感、自豪感和荣誉感,会更有信心,争取继续写出佳作,并积极投稿。
5.4举办征文、作文竞赛。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小学生的好胜欲十分强烈。通过举办征文、开展作文竞赛强化学生的竞争意识,满足他们的成就感,同时也让同学们产生非练笔不可的紧迫感,越来越爱写。
古人说“情动而辞发。”任何好的作品,无一不是在激情的支配下产生的。指导小学生作文,贵在激发情趣。小学生的作文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强烈的作文表达欲产生了,教师再适时点拨,作文能力就会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