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地质条件下船舶落锚贯入深度影响分析

来源 :浙江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guangyun_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船舶落锚损伤是造成海底管道第三方破坏的主要因素,因此确定落锚贯入深度对海底管道安全运行意义重大.为此以霍尔锚为例,基于渤海海域环境条件,分别研究了不同地质特征参数对落锚贯入深度的影响,对比分析了Young公式和能量法公式计算结果的差异,并对DNV-RP-F107和DNV-RP-F114两规范中公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使用Young公式得到的数值较小,且不能反映落锚深度与土质特征参数的关系;能量法公式可以定性分析砂土和黏土特征参数对落锚深度的影响,且砂土的贯入深度明显小于黏土,砂土的内摩擦角越大,贯入深度越小,黏土的粘聚力越大,贯入深度越小,且使用DNV-RP-F114规范公式的计算结果较DNV-RP-F107大.
其他文献
为提高印染废水中Sb的去除效率,通过优化制备工艺获得羟基磷灰石吸附材料(High performance hydroxyapatite,HP-HAP),并采用FTIR、XRD、FESEM和BET对HP-HAP进行了表征,评价其对水溶液中Sb的吸附性能,并分析应用于印染废水中Sb吸附去除的可行性.结果表明:HP-HAP产品的最优制备工艺为钙磷摩尔比1.5、反应温度35℃、反应时间1 h、陈化时间6 h;HP-HAP对水溶液中Sb(Ⅲ)的最优吸附条件为Sb质量浓度3 mg/L、HP-HAP 用量0.6 g、p
研究草鱼单养(以下简称单养组)和草鱼-凡纳滨对虾混养(以下简称混养组)2种养殖模式下草鱼肌肉营养成分的差异,为选择适宜的养殖方式、改善养殖草鱼营养品质提供参考.采用生化分析方法对2种养殖模式下草鱼肌肉的一般营养成分、氨基酸含量、脂肪酸含量进行营养成分分析比较.单养组草鱼肌肉水分含量显著高于混养组(P<0.05),混养组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单养组(P<0.05).单养组和混养组草鱼肌肉均检测出18种氨基酸,除胱氨酸、组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在两组间不存在显著差异外,其余氨基酸均是单养组显著高于混养组(P<0.0
主要针对中性蛋白酶、胰蛋白酶、风味酶3种酶在不同加酶量下酶解金枪鱼加工副产物(下脚料)过程对其可溶性蛋白转化率的影响,以及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酵母菌3种可食用性商业菌在不同添加量下对其可溶性蛋白转化率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金枪鱼下脚料添加量为2 g,料液比1:5时,酶解过程风味蛋白酶转化率最大值16.79%,胰蛋白酶转化率最大值16.63%,中性蛋白酶转化率最大值16.57%.发酵过程中,酵母菌接种量40%在发酵第5天时,蛋白转化率最大值为16.48%,嗜热链球菌接种量30%在发酵第5天时,蛋白转
发酵液ABFII是采用生物转化技术制备的富含营养生长素和抑菌成分的产品,无任何添加,工艺绿色,无污染零排放,提示可以作为一种潜在的生物液体菌肥深入研究.文章对不同菌株发酵的金枪鱼加工副产物的发酵液(aquatic by-products fermentation,ABFII)进行了抗菌活性的评价.结果表明,利用施氏假单胞菌、类芽孢杆菌、黑曲霉、季也蒙假丝酵母和枯草芽孢杆菌发酵金枪鱼副产物制备的产品(ABFII)能有效抑制瓜链格孢菌和拟盘多毛孢的增殖,其抗菌活性在酸性条件和低于75℃温度下非常稳定,其它2种
自我国实施了海洋伏季休渔制度以来,确定市售鱼类的死亡时间成了渔业执法领域的难题.本论文借鉴了法医学研究,探索死亡鱼类肌肉组织中18S核糖体RNA(18s)降解程度来推断死亡时间的可行性.先通过分析在(0~1℃)低温贮存条件下斑马鱼肌肉组织18s的降解动力学,结果表明肌肉组织内18s呈现区域偏好性的时序降解.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种基于逆转录PCR检测多个特定片长18s降解物的技术,推测鱼类死亡时间的方法原型.虽然该方法仍存在局限性,但在1~7d的死亡后冷藏时间范围内具有可行性.
系统分析和评价鲣鱼精巢营养成分、脂肪酸和矿物质元素组成及含量.利用气相色谱、氨基酸分析仪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测定鲣鱼精巢脂肪酸、氨基酸和矿物质元素组成.常规营养成分分析表明:新鲜鲣鱼精巢水分含量为(76.36±1.14)%;干燥的精巢中粗蛋白、粗脂肪、总核酸和灰分的含量分别为(52.71±0.42)%、(10.36±0.79)%、(27.59±0.43)%和(3.34±0.14)%.氨基酸组成分析表明鲣鱼精巢中精氨酸含量最高(9.29±0.09)%,其次为谷氨酸(5.95±0.05)%
针对气幕式围油栏技术无法根据围油效果进行自动调节控制参数的不足,提出以气幕围油距离作为围油效果的标准,开发了一套运用模糊PID的气幕围油栏系统.该系统以围油距离与期望值偏差以及偏差率的动态特征为输入参数,以控制参数为输出参数.设计优化隶属函数与模糊控制规则,搭建仿真模型,通过阶跃信号的激励,得到PID与模糊PID控制的响应对比曲线,最后进行了水池中的模型试验.结果表明,模糊PID控制响应能更早达到稳定期,后期围油效果稳定,证明了此控制策略具有稳定性强、超调量小等特点.最后,进行水池中的试验,可知基于此算法
通过高温下在N2中热解合成一种铁-氮-碳吸附材料,通过SEM、EDS、TEM和XRD等对其结构进行表征,试验了初始pH、投加量、吸附时间、温度和初始浓度等条件对吸附除磷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的材料在pH为1,温度25℃时,对磷的最大吸附容量可达3.47 mg·g-1.吸附动力学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以单层的化学吸附为主,且材料对磷酸盐的吸附等温线符合Freundlich方程.该材料对富营养化水体磷吸附去除具有一定应用潜力.
研究碳源和不同浓度芽孢杆菌及光合细菌对养殖尾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同时添加碳源和芽孢杆菌及光合细菌对总无机氮、氨氮、亚硝酸盐氮和活性磷酸盐的去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养殖尾水在芽孢杆菌和光合细菌浓度为1 g·m-3和1 mL·m-3情况下处理5 d后,活性磷酸盐、亚硝酸盐氮和氨氮去除率均达85%以上,总无机氮去除率达80%以上.综合本研究中芽孢杆菌及光合细菌不同添加量对养殖尾水处理效果,结合处理成本,建议养殖尾水处理中芽孢杆菌及光合细菌添加量分别为1g·m-3和1mL·m-3较为适宜,在此条件
[目的]通过分析不同产地苦楝果实和种核表型性状,探讨其变异程度和变异规律,为苦楝引种栽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巢式方差分析、多重比较、相关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对15个产地苦楝的果实和种核的8个表型性状变异特征、变异来源、表型分化水平、与地理气候因子的相关性以及种源的聚类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苦楝各表型性状在产地内和产地间均达到极显著差异,产地间的遗传分化显著.各表型性状在产地内的变异系数变幅为8.24%~20.78%,平均变异系数为14.47%,其中果形指数的变异系数最小(10.14%),种核体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