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意大利插画大师罗伯特·英诺森提著有一本《房子》,记录了一座老房子的百年变迁。房子,是家,是温暖,是一种文化。
黄河滩上,数代农民建房的血泪史,让人动容。从土坯房到砖瓦房,再到新社区的楼房,房子的更替,折射出时代变迁。高青县木李镇龙湾社区,一个因黄河滩区搬迁而成立的新社区,住在这里的,家家都有一个关于房子的故事。
土坯房
赵存增离开县城,一路狂奔,终于站到了黄河大堤上。
放眼望去,一片汪洋,过去的村庄、庄稼都泡在了水里,他努力搜寻自己的村庄,艰难涉水回到家里。
那是1976年,赵存增26岁,已经有了两个孩子。那一年真是多事之秋,夏天的一个晚上,大地轰隆,房屋震响,惊醒的赵存增一手拖着一个孩子奔出房门。没过几天,有伤员从几百公里外的唐山运到了高青县医院。直到今天,这次大地震依旧让人心悸。
地震带来的惊慌还未消弭,黄河上就来了大水。
水冲进了院子,进了屋子,没过了茶几。把老人和孩子送到外村的安全地域,赵存增随着村里的青壮年一起抗洪,好在村里的房子都没有倒塌,但临近的北李、南李等村受灾更重,村庄周围的防洪堤决了口,有房屋倒塌。他们就蒸了窝头,用簸箩放在水中的木板上,送到邻村,帮助那些苦难的亲友。
抗洪40天,洪水终于退去。
一层厚厚的淤泥遍布黄河滩,庄稼东倒西歪,人们又一次重建家园。赵存增记得,那几年几乎年年发洪水,肆虐的黄河使着性子乱窜。
那些年,赵存增在县城的棉纺厂上班,后来他又有了两个孩子,辞职回到村里。黄土地虽然屡遭洪水,却也有一般土地没法比的价值。河滩里土地多,粮食产量也高,鲁北地区多盐碱地,黄河滩上却没有。
对土地的依赖,让人们世代守着这条暴躁的大河。
没有洪水的时候,造屋,成为人们的重要工作。
在过去,能有一个自己亲手打造的小院,是无数农民最大的梦想。
回忆第一次建房,赵存增颇为感慨:“那是45年前的事了,我还在棉纺厂上班,发了一个月工资,回来盖屋。”
他是家里的老大,还有两个弟弟,21岁结婚,有了两个孩子。人口多了,不能再和父母兄弟住在一起。
盖房之前,筑高台最重要。
黄河边的村庄,非常奇怪,家家户户住在高台上,像一座座城堡。人们只能用这样笨重的办法,尽量让家园接近天空,抵御不安分的洪水。
一家人没日没夜地推土,筑起一座高高的台子。“盖房子并不难,这堆土相当厉害。”高台筑起,房子才有了盼头。
那时候,盖房不用请施工队。村里的老少爷们,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人人都成了建筑工人。土坯房建起来也简单,最重要的是用两个木板脱泥坯。没过几天,三间土坯房就建了起来。
黄河,为建房提供了原材料。那时的农村,家家户户都把黄河安在了家里。
换瓦房
1990年,赵存增40岁,再次建房。
改革开放后,有人买了牲口,村里也出现了拖拉机,拉土更方便了,筑高台的速度得到提升。
他已经有了4个孩子,黄河也不像过去那样肆虐。
把老房子拆了,没有再请亲友帮忙,而是请了专业的施工队,加固了高台,五间敞亮的瓦房出现在村里。第二年,又建了偏房。他特意将偏房建成平房,显得很气派。
院子里,种上了小枣树、核桃树。孩子们进进出出,在树下成长。
比赵存增年轻十几岁的李云远,1976年发大水的时候正上初中。同樣在黄河滩上长大,同样对黄河有着复杂的深情,同样的,他也盖了两次房子。
其实不止两次,他兄弟5个,每个人盖房子,都是5人齐心协力。1984年,5兄弟一起,为李云远盖了土坯房。
他没有满足,从住进土坯房开始,他就在为更大的梦想做准备。
村外的野地里,常见到5兄弟露着脚丫子挖土、推土的身影。继而一年准备石头,一年准备砖,等材料准备齐了,施工队进驻,高台上,一座崭新的瓦房建了起来。
那时候,谁家盖房不是准备好几年?从土坯房到砖房,地基越来越高,走到滩区,随便找个地基往下挖,不同年代的房屋一目了然,一挖,就挖出了黄河畔的居住史。
李云远很高兴,他建起了村里第5座砖房。
然而,那种历历在目的艰辛,至今仍印在脑子里。数字能说明问题:盖房子,他花了8000元,但筑高台却花了1万多。
看谁家富足,不是看房子,而是看谁家的高台高。
住楼房
新的时代来临。
房子越来越好,但生活的根本限制依然存在。
受黄河行洪安全要求限制,滩区内所有村庄至今不通公交车,公共基础设施配套落后,出行难、上学难、就医难是这里的生活常态,而在大堤内日夜与黄河为伴,每逢汛期来临,居民们更是提心吊胆。
2017年8月1日,国务院正式印发了《山东省黄河滩区居民迁建规划》。目标是到2020年,全面完成山东黄河滩区居民迁建各项任务,基本解决60.62万滩区居民的防洪安全和安居问题。
高青县黄河滩区居民迁建工程涉及常家镇、黑里寨镇、木李镇3个镇17个村1443户5275人,全部以外迁方式进行安置,建设3个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住宅楼55栋1848套及附属配套设施,总建筑面积22.3万平方米,概算总投资6.67亿元。自2017年5月启动,2018年3月全面动工,工程分两期建设,其中,一期工程目前已达到入住条件,基本搬迁入住;二期工程预计2020年底前完成社区建设任务。
龙湾村,便在一期工程之列。
木李镇的滩区搬迁,涉及两个行政村,分别是龙湾村,包括白龙湾、内赵、内清、南李4个自然村,402户,1452人;昌盛村,包括北李、三圣自然村,193户,708人。龙湾村492套新房,14栋楼,二期启动252套新房。 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现代化的居住小区呈现在滩区百姓的眼前,从黄河大堤内的滩区搬迁到大堤外的新小区,几代滩区群众的梦想成为了看得见摸得着的现实。每栋楼的设置是“6+1”户型,一层是电梯还有储藏室,上面6层是住宅楼,带电梯,在全省开创了先例。
有些老人不愿意搬,好几辈住在一起,不想换环境。村里不断做工作,年轻人也说服老人,黄河滩道路硬化少,孩子每天得去外面上学,也不方便。国家的政策也好,搬出去,换新的环境,迎接新生活。
2020年7月,新房交房。到了10月,陆续有人搬了出去。搬家前,县里来人,给每家每户拍摄了纪念照片,制作成册。
赵存增搬得比较早,孩子们都先后成家了,不在身边。老两口收拾了东西,分几次搬进了90平米的新房。告别黄河,告别村庄,告别老屋,告别枣树、核桃树。
瓦房已经老了,树也长高了。
最后一次,他没有让老伴回来,怕她伤心。他忍住即将夺眶而出的泪水,锁上房门。
留恋,但离开的脚步依然坚定。
新的龙湾社区,建在镇政府驻地,距离老村七八公里。崭新的六层电梯楼房,60、90、120平米三种户型,满足不同家庭的需要。
赵存增慢慢感受到了新生活的美好。
年轻人大都出去了,搞运输、装修、建筑,最远辐射到张店、东营、济南。他每天和老伙伴们聚在广场上聊天、下棋,早晨,围着小区跑一圈,晚上,再跑一圈。
“在黃河滩住,一直不安宁。现在的生活,真是盼望了一生。”
社区之变
隔几天,李云远就会回到黄河滩,站在过去房子的位置,想一些过去的事。过去曾深扎在童年记忆中的村庄,炊烟袅袅的村庄,被河水侵蚀的村庄,慢慢成了废墟,又成了耕地。
是留恋,也是工作。
作为龙湾社区的党支部书记,他全程参与并主导了搬迁。他曾罹患肿瘤,好在发现及时,做了手术。正赶上搬迁的关键期,手术后没多久他就回到了工作岗位。以前150多斤的壮汉,现在不到100斤。不少村民为他担心,他却不在乎。
村里过去的土地,以及房屋推倒后新生的土地,大都流转了出去。
过去种地,多种植小麦、玉米,有时候种点儿棉花。村里搞起了合作社,以分红的方式,把土地集约起来。“刚开始种植小麦、玉米,种了一年,感觉收入不太理想,下一步准备种植大棚土豆。”
黄河滩沙土肥沃,当地有种植土豆的传统,之前就有许多人种植蔬菜大棚。有经验,有土地,有技术,现代化农业即将在黄河滩上萌芽。
初冬时节,天气渐冷,而贫困户张永政的新家却温暖如春。“以前,俺们住在黄河滩区破旧的平房里,冬冷夏潮。现在,全家搬进了政府给建的电梯房,附近还有学校、超市、卫生院各种配套。家里的土地都流转了,我在离家2公里的得益乳业有限公司找了份工作,每月能开两三千元工资,好日子越过越红火。”
类似的情景,出现在赵存增家,出现在李云远家,出现在更多的人家里。
“现在条件好了,也在转型的过程中,村委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是新的课题,村民也从土地上解放出来,逐渐改变生活方式。”李云远对社区的定位有清晰的认识,“比如卫生管理、物业管理、住房维修、车辆管理都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原来行政干预、命令的方式已经不合适了,需要转变。社区居民需要改变的也很多,比如过去自家的车子可以随便放,现在就不行了,要停放在固定的车位。”
从村民到居民,变化的不仅是物质条件,还有生活方式。
高青黄河滩区脱贫迁建小结
■延伸阅读
放眼整个高青县,滩区脱贫迁建工作取得了以下成绩:
第一,工程进度与工程质量实现双保证。一期工程自2018年3月底开工至封顶,基本按照两周一层的进度迅速推进,工程主管部门和单位人员不畏严寒酷暑,下沉工程一线,紧盯工程质量,确保安全施工、文明施工。目前,一期工程达到搬迁入住条件,二期工程正在进行内外装。
第二、群众参与度与群众满意度实现双提升。迁建工程实施中,高青县积极探索创新群众参与机制,不断拓宽群众参与渠道,充分调动群众搬迁安置积极性,引导群众参与工程建、管、运、监等各个环节,在政策宣传中听取民声、在规划设计中体现民意、在项目推进中汇聚民力、在后续管理中发挥民智,让群众全程参与工程实施。在社区安置选址、户型设计、配套建设等方面反复征询群众需求,吸纳群众意见;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组织群众代表到现场参观监督;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及时答疑解惑,迁建群众对迁建工程认可度和满意度高,对搬迁入住后的美好生活充满期待。
第三、迁建安居与就业增收实现双突破。把产业园区配套建设列为迁建工程重要组成部分,坚持安置社区、产业园区、农业园区“三区同建”,同步谋划、同步实施。在社区工程建设的同时,土地流转合同、招工合同、技能培训等协议政策已摆在搬迁群众的面前,实现搬迁入住和就业创业有机衔接,实现滩区群众就近就业,满足了群众“迁得出、留得住、能致富”的愿望。
第四、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发展实现双推进。3处外迁安置社区选址分别位于城市规划区、城镇驻地和中心村,社区周边幼儿园、学校、卫生院、超市、车站齐全,生产生活条件便利。通过迁建实现滩区群众由分散的农业人口向集聚的城镇人口转变,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同时,滩区土地、生产力等要素资源重组,为发展规模化、集约化的现代农业打下基础。黄河滩区迁建工程过硬的建设质量、完善的配套设施、便利的就业条件也契合了周边群众对城镇化生活的期望,对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建设发展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第五、完善乡村治理体系和乡村振兴实现双促进。高青县结合本次滩区迁建实行村居规模调整、土地“三权分置”,17个迁建自然村合并为7个行政村,进而形成了3个新型社区,合并后村党组织领导力、凝聚力、号召力进一步加强,以村集体为主体推行“三变五合”改革,集中流转滩区耕地进行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在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同时也为乡村产业振兴提供了示范样板。 (高青县发展和改革局)
黄河滩上,数代农民建房的血泪史,让人动容。从土坯房到砖瓦房,再到新社区的楼房,房子的更替,折射出时代变迁。高青县木李镇龙湾社区,一个因黄河滩区搬迁而成立的新社区,住在这里的,家家都有一个关于房子的故事。
土坯房
赵存增离开县城,一路狂奔,终于站到了黄河大堤上。
放眼望去,一片汪洋,过去的村庄、庄稼都泡在了水里,他努力搜寻自己的村庄,艰难涉水回到家里。
那是1976年,赵存增26岁,已经有了两个孩子。那一年真是多事之秋,夏天的一个晚上,大地轰隆,房屋震响,惊醒的赵存增一手拖着一个孩子奔出房门。没过几天,有伤员从几百公里外的唐山运到了高青县医院。直到今天,这次大地震依旧让人心悸。
地震带来的惊慌还未消弭,黄河上就来了大水。
水冲进了院子,进了屋子,没过了茶几。把老人和孩子送到外村的安全地域,赵存增随着村里的青壮年一起抗洪,好在村里的房子都没有倒塌,但临近的北李、南李等村受灾更重,村庄周围的防洪堤决了口,有房屋倒塌。他们就蒸了窝头,用簸箩放在水中的木板上,送到邻村,帮助那些苦难的亲友。
抗洪40天,洪水终于退去。
一层厚厚的淤泥遍布黄河滩,庄稼东倒西歪,人们又一次重建家园。赵存增记得,那几年几乎年年发洪水,肆虐的黄河使着性子乱窜。
那些年,赵存增在县城的棉纺厂上班,后来他又有了两个孩子,辞职回到村里。黄土地虽然屡遭洪水,却也有一般土地没法比的价值。河滩里土地多,粮食产量也高,鲁北地区多盐碱地,黄河滩上却没有。
对土地的依赖,让人们世代守着这条暴躁的大河。
没有洪水的时候,造屋,成为人们的重要工作。
在过去,能有一个自己亲手打造的小院,是无数农民最大的梦想。
回忆第一次建房,赵存增颇为感慨:“那是45年前的事了,我还在棉纺厂上班,发了一个月工资,回来盖屋。”
他是家里的老大,还有两个弟弟,21岁结婚,有了两个孩子。人口多了,不能再和父母兄弟住在一起。
盖房之前,筑高台最重要。
黄河边的村庄,非常奇怪,家家户户住在高台上,像一座座城堡。人们只能用这样笨重的办法,尽量让家园接近天空,抵御不安分的洪水。
一家人没日没夜地推土,筑起一座高高的台子。“盖房子并不难,这堆土相当厉害。”高台筑起,房子才有了盼头。
那时候,盖房不用请施工队。村里的老少爷们,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人人都成了建筑工人。土坯房建起来也简单,最重要的是用两个木板脱泥坯。没过几天,三间土坯房就建了起来。
黄河,为建房提供了原材料。那时的农村,家家户户都把黄河安在了家里。
换瓦房
1990年,赵存增40岁,再次建房。
改革开放后,有人买了牲口,村里也出现了拖拉机,拉土更方便了,筑高台的速度得到提升。
他已经有了4个孩子,黄河也不像过去那样肆虐。
把老房子拆了,没有再请亲友帮忙,而是请了专业的施工队,加固了高台,五间敞亮的瓦房出现在村里。第二年,又建了偏房。他特意将偏房建成平房,显得很气派。
院子里,种上了小枣树、核桃树。孩子们进进出出,在树下成长。
比赵存增年轻十几岁的李云远,1976年发大水的时候正上初中。同樣在黄河滩上长大,同样对黄河有着复杂的深情,同样的,他也盖了两次房子。
其实不止两次,他兄弟5个,每个人盖房子,都是5人齐心协力。1984年,5兄弟一起,为李云远盖了土坯房。
他没有满足,从住进土坯房开始,他就在为更大的梦想做准备。
村外的野地里,常见到5兄弟露着脚丫子挖土、推土的身影。继而一年准备石头,一年准备砖,等材料准备齐了,施工队进驻,高台上,一座崭新的瓦房建了起来。
那时候,谁家盖房不是准备好几年?从土坯房到砖房,地基越来越高,走到滩区,随便找个地基往下挖,不同年代的房屋一目了然,一挖,就挖出了黄河畔的居住史。
李云远很高兴,他建起了村里第5座砖房。
然而,那种历历在目的艰辛,至今仍印在脑子里。数字能说明问题:盖房子,他花了8000元,但筑高台却花了1万多。
看谁家富足,不是看房子,而是看谁家的高台高。
住楼房
新的时代来临。
房子越来越好,但生活的根本限制依然存在。
受黄河行洪安全要求限制,滩区内所有村庄至今不通公交车,公共基础设施配套落后,出行难、上学难、就医难是这里的生活常态,而在大堤内日夜与黄河为伴,每逢汛期来临,居民们更是提心吊胆。
2017年8月1日,国务院正式印发了《山东省黄河滩区居民迁建规划》。目标是到2020年,全面完成山东黄河滩区居民迁建各项任务,基本解决60.62万滩区居民的防洪安全和安居问题。
高青县黄河滩区居民迁建工程涉及常家镇、黑里寨镇、木李镇3个镇17个村1443户5275人,全部以外迁方式进行安置,建设3个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住宅楼55栋1848套及附属配套设施,总建筑面积22.3万平方米,概算总投资6.67亿元。自2017年5月启动,2018年3月全面动工,工程分两期建设,其中,一期工程目前已达到入住条件,基本搬迁入住;二期工程预计2020年底前完成社区建设任务。
龙湾村,便在一期工程之列。
木李镇的滩区搬迁,涉及两个行政村,分别是龙湾村,包括白龙湾、内赵、内清、南李4个自然村,402户,1452人;昌盛村,包括北李、三圣自然村,193户,708人。龙湾村492套新房,14栋楼,二期启动252套新房。 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现代化的居住小区呈现在滩区百姓的眼前,从黄河大堤内的滩区搬迁到大堤外的新小区,几代滩区群众的梦想成为了看得见摸得着的现实。每栋楼的设置是“6+1”户型,一层是电梯还有储藏室,上面6层是住宅楼,带电梯,在全省开创了先例。
有些老人不愿意搬,好几辈住在一起,不想换环境。村里不断做工作,年轻人也说服老人,黄河滩道路硬化少,孩子每天得去外面上学,也不方便。国家的政策也好,搬出去,换新的环境,迎接新生活。
2020年7月,新房交房。到了10月,陆续有人搬了出去。搬家前,县里来人,给每家每户拍摄了纪念照片,制作成册。
赵存增搬得比较早,孩子们都先后成家了,不在身边。老两口收拾了东西,分几次搬进了90平米的新房。告别黄河,告别村庄,告别老屋,告别枣树、核桃树。
瓦房已经老了,树也长高了。
最后一次,他没有让老伴回来,怕她伤心。他忍住即将夺眶而出的泪水,锁上房门。
留恋,但离开的脚步依然坚定。
新的龙湾社区,建在镇政府驻地,距离老村七八公里。崭新的六层电梯楼房,60、90、120平米三种户型,满足不同家庭的需要。
赵存增慢慢感受到了新生活的美好。
年轻人大都出去了,搞运输、装修、建筑,最远辐射到张店、东营、济南。他每天和老伙伴们聚在广场上聊天、下棋,早晨,围着小区跑一圈,晚上,再跑一圈。
“在黃河滩住,一直不安宁。现在的生活,真是盼望了一生。”
社区之变
隔几天,李云远就会回到黄河滩,站在过去房子的位置,想一些过去的事。过去曾深扎在童年记忆中的村庄,炊烟袅袅的村庄,被河水侵蚀的村庄,慢慢成了废墟,又成了耕地。
是留恋,也是工作。
作为龙湾社区的党支部书记,他全程参与并主导了搬迁。他曾罹患肿瘤,好在发现及时,做了手术。正赶上搬迁的关键期,手术后没多久他就回到了工作岗位。以前150多斤的壮汉,现在不到100斤。不少村民为他担心,他却不在乎。
村里过去的土地,以及房屋推倒后新生的土地,大都流转了出去。
过去种地,多种植小麦、玉米,有时候种点儿棉花。村里搞起了合作社,以分红的方式,把土地集约起来。“刚开始种植小麦、玉米,种了一年,感觉收入不太理想,下一步准备种植大棚土豆。”
黄河滩沙土肥沃,当地有种植土豆的传统,之前就有许多人种植蔬菜大棚。有经验,有土地,有技术,现代化农业即将在黄河滩上萌芽。
初冬时节,天气渐冷,而贫困户张永政的新家却温暖如春。“以前,俺们住在黄河滩区破旧的平房里,冬冷夏潮。现在,全家搬进了政府给建的电梯房,附近还有学校、超市、卫生院各种配套。家里的土地都流转了,我在离家2公里的得益乳业有限公司找了份工作,每月能开两三千元工资,好日子越过越红火。”
类似的情景,出现在赵存增家,出现在李云远家,出现在更多的人家里。
“现在条件好了,也在转型的过程中,村委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是新的课题,村民也从土地上解放出来,逐渐改变生活方式。”李云远对社区的定位有清晰的认识,“比如卫生管理、物业管理、住房维修、车辆管理都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原来行政干预、命令的方式已经不合适了,需要转变。社区居民需要改变的也很多,比如过去自家的车子可以随便放,现在就不行了,要停放在固定的车位。”
从村民到居民,变化的不仅是物质条件,还有生活方式。
高青黄河滩区脱贫迁建小结
■延伸阅读
放眼整个高青县,滩区脱贫迁建工作取得了以下成绩:
第一,工程进度与工程质量实现双保证。一期工程自2018年3月底开工至封顶,基本按照两周一层的进度迅速推进,工程主管部门和单位人员不畏严寒酷暑,下沉工程一线,紧盯工程质量,确保安全施工、文明施工。目前,一期工程达到搬迁入住条件,二期工程正在进行内外装。
第二、群众参与度与群众满意度实现双提升。迁建工程实施中,高青县积极探索创新群众参与机制,不断拓宽群众参与渠道,充分调动群众搬迁安置积极性,引导群众参与工程建、管、运、监等各个环节,在政策宣传中听取民声、在规划设计中体现民意、在项目推进中汇聚民力、在后续管理中发挥民智,让群众全程参与工程实施。在社区安置选址、户型设计、配套建设等方面反复征询群众需求,吸纳群众意见;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组织群众代表到现场参观监督;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及时答疑解惑,迁建群众对迁建工程认可度和满意度高,对搬迁入住后的美好生活充满期待。
第三、迁建安居与就业增收实现双突破。把产业园区配套建设列为迁建工程重要组成部分,坚持安置社区、产业园区、农业园区“三区同建”,同步谋划、同步实施。在社区工程建设的同时,土地流转合同、招工合同、技能培训等协议政策已摆在搬迁群众的面前,实现搬迁入住和就业创业有机衔接,实现滩区群众就近就业,满足了群众“迁得出、留得住、能致富”的愿望。
第四、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发展实现双推进。3处外迁安置社区选址分别位于城市规划区、城镇驻地和中心村,社区周边幼儿园、学校、卫生院、超市、车站齐全,生产生活条件便利。通过迁建实现滩区群众由分散的农业人口向集聚的城镇人口转变,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同时,滩区土地、生产力等要素资源重组,为发展规模化、集约化的现代农业打下基础。黄河滩区迁建工程过硬的建设质量、完善的配套设施、便利的就业条件也契合了周边群众对城镇化生活的期望,对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建设发展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第五、完善乡村治理体系和乡村振兴实现双促进。高青县结合本次滩区迁建实行村居规模调整、土地“三权分置”,17个迁建自然村合并为7个行政村,进而形成了3个新型社区,合并后村党组织领导力、凝聚力、号召力进一步加强,以村集体为主体推行“三变五合”改革,集中流转滩区耕地进行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在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同时也为乡村产业振兴提供了示范样板。 (高青县发展和改革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