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陶瓷酒具的魅力

来源 :景德镇陶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feiyangf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酒文化和瓷文化相结合的角度,细述了瓷酒具发展的历史渊源,并通过对瓷酒具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特有的造型工艺、固有实用价值的深入探究,极力展现了陶瓷酒具在艺术和实用领域的巨大魅力,为陶瓷酒具的不断创新发展起到了有益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关键词]陶瓷酒具 工艺渊源 装饰 造型 实用价值
  引言
  酒,有着浓厚的人文底蕴和迥异的风味。瓷有着独特的艺术表现力和不凡的品位。两者结合,瓷亮丽,酒添色。
  酒文化源远流长,酒在古代并不仅仅是一种饮料,而是礼仪中不可缺少的物品。随着礼仪制度的形成和发展,酒具便成为礼器的组成部分,在历史上有着很大的意义和价值。清代著名诗人、美食家袁枚曾说过:
  “美食不如美器。”可见,文人雅士对酒具十分重视,精美的酒具不仅为品酒增添了美感和情趣,而且酒具自身在工艺造型上也展现了极为丰富的艺术魅力,为人们的生活增光添彩,
  一、瓷酒具发展的历史渊源
  早在公元六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文化时期,已出现了形状类似于后世酒器的陶器。究竟最早的专用酒具起源于何时,还很难定论。常用的酒具应是一般的食具,如碗、钵等大口器皿。远古时代的酒器制作材料主要是陶器、角器、竹木制品等。随着酒的发展,专门用以盛酒、饮酒的酒具便随之应运而生,随著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进步,酒器的制作技术、材料、外型也日益精致、繁多。特别是瓷器的发明,为酒具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拓展了酒器的艺术空间和领域,赋予了酒器新的艺术表现形式。
  早期生产的瓷器是一种青瓷。有趣的是现今出土年代最早的原始青瓷恰恰是两件酒器,即郑州出土的商代青褐釉原始瓷尊和安徽屯溪出土的西周原始瓷尊。足已说明酒文化与瓷文化历史渊源的密切关系。其实,这种现象也不难理解,据《史书》记载,在商朝,饮酒就已较为盛行,对酒器的需求量较大,用青铜器做酒器,数量毕竟有限,瓷器成本低,烧制比较容易,能够满足大量的需要。但当时瓷酒器的器型多仿青铜酒器,这种状况直到汉代才摆脱了青铜酒器的影响而获得独立发展。特别是东汉时期,现浙江地区创造性地烧成了青瓷,它不仅表明中国瓷器的正式诞生,而且也把酒器制作推进到一个新阶段。
  魏晋以后,瓷器制造业日益发达,特别是到了隋唐,瓷器逐步取代其他酒器占据了主导地位,成为当时最普遍、最常用的饮酒器具。形状有壶、尊、杯、盥等。唐代的南方越窑如冰似玉的青瓷及北方如霜似雪的邢窑白瓷,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唐代陆龟蒙的诗讲到:“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正是对越窑青釉瓷的赞誉。唐代中期,瓷质酒器造型上增添了新的器型,即集盛酒、温酒于一体的酒注子。它酷似今天的酒壶,这类酒注子多出土于唐墓。宋元时期,制瓷业空前繁荣,名窑瓷酒具几乎遍布中原地区,瓷酒器色彩斑斓夺目。器型丰富,品种完备,在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人们常以“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来誉之。宋代人喜欢将黄酒温热后饮用。故发明了注子和注碗配套组合。使用时,将盛有酒的注子置于注碗中,往注碗中注入热水,可以温酒。
  明初制瓷业以永乐、宣德年间为最盛,不论数量和质量都超过前代。随着制瓷工艺的进一步提高,瓷酒具的质量已日臻完美,千年瓷都景德镇成为陶瓷业的中心,所烧造的白釉、青花瓷器颇为著名,不但享誉国内,而且成为国外贸易的主要商品。另外,此间生产的“斗彩”、“五彩”、“冬青”等均为新的品种,亦颇负盛名。
  明成化年间,制瓷业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所烧各式酒杯更是技高一筹,被人称为“成窑酒杯”。此时的青花瓷也引人注目,尤其所绘图案与中国古代绘画艺术融为一体,给人以清淡典雅、明暗清晰的感觉。青花酒器传世颇多,如各类青花梅瓶、青花高足杯和青花压手杯等青花酒器,均为艺术珍品,再现了明艺师们极高的人生修养和艺术境界。
  清王朝时期,由于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对瓷器的喜好,中国制瓷业得到进一步发展,瓷器除青花、斗彩、冬青外,又新创制了“粉彩”、“珐琅彩”和“古铜彩”等品种,真可谓“五光十色,耀眼夺目,万紫千红,美不胜收”。
  清代流传在世的精美瓷酒器并不乏见,最常见的器型主要有梅瓶、执壶、高脚杯、压手杯和小盅等,如景德镇珐琅彩带托爵杯、康熙斗彩贺知章醉酒图中的酒杯、青花山水人物盖杯、五彩十二月花卉杯以及各种五彩人物压手杯等,均为清代瓷酒器精品,饮誉海内外,有些已高价出现在国际拍卖市场上。作为酒文化载体的酒器亦以其固有的强势,向世人展示着它不朽的艺术内蕴和辉煌成就,也许这正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酒文化之魅力所在。
  二、瓷酒具的装饰工艺
  瓷酒具的装饰在瓷酒瓶上体现的最为直接和广泛。陶瓷艺术酒瓶,不仅是酒的载体,也是中国酒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酒瓶作为酒文化的重要见证,它集绘画、书法、风情典故、陶艺、酒艺等融于一体,综合体现了酒文化的灿烂辉煌和人类的文明史,它是无声的、立体的画、凝固的音乐、合情的雕塑。瓷酒瓶有的晶莹洁白,光亮照人;有的质地细腻,釉彩生光;有的玲珑剔透,精致小巧;有的幽靓雅致,古朴优美;有的形状奇特,古色古香。真可谓是精彩纷呈,让人目不暇接。这些酒瓶,从质地上看,有陶器、瓷器、紫砂,在装饰风格上,有釉上粉彩、釉下青花、三彩,开片及各种彩釉装饰手法等。用色彩装饰瓷器起源于晋代,首创于北方,后陆续传到景德镇等南方窑场。宋代,吉州窑的釉下彩花瓷很有名气,磁州窑又首创了用毛笔蘸彩料,在烧好的瓷器釉面上绘制花纹,再加以彩烧。到了明代,更是出现了色彩缤纷,百花争艳的局面。酒瓶上的各种图画,有名家书法,有历代大诗人赞酒的诗篇。再看那太白醉酒、麻姑献寿、空城计、武松打虎、酒中八仙,个个神态逼真,栩栩如生;而那一幅幅山水花鸟,有的泼墨写意,有的细描精绘,件件如出名家之手,美不胜收。当我们置身于这些作品前,总感觉到有团团的彩色火焰喷出,那热烈奔放的色调,任性地泼洒在瓶壁上,浅淡深浓,凝固成一片撩人的放纵和神秘。
  除了书画,个别陶瓷酒瓶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瓶耳精广深邃,甚是精美,可谓画龙点睛、巧夺天工:兽头饕餮,花边吊环、羊头虎脸、凤尾金星。此外,不少的国外盛酒珍瓶,如拿破仑炮架瓶、法国人头马系列、朝鲜国瓷酒瓶等,都充分展现了国外艺术理念和风格,看了不仅令人耳目一新,而且通过这些陶瓷艺术酒瓶,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更深刻理解国外艺术的窗口和独特视角。
  三、瓷酒具的造型特点
  酒杯种类繁多,造型各异,这既有历史、地域等方面的原因,同时,也反映了一定的科学性和艺术性。我国早期的陶瓷酒具一般都比较大,这与酿造的酒类有关,那时生产的黄酒度数较低,在饮用时需要加热,而且饮用量相对比较大。然而到了唐代,发明了白酒,由于白酒的酒精含量高于黄酒,故饮酒量减少,酒杯形体比过去的要小得多,甚至有人认为唐代出现了蒸馏酒。唐代瓷酒具造型的另一大变化,缘于桌子的广泛使用,也出现了一些适于在桌上使用的瓷酒具,这样当人们在桌旁舒适地坐 下来美美享用时,瓷酒具也就随之发生了变化。由于酒具上了桌,不仅做得要小些,而且更要做得精制些。如俗称“偏提”,其形状似今日之酒壶,有椽,有柄,既能盛酒,又可注酒于酒杯中。因而取代了以前的樽、勺。宋代陶瓷生产的鼎盛时期,有不少精美的酒器。从造型上观赏,酒具与中国古代的雕塑,也有密切的关系。由于酒文化的深厚底蕴,酒在古人心中地位极高,追求饮酒的情趣和美妙的感觉,使酒具融入和包含了丰富艺术欣赏。许多古代酒具,本身就是雕塑艺术品。对饮酒者来说,在品尝美酒的同时,又感受到了艺术的触动。也可以说,酒具这种素材,为中国古代雕塑艺术提供了另外的载体。酒具的造型千姿百态,各有千秋。有人物类的:如寿星、观音、仕女、勇士;有动物类的:如龙、狮、虎、鸡、鱼、龟、牛;有植物类的:如胡芦、树头、竹节;塔形类的:如宝塔、尖塔、圆塔;还有仿古文物类的:如商代的爵、觚,战国的编钟,汉代的壶等,洋洋大观,形态各异。因此在唐代盛行了陶器唐三彩的饮酒器具,不仅造型优雅,色彩纷呈,而且器型也很别致。
  到了明清两代最走俏的酒具则是景德镇手工彩绘的粉彩花卉翎毛的瓷酒具了,其中不少用薄胎瓷制成,薄胎瓷的透明度高,可将酒的醇色呈现在人们的眼前,因此酒具不仅仅是为了饮酒而用,也注重了对它的欣赏价值。酒类的消费特点决定了酒具的特点,小型酒杯较为普及,这种酒杯主要用于饮用白酒。酒杯制作材料主要是玻璃、瓷器等,近年也有用玉、不锈钢等材料制成。中型酒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这种杯还可作为茶具,也可以作为酒具,如啤酒、葡萄酒的饮用器具。材质主要是以透明的玻璃为主。
  四、瓷酒具的实用价值和魅力
  自古以来陶瓷酒具一直受到人们的厚爱而经久不衰,不仅是因为其蕴涵博大精深而赋予的艺术魅力,还在造型美观上、大众消费上、艺术工艺上有着很大的优势,而且在其实用价值上也是令人称道。陶瓷酒具盛酒,具有它的独特之处,即集味觉、视觉与听觉为一体。味党是指酒香,采用陶瓷酒具贮存酒,可使酒的香味保持不减和不变;视觉是指对酒具的造型花纹制作的欣赏玩味,陶瓷酒具可做得精雅、别致,甚至达到巧夺天工的程度,而采用其它材质的酒具是无法做到这一点的;听觉最初由斟酒引起的,斟酒引起悉悉之声,使饮者产生先饮为快的感觉。怎样使这悉悉之声变成悦耳的音乐之声呢?这就是凤鸣酒具的妙处。这种凤鸣酒具在壶盖上做了个专门的陶瓷装置,注入酒后再往杯子里斟时就会有乌儿鸣叫般的响声,真是妙不可言。古代的陶瓷酒具,有的还可以展示出一般美妙的艺术表演,如唐明皇与杨贵妃用的饮酒具,酒杯中就有一个龙头,下面用一个高足盏盘托着,盏盘中的一个凹处可贮酒,陶瓷艺人用水平的原理使龙头杯中的酒超过一定水平线时就会一下子流进盏中的凹处,而酒杯中滴酒不洒。这种巧夺天工之作后来失传了,直到九十年代,浙江龙泉窑才首先试制成功这种酒具,成为广州出口商品交易会上的一个绝妙的传统产品。
  除此之外,在人们最关心的健康环保问题上陶瓷比其他材质更胜一筹。当代酒具一般为陶瓷、玻璃和铁制为主。瓷酒具在各个方面与其他材质酒具相比,其集中了许多材质的优势,主要有:一是在稳定性上,玻璃酒具如果长期受到水分侵蚀,玻璃中的硅酸钠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白色碳酸钠结晶,会造成玻璃发霉;铁制酒具,虽不易摔破,但稳定性不好,容易生锈,用生锈的铁制酒具饮酒,会引起呕吐、腹泻、食欲减退等消化道疾患;而陶瓷酒具由高温烧制而成,物理化学稳定性比前两者都高,不易出现变质现象。二是在透光性上,玻璃酒瓶是透光的,而瓷酒具和铁制酒具一样不透光,避免了光对酒的反应作用,很好地保持了酒质。三是在保温上,由于酒对温度特别敏感,玻璃酒具、铁制酒具都导热快,而瓷酒具导热慢,可相对保持适中的酒温,使酒不易变质。四是收藏性,玻璃酒具由于是透明的,其酒具的艺术表现特别是在装饰上受到了限制;铁制酒具由于易生锈,难以保存,不适合作为艺术表现的载体;而瓷酒瓶造型多样,制造工艺精湛,艺术表现形式多样,艺术含量极高,不仅可以提升酒的品位和文化内涵,而且极具收藏价值,这是其他材质酒具所无法比拟的。五是陈,瓷酒瓶略有透气又不渗漏,取材于天然矿物,含有丰富的铁、铜、锰、钙等元素,陈酒周期长,对原酒陈酿过程中有很好的催陈效果,有助白酒老熟,又有益于人体健康。
  总之,中国美酒与中国陶瓷酒具之间形成的和谐美,是酒文化和陶瓷文化的融合,令世人领略到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国外对我国陶瓷酒具十分感兴趣,如最近我国山东陶瓷设计研究院专为饮用日本清酒而设计的一种和式酒具,深受日本消费者的青睐。酒具内既有酒壶、酒杯,又可用来温酒,不仅使用方便,而且具有多功能性。此酒具也适用于饮用我国的绍兴黄酒。
  结束语
  酒器与漫长的中国古代历史相伴随,经历了数千年的演化,呈现出五彩缤纷的景况,成为中国酒文化的又一大奇观。中国的酒具包含更多历史印迹,可以说每一种陶瓷酒瓶都有着特定的烙印,每一个时期生产出的酒具,根据当时的历史背景、时代特色、工艺水平、文化氛围,都有它特定的印迹。陶瓷酒器工艺精湛,艺术表现形式多样,有着构思巧妙的经典创意,创作灵感来源于自然生活、传统文化、故事传说等,各种造型千姿百态,或抽象,于夸张变形中令人回味,令人思索。
其他文献
中国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如何才能越办越好,办出特色,办出水平?2月24日下午,2012瓷博会建言献策座谈会在瓷博会执委会办公室召开。会议邀请了来自北京、上海、大连、南昌等地的外地专家以及我市专家和艺术家们集思广益,围绕着如何让瓷博会在展会内容和形式上创新;如何进一步提升瓷博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如何发挥瓷博会的会展平台,打造城市品牌;如何推动当地旅游、服务、产业等方面发展等问题,畅所欲言,各抒己见,
期刊
在景德镇说起樊家井,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上世纪80年代,这里形成陶瓷集散地的雏形。如今,走进樊家井仿古一条街你可以看见陶瓷、雕刻、书画等各类产品,他们毫不掩饰地“做旧”,就连在店招上也写着“仿古”、“高仿”等字样。历经30年,樊家井现在的目标是,成为真正集旅游、文化、商业于一身的仿古街。  上世纪80年代,它成了陶瓷集散地  关于樊家井名字的由来,坊间有很多说法。最为人所熟知的便是在樊家井村有
期刊
素有我国第三大投资理财工具的陶瓷艺术品,在“股市崩盘”、“楼市调控”的2011年,走出了一波独立的“价格上涨”行情,那么,2012年行情又将如何演绎呢?又是怎样的趋势呢?  艺术陶瓷:十年涨幅十倍  由于现当代艺术瓷集观赏性、艺术性、文化性、收藏性、投资性、实用性于一体,其艺术语言的当代性和新颖性,以及在家居之中具有很好的可视性、与环境的协调性,市场前景广阔、面对的文化市场形势之好毋庸置疑。  据
期刊
近日,英国皇家爱乐乐团2015中国巡演上海AIEQUAL瑷懿?瑞丽“良辰美乐赏心品艺”音乐宴会暨爱乐乐团中国基金会启动庆典隆重举办。此次活动由中国著名文化产业代表——AI-EQUAL瑷懿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担任首席赞助,并得到了著名时尚杂志、生活的倡导者瑞丽杂志的大力支持。由国际顶级指挥家、音乐大师弗拉基米尔?阿什肯纳奇执棒,爱乐乐团分别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和北京国家大剧院登台演出,给文化之邦——中国的
期刊
日前,由瓷都晚报社和艺术瓷厂联袂奉献的“瓷国明珠——江代官窑?我们的艺术瓷厂”系列活动正在紧张有序的筹备当中。这一场将在今秋亮相的活动旨在展现艺术瓷厂当年辉煌,重塑陶瓷艺术市场信心,引起人们对于新常态下陶瓷艺术未来的积极思考。  自一九五八年建厂以来,艺术瓷厂一直是景德镇接待来访,对外开放参观的必到之处,是展示景德镇瓷都特色的一个重要窗口。党和国家领导人邓小平、乔石、吴官正、田纪支、方毅、李铁映等
期刊
西班牙画家毕加索的孙女玛瑞纳?毕加索表示,她将通过苏富比拍卖行拍卖其继承的祖父于1947年至1960年代末创作的126件陶艺作品,包括盘、瓦、花瓶等其他小型雕塑,此举意在使自己告别不堪的童年回忆,挥别祖父毕加索对其留下的种种负面影响。  在接受《卫报》采访时,玛瑞纳透露了她出售这些艺术品的原因。她说毕加索对她而言是“缺席”的祖父,她的父亲、毕加索的儿子为了见毕加索时常要在街上等上四五个小时。这在当
期刊
此刻,窗外下着一场秋雨,万物似乎被雨水包裹起来,而沉入寂静之中。距离采访程云教授,已经几天过去了,那场为时三个小时的倾听,简直是他个人艺术之路史诗般地呈现。而我必定需要同样的沉静复归于那场倾听中,而对他及其艺术的认识才又重新浮现出一种澄澈的状态。  程云教授自幼受家庭环境的熏陶而对绘画产生由衷地热爱,他的祖父因开创了人物刷花艺术而闻名,在当时(民国时期)还创建了景德镇本地最早的美术馆,收藏了大量的
期刊
金秋九月,从全市人民共同瞩目的景德镇市第十届党代会上传来掷地有声的话语:“——坚持陶瓷发展优先。始终坚持陶瓷重中之重的历史和现实地位,集中力量和资源支持陶瓷发展,再创瓷都辉煌。”  这是时代的呼唤,也是瓷都人民的共同心声,更是陶瓷人肩负的责任和重担。党代会后,江西省陶瓷工业公司及所属单位响亮提出:传承创新,蜕变发展,全力打造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龙头企业,力争一年翻身,各项收入三年翻番。  回眸“十一
期刊
经江西省工艺美术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委员会2011年11月18日评审通过,景德镇市以下98位同志具备高级工艺美术师资格。  吴兴安 高义生 盛炳华 李鹏来 童亚平 涂国生 施琪 王婪  王怀民 熊英 刘萱 熊煜 范均琪 张春勤 汪艳 刘伟华  詹明荣 邹资良 汪镇胜 陈云海 胡接生 程建军 江天宇 艾正湖  余明洲 吴灶发 周景纬 郑勇 冯晓矛 赖宗有 邹庆水 夏徐玲  沈春娥 任慧宏 郭立 陶强
期刊
作为瓷器母国,中国古代瓷画艺术始终走在世界的最前列,创造了无与伦比、璀璨辉煌的中国古典瓷画艺术。唐代长沙窑、宋代磁州窑是瓷画的先驱,而元明清景德镇瓷画艺术则是古典瓷画艺术的最高峰。清末以后,随着洋瓷的倾销,古典瓷画随即呈现明显的衰落。清末民国时期,一批具有个性意识和创新精神的瓷画艺人,开创了浅绛彩与新粉彩等文人瓷画之风,掀起了古典风格瓷画的复兴运动,可谓是新古典风格瓷画的滥觞。改革开放以后,在继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