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最后一公里”: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的融合创新

来源 :数字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xd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信息技术;学科课堂;深度融合;教育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G4 文章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69(2018)03-0001-05
  作者简介:修亚弟(1995— ),女,山东青岛人,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信息化教学。
  记者:胡教授您好!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背景下,能分享一下您对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融合创新的理解吗?
  胡教授:教育教学是一个复杂的多因素系统。在中小学,我认为开展技术与学科课堂的融合创新,是持续推进信息化在学校深入发展的关键所在。延伸当年“整合”的概念,《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提出了信息技术要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新要求,希望解决长期以来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中应用成效不甚明显的问题。2017年年底,教育部杜占元副部长指出要推进“互联网+”环境下的教育信息化2.0,推动教育信息化由融合应用向创新发展转变。教育部印发的《2018年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安全工作要点》也指出要“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发展……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深入普遍应用”。
  我们曾经梳理过全球关于信息技术支持教学发展的热点和趋势。最近几年来,我们进一步聚焦专注于信息化教学教研创新的主题。這是因为,目前我国很多地方的信息化基础性条件已经发展得相当不错了,甚至有些条件好的学校在硬件配置上完全可以赶超发达国家。但是,我们也注意到有些学校在信息化设施建完以后,就“束之高阁,建而不用”,造成了极大的浪费。这几年,在学校、在课堂,各种新的技术、新的资源、新的应用可谓层出不穷。我认为,目前研究探讨的重点已经没有必要再聚焦“要不要在教学中用技术”的问题,而是要探讨“用得好,用到位”,如何突破信息化教学应用中的难点,走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最后一公里”。
  记者:您刚才提到了要走进“最后一公里”,能详细解释一下吗?
  胡教授:在教育系统搞信息化,有两个“一公里”现象——“最近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所谓“最近一公里”现象,指的是在学校、在课堂搭建信息化软硬件环境和设备资源;而“最后一公里”现象,则是在学校、在课堂真的应用信息技术,并且用好它、用到位、用得有效。
  哪个“一公里”比较难走呢?硬件环境建设肯定也不容易,不过我们询问过和教育信息化打交道的许多人士大都感觉更难走的是“最后一公里”。在不可能要求全国都是一种信息化条件高标配的国情下,各地学校多多少少都有了信息化的设备,不过每个学校是否都把设备用到位,这就很难说了。我认为要突破“最后一公里”,必然途径就是技术的应用落地和融合创新,而这少不了四个关键词的支撑。
  第一,信息技术要走进“学科”。这个“学科”指的不只是某一个学科,而是各个学科,还包括多学科领域的融合。我去中小学听评课,特别喜欢听的是信息技术在各个学科或多学科融合中应用的实践课例。目前在中小学,学科课堂在学生学习总课时量中所占比例是相当大的。如果学科课堂不用信息技术,而只是信息技术学科自己在用信息技术,就只能说明信息技术还只是教学系统的点缀,还没有形成规模化的应用态势。
  第二,信息技术要走进课堂。前面讲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教育可以改革的东西很多,可以改环境、改资源、改课程、改领导力、改家校互动、改教法学法,这些都很好。只是考虑到一线教师的常态工作场所仍然在课堂、在教室,如果老师连自己天天待的课堂都搞不好,而只是说强调要改课外、改校外,这至少是有悖常理的。
  第三,信息技术要为教师所接受和使用。确实存在着有些老师不喜欢信息技术,甚至排斥信息技术的现象。信息技术不是万能的,但信息化是大势所趋,不管你接不接受、认不认可,它已然到来。“天下大势,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信息化就是不可逆转的时代大势,需要教师主动顺应和积极应对。2018年1月,党中央、国务院公布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出台的第一个专门面向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文件《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特别讲到了“教师主动适应信息化……新技术变革,积极有效开展教育教学”。搞好融合创新,需要教师正确看待和学习使用信息技术、用好信息技术。
  第四,信息技术要为学生服务。在学校使用信息技术的出发点,不是为了用信息技术,而是为了提高教学的效果,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服务学生的成长。
  记者:在学校信息化建设中有一种“高原乏力”的现象:信息技术配置已经达到了较高的要求,教学应用却未同步跟进。您如何看待这种现象呢?
  胡教授:这确实是一种客观现象,也是一种典型的技术条件和应用水平发展不对称的现象。许多好学校的软硬件设施已经达到了“物理珠峰”,但应用水平却还停留在“沼泽洼地”。
  当新的技术出现时,我们去探讨新技术的强大功能是没有错的。但是,教育是育人的工作,要牢记“人”的需求。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曾说“最好的技术,如果没有与使用这种技术相适应的教学,它在教育环境中也会变得毫无用处。”。
  我们要通过深化应用来驱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的融合创新,“扩高原、筑高峰”,在信息技术和教学方式方法不断磨合调整和创新变革中,使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成为常态。教师这个角色不会被取代,但会使用信息技术的教师会逐渐取代那些不会使用信息技术的教师;会根据教学融合恰当使用信息技术的教师,则更胜那些只是简单使用信息技术功能的教师一筹。
  记者:您能和我们谈谈国内外在推进信息技术与课堂融合方面的发展差异吗?
  胡教授:我在国外访学时有个感受,其实祖国现在的信息化条件水平正在突飞猛进,中美教育信息化最大的差距并不是软硬件环境的差距,而是常态化应用水平的差异。例如,我调查过中国一线教师做微课的最大动力是参加比赛,而在美国教师并没有太多机会参加微课大赛,因为基本上就没人办微课大赛。虽然美国教师的微课没有国内教师做得好看,但是他们在领先做翻转课堂应用,这就是我们需要学习的地方。   我们要向国外学习好的机制,用机制创新来推动国内学校的信息化应用。例如,美国人把教师的培训经费折算成“教育券”发给教师个人,教师可以自己拿着券去找那些经过州政府认证的公司企业,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去上课。这其中就引入了一个重要的机制创新——通过市场竞争将优质资源、优质服务凸显出来。在我国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用“互联网+”推动教育服务供给侧的改革,在《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中也提到了“数字资源券”等概念。我觉得强调应用服务,这是一个很好的落脚点。所以,可以发现最近几年做信息化教学教研服务的企业越来越多,并且受到了中小学校的欢迎。
  记者:在信息技术与课堂融合创新的过程中,您认为应该以什么样的方式切入更好?是技术思维,还是教学思维?
  胡教授:这既不能简单唯技术,也不要孤立谈教学,而是要把技术和教学相融合,秉持面向问题解决的创新思维方式来推动融合应用。有句话问得好:“技术是个万能的解决方案,可是问题在哪儿呢?”我们要以解决问题的应用视角来推动,而不是盲目追求让技术条件“高大上”,或者非理性地贬低技术的价值。比如,在一些区域做教育信息化规划时,就推行“设施-应用”双项目驱动制:在开展信息化设施类项目申报的同时,要求同时申报一个依托该设施的配套教学应用类项目,并且两类项目独立评审。如果应用类项目被否决,设施类项目则直接否决;在项目验收时两个项目同步独立验收,应用类项目没有先通过验收,则设施类项目暂缓验收。通过这种双向倒逼的机制,推动信息化建设的出发点是面向问题解决和有效应用。
  记者:中国很大,各地教育发展仍然不均衡。您如何看待各地学校信息化条件的差异呢?
  胡教授:这些年国家通过“三通两平台”等工程做了很多大事,教育信息化条件建设卓有成效。通过“填平补齐”大大提升了各地学校的信息化总体水平。但是,中国地域辽阔,必然会存在一定的条件差异,也不太可能实现全国学校信息化条件的绝对均等。对于国内绝大多数的一线中小学教师来说,并没有太多机会去自由地选择技术环境的条件。因此,这就需要辩证地考虑信息化条件的差异,探寻多元化的应用路径。
  首先,需要系统化的考虑,这就是水桶原理。水桶盛水的容量总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教育信息化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像硬件、软件、队伍、策略、支持等,需要系统考虑到影响信息化应用的各个要素,补短板,这样才能提高教育信息化系统的整体效能。
  其次,需要多元化的考虑,就是路径依赖原理。通俗的比方,一旦人们开始做出了选择,由于惯性的驱动,就会在这一选择路径上不断强化,不愿轻易改变发展轨道。前面走的路,在很大程度上会决定后面要走的路。中国这么大,每个区域、每所学校都有各自的实际情况和历史道路。现有的经济条件、制度机制、人才素质等都会影响到学校信息化发展路径的选择。对于全国来说,每所学校只有适合自己校情的道路,而没有能全国划一的唯一道路。
  记者:您能再建议一下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走好信息化教学的“最后一公里”吗?
  胡教授:一家之言,我觉得可以从六个方面切入。
  第一,要优化技术环境的设计。在“互联网+”时代,技术环境不断升级,数字终端得到普及。但是在很多时候,我们确实发现很多学校的技术环境不是不先进,而是不好用、不易用、不想用。学校要优化技术环境的设计,以人为本来释放技术的能量。
  第二,要以教研促教学,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指出要“推进‘互联网+教育’发展……着力加强教师教研新模式的探索与推广。“互联网+”时代,教研的形式和内涵都要创新,通过信息化教研创新提升教师的信息化教学创新。教师要站在新时代重置自身的角色:刷三观、涨知识、增技能。建议在信息化浪潮中教师能有“六个意识”:学习意识、互联思维意识、数据思维意识、创新意识、分享意识和服务意识。
  第三,要关注学生的特点变化。因材施教,了解学生的教师才能更好地教。现在的学生被电脑、手机、iPad等数字化终端围绕着长大,可以说是真正意义上的“数字土著”。各種数字化设备已经嵌入他们的日常生活中,他们的学习习惯、思维方式和过去相比,可以说是截然不同,在很大程度上信息技术改变了学生的认知。
  第四,要重视优质资源的选用。鼎鼎大名的万维网之父——蒂姆·伯纳斯·李说过一句我特别喜欢的话,“我们生活在信息的海洋中,却忍受着知识的饥渴”。网络虽大,但要铭记“网海冲浪,未必寻得精彩;吹尽黄沙,未必觅得真金”。从理论上讲,网上资源已经很丰富了,现在学生缺的并不是“数量”上的资源,而是能不能找到自己心仪的适用资源,能不能用好优质资源。
  第五,要开展常态的学科实践和创新探索。这一方面要注意,不应用信息技术肯定不能够实现深度融合,但常态化应用也不是要强求“堂堂用”;另一个方面,要注意通过创新、迭代、完善来不断提高实践水平。将信息技术有机地融入到学科课堂的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和教学要素,在恰需之处用起来、用出彩,才是正解。
  第六,要考量技术投入的总体教学效益。许多行业信息化项目的前期设计和后期应用投入回报高,这种“投资-回报”曲线被称为理想的“微笑曲线”。在现实情况中,建议要做好学校信息化项目的规划和应用,使信息化的投入产出效益达到最佳状态。
  记者:最后一个问题,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中小学校兴起了智慧学习、智慧课堂的实践,您对此有何建议?
  胡教授:我觉得在技术支持的智慧课堂上,真正发挥作用的不仅要靠技术本身,还更要有智慧的教师、智慧的教法和学法。融合创新,智能引领。智慧课堂依托于先进技术所塑造的智能化学习环境,同时也离不开教师充分发挥师者的智慧,启迪学生的智慧。
  举一个案例。有许多智慧课堂的做法是给学生配备一个平板电脑,并装有相应的电子书包和资源,教师可以结合平板电脑上显示的学习进度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指导,从而实现“智能技术支持的精准助学”。这种智能技术支持的课堂效果确实不错,但是如果有学校想做却没有条件,那还能不能做呢?我们曾经指导过一堂看起来技术不是那么“高大上”的“智慧课例”:老师给班上的每个学生做了五颗不同颜色的五角星,每颗五角星上的图案不一样,分别代表了五个任务的梯度。在学生开始自主学习时,老师让学生将五颗星竖到电脑桌上。如果学生自学完成第一关任务就放倒第一颗星,完成第二关就放倒第二颗星,以此类推……在课堂上老师则根据学生桌面剩余站立五角星的数量决定走到哪儿去辅导。在这个课例中,我们用简单的五颗星也实现了某种意义上的“普通技术条件支持的精准助学”。
  是的,如果有条件获取先进智能的技术当然是最理想的;但是如果没有条件,教师也可以用智慧的方法弥补技术的缺憾,仍然让课堂富有智慧。勿忘初心,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新型教学组织模式,提升与特定技术环境相融的教法学法,才能更好地应用落地,走进“最后一公里”,走好“最后一公里”。
  记者:谢谢您的分享。
  (责任编辑 杜丹丹)
其他文献
不知不觉,2020行至年尾,梳理一年来的笔记,倘若总结我个人最关注的关键词,那么排在前列的一定是:供应链。  20世纪初,英国政治学家麦金德有句影响深远的名言:“谁统治了东欧,谁就统治了大陆腹地;谁统治了大陆腹地,谁就统治了世界岛(欧亚大陆和非洲的合称);谁统治了世界岛,谁就统治世界。”  但时代变了,这句基于地缘零和博弈的名言,早已显得迂腐不堪。在21世纪初,取而代之的是经济学家帕拉格·康纳在《
期刊
自2020年短视频+直播带货快速发展以来,内容+推荐形式的电商就一直是业界关注的对象,这种电商形式之所以受到如此大的关注,是因为在中国,互联网以货架电商形态存在近20年来,终于有一种新形态电商诞生并发展迅速。  在前段时间的抖音电商生态大会上,抖音电商总裁康泽宇将抖音电商定位为“兴趣电商”。这个定位在我看来就是基于内容+推荐形式的电商。  那么到底什么是兴趣电商,兴趣电商有什么价值?本文将结合与传
期刊
315逃出会场,上海车展再上热搜,特斯拉天生是标杆也是标靶。  过去几年,跨界造车成为风口,从恒大到小米,这一波官宣造车的浪潮还在持续。  虽然蔚小理都与雷军握手言欢,但这个“塑料朋友圈”的发展壮大,头号功臣还是马斯克,因为特斯拉“友情”完成了各种试错。  出道十几年,特斯拉预热了需求,催熟了供应链,缔造了资本神话,证明门口的野蛮人可以重新定义行业,哪怕巴菲特这样的大佬不看好,商业逻辑照样闭环了。
期刊
这届上海车展很有些历史拐点的意味。  不少朋友蓄力把车造出来,然后不开,非常潇洒,而且还要更潇洒地证明如何不用开。  比如百度。  前几天,我们在嘉定安亭试到了搭载他们ANP领航辅助驾驶技术的车型。名称很谦卑,但是实际上开挂地走在了市售技术的前面,可以在城市道路上进行自动驾驶——不只是高速或者城市快速路那样高度规则化、讲秩序的文明道路,也包括真正的人间野路子。  有各种红绿灯和交通标记的管制,有各
期刊
曾经无往不利的互联网巨头最近有点水逆,三位主角来自不同行业,却有一点相同,就是收到罚单之前,口碑已有崩坏的迹象。  所谓反垄断,本质就是社会情绪积累到一定程度,再以顶层治理的方式宣泄出来,社死可以看做是危机的前兆,但真不是谁都害怕。  光看新闻,你会觉得,苹果和特斯拉的结局,不是奶死,就是社死。  乔布斯时代的iPhone,一年小迭代,两年大改款,每次发布会,都是圈内盛事,现在的處境是友商强行碰瓷
期刊
电动车旗手  三年后,不知道赫伯特·迪斯会在什么位置,来审视他为大众所带来的这场变法。  在最近一次会议后,大众监事会发布声明,“一致决定”“全力支持”这位集团首席执行官的改革,特别是向电动化和数字化方向转型;并且明确,未来几年,执行委員会将在迪斯的领导下推进战略实施。  这个表态,让僵持了半年之久的管理层内斗,且是告一段落——至少从台面上来说。  迪斯是本轮的战胜方。尽管他本人的续约请求没有下文
期刊
传统企业的互联网转型,我看着老板们已经讨论了十多年。从最早的办个官网,开个网店,到开发个APP,买个SaaS系统,搞个直播,花巨资上“互联网思维”各种讲座培训,老板们渴望转型的心,就好像知识付费想买的是知识,最终买了个寂寞。  这几年笔者密切关注GrowingIO增长大会,今年是第6届,也是后疫情时代的第一个年,笔者相信很多实体企业已对小程序电商、内容电商、下沉市场、私域流量、直播带货等“风口”都
期刊
背靠东软大健康板块,卢朝霞这位在医疗行业拥有超过30年经验的管理者,如今再次踏上了创业征程,这次她的目标是带领东软汉枫解决好医疗物联网的最后“一厘米”。  日前,东软汉枫携手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及英特尔发布了呼吸机智能辅助脱机系统,该系统针对急危重症患者的呼吸机智能脱机而设计,利用模型通过客观数据分析对机械通气患者的可脱机性进行评估,从而给予医生可量化、清晰的评估建议。从客观意义上讲,这套系统
期刊
两近年来,国潮经济逐渐走进人们视野,通过结合时尚设计风格、多元化营销手段以及以品牌为载体应用至各品类商品,国货品牌愈发成为消费者购物的首要选择——买国潮、用国潮、晒国潮,已经作为一种文化态度和生活方式,逐渐融入到大众的生活中。此時,国货品牌凭借着高性价比和对中华文化的深刻解读,获得了众多消费者的认同和喜爱。  国潮经济发展背景下,国牌商品呈现出新的表现形式:创新类型国牌品牌——融入科技或模式创新的
期刊
王锐的出现,改变了科技企业高管那种“打着领带的男人”的形象。科班出身的她加入英特尔后,从底层业务做起,并经历了多个部门的历练。王锐回忆,在英特尔,她经历了技术、文化、领导力等多方面的挑战,正因为有这些历练的经历才成就了她的今天。  如今,作为英特尔公司副总裁、市场营销集团中国区总经理,王锐管理着英特尔整个中国区的市场营销团队。“我们要把英特尔复杂的产品线和用户复杂的需求连接起来。”在王锐看来,当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