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尘异事

来源 :小小说月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ancentfc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赵都自古繁华,城中医馆林立,只有城北多是贫民,医家见无利可图,未开医馆。这一天,不知从哪儿来了个刘姓医生,在城北一角租下店面,从本地招了个徒弟,开起“有家医馆”。附近百姓见他收费不贵便来看病,有个头疼脑热的只一针就见好,渐渐传出名声,大家都唤他作“刘一针”。
  城南的李师古九代行医,家学极深,最拿手的便是针灸,听闻传言很是不信,立意要比个高低。他化装成普通病患,进了刘一针的“有家医馆”。
  病患很多,李师古故意弯腰驼背,“啊呀”之声不绝,轮到他时,痛苦万分道:“今早起来,不知怎么这腰就直不起来了,疼痛得紧,您快给看看。”刘一针不慌不忙,在他腰上摸了两把,突然一点他的腰际道:“你好了,起来吧!”李师古不由自主一下直起身来,惊道:“你!”
  刘一针神色自若:“你没有病,无须在此。怎么,是哪位同行怕刘某误诊了百姓,特来相试吗?”李师古哈哈一笑,也不装了,与刘一针公开较量,来的病患二人皆治,李师古总需两三针才能有点起色,可刘一针不管对方病症如何,总能一针见效。
  连比三场,三场皆输,李师古从此甘拜下风。
  那一年,鬼子进了赵都。领头的大佐叫龟田,坏事干绝,无恶不作。忽一日得了怪病,浑身奇痒难忍,听说了刘一针的大名,便“请”他来治。
  一队鬼子兵荷枪实弹,闯进医馆。刘一针稳坐太师椅,听副官说完了病情,背起出诊箱说:“走吧!头前带路。”
  徒弟大虎急道:“师父,这病你不能治!”
  “医者仁心,本就是要救人性命,为何不能治?”
  “可那是人么?那是魔!是磨牙吮血,吃人不吐骨头的魔!”
  刘一针笑了笑,说:“有半年没回家了吧?放你几天假,回去看看,医馆的事儿就不用你操心了。”
  大虎恨恨瞪了他两眼,回房收拾了包袱,不顾而去。
  刘一针跟随副官到了司令部。一见面,龟田先鞠一躬:“久闻刘桑大名,未曾拜会,近日贱体有恙,还要劳烦刘桑救治。”
  “好说。脱衣服,我看看你的背。”龟田忙脱掉上衣,转过身来。
  刘一针看了两眼便打开诊箱,取出那套赖以成名的银针:“你这病,须在背上十八处穴位用针,针完,包你再无痛苦。”
  龟田怪笑道:“听闻刘桑总是一针见效,怎么这次要扎十八针?该不是想趁机杀了我吧?”
  “病不同,行针的数量、位置自不同,你这病,全城除了我再无第二人能治。再说我人在你这里,害了你,跑得了么?”
  龟田看了副官一眼,副官上前搜遍刘一针全身和诊箱,没找到任何凶器,可还是掏出枪顶上火:“请下针吧!要千万小心!”
  刘一针不慌不忙,行起针来。这一针针扎上,龟田是通体舒畅,赞不绝口:“神医!神医的干活!”副官看看无事,也把枪收了起来。
  扎完这十八针,刘一针突然在龟田的背上拍了一掌。可煞作怪,只轻轻这一掌,龟田背上的十八根银针都如泥鳅般活了起来,生生钻进他的背里去了!龟田杀猪般大叫,旁边的副官掏出枪来,“啪、啪、啪”三枪,刘一针当即血染前胸,倒地而亡。
  龟田大叫:“留活口!”鮮血早已染红了地面。他气得猛抽了副官一个嘴巴:“你把他打死,谁来治、治……”话未说完,早已嘴歪眼斜,一头栽倒。鬼子慌忙请来全城的名医,可大家一个个束手无策,毫无办法。那龟田嚎了半日,一命归西。
  鬼子要把刘一针曝尸三日,不准人收尸。可当夜,尸体就不见了。在城西乱葬岗里,多了个不起眼的小坟头。有人说,是他徒弟大虎偷尸埋葬在此;还有人说,从这以后大虎就参加八路军打鬼子去了。一晃多年,鬼子投降后,这座小坟前多了块石碑,上书“爱国神医刘一针之墓”。
其他文献
“坐婆车”是沁水湾几代人内心最深的记忆,而九婶就是这记忆深处最重要的人物。这种纯手工打造的木制婴儿车,整车不用一颗铁钉,各个构件都是榫榫相扣,卯卯相连。孩子坐在里面,稳稳当当,欢蹦乱摇,也不会翻车。沁水湾的人们都知道,九叔是当地有名的木匠,九婶是九叔的第一高徒,她最好的作品就是十台硬朗强实的“坐婆车”。  那年月,穷;那日子,难。庄稼人心中的期盼就是攒够了木料,請九叔到家里打一辆做农活用的架子车。
期刊
秀水乡梨花节简短的开幕式结束后,我谢绝了乡里的挽留,独自来到白石村。来西河县工作快一个月了,还没抽出时间去看望五舅,今天正好去。  班长是凌晨一点给我发的微信:“明天别休息了,代我去一趟秀水乡的梨花节,辛苦啦!”紧接着又是一条:“欠账太多,慢慢还,注意团结,哥为你好。”班长是刘书记的代称,非正式场合大家都这么叫。班长说的团结是周四我们开了一次常委会,我的态度是保留意见,我的原则是无论是为官还是为民
期刊
幼时我得过一只笼,名曰金翅。  美轮美奂,不似凡物,这样的词汇都不足以构成它的传奇。这只笼真正的稀巧之处在于传言它可引得凤鸟。  这种传说中的神鸟,从没有人见过它的真正面目,兴致上来便想去试,却被母亲拦住。  她问我道:“阿娇,你可知你要引的是谁?”见我神色惶恐,她第一次用温柔的语气对我说“是龙 ”。  那时,我尚不能解她语意,和那晦暗不明的神色,还是孩童的我,只心中欢喜她对我的温和,让我体会到一
期刊
小城偏南有一条街叫水韵天街,街前面是清泉河,后面是成片的坡地。整条街的房子,清一色是青砖灰瓦,房檐高低错落,翘起的廊角挑起一串串大红灯笼。这条集餐饮、休闲、娱乐于一体的街面在活跃了几年后,不知何故,逐渐显出了衰败的迹象。然而,一个叫齐祺鱼锅的火锅店却一如既往地红火。  火锅店后门的门口有一棵桂花树,每到下午两点至四点桂花树底下便热闹起来。这个时段正是火锅店员工的休息时间。这些穿着同样工作服的员工,
期刊
民国年间,漳河泊岸村的渡口,因种有大片桃树,就叫桃花渡。  河生是桃花渡的摆渡人,长得面皮紫红肌肉精壮,早几年在军阀阎锡山的队伍里混,也算出息,混到了团长,可不知怎么突然就归隐到桃花渡做起了摆渡人。  河生用一根长竹篙撑着渡船,一日日往返于漳河两岸,渡男女,渡牛马,渡鸡鸭。只要人想渡又能渡过去的,河生无所不渡。  一般渡口,到了天完全黑下来,任对面怎么喊,摆渡人只管装聋作哑,决不轻易夜渡,这是老规
期刊
我小时候,经常去姥姥家蹭饭吃。  姥姥家宽敞的院子里,有几棵歪脖子枣树,一块菜园子,还有一个木板搭成的厩,那是一头黑毛驴的房子。  黑毛驴有着干净光滑的毛,两只眼睛很大也很亮。狗蛋舅舅从集口牵回毛驴的时候,姥姥喂它苞谷吃,毛驴就和姥姥熟络了,数过它的牙齿,已经有三岁零六个月了。  姥姥从此有了伴儿,我和毛驴。  姥爷走了好多年,姥姥的日子空荡荡的。她经常枕着姥爷的黑白照片,睡了又醒,醒来就和姥爷说
期刊
春夜雨霏霏。忙了一天的庞警官,晚上11点钟才进家门。  妻子念叨:“怎么这么晚才回来,打电话也不接,忙啥呢?”  “最近治安情况不好,辖区内接连发生了几起入室盗窃案,今天一直在分局研究案情。”庞警官边说边脱去外衣。  “累了,就早点休息。”妻子站起身来走向卧室。庞警官伸了个懒腰,重重地打了个哈欠。  突然,响起一阵敲门声。  “我是对面的邻居,你家的钥匙插在门上忘拔了。”是女人的声音。  “啊!有
期刊
那年异族进犯,边关烽火十载方歇,尸横遍野,出征时三十万将士,如今仅余数千残兵凯旋。国都百废待兴,街头巷陌人烟稀少,这天却远远传来唢呐锣鼓声,两旁百姓皆驻足张望,甚为好奇。  酒楼二楼临街的席上,有人出声问道:“这下方是哪家的迎亲队伍?”  小二正拿着搭肩布,三两下把桌子掸干净了,闻言探出头望了一眼。只見队伍远远地走近了,衣裙布履掠过战火燃过的土地显得极为扎眼,一派火红喜庆朝城外的方向走。  小二摇
期刊
在万绿湖那边,有一个村庄,叫何老屋。  老屋只住着老何。  我们跟着老何的儿子大何,翻山绕湖,驱车进入何老屋,看见老何正泊船,把两只鼓鼓的蛇皮袋拖上岸,躬身曲背,龇牙咧嘴。大何忙奔过去帮忙,说,那么多鱼,我们有口福啦。老何咳了两声,没说话。  大何迫不及待解袋口,倒出来,傻眼了,鱼鳞都不见一片,全是垃圾。  叫您网鱼却网垃圾,没鱼?大何气咻咻的。  有,公家的,不能网。  为什么?  禁了,你都不
期刊
旧社会顺河街上的手艺人很多,有编筐的,补盆的,剃头的,都属于下九流,没有啥社会地位。据说逢到宴席都不让坐桌,只能在厨房里随便盛一碗,蹲在墙角里拿个馒头吃完走人,主家也不会感觉有啥不妥。如果有不懂规矩的硬要坐桌,往往他才拉个板凳坐下,一桌子客人就都散了,宁肯不吃这顿饭,也不跟这些人同桌吃饭,嫌丢人。  也有例外,说大鼓书的虽然也是艺人,待遇却和这些人不一样,不但可以逢酒席坐桌吃饭,而且可以坐正位上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