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城市道路是一个城市面貌,更能反映出城市道路景观水平的高低,不仅影响着整个城市形象,更反映出城市发展的整体水平。本文通过对现代城市道路的景观设计和植物配置进行探讨。
[关键词]城市道路;景观设计;
中图分类号:U41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8-0254-01
1.前言
随着城镇居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城市环境景观的需求也日益增长。如何使得道路景观更加有特色,已经成为园林工作者和建设者的重要事情。城市道路景观给人们提供了优美、舒适的生活环境,改善了城市气候,丰富了城市的精神面貌。
2.城市道路景观设计原则
2.1 尊重历史的原则
城市道路景观设计在尊重历史、继承精髓和保护历史遗产的基础上,同时也要向前发展。对于传统和现代的东西,我们不能一味地照抄和复制,而需要追寻和思考传统文化中适应时代要求的内容、形式与风格,要有所创新,从而符合城市特有的内涵和特色。
2.2 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原则
根据当地气候和道路环境条件,选择适合当地生长的树木,有利于树木的正常生长,从而体现植物生长的层次性、多样性和季相性,并在统一和谐的景观格调中变化。如同古人所说“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2.3 整体性原则
城市道路景观在设计的时候要从城市的整体出发,将道路作为一个综合体,考虑道路两侧的建筑、灯关等要素,使其充分展现出城市应有的形象。
2.4 可持续发展原则
可持续发展原则展是一种注重长远发展的思想,从生态学的角度出发,坚持自然、生态、经济与社会和谐统一发展。这一思想就是要求园林工作者运用规划设计的手段,结合自然环境现实情况,对自然环境的破坏降到最低,在节约自然资源的同时,能够把设计做到最优化,最美化。
2.5 科学性与艺术性原则
道路景观设计,它是动态的绿化景观,要求简洁明快、层次分明,动感活力,满足大家的审美需求。它既要满足植物的生长特点,又要通过艺术的手法展现植物组合的形式美,使艺术与科学相互融合,相互统一。
3.我国城市道路景观存在一些问题
3.1 缺乏个性
新型的道路景观设计起步较晚,造成千篇一律的局面,导致城市失去了自己独有的个性和特色。
3.2 缺乏以人为本的理念
片面强调绿化,忽视道路的交通功能。如在交叉路口,树木挡住了信号灯的显示,影响了汽车的通行能力。在渠化岛种植高大的灌木,影响了行人的通行。
3.3 缺乏整体连续性
城市道路景观应该是一个动态效果。在设计中简单的拼凑植物组合,生硬的雕塑,从而忽视建筑风格及道路景观环境的统一,特别体现在景观的协调性和连续性。
3.4 缺乏对绿化与地下管网的重视
在埋有地下管网的地段种植大型乔灌木,导致根系无法伸展,严重影响了植物的生长,树木有些渐渐走向死亡,更严重的是大风季节倒树,给出行的人民带了巨大的不便和存在一定的生命安全威胁。
3.5 盲目引进植物品种
没有考虑长远的发展,只顾眼前的景观效果。选用未经观察和试验的外来物种,结果因不适应当地的土壤和气候而死亡。
4.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势
4.1 以人为本
城市的主体是人,城市景观是为人服务的,而非仅仅为美化而兴建。它的真正意义在于为居民提供一种休闲、生活及工作的环境。城市道路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城市道路景观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环境很重要的一部分。道路景觀设计力求满足各类人群的使用需求,尤其是老人、儿童这些对户外空间使用频率较高的人群,增强人在道路景观中的体验性。城市道路景观设计应注重提取当地典型文化类型,使得设计的道路景观得到大众的认可。
4.2 重视生态
以生态学理念为依据,合理利用周边自然环境创造自然地景观效果。如直接在合理的位置将绿化带改造成为雨水花园;将绿化带中的雨水收集起来,建设城市雨水循环系统,通过合理的道路景观设计来收集城市雨水排放。海绵城市将会是一个大的发展趋势。因此, 只有道路景观的生态化,人与自然才能和谐相处,才能实现满足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需求。
4.3 因地制宜,突出地方特色
因地制宜,根据不同自然环境合理搭配乔、灌、草等植物要素,营造丰富的植物景观。统筹规划,分段设计,突出重点,注重特色。在今后的城市道路景观设计中,设计要考虑周围的实际环境和即将改变的效果,同时要有所创新。在设计手法上要富于变化,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创造有特色的道路景观。
4.4 加大乡土植物应用
营造具有复合结构、层次丰富的植物群落。按照植物造景手法加以合理科学搭配种植,以“没有数量就有没有美感”的指导原则,采用乔一灌一草复层搭配模式,增加灌木类、草本地被类以及彩叶植物的应用,形成色彩丰富、结构复杂的植物景观。随地形起伏变化,搭配植物的方式也相应变化,以增加景观层次性,让植物景观有纵深感。
5.如何使道路景观更具特色
5.1 植物配置手法的多元化
公共绿地以植物材料为主,与建筑小品等构成不同功能、变化丰富的空间。配套公用建筑所属绿地结合周围环境,使绿化空间相互渗透、相互增景,扩大绿色视野。如能充分利用植物的形态、色彩、线条、芳香等自然美,定能创造出生生向荣的景观效果。同时需要加强对植物景观文化内涵的挖掘体现,营造出具有诗情画意的植物空间。
5.2 植物复层群落结构的广泛应用
在配置方式上,规则式与自然式种植结合,充分利用乔灌草各自的体量、外形、色彩等进行搭配,体现出不同的景观特色和风格。
5.3 使绿量增加的立体绿化
立体绿化打破了空间局限,增加了绿量和绿视率,提高了生态效益。
5.4 绿地格局形态丰富,绿化覆盖率高在保证通风透光的情况下,注重建筑与植物的结合,更考虑景观的直接感受,使得绿地结构更为合理、丰富
5.5 绿化养护管理到位
在后期绿化养护上,养护人员管理到位,及时浇水,除草,修剪,从而保证植物生长良好,减少病虫害。
6.结论
道路是城市的骨架,是城市的交通纽带。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得体高,城市道路除了满足交通功能外,还应该担负起继承城市传统文化、满足人们审美需求、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责任。所以,如何在我们的设计作品中,巧妙地把自然景观、绿化景观和人文景观相结合,通过巧妙地构思,树立城市景观形象,体现地方特色,具有独特地绿化景观效果,并体现节约型园林地思想,是一些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做好城市道路植物景观不仅可以展示城市的景观面貌,体现城市的文明程度,同时也能够造福子孙后代。
在城市綠地建设方面,虽不乏成功之作,但还存在很多问题。一方面,决策者的生态意识模糊,虽然喊出“生态”的口号,但对生态绿地的内涵了解甚少,难以做出符合生态效益的决策。另一方面,建设者具有一定的生态学知识,但对生态学理论的理解不够,在实践中很难加以应用。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园林工作者进一步加强生态学知识的学习和研究,才能避免滥竽充数现象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阎淑龙.浅析城市道路景观与植物造景理念[J].现代园林,2011,1:7-9.
[2] 张海霞.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研究[D].西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
[3] 刁克.谈植物景观的布置.中国园林[J].2001,30(1):51-52.
[关键词]城市道路;景观设计;
中图分类号:U41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8-0254-01
1.前言
随着城镇居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城市环境景观的需求也日益增长。如何使得道路景观更加有特色,已经成为园林工作者和建设者的重要事情。城市道路景观给人们提供了优美、舒适的生活环境,改善了城市气候,丰富了城市的精神面貌。
2.城市道路景观设计原则
2.1 尊重历史的原则
城市道路景观设计在尊重历史、继承精髓和保护历史遗产的基础上,同时也要向前发展。对于传统和现代的东西,我们不能一味地照抄和复制,而需要追寻和思考传统文化中适应时代要求的内容、形式与风格,要有所创新,从而符合城市特有的内涵和特色。
2.2 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原则
根据当地气候和道路环境条件,选择适合当地生长的树木,有利于树木的正常生长,从而体现植物生长的层次性、多样性和季相性,并在统一和谐的景观格调中变化。如同古人所说“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2.3 整体性原则
城市道路景观在设计的时候要从城市的整体出发,将道路作为一个综合体,考虑道路两侧的建筑、灯关等要素,使其充分展现出城市应有的形象。
2.4 可持续发展原则
可持续发展原则展是一种注重长远发展的思想,从生态学的角度出发,坚持自然、生态、经济与社会和谐统一发展。这一思想就是要求园林工作者运用规划设计的手段,结合自然环境现实情况,对自然环境的破坏降到最低,在节约自然资源的同时,能够把设计做到最优化,最美化。
2.5 科学性与艺术性原则
道路景观设计,它是动态的绿化景观,要求简洁明快、层次分明,动感活力,满足大家的审美需求。它既要满足植物的生长特点,又要通过艺术的手法展现植物组合的形式美,使艺术与科学相互融合,相互统一。
3.我国城市道路景观存在一些问题
3.1 缺乏个性
新型的道路景观设计起步较晚,造成千篇一律的局面,导致城市失去了自己独有的个性和特色。
3.2 缺乏以人为本的理念
片面强调绿化,忽视道路的交通功能。如在交叉路口,树木挡住了信号灯的显示,影响了汽车的通行能力。在渠化岛种植高大的灌木,影响了行人的通行。
3.3 缺乏整体连续性
城市道路景观应该是一个动态效果。在设计中简单的拼凑植物组合,生硬的雕塑,从而忽视建筑风格及道路景观环境的统一,特别体现在景观的协调性和连续性。
3.4 缺乏对绿化与地下管网的重视
在埋有地下管网的地段种植大型乔灌木,导致根系无法伸展,严重影响了植物的生长,树木有些渐渐走向死亡,更严重的是大风季节倒树,给出行的人民带了巨大的不便和存在一定的生命安全威胁。
3.5 盲目引进植物品种
没有考虑长远的发展,只顾眼前的景观效果。选用未经观察和试验的外来物种,结果因不适应当地的土壤和气候而死亡。
4.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势
4.1 以人为本
城市的主体是人,城市景观是为人服务的,而非仅仅为美化而兴建。它的真正意义在于为居民提供一种休闲、生活及工作的环境。城市道路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城市道路景观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环境很重要的一部分。道路景觀设计力求满足各类人群的使用需求,尤其是老人、儿童这些对户外空间使用频率较高的人群,增强人在道路景观中的体验性。城市道路景观设计应注重提取当地典型文化类型,使得设计的道路景观得到大众的认可。
4.2 重视生态
以生态学理念为依据,合理利用周边自然环境创造自然地景观效果。如直接在合理的位置将绿化带改造成为雨水花园;将绿化带中的雨水收集起来,建设城市雨水循环系统,通过合理的道路景观设计来收集城市雨水排放。海绵城市将会是一个大的发展趋势。因此, 只有道路景观的生态化,人与自然才能和谐相处,才能实现满足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需求。
4.3 因地制宜,突出地方特色
因地制宜,根据不同自然环境合理搭配乔、灌、草等植物要素,营造丰富的植物景观。统筹规划,分段设计,突出重点,注重特色。在今后的城市道路景观设计中,设计要考虑周围的实际环境和即将改变的效果,同时要有所创新。在设计手法上要富于变化,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创造有特色的道路景观。
4.4 加大乡土植物应用
营造具有复合结构、层次丰富的植物群落。按照植物造景手法加以合理科学搭配种植,以“没有数量就有没有美感”的指导原则,采用乔一灌一草复层搭配模式,增加灌木类、草本地被类以及彩叶植物的应用,形成色彩丰富、结构复杂的植物景观。随地形起伏变化,搭配植物的方式也相应变化,以增加景观层次性,让植物景观有纵深感。
5.如何使道路景观更具特色
5.1 植物配置手法的多元化
公共绿地以植物材料为主,与建筑小品等构成不同功能、变化丰富的空间。配套公用建筑所属绿地结合周围环境,使绿化空间相互渗透、相互增景,扩大绿色视野。如能充分利用植物的形态、色彩、线条、芳香等自然美,定能创造出生生向荣的景观效果。同时需要加强对植物景观文化内涵的挖掘体现,营造出具有诗情画意的植物空间。
5.2 植物复层群落结构的广泛应用
在配置方式上,规则式与自然式种植结合,充分利用乔灌草各自的体量、外形、色彩等进行搭配,体现出不同的景观特色和风格。
5.3 使绿量增加的立体绿化
立体绿化打破了空间局限,增加了绿量和绿视率,提高了生态效益。
5.4 绿地格局形态丰富,绿化覆盖率高在保证通风透光的情况下,注重建筑与植物的结合,更考虑景观的直接感受,使得绿地结构更为合理、丰富
5.5 绿化养护管理到位
在后期绿化养护上,养护人员管理到位,及时浇水,除草,修剪,从而保证植物生长良好,减少病虫害。
6.结论
道路是城市的骨架,是城市的交通纽带。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得体高,城市道路除了满足交通功能外,还应该担负起继承城市传统文化、满足人们审美需求、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责任。所以,如何在我们的设计作品中,巧妙地把自然景观、绿化景观和人文景观相结合,通过巧妙地构思,树立城市景观形象,体现地方特色,具有独特地绿化景观效果,并体现节约型园林地思想,是一些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做好城市道路植物景观不仅可以展示城市的景观面貌,体现城市的文明程度,同时也能够造福子孙后代。
在城市綠地建设方面,虽不乏成功之作,但还存在很多问题。一方面,决策者的生态意识模糊,虽然喊出“生态”的口号,但对生态绿地的内涵了解甚少,难以做出符合生态效益的决策。另一方面,建设者具有一定的生态学知识,但对生态学理论的理解不够,在实践中很难加以应用。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园林工作者进一步加强生态学知识的学习和研究,才能避免滥竽充数现象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阎淑龙.浅析城市道路景观与植物造景理念[J].现代园林,2011,1:7-9.
[2] 张海霞.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研究[D].西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
[3] 刁克.谈植物景观的布置.中国园林[J].2001,30(1):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