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创立经世致用的实学思想既是明代中叶以来社会思潮由虚向实转变的必然结果,也是顾炎武对时代提出的重大社会问题筚路蓝缕调研思考的精华。其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观、“明道救世,博学于文”的治学观、“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政绩观、“行己有耻,激浊扬清”的廉耻观是其实学思想的核心,这些观点不仅在当时是一种划时代的飞跃,而且更为近代以来仁人志士救亡图存、强国富民提供了宝贵的精神支撑。
关键词:顾炎武;实学思想;中华文明;廉政
中图分类号:D261
DOI:10.13784/j.cnki.22-1299/d.2021.05.004
2016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产生了儒、释、道、墨、名、法、阴阳、农、杂、兵等各家学说,涌现了老子、孔子、庄子、孟子、荀子、韩非子、董仲舒、王充、何晏、王弼、韩愈、周敦颐、程颢、程颐、朱熹、陆九渊、王守仁、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鲁迅等一大批思想大家,留下了浩如烟海的文化遗产。”[1]2017年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也强调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的内涵丰富的道德規范和理念等对国人仍有着深刻影响。梳理和诠释好顾炎武实学思想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文化创新工程,对凝聚起14亿中国人在党的领导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磅礴力量具有当代价值。
一、顾炎武实学思想的主要观点
顾炎武(1613—1682年),号亭林,著述等身,研究范围极为宏大,是个百科全书式的学者,梁启超称赞他“学术之渊翠,人格之崇峻”。笔者在借鉴前辈同仁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顾炎武实学思想内容进行初步概括。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观
一个人读书做事首先要明确动机和志向。传统社会大多数读书人追求“学而优则仕”的名利双收,或者趋向“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的清闲隐居,顾炎武认为读书人应该用学术报效国家、服务社会。他说:“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国。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2]顾炎武提出了一个内涵丰富的责任观。
第一,阐释“亡国”和“亡天下”的区别。他认为“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李唐王朝被赵宋王朝所取代仅仅是亡国;天下大乱,民不聊生,文化破坏,文明中断谓之亡天下。
第二,厘清“保国”和“保天下”责任归属。“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在封建君主专制时代“保国”是统治者的责任,和百姓无关,而延续民族文明传统和文化习俗是每个百姓的责任。
第三,肯定百姓“保天下”不可替代的作用。“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国。”保住政权只有激发起百姓奋起保卫文明制度和文化的责任感才能实现。这种“人人尽责、时时尽责”的责任观是对孟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扬弃。顾炎武无疑是在经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传奇人生中悟出了百姓在社会变迁中的历史推动作用。
顾炎武诠释的责任观,在那个天崩地解时代,无疑是漫漫黑暗长空划过了一道思想启蒙的闪电。这一伟大思想更成为近代中国仁人志士救亡图存的文化标识和响亮口号。1915年5月,袁世凯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梁启超论中日交涉,作《痛定罪言》,发出“今欲国耻之一洒,其在我辈之自新。我辈革面,然后国事始有所寄……我勿问他人,问我自己。斯乃顾亭林之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也”的呐喊,成为唤醒民众推翻洪宪帝制保卫共和护国运动的高亢奏音;1937年7月7日的卢沟桥事变,又是先生的这一格言激发起国人扛起“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的责任担当。这也正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抗战胜利69周年座谈会上提炼总结的“伟大的抗战精神”的第一要义。
顾炎武在中华五千年文化历史上第一次清晰指出“保国”和“保天下”的不同含义,第一次歌颂被排列在社会底层的“匹夫”的担当对国家民族的重要价值,唤起百姓心中的主人意识和责任意识,成为激发全体中华儿女投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不竭精神动力。
●“明道救世,博学于文”的治学观
顾炎武毕生热爱学习,他唯一的学生潘耒在《日知录序》中提到顾炎武治学精力非常旺盛,从年少到年老,唯一的爱好就是读书。正是这种注重治学的风骨,让他为后人留下了许多传世大作和做学问的方法。
第一,坚守治学 “文须有益于天下”的宗旨。顾炎武说:“士当以器识为先,一命为文人,无足观矣。”一个人学问的深浅在于他的站位。如果站得境界高,那他必然能把自己的修身治学与国家民族前途联系起来,虽九死而不悔;反之将做学问仅仅作为个人谋生钻营的手段,那么在达到目的后,就会丧失继续前进的动力。顾炎武曾经在给朋友的信中说:“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他认为只要有益于国家社稷、黎民幸福,这样的学问做得越多越好,但是如果所做的学问尽是一些怪力乱神的事情,或拍马溜须、处处抄袭,那这样的学问多做一篇就是多一份对社会风气的败坏。顾炎武晚年长期居住在山西,虽然身染重疾,但是依旧像以前一样关注黎民苍生,始终将救民于水火作为自己的责任。正是这种将自己的治学与天下黎民的命运紧密相联的坚守,才让他抵挡住常人难以想象的诱惑,战胜人生的种种艰难,留下许多造福苍生后世的宏大思想。
第二,治学善用“勤搜资料综合研究”的方法。梁启超称顾炎武为“清学开山之祖”,因为他非常敬仰顾炎武“勤搜资料综合研究,参验耳目闻见以求实证”的治学方法。一是重视广收资料。顾炎武从小受到嗣母王氏爱国启蒙的教诲和嗣祖父顾绍芾关心时事的熏陶,27岁决定放弃科举考试,投身实学研究。他认为只要对学术研究有用,不必拘泥于何家何派的观点。作为传承朱熹理学思想的大儒,他对道、法、墨等各家学术都有涉猎。他非常重视从理论渊源和历史演变层面开展严谨的研究考证,之后再动笔撰写。在撰写《日知录》中的《风俗》《财用》等内容时正是严格考据相应的历史演变后才写成的。他推崇博学于文,不但研究自然现象和社会变迁,而且关注跟汉民族不同的“外国风俗”,他说:“宋邓肃公对高宗言:外国之巧在文书简,简故速;中国之患在文书繁,繁故迟。” (《日知录》卷二十九《外国风俗》)得出北宋之所以屡战屡败在于繁文缛节,行政效率低下。这种观察卓见对于当前我们立戒形式主义、减轻基层负担具有很好借鉴作用。二是重视实地调查。顾炎武45岁变卖家产开始北游之前,基本完成了代表著作的学术框架,但他并没有止步不前,而是一边读书考察,一边根据最新的考证及时更正自己著作的错漏点,25年间“九州历其七,五岳登其四”。清代著名史学家全祖望在《鲒琦亭集·亭林先生神道碑》中高度评价他严谨的治学方法,“凡先生之游,必载书自随,至阨塞之所,即呼老兵退卒,询其曲折,或与平日所闻不相合时,即发书而对勘之。”三是重视虚心好学。顾炎武认为做学问必须走出书斋,破除自我封闭的状态,强调“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觉”。他专门写作《广师篇》:提到了“独精三《礼》,卓然经师,吾不如张稷若”;赞扬在写《日知录》时经常与其探讨切磋并提出改进意见的常州学者杨雪臣“读书为己,探赜洞微,吾不如杨雪臣”;赞扬待友真诚的陕西学者王弘撰“好学不倦,笃于朋友,吾不如王山史”等。顾炎武这种交流切磋的求学情怀、学无止境的精神境界、谦逊如初的交友心态,对于良好治学风气的形成大有益处。 第三,治学秉承“采铜于山精益求精”的精神。顾炎武在《日知录》卷十九《著书之难》就谈到自己一直秉承“其必古人之所未及就,后世之所不可无,而后为之”的创新精神。他始终坚守著书立说必须独立思考反复提炼,不剽窃他人学术成果的道德底线。他在《与人书十》中将做学问比作铸钱币,强调“今人编撰的书,正如今人之铸钱。”他说,古人在山上采矿炼铜以铸钱,今人则购买旧钱,称它为废铜,用来充当原料铸钱,其结果不仅铸出来的钱粗糙质恶,而又把古人传世之宝,捣碎铡烂,不能留传于后,这岂不是两方面的损失吗?联系自己的撰写,有人询问他《日知录》现在又完成了几卷,他认为“这大概是把它作为用废铜铸钱来期待吧”。而他“自相别一年,起早贪黑读书,反复探讨研究,只写得十来条,这样差不多可以算是在上山采铜来铸钱了吧”。《日知录》正是顾炎武在掌握了大量的文献资料,进行了系统整理,再反复进行考证修改,终其一生才完成的大作。梁启超高度认可《日知录》的学术价值,他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将这部著作比作是织女一点一点织就的精细作品。我们要传承好顾炎武这种精益求精的治学精神。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政绩观
顾炎武在北上治学的过程中一直在思考明朝为什么灭亡,明亡后如何将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好,他将这种问题导向、为民情怀和时代之问贯穿于自己学术生涯的始终。习近平总书记概括的“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正是源自顾炎武《夫子之言性与天道》所指出的“昔之清谈谈老庄,今之清谈谈孔孟。……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股肱惰而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神州荡覆,宗社丘墟。”他清晰地认识到空谈误国是明朝后期士大夫的弊病。明朝的衰亡正是因为王阳明的一些弟子们空谈良知,抛弃知行合一的原则,造成朝廷官员普遍不重视研究实学,不关心百姓穷苦和国家安危,最终导致国家灭亡、生灵涂炭的历史悲剧。他强调做学问一定要“经世致用”。在《日知录》的《周室班爵禄》中,顾炎武强调贵族们并不是天生尊贵,他们与老百姓一样,也是靠劳动吃饭,只是他们从事公共事务导致无暇种地,才发给“禄”作服务百姓的报酬,因此不能向百姓索取过高报酬。在《郡县论六》一文中顾炎武认识到“今天下之患,莫大乎贫”。顾炎武认为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采取农业、手工业、商业等整体推动共同繁盛的举措,才能实现经济发展富国富民。他在《与人书三》中一再强调做学问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甚至婉拒为好友李颙撰写其母墓志铭的应酬文章,坚持凡是与六经的旨意以及当今事务无关的文章一概不写的学术宗旨,体现他严格要求自己,服务实践需要的高尚品格。
●“行己有耻,激浊扬清”的廉耻观
如果说“博学于文”是教人做学问的方法,那么“行己有耻”则是做人的底线。顾炎武非常注重人格品格修养,他目睹明末官僚士大夫寡廉鲜耻的风气,鲜明地提出拯救世道人心的关键是知“耻”。他主张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然而四者之中,耻尤为要。故夫子之论士,曰:“行己有耻。”人之不廉,而至于悖礼犯义,其原皆生于无耻也。故士大夫之无耻,是谓国耻。(《日知录》卷十三《廉耻》)顾炎武提出的廉耻观包括三层意思。
第一,耻的范围。耻就在我们每天的待人接物细节之中,非常广泛。他认为:“自子臣弟友以至于出入往来辞受取与之间,皆有耻之事也。”上报民情、结交朋友、接待宴请、收受礼物等,都不是小事,都要有严肃敬畏的态度。
第二,耻的含义。他说:“不耻恶衣恶食,而耻匹夫匹妇之不被其泽。”他认为士大夫身据官位,领取俸禄却不担当作为,不能给百姓带来幸福感和获得感是一件羞耻的大事。
第三,耻的地位。礼义廉耻四者之中,耻是最重要的,它是做人的底线。如果一个人突破不知羞耻的底线,那么他什么样的坏事都会去干。顾炎武强调读书人的廉耻事关整个社会的风气,士大夫做无耻的事是国家的耻辱。他自己对道德修养要求非常严格,康熙十七年開博学鸿儒科,都中阔人,争相要罗致他。他令他的门生宣言:“刀绳具在,无速我死。”次年,开明史馆,总裁叶万蔼要推荐他。他给叶的信说道:“七十老翁何所求?正欠一死。若必相逼,则以身殉之矣。”清庭诸人,再不敢惹他。一生知行合一,坚守民族气节的道德底线。
顾炎武非常重视涵养为官者的清廉之风和道德观念,在《日知录》的《俸禄》《廉耻》《除贪》《俭约》《贵廉》等条目中都有清晰的体现。第一,廉洁奉公应是官员的基本操守。顾炎武认为廉洁是为官的基本操守。第二,厉行俭约要成为社会普遍风尚。顾炎武认为国家要通过及时实行节俭政策来遏制社会上刚刚出现的奢靡之风的苗头。第三,公示财产作为为官的硬性要求。顾炎武认为公示财产是廉洁从政的必然要求。他强调要把公示财产作为为官的一种政治风气和治国之策加以施行。第四,严厉惩处贪官污吏决不姑息。顾炎武觉得贪官污吏非常可恨,他认为宽松的法度不断助长着贪腐之风,并最终形成人人贪腐、法不责众的腐败政治,这导致了明朝崩溃灭亡。
第五,反腐倡廉要注重道德教化。顾炎武认为正人君子为官能够带来造福一方的良好风气,通过选拔奖励勤政爱民的正人君子充实到各级政府就能给全国树立良好的风气,强调礼义廉耻教育的重要性。因此要涵养反腐倡廉的风气,就要先让官员和读书人确立廉洁这一立身之本,那么百姓就会效仿,民风变得纯朴。他对三个做高官的外甥教育极为严格。官至刑部尚书的徐乾学兄弟请他吃饭,入座不久他就提出回家;徐乾学等请终席张灯送归,他严厉地说:“世间惟有淫奔、纳贿二者皆于夜行之,岂有正人君子而夜行者乎?”习近平总书记在《之江新语》写到:“清代思想家顾炎武在《与公肃甥书》中说:‘诚欲正朝廷以正百官,当以激浊扬清为第一要义。’这就是说,要兴国安邦正百官,必须除恶扬善,扶正怯邪,弘扬正气。党员干部如果能够做到坦坦荡荡、一身正气,其为官就会以民为本,视民为根,就会保持利归天下,誉属黎民的淡泊情怀,为人民执好政、掌好权,造福一方。这样,国家才会有希望,社稷才能更稳固。”[3]
顾炎武实学思想非常丰富,其经世致用的品格得到后世思想家的高度赞扬。梁启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评价顾炎武“我生平最敬慕亭林先生为人,想用一篇短传写他的面影,自愧才力薄弱,写不出来。但我深信他不但是经师,而且是人师。”毛泽东在湖南第四师范读书时便将《日知录》序言中关于讲求实学和政治品行相关内容作为自己行事立身的标杆。 二、顾炎武实学思想的当代价值
顾炎武的思想包含“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操、独立不苟的人格风范和社会批判精神”,[4]不仅在当时是一种划时代的飞跃,而且更成为近代先进的中国人探求救亡图存、强国富民道路的重要思想来源。我们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求,不断挖掘阐释好顾炎武实学思想蕴涵的博大精深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規范,使之成为激励全体中华儿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传承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
顾炎武之所以能发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豪迈声音,是因为他虽经历明末清初国破家亡、亲友罹难的沉痛,但没有像一些士大夫那样变节投降,也没有以死抗争,更没有隐居避祸,而是能够忍辱负重,25年风餐露宿孤身考察、广交师友著书立说,坚守气节担负总结明王朝覆灭教训、传承中华文明文化的时代使命。可以说他是中国历史上少数几个将著作写在马背和大地上的思想家。他之所以初心不改、老而弥坚,根源是:有“拯斯人于涂炭,为万世开太平”的坚定信仰;有“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著花”的坚定信念;有“大海无平期,无心无绝时”的坚定信心。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指出:“一个忘记来路的民族是没有出路的民族,一个忘记初心的政党必定是没有未来的政党。”[5]我们正面临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体党员干部应当传承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重大历史关头保持风雨不动、坚如磐石的坚定信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勇担使命、奋勇建功。
●传承好“求实创新,经世致用”的科学精神
顾炎武之所以被梁启超称为清学开山鼻祖,是因为他治学摒弃宋明理学“理气性命之玄谈”,开创“从客观方面研察事物条理”的求实学风;提倡勤搜资料综合研究的治学方法;提倡“或古人先我而有者,则遂削之”的创新精神。顾炎武一生没有专门拜师学习,也没有大规模讲学收徒,他的学问秉持“明经以为世用”宗旨,将博览经世致用书籍与广泛调查研究相结合,思考如何解决国家兴亡和百姓困苦的现实问题。这种“求实创新,经世致用”的科学精神具有超越时空的永恒价值。中国共产党人传承这种科学精神,在百年奋斗历程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调查研究,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实际结合起来,形成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大成果,实现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党的十九大描绘了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美好蓝图,我们唯有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主义思想为指导,继续弘扬“求实创新,经世致用”的科学精神,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方能走到成功的彼岸。
●传承好“以民为本,众人共治”的民主观念
毛泽东同志将顾炎武列为中国历史上少数几个“可师”之人,是因为顾炎武笃行经世济民之道。顾炎武在通读二十一史、天下郡县志和实地考察各地山川水利、风俗民情的同时,逐渐感悟到“以民为本、众人共治”的民主观念是保证国家长治、社会和谐的关键所在。他在《日知录》卷九《守令》写到:“所谓天子者,执天下之大权者也。其执大权奈何?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而权乃归之天子。自公卿大夫至于百里之宰,一命之官,莫不分天子之权,以各治其事,而天子之权乃益尊。”顾炎武从“非器则道无所寓”的唯物主义立场出发提出的 “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民主观点突破了宋明理学“君权独治天下”的专制主义政治观,具有近世“天下人公治天下”的民主治理基因,这一观点不仅启发孙中山提出“天下为公”的三民主义思想,而且影响到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形成用人民来监督政府以打破 “历史周期律”的伟大构想,确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确立人民当家作主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推进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走向现代化。新时代的党员干部必须牢固树立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历史唯物主义根本观点,发扬人民民主,支持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国家和社会治理 ,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中不断提升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传承好“德法相济,贵廉有耻”的底线思维
苏州大学周可真教授指出:“顾炎武认为,由于明末统治者长期的政教缺失,导致了士大夫阶层道德沦丧,以至最终失天下而亡其国,故‘士大夫之无耻’,是谓无耻。后世治国者当以此为殷鉴,首抓廉政,以‘法’‘名’‘礼’兼采并用综合治理方式来开展廉政建设。”[6]顾炎武既重视用法律惩治贪腐,用制度防范腐败,构建良好政治生态,又重视道德教化,培育廉耻意识。他提出“德法相济,贵廉有耻”的廉政思想在新时代仍有很好的借鉴价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深刻把握党风廉政建设规律,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必须统筹联动,增强总体效果。要以严格的执纪执法增强制度刚性,推动形成不断完整的制度体系、严格有效的监督体系,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提高党性觉悟,夯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思想基础。”[7]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营造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良好政治生态,必须坚持德治法治一起抓,特别是要重视将优秀中华传统文化涵养出的风清气正、温润人心的思想精华,使之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抓住领导干部政德教育这个牛鼻子,才能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9-05-19.
[2]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74.
[3]习近平.之江新语[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158.
[4]许苏民.顾炎武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9.
[5]习近平.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0-01-09.
[6]张程远.人师顾炎武[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15:135.
[7]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549.
作者简介
张晓彤,中共昆山市委党校教研科科长,讲师,研究方向:中国哲学与文化;
王佐成,中共昆山市委党校副科长,讲师,研究方向:中国哲学与文化。
责任编辑 赵延芳
关键词:顾炎武;实学思想;中华文明;廉政
中图分类号:D261
DOI:10.13784/j.cnki.22-1299/d.2021.05.004
2016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产生了儒、释、道、墨、名、法、阴阳、农、杂、兵等各家学说,涌现了老子、孔子、庄子、孟子、荀子、韩非子、董仲舒、王充、何晏、王弼、韩愈、周敦颐、程颢、程颐、朱熹、陆九渊、王守仁、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鲁迅等一大批思想大家,留下了浩如烟海的文化遗产。”[1]2017年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也强调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的内涵丰富的道德規范和理念等对国人仍有着深刻影响。梳理和诠释好顾炎武实学思想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文化创新工程,对凝聚起14亿中国人在党的领导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磅礴力量具有当代价值。
一、顾炎武实学思想的主要观点
顾炎武(1613—1682年),号亭林,著述等身,研究范围极为宏大,是个百科全书式的学者,梁启超称赞他“学术之渊翠,人格之崇峻”。笔者在借鉴前辈同仁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顾炎武实学思想内容进行初步概括。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观
一个人读书做事首先要明确动机和志向。传统社会大多数读书人追求“学而优则仕”的名利双收,或者趋向“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的清闲隐居,顾炎武认为读书人应该用学术报效国家、服务社会。他说:“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国。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2]顾炎武提出了一个内涵丰富的责任观。
第一,阐释“亡国”和“亡天下”的区别。他认为“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李唐王朝被赵宋王朝所取代仅仅是亡国;天下大乱,民不聊生,文化破坏,文明中断谓之亡天下。
第二,厘清“保国”和“保天下”责任归属。“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在封建君主专制时代“保国”是统治者的责任,和百姓无关,而延续民族文明传统和文化习俗是每个百姓的责任。
第三,肯定百姓“保天下”不可替代的作用。“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国。”保住政权只有激发起百姓奋起保卫文明制度和文化的责任感才能实现。这种“人人尽责、时时尽责”的责任观是对孟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扬弃。顾炎武无疑是在经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传奇人生中悟出了百姓在社会变迁中的历史推动作用。
顾炎武诠释的责任观,在那个天崩地解时代,无疑是漫漫黑暗长空划过了一道思想启蒙的闪电。这一伟大思想更成为近代中国仁人志士救亡图存的文化标识和响亮口号。1915年5月,袁世凯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梁启超论中日交涉,作《痛定罪言》,发出“今欲国耻之一洒,其在我辈之自新。我辈革面,然后国事始有所寄……我勿问他人,问我自己。斯乃顾亭林之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也”的呐喊,成为唤醒民众推翻洪宪帝制保卫共和护国运动的高亢奏音;1937年7月7日的卢沟桥事变,又是先生的这一格言激发起国人扛起“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的责任担当。这也正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抗战胜利69周年座谈会上提炼总结的“伟大的抗战精神”的第一要义。
顾炎武在中华五千年文化历史上第一次清晰指出“保国”和“保天下”的不同含义,第一次歌颂被排列在社会底层的“匹夫”的担当对国家民族的重要价值,唤起百姓心中的主人意识和责任意识,成为激发全体中华儿女投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不竭精神动力。
●“明道救世,博学于文”的治学观
顾炎武毕生热爱学习,他唯一的学生潘耒在《日知录序》中提到顾炎武治学精力非常旺盛,从年少到年老,唯一的爱好就是读书。正是这种注重治学的风骨,让他为后人留下了许多传世大作和做学问的方法。
第一,坚守治学 “文须有益于天下”的宗旨。顾炎武说:“士当以器识为先,一命为文人,无足观矣。”一个人学问的深浅在于他的站位。如果站得境界高,那他必然能把自己的修身治学与国家民族前途联系起来,虽九死而不悔;反之将做学问仅仅作为个人谋生钻营的手段,那么在达到目的后,就会丧失继续前进的动力。顾炎武曾经在给朋友的信中说:“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他认为只要有益于国家社稷、黎民幸福,这样的学问做得越多越好,但是如果所做的学问尽是一些怪力乱神的事情,或拍马溜须、处处抄袭,那这样的学问多做一篇就是多一份对社会风气的败坏。顾炎武晚年长期居住在山西,虽然身染重疾,但是依旧像以前一样关注黎民苍生,始终将救民于水火作为自己的责任。正是这种将自己的治学与天下黎民的命运紧密相联的坚守,才让他抵挡住常人难以想象的诱惑,战胜人生的种种艰难,留下许多造福苍生后世的宏大思想。
第二,治学善用“勤搜资料综合研究”的方法。梁启超称顾炎武为“清学开山之祖”,因为他非常敬仰顾炎武“勤搜资料综合研究,参验耳目闻见以求实证”的治学方法。一是重视广收资料。顾炎武从小受到嗣母王氏爱国启蒙的教诲和嗣祖父顾绍芾关心时事的熏陶,27岁决定放弃科举考试,投身实学研究。他认为只要对学术研究有用,不必拘泥于何家何派的观点。作为传承朱熹理学思想的大儒,他对道、法、墨等各家学术都有涉猎。他非常重视从理论渊源和历史演变层面开展严谨的研究考证,之后再动笔撰写。在撰写《日知录》中的《风俗》《财用》等内容时正是严格考据相应的历史演变后才写成的。他推崇博学于文,不但研究自然现象和社会变迁,而且关注跟汉民族不同的“外国风俗”,他说:“宋邓肃公对高宗言:外国之巧在文书简,简故速;中国之患在文书繁,繁故迟。” (《日知录》卷二十九《外国风俗》)得出北宋之所以屡战屡败在于繁文缛节,行政效率低下。这种观察卓见对于当前我们立戒形式主义、减轻基层负担具有很好借鉴作用。二是重视实地调查。顾炎武45岁变卖家产开始北游之前,基本完成了代表著作的学术框架,但他并没有止步不前,而是一边读书考察,一边根据最新的考证及时更正自己著作的错漏点,25年间“九州历其七,五岳登其四”。清代著名史学家全祖望在《鲒琦亭集·亭林先生神道碑》中高度评价他严谨的治学方法,“凡先生之游,必载书自随,至阨塞之所,即呼老兵退卒,询其曲折,或与平日所闻不相合时,即发书而对勘之。”三是重视虚心好学。顾炎武认为做学问必须走出书斋,破除自我封闭的状态,强调“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觉”。他专门写作《广师篇》:提到了“独精三《礼》,卓然经师,吾不如张稷若”;赞扬在写《日知录》时经常与其探讨切磋并提出改进意见的常州学者杨雪臣“读书为己,探赜洞微,吾不如杨雪臣”;赞扬待友真诚的陕西学者王弘撰“好学不倦,笃于朋友,吾不如王山史”等。顾炎武这种交流切磋的求学情怀、学无止境的精神境界、谦逊如初的交友心态,对于良好治学风气的形成大有益处。 第三,治学秉承“采铜于山精益求精”的精神。顾炎武在《日知录》卷十九《著书之难》就谈到自己一直秉承“其必古人之所未及就,后世之所不可无,而后为之”的创新精神。他始终坚守著书立说必须独立思考反复提炼,不剽窃他人学术成果的道德底线。他在《与人书十》中将做学问比作铸钱币,强调“今人编撰的书,正如今人之铸钱。”他说,古人在山上采矿炼铜以铸钱,今人则购买旧钱,称它为废铜,用来充当原料铸钱,其结果不仅铸出来的钱粗糙质恶,而又把古人传世之宝,捣碎铡烂,不能留传于后,这岂不是两方面的损失吗?联系自己的撰写,有人询问他《日知录》现在又完成了几卷,他认为“这大概是把它作为用废铜铸钱来期待吧”。而他“自相别一年,起早贪黑读书,反复探讨研究,只写得十来条,这样差不多可以算是在上山采铜来铸钱了吧”。《日知录》正是顾炎武在掌握了大量的文献资料,进行了系统整理,再反复进行考证修改,终其一生才完成的大作。梁启超高度认可《日知录》的学术价值,他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将这部著作比作是织女一点一点织就的精细作品。我们要传承好顾炎武这种精益求精的治学精神。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政绩观
顾炎武在北上治学的过程中一直在思考明朝为什么灭亡,明亡后如何将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好,他将这种问题导向、为民情怀和时代之问贯穿于自己学术生涯的始终。习近平总书记概括的“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正是源自顾炎武《夫子之言性与天道》所指出的“昔之清谈谈老庄,今之清谈谈孔孟。……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股肱惰而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神州荡覆,宗社丘墟。”他清晰地认识到空谈误国是明朝后期士大夫的弊病。明朝的衰亡正是因为王阳明的一些弟子们空谈良知,抛弃知行合一的原则,造成朝廷官员普遍不重视研究实学,不关心百姓穷苦和国家安危,最终导致国家灭亡、生灵涂炭的历史悲剧。他强调做学问一定要“经世致用”。在《日知录》的《周室班爵禄》中,顾炎武强调贵族们并不是天生尊贵,他们与老百姓一样,也是靠劳动吃饭,只是他们从事公共事务导致无暇种地,才发给“禄”作服务百姓的报酬,因此不能向百姓索取过高报酬。在《郡县论六》一文中顾炎武认识到“今天下之患,莫大乎贫”。顾炎武认为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采取农业、手工业、商业等整体推动共同繁盛的举措,才能实现经济发展富国富民。他在《与人书三》中一再强调做学问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甚至婉拒为好友李颙撰写其母墓志铭的应酬文章,坚持凡是与六经的旨意以及当今事务无关的文章一概不写的学术宗旨,体现他严格要求自己,服务实践需要的高尚品格。
●“行己有耻,激浊扬清”的廉耻观
如果说“博学于文”是教人做学问的方法,那么“行己有耻”则是做人的底线。顾炎武非常注重人格品格修养,他目睹明末官僚士大夫寡廉鲜耻的风气,鲜明地提出拯救世道人心的关键是知“耻”。他主张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然而四者之中,耻尤为要。故夫子之论士,曰:“行己有耻。”人之不廉,而至于悖礼犯义,其原皆生于无耻也。故士大夫之无耻,是谓国耻。(《日知录》卷十三《廉耻》)顾炎武提出的廉耻观包括三层意思。
第一,耻的范围。耻就在我们每天的待人接物细节之中,非常广泛。他认为:“自子臣弟友以至于出入往来辞受取与之间,皆有耻之事也。”上报民情、结交朋友、接待宴请、收受礼物等,都不是小事,都要有严肃敬畏的态度。
第二,耻的含义。他说:“不耻恶衣恶食,而耻匹夫匹妇之不被其泽。”他认为士大夫身据官位,领取俸禄却不担当作为,不能给百姓带来幸福感和获得感是一件羞耻的大事。
第三,耻的地位。礼义廉耻四者之中,耻是最重要的,它是做人的底线。如果一个人突破不知羞耻的底线,那么他什么样的坏事都会去干。顾炎武强调读书人的廉耻事关整个社会的风气,士大夫做无耻的事是国家的耻辱。他自己对道德修养要求非常严格,康熙十七年開博学鸿儒科,都中阔人,争相要罗致他。他令他的门生宣言:“刀绳具在,无速我死。”次年,开明史馆,总裁叶万蔼要推荐他。他给叶的信说道:“七十老翁何所求?正欠一死。若必相逼,则以身殉之矣。”清庭诸人,再不敢惹他。一生知行合一,坚守民族气节的道德底线。
顾炎武非常重视涵养为官者的清廉之风和道德观念,在《日知录》的《俸禄》《廉耻》《除贪》《俭约》《贵廉》等条目中都有清晰的体现。第一,廉洁奉公应是官员的基本操守。顾炎武认为廉洁是为官的基本操守。第二,厉行俭约要成为社会普遍风尚。顾炎武认为国家要通过及时实行节俭政策来遏制社会上刚刚出现的奢靡之风的苗头。第三,公示财产作为为官的硬性要求。顾炎武认为公示财产是廉洁从政的必然要求。他强调要把公示财产作为为官的一种政治风气和治国之策加以施行。第四,严厉惩处贪官污吏决不姑息。顾炎武觉得贪官污吏非常可恨,他认为宽松的法度不断助长着贪腐之风,并最终形成人人贪腐、法不责众的腐败政治,这导致了明朝崩溃灭亡。
第五,反腐倡廉要注重道德教化。顾炎武认为正人君子为官能够带来造福一方的良好风气,通过选拔奖励勤政爱民的正人君子充实到各级政府就能给全国树立良好的风气,强调礼义廉耻教育的重要性。因此要涵养反腐倡廉的风气,就要先让官员和读书人确立廉洁这一立身之本,那么百姓就会效仿,民风变得纯朴。他对三个做高官的外甥教育极为严格。官至刑部尚书的徐乾学兄弟请他吃饭,入座不久他就提出回家;徐乾学等请终席张灯送归,他严厉地说:“世间惟有淫奔、纳贿二者皆于夜行之,岂有正人君子而夜行者乎?”习近平总书记在《之江新语》写到:“清代思想家顾炎武在《与公肃甥书》中说:‘诚欲正朝廷以正百官,当以激浊扬清为第一要义。’这就是说,要兴国安邦正百官,必须除恶扬善,扶正怯邪,弘扬正气。党员干部如果能够做到坦坦荡荡、一身正气,其为官就会以民为本,视民为根,就会保持利归天下,誉属黎民的淡泊情怀,为人民执好政、掌好权,造福一方。这样,国家才会有希望,社稷才能更稳固。”[3]
顾炎武实学思想非常丰富,其经世致用的品格得到后世思想家的高度赞扬。梁启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评价顾炎武“我生平最敬慕亭林先生为人,想用一篇短传写他的面影,自愧才力薄弱,写不出来。但我深信他不但是经师,而且是人师。”毛泽东在湖南第四师范读书时便将《日知录》序言中关于讲求实学和政治品行相关内容作为自己行事立身的标杆。 二、顾炎武实学思想的当代价值
顾炎武的思想包含“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操、独立不苟的人格风范和社会批判精神”,[4]不仅在当时是一种划时代的飞跃,而且更成为近代先进的中国人探求救亡图存、强国富民道路的重要思想来源。我们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求,不断挖掘阐释好顾炎武实学思想蕴涵的博大精深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規范,使之成为激励全体中华儿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传承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
顾炎武之所以能发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豪迈声音,是因为他虽经历明末清初国破家亡、亲友罹难的沉痛,但没有像一些士大夫那样变节投降,也没有以死抗争,更没有隐居避祸,而是能够忍辱负重,25年风餐露宿孤身考察、广交师友著书立说,坚守气节担负总结明王朝覆灭教训、传承中华文明文化的时代使命。可以说他是中国历史上少数几个将著作写在马背和大地上的思想家。他之所以初心不改、老而弥坚,根源是:有“拯斯人于涂炭,为万世开太平”的坚定信仰;有“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著花”的坚定信念;有“大海无平期,无心无绝时”的坚定信心。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指出:“一个忘记来路的民族是没有出路的民族,一个忘记初心的政党必定是没有未来的政党。”[5]我们正面临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体党员干部应当传承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重大历史关头保持风雨不动、坚如磐石的坚定信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勇担使命、奋勇建功。
●传承好“求实创新,经世致用”的科学精神
顾炎武之所以被梁启超称为清学开山鼻祖,是因为他治学摒弃宋明理学“理气性命之玄谈”,开创“从客观方面研察事物条理”的求实学风;提倡勤搜资料综合研究的治学方法;提倡“或古人先我而有者,则遂削之”的创新精神。顾炎武一生没有专门拜师学习,也没有大规模讲学收徒,他的学问秉持“明经以为世用”宗旨,将博览经世致用书籍与广泛调查研究相结合,思考如何解决国家兴亡和百姓困苦的现实问题。这种“求实创新,经世致用”的科学精神具有超越时空的永恒价值。中国共产党人传承这种科学精神,在百年奋斗历程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调查研究,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实际结合起来,形成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大成果,实现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党的十九大描绘了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美好蓝图,我们唯有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主义思想为指导,继续弘扬“求实创新,经世致用”的科学精神,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方能走到成功的彼岸。
●传承好“以民为本,众人共治”的民主观念
毛泽东同志将顾炎武列为中国历史上少数几个“可师”之人,是因为顾炎武笃行经世济民之道。顾炎武在通读二十一史、天下郡县志和实地考察各地山川水利、风俗民情的同时,逐渐感悟到“以民为本、众人共治”的民主观念是保证国家长治、社会和谐的关键所在。他在《日知录》卷九《守令》写到:“所谓天子者,执天下之大权者也。其执大权奈何?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而权乃归之天子。自公卿大夫至于百里之宰,一命之官,莫不分天子之权,以各治其事,而天子之权乃益尊。”顾炎武从“非器则道无所寓”的唯物主义立场出发提出的 “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民主观点突破了宋明理学“君权独治天下”的专制主义政治观,具有近世“天下人公治天下”的民主治理基因,这一观点不仅启发孙中山提出“天下为公”的三民主义思想,而且影响到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形成用人民来监督政府以打破 “历史周期律”的伟大构想,确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确立人民当家作主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推进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走向现代化。新时代的党员干部必须牢固树立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历史唯物主义根本观点,发扬人民民主,支持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国家和社会治理 ,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中不断提升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传承好“德法相济,贵廉有耻”的底线思维
苏州大学周可真教授指出:“顾炎武认为,由于明末统治者长期的政教缺失,导致了士大夫阶层道德沦丧,以至最终失天下而亡其国,故‘士大夫之无耻’,是谓无耻。后世治国者当以此为殷鉴,首抓廉政,以‘法’‘名’‘礼’兼采并用综合治理方式来开展廉政建设。”[6]顾炎武既重视用法律惩治贪腐,用制度防范腐败,构建良好政治生态,又重视道德教化,培育廉耻意识。他提出“德法相济,贵廉有耻”的廉政思想在新时代仍有很好的借鉴价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深刻把握党风廉政建设规律,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必须统筹联动,增强总体效果。要以严格的执纪执法增强制度刚性,推动形成不断完整的制度体系、严格有效的监督体系,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提高党性觉悟,夯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思想基础。”[7]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营造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良好政治生态,必须坚持德治法治一起抓,特别是要重视将优秀中华传统文化涵养出的风清气正、温润人心的思想精华,使之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抓住领导干部政德教育这个牛鼻子,才能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9-05-19.
[2]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74.
[3]习近平.之江新语[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158.
[4]许苏民.顾炎武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9.
[5]习近平.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0-01-09.
[6]张程远.人师顾炎武[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15:135.
[7]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549.
作者简介
张晓彤,中共昆山市委党校教研科科长,讲师,研究方向:中国哲学与文化;
王佐成,中共昆山市委党校副科长,讲师,研究方向:中国哲学与文化。
责任编辑 赵延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