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医患关系是当前社会一个敏感的话题。本文主要分析了医患关系现状及原因,并分析了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减少医疗纠纷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 和谐 医患关系 医疗 纠纷
医患关系是指“医”与“患”之间的关系。“医”包括医疗机构和医护人员;“患”包括病人和病人的家属以及除家属以外的病人监护人。医疗纠纷是指基于医疗行为,在院方与患方之间产生的因医疗过错,违约而导致的医疗损害赔偿及医疗合同违约等纠纷。
1 导致医患关系紧张,引起医疗纠纷的主要原因
近几年来我国的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医疗纠纷日益增加,经常有病人投诉,殴打甚至杀死医护人员的事件发生,具体原因分析如下:
1.1 政府方面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一国卫生总费占GDP的最低标准是5%,而在2010年,我国的比例是4.3%。卫生总费中,中国政府投入只占25%,而世界各国政府的比例是33%。
我国的经济虽说得到了高速发展,但是社会与国家的保障还比较滞后,再加上新药品、新医疗技术和新设备的引进使医疗费用大幅度上涨,虽然卫生主管部门已做了多方面努力,但仍然存在看不起病、吃不起药的情况,引起了医患纠纷。
1.2 患方方面
消费者维权意识高涨。有关社会调查表明,中国消费者的维权意识正在增强。在遇到权益受损时,有94%的消费者表示会主动采取各种行动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健康意识加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加重视身体的健康状况,对疾病的预防和早期诊治都更加重视,由此对疾病的治疗效果预期更高。但是目前仍有许多疾病是无法根治的,每一个患者身体和心理的个体差异,也必然影响每次治疗的效果。
患者对医疗过程参与意识加强。社会文化水平整体上升,资讯发达使患者更方便地了解到与疾病相关的讯息,患者要求更多地了解自己的治疗方案、用药及预后。
1.3 医学方面
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解决了不少医学难题,但由于医疗领域的众多不确定因素,加之新的病毒不断出现,病种增多,虽说当前医学较之以前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由于疾病种类越来越复杂,病人个体存在差异,常会发生一些“抢救无效”的不幸事例,现阶段国际上一致认为医疗确诊率大约只有70%,急重症抢救率在70-80%左右。
医生工作量大。很多大医院的收费标准和小医院没有多大的区别,患者都愿意直接到大医院去看病,导致医院级别越高,医生工作负荷越大。
医方的工作心态。医生收入低,工作量大,风险高,加上社会负面舆论较多。非典期间,媒体把医生奉为“白衣天使”,非典过后立即贬为“白衣狼”。部分医生心情压抑,工作抱打工心态,对待病人只是机械性地照章办事,缺乏“医者父母心”的精神。
2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减少医疗纠纷的对策
正确解决当前医患关系紧张的现状,维护医疗服务市场正常的秩序和医患双方的利益,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
2.1 强化政府职能
政府应加大对公共卫生事业的投入,合理配置卫生资源,健全医保体制,加大财政对医疗保障体系的投入,合理分散医疗保险,减轻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患者的实际负担;加强对医药生产、流通、销售领域的监管,理顺医疗收费价格,改“以药养医”为“以医养医”,使医院的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诊断、救治、护理、服务等环节。
2.2 患者要尊重医学
因为生命个体存在差异,疾病是复杂的,医学上还有许多未知领域,无论医生如何努力,医学怎样进步,总是存在一些空白领域。医患双方都要遵循医学科学的客观规律。医务人员要依法执业,规范执业行为,以科学的方法来检查、诊断和治疗疾病;任何医院的医生都不可能包治百病。患者对疾病的治疗应有一个合理的期望值,不能认为医生包治包好。患者也要理解和体谅医务人员所付出的辛苦工作,尊重医生的辛勤劳动,积极配合治疗,共同战胜疾病,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医学、尊重医务人员的良好风气。
2.3 加强医德医风建设
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医院要重视医德医风建设,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对医务人员职业道德、职业纪律及行动规范教育,提高医务人员职业素质。各类医疗机构要坚持以服务病人为中心,规范医疗管理,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医德教育的重点应放在医务人员的理想和信念教育及敬业爱岗,无私奉献的品德教育。
2.4 加强医患沟通,提高服务质量
医患沟通应以“医患平等、共同参与”为前提,营造平等的氛围是达到良好沟通的前提。诊疗的全过程需要医患双方的全程参与和良好沟通。首先,医患双方是平等的,患者同样拥有尊严,需要同情、理解和尊重。因此尊重病人对诊疗的要求和意见,不仅能使医患关系更为融洽,而且有利于调动病人的积极性,使其更好的配合医生的治疗。其次,医务人员要耐心倾听病人的意见,让病人参与决策,通过询问病情作出正确判断并对患者提出的问题给予合理解释,纠正患者对疾病诊疗的误区,并告知病人诊断结果和处理问题的计划及干预措施。此外,与病人的家属保持良好的沟通与交流,了解病人的家庭、生活情况,对医务人员全面、准确地寻找出病因,结合病人的疾病、家庭及社会经济等多方面因素,设计多种诊疗方案,让病人参与治疗方案的选择,促进医患关系和谐发展,进一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大壮,田侃.我国医患关系现状刍议[J].卫生软科学.2009,23(5):571—573.
[2]丁树芹,雷寒,徐静村,徐洁.浅析新医改对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影响[J].重庆医学.2011,40(35):3632—3634.
[3]卢仲,遭毅.加强医患沟通构建和谐医患关系[J].重庆医学.2006,35(2):103—105.
【关键词】 和谐 医患关系 医疗 纠纷
医患关系是指“医”与“患”之间的关系。“医”包括医疗机构和医护人员;“患”包括病人和病人的家属以及除家属以外的病人监护人。医疗纠纷是指基于医疗行为,在院方与患方之间产生的因医疗过错,违约而导致的医疗损害赔偿及医疗合同违约等纠纷。
1 导致医患关系紧张,引起医疗纠纷的主要原因
近几年来我国的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医疗纠纷日益增加,经常有病人投诉,殴打甚至杀死医护人员的事件发生,具体原因分析如下:
1.1 政府方面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一国卫生总费占GDP的最低标准是5%,而在2010年,我国的比例是4.3%。卫生总费中,中国政府投入只占25%,而世界各国政府的比例是33%。
我国的经济虽说得到了高速发展,但是社会与国家的保障还比较滞后,再加上新药品、新医疗技术和新设备的引进使医疗费用大幅度上涨,虽然卫生主管部门已做了多方面努力,但仍然存在看不起病、吃不起药的情况,引起了医患纠纷。
1.2 患方方面
消费者维权意识高涨。有关社会调查表明,中国消费者的维权意识正在增强。在遇到权益受损时,有94%的消费者表示会主动采取各种行动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健康意识加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加重视身体的健康状况,对疾病的预防和早期诊治都更加重视,由此对疾病的治疗效果预期更高。但是目前仍有许多疾病是无法根治的,每一个患者身体和心理的个体差异,也必然影响每次治疗的效果。
患者对医疗过程参与意识加强。社会文化水平整体上升,资讯发达使患者更方便地了解到与疾病相关的讯息,患者要求更多地了解自己的治疗方案、用药及预后。
1.3 医学方面
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解决了不少医学难题,但由于医疗领域的众多不确定因素,加之新的病毒不断出现,病种增多,虽说当前医学较之以前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由于疾病种类越来越复杂,病人个体存在差异,常会发生一些“抢救无效”的不幸事例,现阶段国际上一致认为医疗确诊率大约只有70%,急重症抢救率在70-80%左右。
医生工作量大。很多大医院的收费标准和小医院没有多大的区别,患者都愿意直接到大医院去看病,导致医院级别越高,医生工作负荷越大。
医方的工作心态。医生收入低,工作量大,风险高,加上社会负面舆论较多。非典期间,媒体把医生奉为“白衣天使”,非典过后立即贬为“白衣狼”。部分医生心情压抑,工作抱打工心态,对待病人只是机械性地照章办事,缺乏“医者父母心”的精神。
2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减少医疗纠纷的对策
正确解决当前医患关系紧张的现状,维护医疗服务市场正常的秩序和医患双方的利益,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
2.1 强化政府职能
政府应加大对公共卫生事业的投入,合理配置卫生资源,健全医保体制,加大财政对医疗保障体系的投入,合理分散医疗保险,减轻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患者的实际负担;加强对医药生产、流通、销售领域的监管,理顺医疗收费价格,改“以药养医”为“以医养医”,使医院的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诊断、救治、护理、服务等环节。
2.2 患者要尊重医学
因为生命个体存在差异,疾病是复杂的,医学上还有许多未知领域,无论医生如何努力,医学怎样进步,总是存在一些空白领域。医患双方都要遵循医学科学的客观规律。医务人员要依法执业,规范执业行为,以科学的方法来检查、诊断和治疗疾病;任何医院的医生都不可能包治百病。患者对疾病的治疗应有一个合理的期望值,不能认为医生包治包好。患者也要理解和体谅医务人员所付出的辛苦工作,尊重医生的辛勤劳动,积极配合治疗,共同战胜疾病,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医学、尊重医务人员的良好风气。
2.3 加强医德医风建设
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医院要重视医德医风建设,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对医务人员职业道德、职业纪律及行动规范教育,提高医务人员职业素质。各类医疗机构要坚持以服务病人为中心,规范医疗管理,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医德教育的重点应放在医务人员的理想和信念教育及敬业爱岗,无私奉献的品德教育。
2.4 加强医患沟通,提高服务质量
医患沟通应以“医患平等、共同参与”为前提,营造平等的氛围是达到良好沟通的前提。诊疗的全过程需要医患双方的全程参与和良好沟通。首先,医患双方是平等的,患者同样拥有尊严,需要同情、理解和尊重。因此尊重病人对诊疗的要求和意见,不仅能使医患关系更为融洽,而且有利于调动病人的积极性,使其更好的配合医生的治疗。其次,医务人员要耐心倾听病人的意见,让病人参与决策,通过询问病情作出正确判断并对患者提出的问题给予合理解释,纠正患者对疾病诊疗的误区,并告知病人诊断结果和处理问题的计划及干预措施。此外,与病人的家属保持良好的沟通与交流,了解病人的家庭、生活情况,对医务人员全面、准确地寻找出病因,结合病人的疾病、家庭及社会经济等多方面因素,设计多种诊疗方案,让病人参与治疗方案的选择,促进医患关系和谐发展,进一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大壮,田侃.我国医患关系现状刍议[J].卫生软科学.2009,23(5):571—573.
[2]丁树芹,雷寒,徐静村,徐洁.浅析新医改对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影响[J].重庆医学.2011,40(35):3632—3634.
[3]卢仲,遭毅.加强医患沟通构建和谐医患关系[J].重庆医学.2006,35(2):103—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