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内容和质量双提高,符合新闻出版单位高质量长远稳步发展的要求。但一些书、报、刊及部分新媒体平台,制度建设、管理措施和方法,以及人员配备一应俱全,却仍然出现编校差错,其中原因到底出在哪里呢?本文从例举的几个校对问题入手,意在研究和探讨制度建设、制度管理之外的那些隐性的、对提高校对质量有帮助的方法和措施,即“诗外功夫”,以便使新闻出版单位在狠抓编校质量的同时,及时查漏补缺,做到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关键词:编校质量;制度建设;忠诚程度;“诗外功夫”
中图分类号:G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21)06-0074-04
一、令人诟病的校对差错之例举
近年来,新媒体的大量涌现,为我国新闻出版事业充入了新鲜的血液,我国的新闻出版业、娱乐传媒业呈现出欣欣向荣、异彩纷呈的局面。然而,热闹之中亦有不和谐之音。其中暴露出来的重速度、重形式、轻视校对质量等问题着实不容小觑。
(一)错别字居高不下
无论新媒体还是传统媒体,其编辑记者在撰写文稿、选摘文章时,必须要检查并核对文字文稿,以保证材料准确无误,保证字词句的正确合理,这既是做合格编辑记者的基本要求,也因为“编辑工作是提高图书编校质量最为直接且重要的环节”[1]。但当前媒体行业的错别字问题却随处可见,笔者从某新媒体上摘录了一段话:“当中国的五代战机,歼20服役的时候,国际上很多国家都还没能反应得过来,中国已经能够造出代家(五代机)了,要知道,在中国五代机问世之前,国际商业旧主拥有美国的两款五代吉(机)……”“提到金毛,相信大家很熟悉,金毛不仅智商高,情商也非常高,最重要是金毛对主人非常温顺,所以很多铲屎官喜欢养金毛。金毛个头大,让主人感觉有安全感,又很少给主人捣烂(乱),俗话说得好,养了金毛就像养了一个贴心的帮手。”缺字、错别字、同音字混用,语言奥曲晦涩。
(二)故弄玄虚,生造噱头
某新媒体刊载了这样一篇资讯,题目是这样的:《深夜楼上床铺咯吱响,女子一家人整夜无眠,称最少有20个男的!》,细读才发现:“……原来楼上被一家饭店租去当员工宿舍了”;另一则短讯《全球最强航母终于下水,战斗力是山东舰6倍,下水后令美军头疼》,初读题目,读者以为是我国建造了新航母,原来是美国新建的福特级航母下水。两则小资讯,题目却故弄玄虚,生造噱头,误导读者,让人们对该媒体编辑、记者职业素质产生质疑的同时,也让媒体的公信力大大削弱。
(三)逻辑不清,啰唆混乱
某新媒体刊登了一则短讯:《某村夜里突然被暴雨袭击,男子外出查询时,结果却收获意外惊喜》。题目冗长,阅读费力。短讯写道:“据网友介绍,某村有一天夜里突然下了一场大暴雨……只见这水里满满都是一大片的小龙虾,这可把他该高兴坏了,于是二话不说就跑回家把东西装。刚开始发现的时候,该男子并没有表现的很惊喜,因为他知道,如果当时就高兴的欢呼起来,一定会引来众多的村民。可想而知到时候的场面还不是一阵混乱,根本就不要想着捡了。这样看来,该男子还是挺有头脑的嘛!”该篇短讯错字迭出、逻辑混乱,读完短讯,只会令读者感到一头“雾水”,不知所云。
(四)不解词义,生搬误用
有的编辑以为唯有新的、奇的、独有的,才最体现时代感和新鲜感,于是在对一些史实不甚了解的情况下,望文生义,生搬硬套,造成贻笑大方的尴尬局面。某小报曾刊登一则消息,说是欢迎大家前去“翻牌子”参加某活动。“翻牌子”原指古代皇帝挑选妃子让其侍寝的方法和程序。编者未认真查阅史料,就想当然地将本来名正言顺的一次活动内容命作“翻牌子”活动,着实吓退了不少读者。
(五)标点符号,一逗到底
下面这则信息:《刘备死亡之谜揭开,内容颠覆历史,专家:太惨,难怪正史不敢记载》,标题足足几十字,语言啰嗦迭沓,故弄玄虚,一逗到底,而且还有错别字。读者读了这样的短文,不但得不到教益,反而会产生很多迷惑。作为编辑者理应认真负责,对文字有敬畏心,文字通顺,这是最基本的要求。
(六)随心所欲,毫无章法
随性使用和搭配词语,不符合科学、准确、严谨、合理使用词语的要求。如,某新媒体刊载的一则短文:《辛弃疾晚年的一首词,通篇都是千古名句,历经坎坷之人才能读懂》。文中寫道:“……听说张安国叛变,耿京被张安国杀了。是可忍孰不可忍,辛弃疾……开足马力直冲敌军大营。……一顿操作猛如虎,……没有半点水分……如此辉煌的战绩,想不出名都难……”
“开足马力”“一顿操作猛如虎”“没有半点水分”“想不出名都难”,这些随性的网络语言并夹杂错别字,很难吸引受众继续阅读。
除上述六方面问题,还有时间顺序颠倒、字号字体不规范、
文图不符、张冠李戴等问题,屡屡出现在文章或短讯之中,此类现象必须引起编辑、记者的重视。
二、提高编校质量和从业者素养的必要性
无论传统的书、报、刊,还是新媒体,作为践行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闻媒介,它们都是先进思想和文化的载体,起着传播先进思想和文化的重要作用。编辑或记者,作为出版行为的责任人,要始终具备高度自觉的政治责任感,要始终坚持贯彻党的出版方针和政策,把握正确的新闻出版方向,传播社会正能量,还要以读者喜闻乐见的形式传递先进文化,传递给读者美好的感受,使读者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产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美的事物总会使人产生愉悦感,人们不但会心情好,行为效能也会大大增加。所以,保证书、报、刊出版乃至新媒体选录刊登的编校质量,是践行正确的政治思想,传播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也是践行美好的最佳体验。换句话说,作为特殊商品——文化产品的质量,既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也是社会效益、经济效益能否共同实现的基础。事实确实如此,那些不该有的“错别字的出现, 是对文章精品内容与形式和谐一致的破坏,是对其所蕴含的精神价值的磨损。这个问题虽小,但涉及面很广”[2]。试想,一篇错字连连、句读混乱、词不达意的文章,即使题材再新,不但奢谈具有科学严谨的学术价值,也难说具有较高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了。严把编校质量关,提高校对质量,多出好书,多出精品,刊登好文章,在竞争的市场经济中,本身就是实现经济价值、提升文化产品社会价值的具体体现,也是编辑记者提高自我认知、实现自我价值的具体体现。古人说,“勿以恶小而为之”。小处随便,则大处难为。编校质量就是看似“小处”,却是决定新闻出版单位其预期价值目标与社会评价能否实现的红线,不可不审慎。 汉语言其形之美,其意至深,绝不是识几个字就敢说已掌握它的精深奥妙。熟练掌握语言,使之在文化传承过程中发挥应有的积极作用,是需要我们不断学习,甚至需要终身学习和体会的。
上述例举的几方面问题,虽然大多源自新媒体。但因讲速度、要流量就不讲质量是不应该的。屡屡出现校对方面的差错,会让读者阅读之余,有如鲠在喉,挥之不去,更让读者对编者的素质和媒体单位管理能力产生怀疑。所以,提高认识,强化质量责任感,提高编辑记者的编校能力和水平,是新闻出版部门不容忽视的问题。
三、提高编校质量不可或缺的“诗外功夫”
如何提高编校质量,树立内容第一、质量第一的良好意识,笔者对此有着深刻的体会,即除常规制度建设、管理到位、提高专业素养等措施外,实践证明,尚须强化以下几方面的“诗外功夫”。
(一)主要领导有发展大格局,也有脚踏实的重质量的行动
原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刘杲同志曾指出:“在对编辑、总编辑的考核中,特别在对社长的考核中,都必须强调提高图书质量的要求,从而建立提高图书质量的长效机制”[3]。主编,或总编,具有编辑属性,更具有权利属性。其权利属性,其决策人角色,要求总编辑或社长应带头重视质量建设,抓质量管理。主要领导带头重质量建设,各新闻出版单位自上而下的认识就会迅速达成一致,形成人人有责,重视编校质量光荣,轻编校质量、导致出现质量问题可耻的风气,整个工作氛围才能风清气正,减少那些对校对工作的无端干扰。一直以来,很多人误以为校对工作低级简单,就是挑错别字,没技术含量,适合刚入职没编辑经验的年轻人练手。这种认识是错误且不负责任的。抛开校对工作的辛苦不提,我们曾看见也曾听到,有的图书和期刊,无论策划构思还是版式设计都煞费心血,却因编校质量不合格而受到批评,书或刊物被责令收回,单位甚至停业整顿。这还能认为校对工作无足轻重吗?“一本内容再好的图书,如果没有过硬的编校质量作为保证,其内容也会失去光芒。”说的就是校对工作与编辑策划同等重要。出版社或者各报刊社的主要领导应该对校对工作的重要性有清醒的认识,狠抓质量建设和管理,营造重效益、重质量的良好风气,让每一位工作人员都能成为产品质量监督员、检验员。
(二)完善规章制度建设,培养对工作的忠诚执行力精神
近年来,有些出现质量问题的新闻出版单位,审稿制度、校对程序设置也颇为完善,三审制、三校一读制、领导负责制,各种制度贴在墙上,文件人手一份,但为什么仍然出现差错呢?编校工作实践证明:制度上墙,文件下发,还要有彻底贯彻执行制度的外在和内在的促进因素。编辑责任、业务水平、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以及绩效考核挂钩,这些关键要素当然不可或缺,另有一个隐性的要素也不可或缺,那就是制度的执行力度和校对者自内而外表现出来的自觉的忠诚执行力。这不外显、看不见摸不着的认真态度、忠诚程度和严谨精神,决定工作效率和稿件质量的高低。因此,除了完善审稿制度,完善“三审三校一读”制度,还要建立健全专门针对质量检查体系的奖励政策及制度。质量检查、物质或精神鼓励不是目的,目的是结合有形的制度监督,激发每个工作者内心深处重质量、态度严谨的劲头。要让校对、编辑、印制、发行每个流程,以及办公室人员都重视质量建设,树立精品意识,提高重质量光荣、出纰漏可耻的认识,使所有人都把提高质量、严防疏漏当作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当作一项具有光荣感的事情。
(三)重视传帮带精神,尽快熟悉和掌握
编校技能、技巧
校对工作既需要具有渊博的知识储备,需要具备扎实的文字基本功,也要善于在工作中总结经验,掌握必要的校对工作技巧,了解容易失误、出现纰漏的章节和角落,做到重点检查,查疏堵漏。年轻编辑校对经验尚显不足,需要老编辑的热心指点和帮助。老编辑的工作经验对帮助年轻编辑少走弯路,少做无用功,尽快提高工作有效性,无疑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校对工作需要聚精会神,一字一句,甚至一个符号一个符号地校勘,需要在脑子里反复揣摩,考虑字词句的使用是否正确,是否合乎情理。长时间校对,人们很容易产生视觉疲劳,忽略同音字和形近字的细微差别,如“己”和“已”“安详”和“安祥”等。提倡老编辑传帮带,把成功的经验传授给年轻编辑,这样能尽快提高年轻编辑的校对技能,提升年轻编辑的语言文字水平。
(四)舍得投入,愿意为年轻编辑成长创造条件
出版单位应鼓励年轻编辑的学习积极性,为年轻编辑和校对员创造学习和进修条件,考虑事业的长远发展,不斤斤计较眼前的点滴得失,舍得投入,小至购买与编辑和校对工作有关的一系列权威工具书,如最新版的《现代汉语词典》《漢语成语大词典》《辞海》《词源》等;大至送编辑和校对员参加编辑业务学习班、校对能力研修班,鼓励支持年轻编辑和校对员开阔眼界,长见识,喜乐其进步成长。培养打造一支精明强干的年轻编辑记者队伍和校对力量,对出版事业的发展也大有裨益。
(五)看素质更重感情,提升外校人员的归属感和荣誉感
很多出版单位有专门的校对员,但出版任务繁重时,也会聘请有资格、有能力、热爱校对事业的编外人员协助校对和审读文稿。当然,“外校队伍的建设与管理,首先要解决外校人员的责任心和综合素养问题”[4]。值得注意的是,编外人员参与校对虽然获得了一定的校对报酬,但在看重其专业能力基础上,还要在思想、感情上,将外聘校对员视同于保障提升编校质量的一支生力军,除了付给他们应得的报酬外,在有机会的时候,组织他们来单位参观、座谈,让他们享受单位发展带来的成果,使他们从心理上感受到单位的发展、单位获得的荣誉里也有他们的心血,增强他们的归属感和荣誉感。精神慰藉和情感上的亲近,无形中能拉近与编外校对人员心理上的距离,使他们在亲切感、责任感和归属感的感召下,自觉地将校对任务视同自己的责任和义务,而不仅是为了获得工作报酬。这也将大大提高校对质量,降低差错率。
四、结语
可以说,“图书编校质量问题作为一个广为关注的社会现象,结果虽出自出版社,但成因则涉及与图书出版相关联的诸多主体”[5]。事实证明,凡能始终保持良好发展的新闻出版单位,不但策划构思层面高瞻远瞩,而且也重细节,注重提高每位员工的基本素质和能力,上下一致,构成编辑出版的合力,这才能使新闻出版事业发展不断步入良性循环之路。
参考文献:
[1]陈静杰.保障图书编校质量的措施探讨[J].科技传播,2013(15):1.
[2]赵健杰.编辑主体意识的规定及其意义[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5,19(4):121.
[3]蔡鸿程.质量第一,多出精品[J].出版科学,2012(1):33.
[4]张莉.外校队伍建设与管理问题研究[J].现代出版,2014(4):38.
[5]孔军.提高图书编校质量应做到三“为”[J].出版参考,2014(20):33.
[责任编辑:武典]
关键词:编校质量;制度建设;忠诚程度;“诗外功夫”
中图分类号:G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21)06-0074-04
一、令人诟病的校对差错之例举
近年来,新媒体的大量涌现,为我国新闻出版事业充入了新鲜的血液,我国的新闻出版业、娱乐传媒业呈现出欣欣向荣、异彩纷呈的局面。然而,热闹之中亦有不和谐之音。其中暴露出来的重速度、重形式、轻视校对质量等问题着实不容小觑。
(一)错别字居高不下
无论新媒体还是传统媒体,其编辑记者在撰写文稿、选摘文章时,必须要检查并核对文字文稿,以保证材料准确无误,保证字词句的正确合理,这既是做合格编辑记者的基本要求,也因为“编辑工作是提高图书编校质量最为直接且重要的环节”[1]。但当前媒体行业的错别字问题却随处可见,笔者从某新媒体上摘录了一段话:“当中国的五代战机,歼20服役的时候,国际上很多国家都还没能反应得过来,中国已经能够造出代家(五代机)了,要知道,在中国五代机问世之前,国际商业旧主拥有美国的两款五代吉(机)……”“提到金毛,相信大家很熟悉,金毛不仅智商高,情商也非常高,最重要是金毛对主人非常温顺,所以很多铲屎官喜欢养金毛。金毛个头大,让主人感觉有安全感,又很少给主人捣烂(乱),俗话说得好,养了金毛就像养了一个贴心的帮手。”缺字、错别字、同音字混用,语言奥曲晦涩。
(二)故弄玄虚,生造噱头
某新媒体刊载了这样一篇资讯,题目是这样的:《深夜楼上床铺咯吱响,女子一家人整夜无眠,称最少有20个男的!》,细读才发现:“……原来楼上被一家饭店租去当员工宿舍了”;另一则短讯《全球最强航母终于下水,战斗力是山东舰6倍,下水后令美军头疼》,初读题目,读者以为是我国建造了新航母,原来是美国新建的福特级航母下水。两则小资讯,题目却故弄玄虚,生造噱头,误导读者,让人们对该媒体编辑、记者职业素质产生质疑的同时,也让媒体的公信力大大削弱。
(三)逻辑不清,啰唆混乱
某新媒体刊登了一则短讯:《某村夜里突然被暴雨袭击,男子外出查询时,结果却收获意外惊喜》。题目冗长,阅读费力。短讯写道:“据网友介绍,某村有一天夜里突然下了一场大暴雨……只见这水里满满都是一大片的小龙虾,这可把他该高兴坏了,于是二话不说就跑回家把东西装。刚开始发现的时候,该男子并没有表现的很惊喜,因为他知道,如果当时就高兴的欢呼起来,一定会引来众多的村民。可想而知到时候的场面还不是一阵混乱,根本就不要想着捡了。这样看来,该男子还是挺有头脑的嘛!”该篇短讯错字迭出、逻辑混乱,读完短讯,只会令读者感到一头“雾水”,不知所云。
(四)不解词义,生搬误用
有的编辑以为唯有新的、奇的、独有的,才最体现时代感和新鲜感,于是在对一些史实不甚了解的情况下,望文生义,生搬硬套,造成贻笑大方的尴尬局面。某小报曾刊登一则消息,说是欢迎大家前去“翻牌子”参加某活动。“翻牌子”原指古代皇帝挑选妃子让其侍寝的方法和程序。编者未认真查阅史料,就想当然地将本来名正言顺的一次活动内容命作“翻牌子”活动,着实吓退了不少读者。
(五)标点符号,一逗到底
下面这则信息:《刘备死亡之谜揭开,内容颠覆历史,专家:太惨,难怪正史不敢记载》,标题足足几十字,语言啰嗦迭沓,故弄玄虚,一逗到底,而且还有错别字。读者读了这样的短文,不但得不到教益,反而会产生很多迷惑。作为编辑者理应认真负责,对文字有敬畏心,文字通顺,这是最基本的要求。
(六)随心所欲,毫无章法
随性使用和搭配词语,不符合科学、准确、严谨、合理使用词语的要求。如,某新媒体刊载的一则短文:《辛弃疾晚年的一首词,通篇都是千古名句,历经坎坷之人才能读懂》。文中寫道:“……听说张安国叛变,耿京被张安国杀了。是可忍孰不可忍,辛弃疾……开足马力直冲敌军大营。……一顿操作猛如虎,……没有半点水分……如此辉煌的战绩,想不出名都难……”
“开足马力”“一顿操作猛如虎”“没有半点水分”“想不出名都难”,这些随性的网络语言并夹杂错别字,很难吸引受众继续阅读。
除上述六方面问题,还有时间顺序颠倒、字号字体不规范、
文图不符、张冠李戴等问题,屡屡出现在文章或短讯之中,此类现象必须引起编辑、记者的重视。
二、提高编校质量和从业者素养的必要性
无论传统的书、报、刊,还是新媒体,作为践行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闻媒介,它们都是先进思想和文化的载体,起着传播先进思想和文化的重要作用。编辑或记者,作为出版行为的责任人,要始终具备高度自觉的政治责任感,要始终坚持贯彻党的出版方针和政策,把握正确的新闻出版方向,传播社会正能量,还要以读者喜闻乐见的形式传递先进文化,传递给读者美好的感受,使读者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产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美的事物总会使人产生愉悦感,人们不但会心情好,行为效能也会大大增加。所以,保证书、报、刊出版乃至新媒体选录刊登的编校质量,是践行正确的政治思想,传播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也是践行美好的最佳体验。换句话说,作为特殊商品——文化产品的质量,既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也是社会效益、经济效益能否共同实现的基础。事实确实如此,那些不该有的“错别字的出现, 是对文章精品内容与形式和谐一致的破坏,是对其所蕴含的精神价值的磨损。这个问题虽小,但涉及面很广”[2]。试想,一篇错字连连、句读混乱、词不达意的文章,即使题材再新,不但奢谈具有科学严谨的学术价值,也难说具有较高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了。严把编校质量关,提高校对质量,多出好书,多出精品,刊登好文章,在竞争的市场经济中,本身就是实现经济价值、提升文化产品社会价值的具体体现,也是编辑记者提高自我认知、实现自我价值的具体体现。古人说,“勿以恶小而为之”。小处随便,则大处难为。编校质量就是看似“小处”,却是决定新闻出版单位其预期价值目标与社会评价能否实现的红线,不可不审慎。 汉语言其形之美,其意至深,绝不是识几个字就敢说已掌握它的精深奥妙。熟练掌握语言,使之在文化传承过程中发挥应有的积极作用,是需要我们不断学习,甚至需要终身学习和体会的。
上述例举的几方面问题,虽然大多源自新媒体。但因讲速度、要流量就不讲质量是不应该的。屡屡出现校对方面的差错,会让读者阅读之余,有如鲠在喉,挥之不去,更让读者对编者的素质和媒体单位管理能力产生怀疑。所以,提高认识,强化质量责任感,提高编辑记者的编校能力和水平,是新闻出版部门不容忽视的问题。
三、提高编校质量不可或缺的“诗外功夫”
如何提高编校质量,树立内容第一、质量第一的良好意识,笔者对此有着深刻的体会,即除常规制度建设、管理到位、提高专业素养等措施外,实践证明,尚须强化以下几方面的“诗外功夫”。
(一)主要领导有发展大格局,也有脚踏实的重质量的行动
原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刘杲同志曾指出:“在对编辑、总编辑的考核中,特别在对社长的考核中,都必须强调提高图书质量的要求,从而建立提高图书质量的长效机制”[3]。主编,或总编,具有编辑属性,更具有权利属性。其权利属性,其决策人角色,要求总编辑或社长应带头重视质量建设,抓质量管理。主要领导带头重质量建设,各新闻出版单位自上而下的认识就会迅速达成一致,形成人人有责,重视编校质量光荣,轻编校质量、导致出现质量问题可耻的风气,整个工作氛围才能风清气正,减少那些对校对工作的无端干扰。一直以来,很多人误以为校对工作低级简单,就是挑错别字,没技术含量,适合刚入职没编辑经验的年轻人练手。这种认识是错误且不负责任的。抛开校对工作的辛苦不提,我们曾看见也曾听到,有的图书和期刊,无论策划构思还是版式设计都煞费心血,却因编校质量不合格而受到批评,书或刊物被责令收回,单位甚至停业整顿。这还能认为校对工作无足轻重吗?“一本内容再好的图书,如果没有过硬的编校质量作为保证,其内容也会失去光芒。”说的就是校对工作与编辑策划同等重要。出版社或者各报刊社的主要领导应该对校对工作的重要性有清醒的认识,狠抓质量建设和管理,营造重效益、重质量的良好风气,让每一位工作人员都能成为产品质量监督员、检验员。
(二)完善规章制度建设,培养对工作的忠诚执行力精神
近年来,有些出现质量问题的新闻出版单位,审稿制度、校对程序设置也颇为完善,三审制、三校一读制、领导负责制,各种制度贴在墙上,文件人手一份,但为什么仍然出现差错呢?编校工作实践证明:制度上墙,文件下发,还要有彻底贯彻执行制度的外在和内在的促进因素。编辑责任、业务水平、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以及绩效考核挂钩,这些关键要素当然不可或缺,另有一个隐性的要素也不可或缺,那就是制度的执行力度和校对者自内而外表现出来的自觉的忠诚执行力。这不外显、看不见摸不着的认真态度、忠诚程度和严谨精神,决定工作效率和稿件质量的高低。因此,除了完善审稿制度,完善“三审三校一读”制度,还要建立健全专门针对质量检查体系的奖励政策及制度。质量检查、物质或精神鼓励不是目的,目的是结合有形的制度监督,激发每个工作者内心深处重质量、态度严谨的劲头。要让校对、编辑、印制、发行每个流程,以及办公室人员都重视质量建设,树立精品意识,提高重质量光荣、出纰漏可耻的认识,使所有人都把提高质量、严防疏漏当作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当作一项具有光荣感的事情。
(三)重视传帮带精神,尽快熟悉和掌握
编校技能、技巧
校对工作既需要具有渊博的知识储备,需要具备扎实的文字基本功,也要善于在工作中总结经验,掌握必要的校对工作技巧,了解容易失误、出现纰漏的章节和角落,做到重点检查,查疏堵漏。年轻编辑校对经验尚显不足,需要老编辑的热心指点和帮助。老编辑的工作经验对帮助年轻编辑少走弯路,少做无用功,尽快提高工作有效性,无疑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校对工作需要聚精会神,一字一句,甚至一个符号一个符号地校勘,需要在脑子里反复揣摩,考虑字词句的使用是否正确,是否合乎情理。长时间校对,人们很容易产生视觉疲劳,忽略同音字和形近字的细微差别,如“己”和“已”“安详”和“安祥”等。提倡老编辑传帮带,把成功的经验传授给年轻编辑,这样能尽快提高年轻编辑的校对技能,提升年轻编辑的语言文字水平。
(四)舍得投入,愿意为年轻编辑成长创造条件
出版单位应鼓励年轻编辑的学习积极性,为年轻编辑和校对员创造学习和进修条件,考虑事业的长远发展,不斤斤计较眼前的点滴得失,舍得投入,小至购买与编辑和校对工作有关的一系列权威工具书,如最新版的《现代汉语词典》《漢语成语大词典》《辞海》《词源》等;大至送编辑和校对员参加编辑业务学习班、校对能力研修班,鼓励支持年轻编辑和校对员开阔眼界,长见识,喜乐其进步成长。培养打造一支精明强干的年轻编辑记者队伍和校对力量,对出版事业的发展也大有裨益。
(五)看素质更重感情,提升外校人员的归属感和荣誉感
很多出版单位有专门的校对员,但出版任务繁重时,也会聘请有资格、有能力、热爱校对事业的编外人员协助校对和审读文稿。当然,“外校队伍的建设与管理,首先要解决外校人员的责任心和综合素养问题”[4]。值得注意的是,编外人员参与校对虽然获得了一定的校对报酬,但在看重其专业能力基础上,还要在思想、感情上,将外聘校对员视同于保障提升编校质量的一支生力军,除了付给他们应得的报酬外,在有机会的时候,组织他们来单位参观、座谈,让他们享受单位发展带来的成果,使他们从心理上感受到单位的发展、单位获得的荣誉里也有他们的心血,增强他们的归属感和荣誉感。精神慰藉和情感上的亲近,无形中能拉近与编外校对人员心理上的距离,使他们在亲切感、责任感和归属感的感召下,自觉地将校对任务视同自己的责任和义务,而不仅是为了获得工作报酬。这也将大大提高校对质量,降低差错率。
四、结语
可以说,“图书编校质量问题作为一个广为关注的社会现象,结果虽出自出版社,但成因则涉及与图书出版相关联的诸多主体”[5]。事实证明,凡能始终保持良好发展的新闻出版单位,不但策划构思层面高瞻远瞩,而且也重细节,注重提高每位员工的基本素质和能力,上下一致,构成编辑出版的合力,这才能使新闻出版事业发展不断步入良性循环之路。
参考文献:
[1]陈静杰.保障图书编校质量的措施探讨[J].科技传播,2013(15):1.
[2]赵健杰.编辑主体意识的规定及其意义[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5,19(4):121.
[3]蔡鸿程.质量第一,多出精品[J].出版科学,2012(1):33.
[4]张莉.外校队伍建设与管理问题研究[J].现代出版,2014(4):38.
[5]孔军.提高图书编校质量应做到三“为”[J].出版参考,2014(20):33.
[责任编辑:武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