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插图是语文教材的重要組成部分,大部分学生也对直观的图画比较感兴趣。在语文课堂中利用课本插图和再创作插图进行教学,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有效提高学习能力。利用课本插图,主要是对课本中的人物插图、景物插图、故事场景插图、示意图、单元页插图等不同类型插图的使用。再创作插图是根据不同内容、题材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对教材插画进行补充、修改或替换。
关键字:插图;再创作插图;语文教学
教师比较关注对课文研究分析,但往往忽略了研究组成教材的重要部分——插图。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绝大多数课文配有插图,插图内容丰富。
从统计数据来看,教材插图较多。在教学中如能利用好插图,对教学必有裨益。笔者是这样利用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插图,或者自创插图辅助教学的。
一、课文插图分类
根据课文插图的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人物插图、景物插图、故事场景插图,还有示意图及单元页插图。
人物插图又分作者画像插图和课文人物插图,作者插图,如鲁迅、朱自清、泰戈尔等作者的画像;课文人物插图,如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邓稼先》中的邓稼先和《说和做》中的闻一多,文学作品《台阶》中的父亲。
景物插图主要是展现课文描写或涉及的事物,如七年级上册课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蟋蟀的插图;还有表现优美景色的景色图,如七年级上册课文《济南的冬天》中的城外远山雪景图。
故事场景插图既有人物也有场景,主要展示课文阐述的场景或行为,多见于小说。如七年级上册《植树的牧羊人》中绘本原图《植树的男人》,《皇帝的新装》中皇帝游行大典图,八年级下册《社戏》中关于看社戏的场景。
示意图主要出现在单元写作和综合性学习中,在新闻报道或者科普文中也有出现,如八年级上册第一课《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就出示地图示意图。
单元页插图在每个单元总览处呈现。
二、对不同类型插图的使用(主要以七年级教材为例)
1.利用人物插图了解作者形象,把握课文中主要人物的形象及性格特征
人物插图分作者画像插图和文章中主要人物插图。有作者画像插图的,在介绍作家作品的时候,让学生观察作者画像,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配了作者鲁迅的一幅肖像图,学生可以通过画像更直观地认识了解鲁迅。学生通过观察图片知道:鲁迅有一张国字脸,方方正正的,很普通但感觉很有正气;头发很短,像刷子一样直竖着,感觉很倔强;鲁迅眉头紧锁,很凝重,好像时时在思考问题,在为国为民忧虑;鲁迅的眼神很犀利,像两道光,能看透人心,也仿佛要看穿整个世界。
文章中人物插图,如《木兰诗》中的木兰,让学生在学习课文后再看插图,学生对木兰的豪爽、粗犷和巾帼英雄形象就理解得更加到位。
《台阶》这篇课文,学生读完课文后再看父亲的插图,看到父亲穿着短卦、脚踩破草鞋、坐在台阶上望着远方,瘦削的脸上满是沟壑般的皱纹,双手因为常年辛苦劳作而变形。看插图就足以给学生最直观的冲击,这是一个勤劳、朴实、任劳任怨、坚韧不拔、艰苦创业的父亲,是一个为家庭、为建房子付出了毕生心血,甚至熬垮身体的父亲。
利用好课文中这些人物插图,通过仔细观察插图,学生对人物形象有了更深层的把握和理解。
2.利用景物插图帮助学生理解写景语段和诗歌意境
教材中写景的文章或段落,很多都配有插图,如《济南的冬天》。在学习这篇课文时指导学生结合看插图,看到图中有群山,有雪,有草,有树,就很容易理解“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这些句子;也能直观感受到下雪后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的城外远山就是一幅淡雅的水墨画。
有些诗歌也配有景物插图,如《次北固山下》。学习这首诗的时候,因为学生的生活经历有限,还不能想象出“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这样景象的画面,观察课文中的插图之后,有助于学生领会“潮水涨满,两岸之间水面开阔,顺风行船正好把船帆悬高”这一景象,对诗句的意境有了更形象的领悟。
3.利用故事场景插图掌握故事情节或人物形象
一些写人记事的文章或者小说配有故事场景插图。指导学生研究这些插图能更好地把握故事情节或人物形象。如七年级上册《植树的牧羊人》中的插图是绘本《植树的男人》原图。在学习这篇课文时,指导学生看这幅插图,会看到左边图画是一个男人在无边无际的荒山野岭中拄着铁棍往上爬,从这图中可以看到成片的荒漠和废墟,与后文经过牧羊人多年不懈努力植树后展现出来的生机勃勃景象形成对比;也可以感受到牧羊人对恶劣环境的忧虑。右边图画是一个男人植树过程的分解图,通过这图学生可以知道课文主要内容,也能感受到牧羊人是如何坚持不懈、慷慨无私、不图回报、沉默寡言、默默植树的。
又如《皇帝的新装》,有一幅皇帝穿着“新装”在街上举行游行大典的彩色插图。场面非常壮观:街道两旁是热情的老百姓,长长的游行队伍、威严的仪仗队、打着富丽的华盖,可是华盖下的皇帝却裸着身子,且走得雄赳赳气昂昂。这幅场景插图,非常直观形象地勾画出皇帝是个自欺欺人、昏庸、奢侈、虚伪、愚蠢的人,也深刻讽刺了封建统治阶级昏庸、愚蠢、虚伪、狡诈、自欺欺人、荒唐可笑的本质。
4.利用示意图快速把握写作重点、理清写作思路
初中语文课本示意图主要出现在单元写作和综合性学习部分。如在七年级的课本中,示意图基本分布在单元写作和综合性学习中。如第一单元以“热爱生活,热爱写作”为写作题目,示意图以蓝色的条纹框展示一些问题,如:妈妈是如何在忙忙碌碌中度过一天的?爸爸每天到家后第一件事做什么?校园里最安静的角落在哪里?等等。这种条理性很强的示意图既能吸引学生,也给学生明确的写作方向。在教学中,让学生观察示意图比阅读一段段文字更有趣、更清晰,而且从示意图中,学生能够很快抓住了重点,知道应该写哪些生活中的事情。 如第六单元“发挥联想和想象”的写作,示意图有两个,第一个是以《天上的街市》为例子的线索图:远远的街灯——天上的明星——天上的街灯——美丽的街市,这个示意图给学生展现了“天上的街市”是怎么联想来的。第二个示意图是以“伞”为主题词,一个蓝色的大圆圈里写着“伞”字,大圈周围是五个小圈,三个小圈里写着“庇护”“隔绝”“隐形的保护伞”,这些提示学生选材立意的方向,帮助学生能根据提示很快想到很多与伞特点相关的内容。
又如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写作题目为“写出人物的精神”,示意图展现的是一个拿着足球的小朋友,在小朋友右边的四个小圈里分别写着“外貌”“标志性动作”“口头禅”“个性、精神品质等”,可以从哪些方面来“写出人物的精神”,示意图展现的写作内容和思路让学生一目了然。
5.利用单元插图准确把握单元主题
初中语文课文都按单元编写,把相关主题的课文编写在一个单元里面,每个单元都有本单元要求达到的教学目标和能力目标。为了更直观地表现单元课文主题,语文教材每个单元页都配有插图,这些插图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风景图,一种是人物场景图。这些插图非常符合本单元所学的主题,利用这些插图可以初步总览单元教学内容,对把握单元主题有很大的帮助。
例如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插图是一大片树林,非常贴近本单元的主题“四季美景”。在进行第一单元课文学习前,引导学生看这幅风景图,然后让学生朗读单元内容和单元学习目标,学生就会对本单元的主题有初步的了解。如七年级第二单元的单元插图是一家三口坐在一起的和谐画面,教学时就先让学生看插图,然后问学生,由这幅图你想到了什么,学生会有“幸福的一家”“美好的亲情”“和谐美好的一家”等理解。再引导学生朗读单元主题内容,发现单元主题就是有关亲情的——“亲情,是人世间最普遍、最美好的情感之一。本单元课文,从不同角度抒写了亲人之间真挚动人的感情”。
三、创作插图
利用语文课本中的插图进行教学是插图运用的第一步,还可以指导学生创作插图。为了引导学生更好地把握理解文章,创造性地领悟内容,对教材插图实行再创作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创作插图主要是根据实际情况对教材插画的补充、修改或替换。
1.为文补充插图
有些文章内容本来画面感很强,但是没有插图,在教学的过程中,在充分学习、理解课文之后可以引导学生创作插图,帮助学生更好地解读文本,更深刻地理解课文。如《春》这篇课文有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一共五幅图,但课文插图只有迎春图一幅图,我让学生创作其他四幅图。为了更贴切地画好插图,学生积极讨论,细读课文,研究每句话,商量怎样画才更能表现春天的景象。通过画插图,学生更好地了解了春花图中花的颜色、数量、种类以及看不见只闻得到的花香,还有春花图的写景顺序。
再如在学习《咏雪》这篇古文时,课文没有插图,学完后指导学生画插图,学生就要研究人物的数量、人物之间的关系以及各自的姿态和表情,带着这些问题再仔細阅读课文,那么对古文的句子理解得就更加透彻,通过画各个人物的神态,也就对课文营造的和谐、欢乐、愉快的家庭氛围理解得更到位。
2.因文修改插图
因文修改插图就是对原插图进行修改,使之更符合文章的内容。如九年级上册《故乡》的插图是闰土的形象图,在《故乡》中闰土是一个被生活折磨得苦不堪言的落魄、麻木、笨拙、怯懦和痛苦的人,在图中闰土穿一身黑色的衣服,并没有很好地体现这一形象。学生学完课文后,对闰土的形象有了理解,再看插图,就可以判断出插图不太符合人物的形象。于是学生对闰土的外貌和表情进行了修改,把着装变得更破烂一点,表情更迟钝麻木一些,这样的插图显然更符合文本中的闰土形象。
3.替换课文插图
替换课本插图就是对课文中不能很好表现内容的插画进行替换。例如在学习《醉翁亭记》的时候,课本中的插图展现了宴酣之乐,一片太平祥和的画面。但是有学生却质疑:课本讲的是醉翁,为什么没有醉翁呢?于是让学生根据醉翁的形象和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再创作插图替换。最后,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勾勒了一幅以醉翁为主角的宴酣图,把醉翁的主角地位凸显出来,也表现了与民同乐的主题。
在语文教学中初步探索和运用课本插图及再创作插图,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因为更好地利用了教学资源,解读了教学文本,学生对教材的理解也更加深入透彻。笔者以后还要不断探索,尝试更多更好运用插图的教学方法。
【本文为2020年度佛山市顺德区规划小课题“初中语文人教版教材插图的利用和再创作研究”(SDX2018044)研究成果】
关键字:插图;再创作插图;语文教学
教师比较关注对课文研究分析,但往往忽略了研究组成教材的重要部分——插图。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绝大多数课文配有插图,插图内容丰富。
从统计数据来看,教材插图较多。在教学中如能利用好插图,对教学必有裨益。笔者是这样利用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插图,或者自创插图辅助教学的。
一、课文插图分类
根据课文插图的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人物插图、景物插图、故事场景插图,还有示意图及单元页插图。
人物插图又分作者画像插图和课文人物插图,作者插图,如鲁迅、朱自清、泰戈尔等作者的画像;课文人物插图,如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邓稼先》中的邓稼先和《说和做》中的闻一多,文学作品《台阶》中的父亲。
景物插图主要是展现课文描写或涉及的事物,如七年级上册课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蟋蟀的插图;还有表现优美景色的景色图,如七年级上册课文《济南的冬天》中的城外远山雪景图。
故事场景插图既有人物也有场景,主要展示课文阐述的场景或行为,多见于小说。如七年级上册《植树的牧羊人》中绘本原图《植树的男人》,《皇帝的新装》中皇帝游行大典图,八年级下册《社戏》中关于看社戏的场景。
示意图主要出现在单元写作和综合性学习中,在新闻报道或者科普文中也有出现,如八年级上册第一课《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就出示地图示意图。
单元页插图在每个单元总览处呈现。
二、对不同类型插图的使用(主要以七年级教材为例)
1.利用人物插图了解作者形象,把握课文中主要人物的形象及性格特征
人物插图分作者画像插图和文章中主要人物插图。有作者画像插图的,在介绍作家作品的时候,让学生观察作者画像,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配了作者鲁迅的一幅肖像图,学生可以通过画像更直观地认识了解鲁迅。学生通过观察图片知道:鲁迅有一张国字脸,方方正正的,很普通但感觉很有正气;头发很短,像刷子一样直竖着,感觉很倔强;鲁迅眉头紧锁,很凝重,好像时时在思考问题,在为国为民忧虑;鲁迅的眼神很犀利,像两道光,能看透人心,也仿佛要看穿整个世界。
文章中人物插图,如《木兰诗》中的木兰,让学生在学习课文后再看插图,学生对木兰的豪爽、粗犷和巾帼英雄形象就理解得更加到位。
《台阶》这篇课文,学生读完课文后再看父亲的插图,看到父亲穿着短卦、脚踩破草鞋、坐在台阶上望着远方,瘦削的脸上满是沟壑般的皱纹,双手因为常年辛苦劳作而变形。看插图就足以给学生最直观的冲击,这是一个勤劳、朴实、任劳任怨、坚韧不拔、艰苦创业的父亲,是一个为家庭、为建房子付出了毕生心血,甚至熬垮身体的父亲。
利用好课文中这些人物插图,通过仔细观察插图,学生对人物形象有了更深层的把握和理解。
2.利用景物插图帮助学生理解写景语段和诗歌意境
教材中写景的文章或段落,很多都配有插图,如《济南的冬天》。在学习这篇课文时指导学生结合看插图,看到图中有群山,有雪,有草,有树,就很容易理解“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这些句子;也能直观感受到下雪后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的城外远山就是一幅淡雅的水墨画。
有些诗歌也配有景物插图,如《次北固山下》。学习这首诗的时候,因为学生的生活经历有限,还不能想象出“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这样景象的画面,观察课文中的插图之后,有助于学生领会“潮水涨满,两岸之间水面开阔,顺风行船正好把船帆悬高”这一景象,对诗句的意境有了更形象的领悟。
3.利用故事场景插图掌握故事情节或人物形象
一些写人记事的文章或者小说配有故事场景插图。指导学生研究这些插图能更好地把握故事情节或人物形象。如七年级上册《植树的牧羊人》中的插图是绘本《植树的男人》原图。在学习这篇课文时,指导学生看这幅插图,会看到左边图画是一个男人在无边无际的荒山野岭中拄着铁棍往上爬,从这图中可以看到成片的荒漠和废墟,与后文经过牧羊人多年不懈努力植树后展现出来的生机勃勃景象形成对比;也可以感受到牧羊人对恶劣环境的忧虑。右边图画是一个男人植树过程的分解图,通过这图学生可以知道课文主要内容,也能感受到牧羊人是如何坚持不懈、慷慨无私、不图回报、沉默寡言、默默植树的。
又如《皇帝的新装》,有一幅皇帝穿着“新装”在街上举行游行大典的彩色插图。场面非常壮观:街道两旁是热情的老百姓,长长的游行队伍、威严的仪仗队、打着富丽的华盖,可是华盖下的皇帝却裸着身子,且走得雄赳赳气昂昂。这幅场景插图,非常直观形象地勾画出皇帝是个自欺欺人、昏庸、奢侈、虚伪、愚蠢的人,也深刻讽刺了封建统治阶级昏庸、愚蠢、虚伪、狡诈、自欺欺人、荒唐可笑的本质。
4.利用示意图快速把握写作重点、理清写作思路
初中语文课本示意图主要出现在单元写作和综合性学习部分。如在七年级的课本中,示意图基本分布在单元写作和综合性学习中。如第一单元以“热爱生活,热爱写作”为写作题目,示意图以蓝色的条纹框展示一些问题,如:妈妈是如何在忙忙碌碌中度过一天的?爸爸每天到家后第一件事做什么?校园里最安静的角落在哪里?等等。这种条理性很强的示意图既能吸引学生,也给学生明确的写作方向。在教学中,让学生观察示意图比阅读一段段文字更有趣、更清晰,而且从示意图中,学生能够很快抓住了重点,知道应该写哪些生活中的事情。 如第六单元“发挥联想和想象”的写作,示意图有两个,第一个是以《天上的街市》为例子的线索图:远远的街灯——天上的明星——天上的街灯——美丽的街市,这个示意图给学生展现了“天上的街市”是怎么联想来的。第二个示意图是以“伞”为主题词,一个蓝色的大圆圈里写着“伞”字,大圈周围是五个小圈,三个小圈里写着“庇护”“隔绝”“隐形的保护伞”,这些提示学生选材立意的方向,帮助学生能根据提示很快想到很多与伞特点相关的内容。
又如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写作题目为“写出人物的精神”,示意图展现的是一个拿着足球的小朋友,在小朋友右边的四个小圈里分别写着“外貌”“标志性动作”“口头禅”“个性、精神品质等”,可以从哪些方面来“写出人物的精神”,示意图展现的写作内容和思路让学生一目了然。
5.利用单元插图准确把握单元主题
初中语文课文都按单元编写,把相关主题的课文编写在一个单元里面,每个单元都有本单元要求达到的教学目标和能力目标。为了更直观地表现单元课文主题,语文教材每个单元页都配有插图,这些插图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风景图,一种是人物场景图。这些插图非常符合本单元所学的主题,利用这些插图可以初步总览单元教学内容,对把握单元主题有很大的帮助。
例如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插图是一大片树林,非常贴近本单元的主题“四季美景”。在进行第一单元课文学习前,引导学生看这幅风景图,然后让学生朗读单元内容和单元学习目标,学生就会对本单元的主题有初步的了解。如七年级第二单元的单元插图是一家三口坐在一起的和谐画面,教学时就先让学生看插图,然后问学生,由这幅图你想到了什么,学生会有“幸福的一家”“美好的亲情”“和谐美好的一家”等理解。再引导学生朗读单元主题内容,发现单元主题就是有关亲情的——“亲情,是人世间最普遍、最美好的情感之一。本单元课文,从不同角度抒写了亲人之间真挚动人的感情”。
三、创作插图
利用语文课本中的插图进行教学是插图运用的第一步,还可以指导学生创作插图。为了引导学生更好地把握理解文章,创造性地领悟内容,对教材插图实行再创作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创作插图主要是根据实际情况对教材插画的补充、修改或替换。
1.为文补充插图
有些文章内容本来画面感很强,但是没有插图,在教学的过程中,在充分学习、理解课文之后可以引导学生创作插图,帮助学生更好地解读文本,更深刻地理解课文。如《春》这篇课文有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一共五幅图,但课文插图只有迎春图一幅图,我让学生创作其他四幅图。为了更贴切地画好插图,学生积极讨论,细读课文,研究每句话,商量怎样画才更能表现春天的景象。通过画插图,学生更好地了解了春花图中花的颜色、数量、种类以及看不见只闻得到的花香,还有春花图的写景顺序。
再如在学习《咏雪》这篇古文时,课文没有插图,学完后指导学生画插图,学生就要研究人物的数量、人物之间的关系以及各自的姿态和表情,带着这些问题再仔細阅读课文,那么对古文的句子理解得就更加透彻,通过画各个人物的神态,也就对课文营造的和谐、欢乐、愉快的家庭氛围理解得更到位。
2.因文修改插图
因文修改插图就是对原插图进行修改,使之更符合文章的内容。如九年级上册《故乡》的插图是闰土的形象图,在《故乡》中闰土是一个被生活折磨得苦不堪言的落魄、麻木、笨拙、怯懦和痛苦的人,在图中闰土穿一身黑色的衣服,并没有很好地体现这一形象。学生学完课文后,对闰土的形象有了理解,再看插图,就可以判断出插图不太符合人物的形象。于是学生对闰土的外貌和表情进行了修改,把着装变得更破烂一点,表情更迟钝麻木一些,这样的插图显然更符合文本中的闰土形象。
3.替换课文插图
替换课本插图就是对课文中不能很好表现内容的插画进行替换。例如在学习《醉翁亭记》的时候,课本中的插图展现了宴酣之乐,一片太平祥和的画面。但是有学生却质疑:课本讲的是醉翁,为什么没有醉翁呢?于是让学生根据醉翁的形象和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再创作插图替换。最后,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勾勒了一幅以醉翁为主角的宴酣图,把醉翁的主角地位凸显出来,也表现了与民同乐的主题。
在语文教学中初步探索和运用课本插图及再创作插图,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因为更好地利用了教学资源,解读了教学文本,学生对教材的理解也更加深入透彻。笔者以后还要不断探索,尝试更多更好运用插图的教学方法。
【本文为2020年度佛山市顺德区规划小课题“初中语文人教版教材插图的利用和再创作研究”(SDX2018044)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