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职院校的办学目的是为社会培养更多专业型人才,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过度追求技能培养目标,将体育学科、人文学科等边缘化,造成了现阶段学生综合素质发展不均衡的现状。基于此,本文就高职院校游泳课程存在的两方面价值,即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进行了简要分析,进一步提出了创新教学观念、完善教学硬件设施、创新教学内容与方法共三点教学创新手段。
关键词:高职;游泳课程;身体素质;创新能力
在教学改革的推动下,高校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也应该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使学生在步入社会之后,能够有效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体育课程具备锻炼身体与意志的作用,其中的游泳科目,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放松身心,达到健身与娱乐的效果,同时也是一项生存技能。因此,在高职院校中开设游泳课程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一、高职院校游泳课程的教育价值
1. 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时常进行游泳运动,能够使人的身体素质得到显著提升,人的呼吸系统技能会得到有效锻炼,肺活量也会相应增大;在水温刺激与水的压力效果下,人体的心血管系统也会随之逐渐得到锻炼,提升其系统机能;肌肉的力量、速度、耐力和关节的灵活性都得到显著提高。
学生的身体素质是其自身发展与社会发展的重要前提,而在高职院校中,专业型人才的工作方向对身体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游泳课程的有效设置,正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有效措施。
2.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游泳运动本身能够促进肢体与思维的协调发展,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科学设置教学内容,适当加入一些独特的元素,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一般来说,游泳课程的教学设计,可以在开始、准备、基本教学与结束四个阶段适当加入创新能力培养素材。例如,在基本教学部分,教师教授学生理论知识与重点动作的过程中,可适当引入一些水生动物游泳姿势,让学生在动作练习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模仿能力与创新能力,积极主动地思考。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针对速度、姿势等游泳效果,总结自身的不足,并结合适当的教学创新,能够在快速培养学生游泳技能的基础上,以这种潜移默化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考能力。
二、高职院校游泳课程的教学创新
1. 创新教学观念
高职院校根据自身的办学特点,顺应社会整体的发展趋势,应及时对教学观念进行创新。在高校将竞技体育转向竞技、健康体育的过程中,要打破傳统只在体育专业中设置游泳课程的教学模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合理优化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手段,从而培养学生形成终身锻炼的意识,认识到游泳不仅是一项体育运动,同时也是一项生存技能,在关键时刻,对保护自身及他人的生命安全都具有重要意义。学校方面,应重新设立教学目标,如在期末考核时设置男生50m、女生25m的游泳测试标准,并要求学生在测试合格的基础上,掌握水中救护与自救的技能,若无法达到合格标准,则不能进行体育课成绩评定。
2. 完善教学硬件设施
在高职院校中,导致游泳课程开课率低的一项重要因素,就是该项课程所需的前期硬件投入较高。随着高校教学观念的转变,学校应意识到游泳课程设置的必要性,将其摆在教学创新与完善的重要位置,加大资金投入,完善教学硬件设施以培养专业化的体育人才。高校应科学制订场馆开放与管理制度,满足学生的日常锻炼需求,使投入的硬件设施效益最大化,在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教学环境中发挥最大的作用。
3. 创新教学内容与方法
将游泳运动纳入高职院校的教学课程中,它就不单单是一项竞技运动或娱乐运动,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应更加注重其综合价值的深入挖掘。非专业的游泳课程教学仅仅设置了基本的蛙泳教学,在加大教学力度的同时,应科学设置实用游泳、水上救护等内容,这种教学创新,能够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在教学方法上的创新,需要重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充分融合,适当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以优秀运动员的游泳视频作为教学范例。
综上所述,对高职院校游泳课程存在的价值及教学创新的相关探究,有利于推动现阶段高职办学理念与办学内容的有效创新。了解相关价值,明确创新方向,能够进一步推动游泳课程在高职院校中的普及范围,推动整体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提升,促进学生自身以及学校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伟华,林学斌.高职院校游泳教学现状与对策——以闽西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2):46-49.
[2]王云飞.高职院校游泳教学的特点与教学过程分析[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5(9):59-60.
关键词:高职;游泳课程;身体素质;创新能力
在教学改革的推动下,高校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也应该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使学生在步入社会之后,能够有效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体育课程具备锻炼身体与意志的作用,其中的游泳科目,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放松身心,达到健身与娱乐的效果,同时也是一项生存技能。因此,在高职院校中开设游泳课程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一、高职院校游泳课程的教育价值
1. 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时常进行游泳运动,能够使人的身体素质得到显著提升,人的呼吸系统技能会得到有效锻炼,肺活量也会相应增大;在水温刺激与水的压力效果下,人体的心血管系统也会随之逐渐得到锻炼,提升其系统机能;肌肉的力量、速度、耐力和关节的灵活性都得到显著提高。
学生的身体素质是其自身发展与社会发展的重要前提,而在高职院校中,专业型人才的工作方向对身体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游泳课程的有效设置,正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有效措施。
2.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游泳运动本身能够促进肢体与思维的协调发展,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科学设置教学内容,适当加入一些独特的元素,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一般来说,游泳课程的教学设计,可以在开始、准备、基本教学与结束四个阶段适当加入创新能力培养素材。例如,在基本教学部分,教师教授学生理论知识与重点动作的过程中,可适当引入一些水生动物游泳姿势,让学生在动作练习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模仿能力与创新能力,积极主动地思考。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针对速度、姿势等游泳效果,总结自身的不足,并结合适当的教学创新,能够在快速培养学生游泳技能的基础上,以这种潜移默化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考能力。
二、高职院校游泳课程的教学创新
1. 创新教学观念
高职院校根据自身的办学特点,顺应社会整体的发展趋势,应及时对教学观念进行创新。在高校将竞技体育转向竞技、健康体育的过程中,要打破傳统只在体育专业中设置游泳课程的教学模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合理优化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手段,从而培养学生形成终身锻炼的意识,认识到游泳不仅是一项体育运动,同时也是一项生存技能,在关键时刻,对保护自身及他人的生命安全都具有重要意义。学校方面,应重新设立教学目标,如在期末考核时设置男生50m、女生25m的游泳测试标准,并要求学生在测试合格的基础上,掌握水中救护与自救的技能,若无法达到合格标准,则不能进行体育课成绩评定。
2. 完善教学硬件设施
在高职院校中,导致游泳课程开课率低的一项重要因素,就是该项课程所需的前期硬件投入较高。随着高校教学观念的转变,学校应意识到游泳课程设置的必要性,将其摆在教学创新与完善的重要位置,加大资金投入,完善教学硬件设施以培养专业化的体育人才。高校应科学制订场馆开放与管理制度,满足学生的日常锻炼需求,使投入的硬件设施效益最大化,在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教学环境中发挥最大的作用。
3. 创新教学内容与方法
将游泳运动纳入高职院校的教学课程中,它就不单单是一项竞技运动或娱乐运动,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应更加注重其综合价值的深入挖掘。非专业的游泳课程教学仅仅设置了基本的蛙泳教学,在加大教学力度的同时,应科学设置实用游泳、水上救护等内容,这种教学创新,能够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在教学方法上的创新,需要重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充分融合,适当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以优秀运动员的游泳视频作为教学范例。
综上所述,对高职院校游泳课程存在的价值及教学创新的相关探究,有利于推动现阶段高职办学理念与办学内容的有效创新。了解相关价值,明确创新方向,能够进一步推动游泳课程在高职院校中的普及范围,推动整体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提升,促进学生自身以及学校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伟华,林学斌.高职院校游泳教学现状与对策——以闽西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2):46-49.
[2]王云飞.高职院校游泳教学的特点与教学过程分析[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5(9):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