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为何读懂了吴冠中?

来源 :新民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song4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后,中国艺术家走出国门办展览不再有蜀道之难,如有强大团队的娴熟运作,似可成为晋身的阶梯。但越是知名度高的画家,对出国办展越是慎重。1992年,声誉日隆但已年过七旬的吴冠中应邀在英国大英博物馆举办个人画展《吴冠中——20世纪的中国画家》,这是他的作品第一次集结进入西方主流艺术阵地,也是吴氏水墨画为西方人审视并接受的肇始。第二年,法国巴黎塞纽奇博物馆又为他举办了个展:《走向世界——吴冠中油画水墨速写展》,巴黎市政府还授予他一枚金光闪闪的勋章。后来,吴冠中还在新加坡和德国科隆办过画展。
   其实吴冠中更希望在纽约办个展,但由于缺少关键人物的策划与联络,一直没办成。现在,老人家的遗愿实现了,由上海美术馆和美国亚洲协会美术馆联合举办的《水墨革命:吴冠中作品回顾展》4月25日在纽约亚洲协会美术馆开幕,展览将持续到8月5日。这是一场壮美的视觉旅程,越洋而至,风雨兼程,大洋彼岸的观众可从54件水墨画及手稿中领略一位中国画家自70年代中期到2004年的艺术脚迹,以及他对中国水墨的研究与变革。这也是吴冠中逝世后的第一个大型回顾展在西方国家展出。
  文化交流,
  不能满足于“被选择”“被娱乐”
  
   衡量一个画展的成功与否,应从几个方面体现出来:观众人数及反响,媒体与专业人士的评价,还有商业环节的运作。但吴冠中这次画展的意义远远突破了这几项指标,放在中国崛起的背景下以及中美两国文化交流与意识形态并存的大格局中来考量,这次画展的意义就变得深远了。
   首先,中方非常重视。据上海美术馆方面透露,早在2010年,他们就与90高龄的吴老一起讨论过此事,若說吴冠中实际上参与了这次大展的前期策划,也是符合事实的。
   从记者与他的接触中得知,吴冠中是个很有大局观的艺术家,他意识到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所以向他认为可信任、可托付的上海美术馆捐赠了一大批作品。但受制于展馆条件,馆方不能作为常设展,仅在不多几次的主题展中拿出一部分来“压阵”。上海美术馆执行馆长李磊是吴冠中的忘年交,他本人也是新锐油画家,当然认识到只有将这批珍贵的艺术品最大限度地展示给公众,才能体现吴冠中艺术的最大价值。能不能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成果送到国外展出呢?这是如何提升美术馆学术水准及国际地位的问题,也是关乎国家文化战略的重大课题。
   上海美术馆还有一个优秀的策展团队,视野开阔,理论素养高,参与过上海双年展和上百个当代艺术展的策展,在美术界建立了一定的权威性。担当此次吴冠中美国大展的中方策展人是青年美术评论家卢缓,她对吴冠中的作品有深入的研究。与纽约亚洲协会美术馆的策展人联手策展,于她也是一次有益的经验积累,她和其他布展人员在纽约的布展工作和东方理念赢得了美国同行的高度评价和尊敬。
   其次,美方也很重视。公园大道725号的纽约亚洲协会美术馆地处纽约核心文化区,这里有惠特尼美术馆和大都会博物馆等重要文化场所,是公众和文化艺术家参与文化活动的中心地带。纽约亚洲协会美术馆本身的展馆面积不是很大,但地位不可小觑,它是美国主流社会开展亚洲文化艺术交流的重要平台。在业内,它甚至被当作一个力图左右亚洲艺术走向的风向标。
   美国的媒体对这个展览也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兴趣与热情。《纽约时报》一改以往只在事后发一篇文章的惯例,在4月24日即以《中国介入国际艺术》为题,用大半个版面报道了吴冠中展览的新闻以及中华艺术宫的规划建设,还有中国其他美术馆的建设和开馆情况。文章开头写道:“中国推进在世界上的地位不仅仅来自经济的实力,现在已经转向博物馆,并通过在美国展出更多的中国艺术加以推动。”这个信息对国内的公众而言已不算新闻了,而且记者据此的推理还不够深化,但对美国公众的影响是很大的。另一份大报《华尔街日报》,在4月21日也以半个版面的篇幅报道了这次展览并客观评价了吴冠中的艺术特点。
   此外,《纽约客》、《纽约每日新闻》、《纽约晚报》以及在美华文媒体《侨报》、《美国中文电视》等均进行了大篇幅的报道,中国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美国中文电视、上海广播电视台ICS等也进行了报道。美国各大电视台也前往现场拍摄报道。李磊告诉记者:“大概有60多家媒体进行了报道。当地华人说,这次美国人玩大了。”
   令李磊感慨的不仅是美国媒体在报道体量上的“超重”,还在于报道均为正面评价,评述文章的质量也是较高的,并非应景的客套话和外行话。《纽约时报》驻北京记者还专门飞到上海来对他进行专访,涉及的话题超出画展本身,还以此为契机谈及上海的文化设施建设和如何通过文化艺术活动来传递中国主流价值观的问题。
   更令李磊感慨的是主导权的问题。此次展览一改以往在美国的文化交流由美方主导的方式,改由上海美术馆和美国亚洲协会美术馆共同策划、共同呈现,因此,展览就能较好地体现今日中国的文化主张和艺术成就。“这也是应该好好总结的经验,主导权不是花钱买来的,也不是人家恩赐给你的,而是看你提供的文化呈现能不能打动人家,让人家心悦诚服。还要让人家明白,只有你才能将这件事做得更专业,更能争取到公众的认同。我们这次是完成了友好平等的合作,找到了一个双赢的模式。”
   也有人认为:美国媒体之所以对此次大展给出正面的、积极的回应,是为了给中美两国高层代表团互访营造良好氛围。记者认为,不排除这个因素,但不会是主要因素。画展展期长达数月,而两国高层互访时间短促,其间国际形势变幻不定,特别是美国高层代表团访华在这一时间节点上,似乎也不能预判南海周边国家对华关系的突发性走势,从美国各大报的报道看,它们都不涉及这个内容,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化大发展战略实施这一话题上展开。
  
  文化交流,
  第一步是让人看懂,第二步是感动人家
  
   据卢缓说:欧洲的经济衰退也影响到文化艺术这一块市场和活动交流,美国不得不将关注的重点转向亚洲。而美国亚洲美术协会也为适应社会发展的现实而进行转型,他们过去的展览都以古典艺术为主,这次是首度从当代艺术切入,而且主角是中国的艺术家。他们希望从中国文化中寻找稳固的支撑点。同时,这也是美国亚洲协会第一次与中国官方美术馆合作,通过办展建立起平等互信、主题明确的工作机制。开幕当天,美国各大美术馆、博物馆高层人士都来了,还有上流社会、各类媒体等,一共有500多人出席。“这说明他们也想通过中国文化来拓展交流渠道,扩大协会的影响力。”卢缓说。
   为什么选择吴冠中?这里也有讲究。卢缓的解答是专业的,也是通俗的:要开展文化交流,就要拿出最好的产品,首先要让外国观众看得懂,听得懂,理解你的思想,感动你的故事,否则就会产生隔阂甚至误会。我们选择吴冠中就是考虑到,他的作品可以从几个层次上来解读,首先是中国的,其次是当代的,再次是世界的。
   吴冠中是20世纪中国艺术发展历程中一位无法回避的标志性人物。这不仅仅因为他跨越了艺术史的不同发展阶段,经历了中国现代艺术从现代化——革命化——现代化的转型历程;而且他的艺术是中国现代艺术在面临文化冲突、价值多元、形式变革与传承流变等众多压力下,寻求自我变革与整体转型道路的缩影。
   吴冠中的艺术生涯与西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上世纪40年代末,吴冠中远赴法国巴黎留学进修;1950年返回中国,回国前,吴冠中的作品大多是西方的裸体画以及油画,这在当时的中国是非常罕见的。“文革”期间,吴冠中的大量早期作品被毁,艺术创作曾一度中断。到了70年代初,政治环境开始松动,吴冠中重拾画笔,专注于探索中国传统水墨的新变革。吴冠中的艺术建立在前辈大师如林风眠、刘海粟、潘天寿等人的语言与观点的基础上,更彻底地抛弃了中国画与油画,也更彻底地综合了中国画和油画,完成了中西融合艺术道路在材料混搭、语言借鉴、方法挪用、气质互通到最终相与为一、不分彼此的进程。
其他文献
  Transport of fluid at the nanoscale is crucial for the design and fabrication of nanofluidic devices.Carbon surfaces, like graphite, were assumed as hydroph
为适应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进程继续加快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化的经济发展新常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掀开崭新的篇章,而为了推动创新创业向纵深发展,创业教育培训项目相
济宁二号煤矿皮带沿线没有智能点检系统,设备点检全靠人工肉眼观察,不能对设备运行的全过程进行全流程监控.本文介绍了基于煤矿井下胶带机智能化巡检的监控系统,该系统融合了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也不断对历史产生了敬畏之情,并在这个过程中加大了对古建筑文物保护的重视程度,尤其是对于保护工程施工中的管理工作中的各个要点要进行严格把握,才能为
  全球消费性电子龙头创新出智能型手机(Smartphone)和平板计算机(Tablet PC),主要以平面显示组件挟轻薄、高分辨率,高品货的特色,创新高标准。本文将讨论高分辨率、高质量画
生态语言学的兴起源于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用生态学的眼光看待世界,使得许多学科开始生态学化.生态语言学作为新兴学科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其研
  本演讲将介绍了如何结合自然资源,人为因素,半导体传感器及微控制器程序智能的智能传感器与节能管理的开发。和相关的美国和中国的市场机会。加州能源委员会(CEC)批准了一
随着当前我国的畜牧养殖产业的发展,也给人们增加了经济收入,但是在实际养殖过程中存在的环保问题还依然比较突出,解决好发展中的环保问题显得比较重要.本文主要从理论层面就
中国是标语口号大国,长期以来,不乏对标语口号的研究,但这些研究大都从传播角度和社会动员机制出发,鲜有从语言学角度进行的分析.新冠肺炎爆发后,标语口号分析再一次吸引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