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工学变更的办学模式是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标准,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的关键问题。工学交替符合职业教育发展规律和人员培训的要求,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企业文化有利于减少个别学生以及他们家庭的经济负担,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关键词:设计课程实施方案
中图分类号:J525-4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310(2015)12-003-11
1工学交替办学模式的内涵
工学训练模式是一种新的职业学校或者,也被称为工学结合,一部分时间,指的是企业和学校职业学院学生交替。实现企业校园学习和实践中,将工作与学习相结合,学习和就业,工程交流充分体现了“就业面向服务为目的的”原则,是培养专业技术,应用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
工学变更,勤工俭学是中国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对于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最根本的措施。对于突出学生的实践能力、职业能力和就业能力,优化教育资源,促进学生和企业岗位零距离接触,培养大学生自我改善和自立意识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2工学交替人才培养课程实施标准研究
2.1课程定位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整体认识方案设计流程、施工组织流程及工艺标准,掌握标准化方案设计、施工协调组织、工艺标准及质量验收标准的基本职业技能,培养沟通、基本专业合作;为了提高学生专业能力的方向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完成由学生向职业人的过渡。
2.2培养目标
培养学生对方案设计及施工的各个环节的认知,掌握方案操作实施技能,具备从事方案设计及施工实践的基本职业能力。验证、巩固和深化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进一步加深对所学课程重要性的认识。培养学生研习能力与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综合知识水平。
通过工学交替课程的实施,学生能绘制符合制图规范和公司标准的平面图;编制设计、施工标准化说明并了解装饰工程相关技术标准;能够以平面图为基准,能熟练开展各截面设计图的设计绘制及施工图、大样图、节点图的绘制。熟练掌握本专业的各类绘图软件。并且通过在职设计师的协助,结合本地区预算定额,完成工程预算书的编制;有效的与客户、材料供应商、施工长、工人的专业沟通。根据施工长的要求,协助完成施工监理及质量验收等工作。
3课程任务的设定
通过参与方案设计及施工工作,了解市场室内设计流行趋势、风格及特点、主要装饰材料的价位、性能等。重点对方案设计、施工组织及工艺流程、现场操作方法等方面进行学习,并在教师的现场指导下,归纳总结常用装饰材料的选购、工艺应用方面的规律、实操工艺标准,了解室内设计方案、制作的企业化标准。
主要学习内容:
3.1与材料供货商咨询材料不同规格、等级市价调查结合工资单项工程造价完成成本和利润核算。
3.2与客户、材料供应商、施工长等相关人员沟通确定设计方案图纸设计方向
3.3在主案设计师的帮助下结合流行趋势和风格特点完成各类图纸的设计,组织工程施工中各个环节的协调配合和落实工作。其中包括进料、现场管理、制度落实、单项工程组织、交叉施工作业配合、监理、工程变更、工程进度监督、阶段验收、完工验收等工作
3.4考核标准
以学习目标为评价标准,坚持多元化的方法,引导学生,形成个性化的学习方式,以便培养学生好的学习习惯。学习评价应结合过程评价和客观的评价,注重实用的指导,过程评价以鼓励为主。教学效果评估评估学习者的专业能力。具体办法:采取以公司评价、考核为主,带队教师评价、考核为辅的方法,从实际出发,切实对学生的设计能力、组织能力、沟通能力、规划能力、观察能力进行有效评价。
4正确处理与工学交替相关的几个关系
解决以上问题,解决工程和相关的困难,是促进工程变更模式,也是有效的推进和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我们必须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处理工学变更之间的关系和教学计划。工学变更,首先是高职院校调整现有教学计划,教学计划应满足具体工作的需要。换位做内容,活动地点,位错,时间。内容转换比例,合理安排“工人”和“学习”,这一理论类转置课前付诸实践。在“工人”的比例,时间错位是要把理论在企业生产淡季,在实践过程中调整企业需要生产旺季、玩乐时间,解决冲突的理论和实践的问题,定位不同的专业实践,学校可以灵活调整教学计划,教学的动态管理。通过研究教学计划的调整和改革,在最大的程度上满足企业的需求和学校的需求,开展工程教学模式交替,达到双赢的结果。
第二是处理工学交流与学生管理的关系。企业管理工作的核心是,掌握日常管理工作,主要工作是让学生了解企业,并适应这份工作。培训专业的人才。应该以企业管理为主,根据警告和处罚管理学生,使经济利益和未来就业双发展。
三是处理工程变更和人才培养之间的关系。
四是解决传统模式和工程变更之间的关系模式。
五是处理现场工作和就业之间的关系。
六是处理之间的关系的理论学习和技能训练。
工程变更既是职业教育模式创新的产物,也是实施“面向岗位需要,根据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为主线,结合生产和教育方式”,不断探索工程的有效途径交替模式的运行机制,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选择职业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刘晓石伟平,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模式评析[J].教育与职业,2012,(2).
[2] 刘亚峰,高职院校工学结合的对策与建议[J].科教导刊,2011,11.
[3] 郭培俊,石品德. 工学交替培养机制探析[J].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02)
[4] 韦家明. 工学交替 促进教学改革 培养实用人才[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7(10)
[5] 耿洁. 构建工学结合培养模式框架设想[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6(31)
[6] 华北庄,胡文宝,徐金燕. 探索适合中国高校的“工学交替”合作教育模式——江汉石油学院合作教育模式的理论研究与实践[J]. 中国高教研究. 1999(05)
作者简介:
康永平,(1977—)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教研室主任
刘宇,(1978—) 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
关键词:设计课程实施方案
中图分类号:J525-4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310(2015)12-003-11
1工学交替办学模式的内涵
工学训练模式是一种新的职业学校或者,也被称为工学结合,一部分时间,指的是企业和学校职业学院学生交替。实现企业校园学习和实践中,将工作与学习相结合,学习和就业,工程交流充分体现了“就业面向服务为目的的”原则,是培养专业技术,应用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
工学变更,勤工俭学是中国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对于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最根本的措施。对于突出学生的实践能力、职业能力和就业能力,优化教育资源,促进学生和企业岗位零距离接触,培养大学生自我改善和自立意识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2工学交替人才培养课程实施标准研究
2.1课程定位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整体认识方案设计流程、施工组织流程及工艺标准,掌握标准化方案设计、施工协调组织、工艺标准及质量验收标准的基本职业技能,培养沟通、基本专业合作;为了提高学生专业能力的方向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完成由学生向职业人的过渡。
2.2培养目标
培养学生对方案设计及施工的各个环节的认知,掌握方案操作实施技能,具备从事方案设计及施工实践的基本职业能力。验证、巩固和深化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进一步加深对所学课程重要性的认识。培养学生研习能力与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综合知识水平。
通过工学交替课程的实施,学生能绘制符合制图规范和公司标准的平面图;编制设计、施工标准化说明并了解装饰工程相关技术标准;能够以平面图为基准,能熟练开展各截面设计图的设计绘制及施工图、大样图、节点图的绘制。熟练掌握本专业的各类绘图软件。并且通过在职设计师的协助,结合本地区预算定额,完成工程预算书的编制;有效的与客户、材料供应商、施工长、工人的专业沟通。根据施工长的要求,协助完成施工监理及质量验收等工作。
3课程任务的设定
通过参与方案设计及施工工作,了解市场室内设计流行趋势、风格及特点、主要装饰材料的价位、性能等。重点对方案设计、施工组织及工艺流程、现场操作方法等方面进行学习,并在教师的现场指导下,归纳总结常用装饰材料的选购、工艺应用方面的规律、实操工艺标准,了解室内设计方案、制作的企业化标准。
主要学习内容:
3.1与材料供货商咨询材料不同规格、等级市价调查结合工资单项工程造价完成成本和利润核算。
3.2与客户、材料供应商、施工长等相关人员沟通确定设计方案图纸设计方向
3.3在主案设计师的帮助下结合流行趋势和风格特点完成各类图纸的设计,组织工程施工中各个环节的协调配合和落实工作。其中包括进料、现场管理、制度落实、单项工程组织、交叉施工作业配合、监理、工程变更、工程进度监督、阶段验收、完工验收等工作
3.4考核标准
以学习目标为评价标准,坚持多元化的方法,引导学生,形成个性化的学习方式,以便培养学生好的学习习惯。学习评价应结合过程评价和客观的评价,注重实用的指导,过程评价以鼓励为主。教学效果评估评估学习者的专业能力。具体办法:采取以公司评价、考核为主,带队教师评价、考核为辅的方法,从实际出发,切实对学生的设计能力、组织能力、沟通能力、规划能力、观察能力进行有效评价。
4正确处理与工学交替相关的几个关系
解决以上问题,解决工程和相关的困难,是促进工程变更模式,也是有效的推进和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我们必须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处理工学变更之间的关系和教学计划。工学变更,首先是高职院校调整现有教学计划,教学计划应满足具体工作的需要。换位做内容,活动地点,位错,时间。内容转换比例,合理安排“工人”和“学习”,这一理论类转置课前付诸实践。在“工人”的比例,时间错位是要把理论在企业生产淡季,在实践过程中调整企业需要生产旺季、玩乐时间,解决冲突的理论和实践的问题,定位不同的专业实践,学校可以灵活调整教学计划,教学的动态管理。通过研究教学计划的调整和改革,在最大的程度上满足企业的需求和学校的需求,开展工程教学模式交替,达到双赢的结果。
第二是处理工学交流与学生管理的关系。企业管理工作的核心是,掌握日常管理工作,主要工作是让学生了解企业,并适应这份工作。培训专业的人才。应该以企业管理为主,根据警告和处罚管理学生,使经济利益和未来就业双发展。
三是处理工程变更和人才培养之间的关系。
四是解决传统模式和工程变更之间的关系模式。
五是处理现场工作和就业之间的关系。
六是处理之间的关系的理论学习和技能训练。
工程变更既是职业教育模式创新的产物,也是实施“面向岗位需要,根据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为主线,结合生产和教育方式”,不断探索工程的有效途径交替模式的运行机制,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选择职业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刘晓石伟平,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模式评析[J].教育与职业,2012,(2).
[2] 刘亚峰,高职院校工学结合的对策与建议[J].科教导刊,2011,11.
[3] 郭培俊,石品德. 工学交替培养机制探析[J].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02)
[4] 韦家明. 工学交替 促进教学改革 培养实用人才[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7(10)
[5] 耿洁. 构建工学结合培养模式框架设想[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6(31)
[6] 华北庄,胡文宝,徐金燕. 探索适合中国高校的“工学交替”合作教育模式——江汉石油学院合作教育模式的理论研究与实践[J]. 中国高教研究. 1999(05)
作者简介:
康永平,(1977—)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教研室主任
刘宇,(1978—) 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