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理念一:我们的教师在学校幸福吗
一位专家说,学校的管理者应该经常问自己:“我们的老师在学校里有幸福感吗?”他提出应把教师的幸福感作为学校管理追求的目标之一,我初一听十分震撼,可静下来仔细咀嚼,这句话确实很有道理。
如果学校领导在制定决策时,满脑子只有“工作”,而没有“人”;在制度执行的过程中,刚性过头,而“人文性”不足,就会导致教师对学校产生恐惧,对职业产生倦怠。
教师的幸福感并非只与金钱有关。作为知识分子,教师的幸福感更多地来自于是否得到尊重、人生价值是否得以实现、同事间是否有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以及职业的安全感等等,这些都取决于学校的“软环境”建设。
这就启示我们,关心和爱护每一位教师是学校管理工作的基础,要把学校建设好,首先应该让学校成为教师的心灵家园。
理念二:成就教师,同时成就学校
这是萧山第一实验小学校长在介绍经验时所说的一句话,我听了以后很有感触。是“成就教师,然后成就学校”,而不是“成就学校,然后成就教师”。两句话虽然只是顺序调换了一下,却体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思想,前者把教师放在第一位,关注的是教师的成长、教师价值的实现,真正体现了学校管理中教师的主体性地位;而后者把学校放在第一位,关注的是领导者的办学业绩,教师处于从属地位,只是实现学校目标的一个工具。
学校应该是教师的学校、学生的学校,教师和学生才是学校的主人。教师通过学生实现人生价值,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获得成长。学校的办学理想、办学目标需要教师来实现的,如果教师们都成长了,何愁学生不成长?如果师生都成长了,何愁学校不发展?可以说,抓住了“教师”,就抓住了学校发展的“牛鼻子”。
这启示我们,学校的管理目标、管理方法要真正考虑教师的需求,教师不是学校管理工作中的“对立面”,而是学校领导实施管理时志同道合的“战友”。学校管理的本质是为教师做好服务。
理念三: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
许多教师总喜欢把工作和学习对立起来,埋怨工作太忙,没时间学习,没时间读书。“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理念让我们“醍醐灌顶”。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学,即包含教与学两层意思,是师生互动,师生共同成长的一个过程。”工作与学习为何不能融合在一起呢?学习为工作作指导,学习为工作提供理论和方法,学习为工作解答困惑和难题;工作是学习的目的,工作对学习成果进行实践检验,两者互促互进。课前精心准备,课后认真反思,把每堂课都当成学习和实践的机会,每一次反思都会使下一堂课上得更好。
很多教师职业倦怠,因为年年面对同样的学生、同样的教材,觉得教师职业机械而枯燥,可事实上,学生每年都在成长,教育理念每年都在更新,如果我们每年都有反思和改进的话,每一堂课不就都是新鲜的吗?很多教师感觉很累,因为当前学生大多比较顽皮、个性强,我们与其花时间去批评和训斥学生,还不如花时间去读一读有关班主任方面的书籍,增加一点教育智慧;有的教师总是在课后加班加点,把自己的休息时间全部用来工作,还把学生弄得筋疲力尽,这是一件多么吃力不讨好的事呀!我们为什么不把观念改变一下呢?“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会让教师教得轻松些!学生学得快乐!
这启示我们,要把学习当成教师职业的一部分,学校应大力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理念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第一责任人
如果问:“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第一责任人是谁?”答案肯定是教师自己。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一种现象,同一年的毕业生,分配到同一所学校,有的教师经过3~5年的打磨就成了骨干教师,而有的教师站了十几年的讲台,依然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教师。为什么呢?除了两者的资质略有不同外,最主要是两者的成长动力不同。一位教师如果有很强的成长欲望和动力,他就会主动去学习、主动去钻研、主动去锻炼,当然会成长得快,而这种进步又会强化教师的信心,激发教师更大的成长动力。反之,教师如果没有成长动力,就会把工作当苦差,离成功也就会越来越远。
这启发我们,学校管理者要促进教师成长,关键不在于规定教师读多少本书,上多少堂教研课,写多少篇论文,而在于如何千方百计地“唤醒”教师的责任心、“唤醒”教师的使命感,使教师从“被动成长”变为“主动成长”,从而主动追求进步。
(作者单位:浙江常山县天马一小)
一位专家说,学校的管理者应该经常问自己:“我们的老师在学校里有幸福感吗?”他提出应把教师的幸福感作为学校管理追求的目标之一,我初一听十分震撼,可静下来仔细咀嚼,这句话确实很有道理。
如果学校领导在制定决策时,满脑子只有“工作”,而没有“人”;在制度执行的过程中,刚性过头,而“人文性”不足,就会导致教师对学校产生恐惧,对职业产生倦怠。
教师的幸福感并非只与金钱有关。作为知识分子,教师的幸福感更多地来自于是否得到尊重、人生价值是否得以实现、同事间是否有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以及职业的安全感等等,这些都取决于学校的“软环境”建设。
这就启示我们,关心和爱护每一位教师是学校管理工作的基础,要把学校建设好,首先应该让学校成为教师的心灵家园。
理念二:成就教师,同时成就学校
这是萧山第一实验小学校长在介绍经验时所说的一句话,我听了以后很有感触。是“成就教师,然后成就学校”,而不是“成就学校,然后成就教师”。两句话虽然只是顺序调换了一下,却体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思想,前者把教师放在第一位,关注的是教师的成长、教师价值的实现,真正体现了学校管理中教师的主体性地位;而后者把学校放在第一位,关注的是领导者的办学业绩,教师处于从属地位,只是实现学校目标的一个工具。
学校应该是教师的学校、学生的学校,教师和学生才是学校的主人。教师通过学生实现人生价值,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获得成长。学校的办学理想、办学目标需要教师来实现的,如果教师们都成长了,何愁学生不成长?如果师生都成长了,何愁学校不发展?可以说,抓住了“教师”,就抓住了学校发展的“牛鼻子”。
这启示我们,学校的管理目标、管理方法要真正考虑教师的需求,教师不是学校管理工作中的“对立面”,而是学校领导实施管理时志同道合的“战友”。学校管理的本质是为教师做好服务。
理念三: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
许多教师总喜欢把工作和学习对立起来,埋怨工作太忙,没时间学习,没时间读书。“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理念让我们“醍醐灌顶”。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学,即包含教与学两层意思,是师生互动,师生共同成长的一个过程。”工作与学习为何不能融合在一起呢?学习为工作作指导,学习为工作提供理论和方法,学习为工作解答困惑和难题;工作是学习的目的,工作对学习成果进行实践检验,两者互促互进。课前精心准备,课后认真反思,把每堂课都当成学习和实践的机会,每一次反思都会使下一堂课上得更好。
很多教师职业倦怠,因为年年面对同样的学生、同样的教材,觉得教师职业机械而枯燥,可事实上,学生每年都在成长,教育理念每年都在更新,如果我们每年都有反思和改进的话,每一堂课不就都是新鲜的吗?很多教师感觉很累,因为当前学生大多比较顽皮、个性强,我们与其花时间去批评和训斥学生,还不如花时间去读一读有关班主任方面的书籍,增加一点教育智慧;有的教师总是在课后加班加点,把自己的休息时间全部用来工作,还把学生弄得筋疲力尽,这是一件多么吃力不讨好的事呀!我们为什么不把观念改变一下呢?“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会让教师教得轻松些!学生学得快乐!
这启示我们,要把学习当成教师职业的一部分,学校应大力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理念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第一责任人
如果问:“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第一责任人是谁?”答案肯定是教师自己。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一种现象,同一年的毕业生,分配到同一所学校,有的教师经过3~5年的打磨就成了骨干教师,而有的教师站了十几年的讲台,依然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教师。为什么呢?除了两者的资质略有不同外,最主要是两者的成长动力不同。一位教师如果有很强的成长欲望和动力,他就会主动去学习、主动去钻研、主动去锻炼,当然会成长得快,而这种进步又会强化教师的信心,激发教师更大的成长动力。反之,教师如果没有成长动力,就会把工作当苦差,离成功也就会越来越远。
这启发我们,学校管理者要促进教师成长,关键不在于规定教师读多少本书,上多少堂教研课,写多少篇论文,而在于如何千方百计地“唤醒”教师的责任心、“唤醒”教师的使命感,使教师从“被动成长”变为“主动成长”,从而主动追求进步。
(作者单位:浙江常山县天马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