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意义与有滋味”讲评

来源 :新高考·语文备考(高三)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hiayan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题】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有人说,人需要弄清了一切的生活奥秘,生活才有意义;也有人说,对生活的真相,不知、不尽知,生活才有滋味。
  【写作指导】
  本次作文材料是两句话,第一句是讲人要明白生活的奥秘,生活才有意义,关键词是“弄清”“奥秘”“生活”“意义”,生活有意义的必要条件是弄清楚奥秘。第二句话则相反,对生活的真相不知或者不尽知,生活才有滋味,意思是生活不一定要弄清楚或全弄清楚奥秘,这里强调的是“滋味”,有别于“意义”。
  两句话的核心差异在于“弄清”与“不知”(不尽知)之间体现了两种人生观所具有价值评判的不同。“弄清”就是要完全了解,把握真相等;“不知”,就是不需要去了解事情的原委,就这样过着,难得糊涂;“不尽知”,就是不需要追根求源,不能打破砂锅问到底,无须揭示生活的真相等。“弄清”是求真,“不知(不尽知)”是求美。如果学生从这三个角度切人均属于符合题意。
  (1)人只有询问着、体察着、感受着才领略享受了生活的意义(从任何一点切入都可以)。人要活得明白、通透才有意义。
  (2)人无须弄清生活的原委(包括有所期待、有所等待、有所迷惘、有所失望、且信且疑等等),生活才有滋味。人要活得超脫。
  (3)如果强调从两个不同的维度来寻求统一,自圆其说,也视为切题。如果学生从反面立意,批判思维且言之成理,应正常判分。
  【作文示例】
  悬念
  杨雨晨
  悬念,就是知而不尽知。
  不尽知,才得好滋味。
  《清风闸》是清末一折著名的评书,市井中广为流行。然而它取胜的秘诀很奇。它不倚内容。这折书,它既不是朴刀棒杖,长枪立马,也不是倚翠偷期、烟灵粉怪。它以“扣子”取胜,这扣子,即北方文学家所谓“拴马桩”,新文学家所谓“悬念”者也。
  说书人巧妙地在书中设置了许多悬念,主人公皮风三每行事至精彩处,便来一句“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跟现代电视剧常用手段“不要走开,广告之后更精彩”有异曲同工之妙。在听众无奈而抱怨的嗟呀声中,评书师傅轻松地抖一抖长衫,呷一口茶,心中满意地盘算着这一把扣子撒下去,下一回就不愁不叫座了。而嬉笑怒骂着离场的听众,倒也没几个是真恼的,大多互相争执着下一回目中皮风三到底如何化解,你一言我一语,这样的二次创作,倒真有评书人细听之后捞到的几处妙笔哩!
  这便是悬念的妙处了。不尽知的好奇,像无数小手一样轻轻酥酥地挠着你的心窝,留下无尽的期盼与回味。也正是在这一遍遍思索与品味悬念中,才深得个中好滋味。
  如此说来,古往今来若要评个悬念大家,那么舍曹公雪芹其谁也!他的《红楼梦》只著了前八十回,却引来了高鹗、刘心武等名家续写,这样一部半截子书,几百年却依旧引人探索甚至续本,其兴盛日久,寿比金石,不可谓不是悬念的功劳。曹公的悬念出神入化,不仅在他留下了悬念,且使悬念有迹可循。第五回中的判词与红楼梦曲子十四支,还有寿怡红群芳开夜宴中的花语,都藕断丝连般地引着故事情节的发展。他的悬念,使读者深陷其中,乐得思考,使故事不仅是一段故事,更成为读者切身的喜悦与感伤。
  知,而不尽知,花未开全月未圆,有悬念时才是好境界。若是过于直白露骨,终不免像烟花一样,明亮时展现出全部的自己,明灭后只落得一地残花败柳,曲终人散,无人问津。
  写作,做人,都不必太过“慷慨”,留一点悬念,留一点“不尽知”的神秘感,方能引人探索,于探索之后深得其中好滋味。
  不是一番梅香,怎得梅花扑鼻香!
  [点评]
  文章从“悬念”这一小说技法切入,论述“不尽知”的“滋味”,视角独特,新颖创新。以《清风闸》《红楼梦》为论据,典型有力,分析透辟,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可见一斑。语言隽永富有哲理,实为难得。
  难得糊涂
  陈敬言
  小水蛇一样的石板路婉*诞过村庄,钻进密密的村舍,直游到村尽头的苇丛中。
  苇从里常常泊一只斑驳的老船,老船里常常歇着一个古怪的老人,呼呼大睡。
  他是我的外公。
  外公这奇怪的癖好时常被大家笑话,他们说:“老头子不爱睡床板儿席梦思偏去老船上晃荡,奇怪不奇怪?”
  我也奇怪,磨着外公问了好久,他才说:“我一不痛快,心里一发堵就去那儿睡上一觉,起来就什么也不想了呗。”
  “睡以解忧?”我问。
  “非也,”外公温和地笑笑,“心里有想不通透的事都去那儿睡上一觉。”
  风吹过外公斑白的鬓角,一瞬间我竟觉得他像个隐于世间的智者。于是,待我有了想不明白的事时,我也悄悄跑去苇丛,寻到那一只尖头船,也不管脏也不脏,躺下便睡。
  初夏清凉的风裹着未开菡萏的清新气息拂面而过,苇丛稀落,还未长成。睁开眼远处村舍的青瓦头顶栖着一抹微云。然而任他如何曼妙的风景,我心中依旧惦念着那个怎么也解不开的结。越想便越烦乱,越烦乱便辗转反侧,小小的船左摇右摆,摇晃中抖出无数圈水波,像我无尽的心事,向远处散去。
  不行!我一下子爬起来,上岸便直奔着外公在的院落。
  外公坐在一把老榆木椅上闭目养神,听见有人来,睁开眼睛,见是我,旋又落下。
  “别睡别睡!”我晃着外公,告诉他那老船一点用也没有。
  外公听罢大笑,脸上的沟壑时聚时舒,弓丨得我更着急了。见我如此,外公才停下笑,似无更似有心地说:“重要的,是你的心。”
  见我懵懂的样子,他便又说:“凡事预留三分底,想不透的不想,不该想的不想,想不完的不想,这才过得舒服。在老船上晃一觉,是为了把它们忘掉啊。”
  “可是我做不到啊!”   “所以说难得糊涂嘛,你慢慢就懂得了。”
  难得糊涂。
  这倒像是参禅了。我想了想,大约咂摸出个意思:不能尽本相便是生活,不尽求本相便是懂得生活的滋味。
  糊涂一回不也很好?
  看去,那天空竟分外澄澈,蓝得令人心颤。
  [点评]
  本文是一篇非常出色的记叙文,以祖孙二人的对话为主体构思全篇,揭示人活世间需要“不尽知”,需求“难得糊涂”的佳境。对于材料核心内涵的理解通过爷爷的语言款款道出,语言清新灵动。描写富有生活的情趣与诗意,画面感十足。
  她不懂
  祁倩妞
  我一直試图凭直觉去接近一朵野花。
  也许,从野花的种子被风抛弃在荒山的旷野,山间的石缝里的那一刻,她的命运也就从此被注定。
  注定会被狂风暴雨所毁灭。
  但野花,并不知道自己的命运。
  开满花的旷野,找不到人的足迹,它消失在花的中间。阳光从破旧的河床上折射过来。河水涌动,涨满了春天的气息。
  到处是河沟和昆虫扇动小翅膀的声音,野花的味道也在阳光洒播种子的河流里流向远处的村庄,融入那些不被我们重视的时间深处。
  大风从背后的村子乱刮过来,那些金黄的、橙色的、蓝色的、忧郁的、火辣的野花兴奋地交头接耳,散发出生命的原始气息。
  这是一种渗透性极为强烈的细腻花香,遍野都是这种野生生命的热情及痛苦。太阳的炙烤下,人和花都有一种钻心的刺痛感。
  应该是这样的,野花嘶哮,如马;野花生息,繁衍。从一个细小的胚芽开始,迸溅生命的灵感与火花,强大的适应自然粗糙环境的能力。
  我想拥抱这些炙热的生命,连同山冈和村庄。如果丧失了生命的内在动态之美,思想便会触礁、搁淺。
  也许,那些野花的生命即将走到尽头。
  我可以想象,在无数个无尽的深夜,在风野兽般的怒号中,在飞沙碎石的抽打中,野花没有躲藏的巢穴,也无法抵抗风的惯性,只能别无选择地沦为风的走卒。
  幸好,野花并不知道自己即将面临的厄运与真相。
  这是不可预约的野花,不可以亵渎,她们始终怒放于生命的暗角,车马的前方,黑暗的地方每天清晨,她们被阳光唤醒,被雨露滋润,被微风轻抚,散发的缕缕幽香被带向远方,摇曳的舞姿被定格在最美的瞬间。
  这是她们的生活,清新而又美好,简单却又充满滋味。
  这一切,只是因为野花们,并不知道命运的真相。
  [点评]
  野花不知命运的真相,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活得真实而有滋味。文章没有肆意赞美,也没有无病呻吟,而是通过理性的审视和感性的笔触,以“野花”的命运来彰显主题,生活的真相有时候是风雨,是苦难,而“野花”拥有的阳光、雨露、微风就是生活美妙的滋味。干净洒脱的语言,灵动不乏哲理的妙句,独特的匠心一并铸就了这篇考场佳作。
其他文献
【考点阐释】  中国古代书籍不加标点。韩愈在《师说》中说:“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所谓“习其句读”,就是教学生断句,其语意相对完整而需要较长停顿的地方为“句”,语意未尽而需要短暂停顿处为“读”。断句正确与否,直接影响文意的理解,若断句失误,则必然误解古文原意。《韩非子》中有这样一个故事:鲁哀公问孔子:“我听说夔这个人只有一条腿,是真的吗(吾闻夔一足,信乎)?”孔子说:“应该理解成‘有
期刊
【作文题】  阅读下面这则材料,按后面要求作文。  我们现在的生活丰富多彩,温馨多姿,就好像“好山好水”那样令人心怡神畅。“好山好水”内涵也非常丰富,或指“美丽的自然”,或喻“幸福生活”,或是“优越环境”等。然而,在这样的环境里,我们不能没有“沉重”之感。这里的“沉重”或指令人痛心、惋惜的人或事;或指让人追悔、内疚的事。  请以“好山好水与沉重”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演讲稿。  要求:①角
期刊
【作文题】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除诗歌外。  一个人迷路后,多半有三种可能,一是寻找引路人,二是寻找同样迷了路的人,三是寻找自己。  【写作指导】  这是一则生活现象类材料,材料叙述的情境是“迷路”,并提供了三种可能解决的方案。前两种方案属于寻找外在条件,“寻找引路人”指希望得到“高人”指点,走出困境;“寻找同样迷了路的人”指希望与“同陷困境之
期刊
【作文题】  根据下面的材料,选好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1)越伟大、越有独创精神的人越喜欢孤  独。赫胥黎  (2)只有神仙和野兽才喜欢孤独,人是要  朋友的。——梁实秋  【作文示例】  我们究竟是否孤独?  (标题运用设问句,引发读者思考,统领全文。但根据材料,本文的论题不应是“我们是否孤独”,而应是“我们为什么惧怕孤独”。所以,标题和立意均应作
期刊
【作文题】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君以为易,其难也将至矣;君以为难,其易也将至焉。  ——《国语》  【写作指导】  必须承认,这是一道好题。形式上,它是一篇材料作文,符合江苏高考作文的命题特点,但它又不是简单的材料作文,文字虽然不多,寥寥二十字,但含意极丰,如果学生不能仔细审读原材料,就很容易在审题、立意上出现偏差,写出平淡甚至是
期刊
【作文题】(2017年温州市一模)  2016年“六一”前夕,南京一名刘姓母亲涉嫌在超市偷盗“一个鸡腿几本书”被抓。经警察问询,得知该母亲想拿此作为儿重节礼物送给自己的孩子。一时间“最心酸的儿童节礼物”感动众网友“朋友圈”。随着刘女士的不幸遭遇被媒体陆续披露,短时间内网友爱心募捐达到惊人的30佘万。但与此同时,该事件引发网友质疑和批判的评论也超过10万条。  近年来“爱心救助”屡屡遭遇尴尬。如果你
期刊
沈德潜曾言:“古人不废炼字法,然以意胜,而不以字胜。故能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在他看来,好字未必不是平常朴素的字眼,它之所以“好”,关键就在于做到了“意”到。  这还真是说到了点上。让贾岛苦苦“推敲”的“推”“敲”二字,频繁出没于普罗大众的言语之中,使用频率甚至堪比柴米油盐,若说它们“以字胜”,几人能信?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中,“直”和“圆”两字不仅
期刊
【作文题】(2016?2017学年9+1高中联盟期中考试)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材料一:秃鹫是自然界中移动效率最高的动物,它以一种类似于滑翔机的移动方式,不用消耗能量,借助热气流,展开翅膀升腾到空中;一旦发现有残羹冷炙,它就迅速地像自由落体一样毫不费力地往下掉,到接近地面的时候张开翅膀,安全地到达目的地。秃鹫的移动效率高,一方面是因为它能够克服地心引力,另一方面也因为它有重量能够保
期刊
自前,在水运工程测量与施工、航道疏浚与整治等领域,已经广泛采用了差分GPS定位技术,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差分GPS技术能将GPS实时定位精度从100米提高到1米左右,充分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已成为从事动态测量工作者的热门话题。正值此时,由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王广运和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系统工程部敦秉义、李洪涛等专家撰写的《差分GPS定位技术与运用》一书已由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并列入全国
期刊
【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几位摄影师去一个偏僻的山村采风。那儿山清水秀,民风淳朴;牛耕马拉,肩挑背扛,人们生活贫困。采风结束后,大家都完成了摄影作品,有的取题曰“苦难岁月”,有的命名“世外桃源”。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联系生活体验和认识,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①自拟题目,选好角度,确定立意。②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③明确文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