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院成人患者抗癫痫药物相关问题分析

来源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dhdhfdhsd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分析住院的成人癫痫患者抗癫痫药物使用情况,总结药物使用相关问题,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收集某院2020年1月 –2021年6月期间住院的成人癫痫患者病历,运用PCNE-DRPs V8.02分类法进行药物相关问题(DRPs)分类.结果:共收集病历418份,患者年龄主要分布在45~59岁(46.65%)、44.26%患者合并疾病4~6种,以继发性癫痫、继发病因脑血管病等为主.抗癫痫药物丙戊酸钠使用率最高(64.99%),共223例患者(53.35%)进行血药浓度监测.统计得出573个DRPs问题,原因1040个,其中药物选择(41.45%)和剂量选择(31.44%)占比最高.结论:医院抗癫痫药使用存在较多问题,临床药师应及时发现DRPs并反馈至各科室,参与治疗计划,辅助临床合理用药.
其他文献
1例13岁男性患者,诊断为“横纹肌肉瘤伴重度癌痛”,入我院行抗肿瘤治疗.临床药师全程参与患者的癌痛治疗,协助医师调整疼痛治疗方案,并对患者治疗过程中的爆发痛及时处理,患者在院期间疼痛控制良好.临床药师后续对患者院外疼痛控制情况及药品不良反应进行随访及监测,调整患者院外疼痛治疗方案,患者至下次化疗期间疼痛控制良好.目前针对儿童癌痛的规范性诊疗资料较少,临床药师通过参与1例重度癌痛儿童疼痛治疗方案的选择及调整,并对患者院外用药进行监测及随访,确保了患者用药安全有效,为临床实践提供了一定参考.
1例46岁男性患者,因“高血糖11个月余,多饮多尿3个月”入院,既往右腮腺转移性鳞癌术后、放疗后.应用注射用卡瑞利珠单抗约4个月余后出现明显口干、多饮、多尿、泡沫尿、体重下降等症状,入院诊断为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抑制剂相关暴发性1型糖尿病,予以停药、胰岛素泵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排除并发症、合并症和PD-1抑制剂相关的其他内分泌系统免疫相关不良事件,2周后患者病情稳定出院.
1例73岁男性患者因癫痫口服丙戊酸钠缓释片(0.5 g,qd)治疗,用药2个月后患者入院检查血常规示:WBC 3.1×109·L-1,RBC 2.6×1012·L-1,PLT 51×109·L-1,骨髓穿刺+涂片提示骨髓增生低下、三系减少.考虑为丙戊酸钠导致的三系血细胞减少,遂停用该药,改为左乙拉西坦治疗.患者停药15 d后复查血常规示:WBC 5.5×109·L-1,RBC 3.62×1012·L-1,PLT 128.7×109·L-1,三系血细胞减少情况逐渐好转.2周后复查血常规示:WBC 5.6×1
目的:分析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TPO-RA)致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一般规律和临床特点,旨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数据库,收集TPO-RA致ADR的个案报道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收集到艾曲泊帕、罗米司亭致ADR的相关文献38篇,共涉及45例患者,已知性别的患者40例,其中男性13例,女性27例,45岁以上患者32例(71.11%);ADR累及多个系统/器官,以循环系统(36.74%)、血液系统(34.70%)为主,多数患者经停药及积极治疗后好转,2例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对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新生儿实施药学服务的方法和意义.方法:临床药师参与2例侵袭性真菌感染新生儿的药物治疗,协助医师遴选适宜的抗真菌药物,确定给药剂量,监测伏立康唑血药浓度,关注药物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为患儿提供全程药学服务.结果:医师采纳临床药师推荐方案进行治疗,患儿病情稳定好转,未出现明显药品不良反应,随访转归良好.结论:临床药师关注特定人群、特定病种的专科用药,选取恰当的药学服务切入点,可为患者提供个体化的药学服务,保障其用药安全有效.
目的:探讨利妥昔单抗相关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PML)的临床特征、治疗和预后.方法:检索PubMed、Embase数据库,收集利妥昔单抗相关PML的病例报道,记录患者的一般情况、药物使用情况以及PML发生时间、临床表现、干预措施及转归等信息,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患者29例,男性13例(44.83%),女性16例(55.17%);患者年龄32~74岁,中位年龄59岁;原发疾病中以非霍奇金淋巴瘤为主(22例,75.86%);患者出现PML临床症状的中位时间为9个月(0.5~108个月),25例(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