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中职学校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课堂教学取得了一定进步,尤其是农村中职学校英语课堂教学。但在这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不足,亟待我们改进,所以就有了对农村中职学校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讨。本文将介绍影响农村中职学校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指出其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策略。
【关键词】农村中职学校 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 问题 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9-0108-02
1.影响农村中职学校英语教学有效性的因素
1.1教学主体的影响
英语教学活动与其他科目教学活动一样,存在教学主体、教学客体与中介手段三个因素,这三个因素从不同的层面都对农村中职学校英语教学活动有一定的影响。教学主体指的是教学中的参与者,也就是老师和学生。学生和老师通常都是影响教学有效性的主导因素。教师教得不好会影响教学有效性,学生英语基础薄弱和表现不好同样会影响教学有效性。农村中职学校英语课堂教学的现实情况是:大部分同学成了“四不”学生(听不懂,说不来,读不准,写不出),对英语不感兴趣,与老师不能正常互动,因此老师不得不“满堂灌”或者望着天花板上课。
1.2教学客体的影响
教学客体指的是被教的东西,即课程和教材,这两者是十分重要的因素。随着贸易和经济的全球化,英语成为一门与世界各国沟通与交流的通用语言。中职学校英语教学课程设置越来越完善,在课程上更多地考虑到了中职学校的特征,加入了很多职业活动内容,相比传统意义上的英语教学更人性化。在教材上改变了以往多以书本知识为主的现象,将阅读、听力、口语等技能训练合为一体,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中职学校英语教学作为对初中英语教学的补充,已经建立了一套比较健全的教学系统,结构较为合理,但是农村中职学生英语基础几乎为零,教材部分内容不太切合这类学生实际,有一定的难度,难以被学生接受,所以中职学校英语教学课程体制还有待改革。
1.3中介手段的影响
中介手段指的是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在我国大多数中职学校英语课堂中,教学方法依然是以传统的英语教学方法为主,老师在课堂上教,学生跟着学,遵循着赫尔巴特提出的三中心理论,以课堂、教材、教师为中心。虽然这种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教学知识的系统性和准确性,但是不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在中职学校英语教学中,同样运用到了多媒体教学这一手段,从而实现教学的智能化和信息化,但现阶段部分教师在高科技手段上还用不来或运用不够,所以也使得有效性还不高。
2.农村中职学校英语课堂教学存在的不足
2.1教师主导课堂
在现阶段的农村中职学校英语课堂教学中,大多为老师牵着学生走,而不是学生主动学。教师本应该起指导作用,帮助学生有效地学习,却成了“满堂灌”。这样学生便不能学到真正的東西。他们学到的知识是“死知识”,遇到实际问题时不会灵活应用。教师主导的课堂缺乏主动性和生动性。大多教师存在一种传统性思维,有绝对权威,说什么就是什么,这就导致在课堂上出现了学生有问题不敢提的现象,学生对教师传授的知识不懂装懂。
2.2学生错误视而不见
教师对学生错误视而不见,不仅是指对每位同学的小错误视而不见,也指对全班同学共有的错误视而不见,而且是一些显而易见的错误。比如在语音语调方面,读单词时拖长音,这时老师的正确做法应该是及时纠正,但有些老师出于懒惰的思想不愿纠正学生们的错误,觉得这无所谓,或者是自己在教的过程中就存在问题,所以也发现不了学生的错误,导致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会存在错误认知。这样的认知将伴随学生很长时间,再纠正起来就十分困难了。特别是在老师的教学计划中,指定的教学目标是纠正学生的语音语调,单词读起来无误,这种情况下,教师有责任纠正全班学生的共同错误。
2.3没有开展分组合作学习
现在大部分中职学校英语课堂教学都是大班教学,很少有班级实行分组合作学习,即使有,很多也是流于形式。虽然课程改革的趋势是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倡小组学习模式,但是实施起来存在一定难度。有的教师虽然有让同学分组合作学习的想法,但是自己一直讲到底,完全忘了让学生分组合作学习。还有的老师是在班级中鼓励分组合作学习,但只是为了应付这一形式。教师不按规定把教学任务布置给学生,使得学生不知道教学目标是什么,于是就随意讨论,甚至有调皮的学生趁机讲与课堂内容无关的话,教师只是站在讲台上,不细心查看学生们的分组合作学习进度。有的学生才刚刚开始分组合作学习讨论,就被终止,这样的分组合作学习是毫无意义的。在分组合作学习结束后,老师没有把学生们分组合作学习的讨论结果进行汇总,或者总结的内容过于简单。学生们觉得分组合作学习讨论的内容没有用处,老师只是在走过程,于是对英语的学习积极性也消失了。
2.4教授内容偏难
有的老师在教授英语知识时不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基础水平,而是一味根据教学大纲来制定计划,有的学生英语基础薄弱,学起来相对费劲,但有的学生掌握知识较快。如果老师在上课前不考虑这些因素,只依照优秀学生的标准,教授的知识普遍偏难,这样学生难以接受,逐渐就会产生畏惧心理,也慢慢地丧失了学习英语的兴趣。教师在传授新知识时,不会利用旧知识与新知识之间的关系,只是机械地生搬硬套,导致新知识与旧知识完全脱节,学生们就很难理解。
2.5评价方式需改进
课堂教学的评价方式包括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诊断性评价需要在课前进行,旨在测试学生先前的知识水平,便于老师调整教学计划,形成性评价是老师在上课过程中进行的,旨在指导学生们的发展,总结性评价就是在学期期末时进行,对学生做一个总的评定。在一般教学中,需要老师把这三种评价方式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习。但就目前的情况看,评价方式仅仅以分数作为衡量标准,不管学生的过程学习,只普遍重视总结性评价,而忽视诊断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在得出分数后,如果老师与学生不进行及时分析原因和提出改进措施,而是以分数为终结,学生在这样的情况下难以取得进步,从而影响英语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农村中职学校 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 问题 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9-0108-02
1.影响农村中职学校英语教学有效性的因素
1.1教学主体的影响
英语教学活动与其他科目教学活动一样,存在教学主体、教学客体与中介手段三个因素,这三个因素从不同的层面都对农村中职学校英语教学活动有一定的影响。教学主体指的是教学中的参与者,也就是老师和学生。学生和老师通常都是影响教学有效性的主导因素。教师教得不好会影响教学有效性,学生英语基础薄弱和表现不好同样会影响教学有效性。农村中职学校英语课堂教学的现实情况是:大部分同学成了“四不”学生(听不懂,说不来,读不准,写不出),对英语不感兴趣,与老师不能正常互动,因此老师不得不“满堂灌”或者望着天花板上课。
1.2教学客体的影响
教学客体指的是被教的东西,即课程和教材,这两者是十分重要的因素。随着贸易和经济的全球化,英语成为一门与世界各国沟通与交流的通用语言。中职学校英语教学课程设置越来越完善,在课程上更多地考虑到了中职学校的特征,加入了很多职业活动内容,相比传统意义上的英语教学更人性化。在教材上改变了以往多以书本知识为主的现象,将阅读、听力、口语等技能训练合为一体,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中职学校英语教学作为对初中英语教学的补充,已经建立了一套比较健全的教学系统,结构较为合理,但是农村中职学生英语基础几乎为零,教材部分内容不太切合这类学生实际,有一定的难度,难以被学生接受,所以中职学校英语教学课程体制还有待改革。
1.3中介手段的影响
中介手段指的是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在我国大多数中职学校英语课堂中,教学方法依然是以传统的英语教学方法为主,老师在课堂上教,学生跟着学,遵循着赫尔巴特提出的三中心理论,以课堂、教材、教师为中心。虽然这种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教学知识的系统性和准确性,但是不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在中职学校英语教学中,同样运用到了多媒体教学这一手段,从而实现教学的智能化和信息化,但现阶段部分教师在高科技手段上还用不来或运用不够,所以也使得有效性还不高。
2.农村中职学校英语课堂教学存在的不足
2.1教师主导课堂
在现阶段的农村中职学校英语课堂教学中,大多为老师牵着学生走,而不是学生主动学。教师本应该起指导作用,帮助学生有效地学习,却成了“满堂灌”。这样学生便不能学到真正的東西。他们学到的知识是“死知识”,遇到实际问题时不会灵活应用。教师主导的课堂缺乏主动性和生动性。大多教师存在一种传统性思维,有绝对权威,说什么就是什么,这就导致在课堂上出现了学生有问题不敢提的现象,学生对教师传授的知识不懂装懂。
2.2学生错误视而不见
教师对学生错误视而不见,不仅是指对每位同学的小错误视而不见,也指对全班同学共有的错误视而不见,而且是一些显而易见的错误。比如在语音语调方面,读单词时拖长音,这时老师的正确做法应该是及时纠正,但有些老师出于懒惰的思想不愿纠正学生们的错误,觉得这无所谓,或者是自己在教的过程中就存在问题,所以也发现不了学生的错误,导致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会存在错误认知。这样的认知将伴随学生很长时间,再纠正起来就十分困难了。特别是在老师的教学计划中,指定的教学目标是纠正学生的语音语调,单词读起来无误,这种情况下,教师有责任纠正全班学生的共同错误。
2.3没有开展分组合作学习
现在大部分中职学校英语课堂教学都是大班教学,很少有班级实行分组合作学习,即使有,很多也是流于形式。虽然课程改革的趋势是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倡小组学习模式,但是实施起来存在一定难度。有的教师虽然有让同学分组合作学习的想法,但是自己一直讲到底,完全忘了让学生分组合作学习。还有的老师是在班级中鼓励分组合作学习,但只是为了应付这一形式。教师不按规定把教学任务布置给学生,使得学生不知道教学目标是什么,于是就随意讨论,甚至有调皮的学生趁机讲与课堂内容无关的话,教师只是站在讲台上,不细心查看学生们的分组合作学习进度。有的学生才刚刚开始分组合作学习讨论,就被终止,这样的分组合作学习是毫无意义的。在分组合作学习结束后,老师没有把学生们分组合作学习的讨论结果进行汇总,或者总结的内容过于简单。学生们觉得分组合作学习讨论的内容没有用处,老师只是在走过程,于是对英语的学习积极性也消失了。
2.4教授内容偏难
有的老师在教授英语知识时不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基础水平,而是一味根据教学大纲来制定计划,有的学生英语基础薄弱,学起来相对费劲,但有的学生掌握知识较快。如果老师在上课前不考虑这些因素,只依照优秀学生的标准,教授的知识普遍偏难,这样学生难以接受,逐渐就会产生畏惧心理,也慢慢地丧失了学习英语的兴趣。教师在传授新知识时,不会利用旧知识与新知识之间的关系,只是机械地生搬硬套,导致新知识与旧知识完全脱节,学生们就很难理解。
2.5评价方式需改进
课堂教学的评价方式包括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诊断性评价需要在课前进行,旨在测试学生先前的知识水平,便于老师调整教学计划,形成性评价是老师在上课过程中进行的,旨在指导学生们的发展,总结性评价就是在学期期末时进行,对学生做一个总的评定。在一般教学中,需要老师把这三种评价方式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习。但就目前的情况看,评价方式仅仅以分数作为衡量标准,不管学生的过程学习,只普遍重视总结性评价,而忽视诊断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在得出分数后,如果老师与学生不进行及时分析原因和提出改进措施,而是以分数为终结,学生在这样的情况下难以取得进步,从而影响英语教学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