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系统理论视角下《罗杰疑案》翻译策略对比研究

来源 :西部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qx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多元系统理论阐释了翻译文学在译入语文学系统中的地位以及如何影响译者的翻译策略,借助该理 论选取阿加莎·克里斯蒂《罗杰疑案》1980 年李家云译本和 2013 年常禾译本进行分析,发现因为李译本是首次 将这部侦探作品介绍到中国,同时也为国内的侦探小说创作提供参考和借鉴,因此他更加忠于原文,遵照原文的 表达方式,即使打破汉语的语言规范也在所不惜。而常禾是重译,他的任务便是创造出一个通俗、流畅译本,吸 引新时代的读者去阅读。这两个译本反映了两个历史时期西方侦探文学在我国文学系统中所处地位的差异和 时代变化。

关键词:《罗杰疑案》;多元系统理论;翻译策略;侦探文学

中图分类号:I0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CN61-1487-(2020)12-0158-03

一、引言

阿加莎·克里斯蒂是享誉世界的英国推理小说作家, 她对后世侦探小说的创作产生了巨大影响。曹正文在《世 界侦探小说史略》中提到,“世界各国都出现了许多‘克 里斯蒂式’侦探小说家,并把克里斯蒂创作的犯罪模式, 作为一个样板而加以推广”。《罗杰疑案》是克里斯蒂的 成名作,也是“叙述性诡计”的代表作。叙述者即凶手, 这样出人意料的结局让读者恍然醒悟,原来自己早已掉 入作者设计的陷阱。采用这种叙述手法的侦探小说自然 引起了众多中文译者的关注。本文选取李家云 1980 年译本和常禾 2013 年的译本作为研究对象,两个译本在出版时间上跨度 30 多年。两位译者所采用的翻译策略反 映了这两个重要历史时期中国译介外国文学的某些重要 特征,为我们研究外国文学作品在中国的接受提供了典 型的案例。本文借鉴该理论关于翻译文学在本土文学建 构中的地位的论述,分析在这两个不同时期西方侦探文 学在我国多元文学系统中所处地位的差异,并结合历史文化语境解释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进一步探究这两个译本 在翻译策略上如何体现出这种地位变化所带来的影响。

二、多元系统理论与翻译研究

多元系统理论使翻译研究跳出了文本的限制,将翻 译置于其运作的文化及文学系统中来研究,推动了翻译 研究的文化转向。这套理论认为,各种社会符号现象应 被视为系统而非由各不相干的元素组成的混合体。多元 系统是指由多个系统组成的聚合物(或大系统),多元系 统内的各个元素之间关系并不平等,而是相互争夺在多 元系统中的中心地位,这种相互竞争使得整个多元系统 处于不断进化的动态过程。以文学多元系统为例,其中 既包含“经典的”或“高级的”文学形式,如诗歌,也包 含“非经典的”或“低级的”文学形式,如儿童文学和 通俗小说。對于中国的文学系统来说,侦探文学是通过 翻译从西方引入的一种文学形式,那么翻译文学在文学 多元系统中的地位又如何呢?佐哈尔指出,尽管在特定 民族的文学多元系统中,翻译文学通常处于边缘地位,但在以下三种情况会占据一国多元文化系统的中心地位:

(1)该民族的文学多元系统处于发展期,尚未定型;(2) 该民族文学系统在众多文学系统组成的大多元系统中处 于“边缘”或“弱势”地位,或二者兼有;(3)该民族文 学出现转折点、危机或文学真空。

多元系统理论认为,翻译文学在译入语文学系统中 的地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译者的翻译抉择。当西方侦 探文学处于我国文学系统的中心位置时,翻译活动会参 与创造新的一级模式,此时“译者的主要任务就不仅仅 是在本国形式库中寻找现成的模式,而是不惜打破本国 传统规范。就充分性而言,译文接近原文的可能性会更 大”。在这种情况下译者会采取异化翻译策略。反之,当 西方侦探文学处于我国文学系统的边缘位置时,“译者 的主要工作就是为外国的文本找来最佳的现成二级模 式,其结果通常是不充分的翻译”。此时译者采取的是归 化翻译策略。然而,“不同的翻译策略,只反映不同文化 语境下的翻译规范,而规范并没有正确错误之分,而只有 是否得到官方文化认可的问题”。

三、西方侦探文学在我国文学多元系统中所处的地位 本文研究的两个《罗杰疑案》译本不仅部分地反映 了外国文学在中国译介的总体变迁情况,而且让我们一 窥上个世纪 80 年代到本世纪初这三十余年间西方侦探 文学在我国文学多元系统中所处地位的演变过程。清末

民初时期,“在开启‘民智’、培养‘民德’、激发‘民气’ 等思潮影响下,一大批外国书籍被翻译到中国来,内容涉 及文学、哲学、经济、政治等方面,其中尤以文学翻译中的 小说翻译声势最大、影响最广”。侦探小说作为一种域外 文学体裁,凭借其独特的魅力迅速征服了国内读者,成为 译介小说中最受欢迎的种类。五四运动以后,侦探小说 的译介受到国内政治环境的影响开始走向衰落,到了“文 革”时期,国外文学作品的译介陷入低潮,侦探小说更是 难逃此劫。“文革”结束后,中国的文坛处于一种“文学 真空”时期,“饱受文化专制之苦的读者强烈渴望重新 步入世界文学的殿堂”。改革开放后,随着思想解放的浪 潮,大量优秀的国外文学作品被译介到国内,填补了国内 文学的空白,此时的翻译文学占据了我国文学系统的中 心地位。侦探小说也迎来了第二次译介高潮,“据统计, 80 年代初期,中国图书市场所有的作品中,译介的侦探 小说就占了四分之一”。侦探文学作为翻译文学的一个 重要组成部分,自然也处于中心地位。译者倾向于采用 异化的翻译策略,尽可能保留原文的语言和文化特征,遵 照原文的句式,导致译文中出现不符合汉语规范的句子 和一些陌生的外来词。同时这也是为国内作家提供指 导和借鉴,从而创作出本土化的侦探小说,丰富国内的文

学系统。进入 21 世纪,“文学现代转型已经完成,新文 学系统的规范已经确立、稳定”。翻译文学已经逐渐从中 心移动到了边缘,西方侦探文学亦是如此。近三十年间 国内涌现出了众多优秀的原创侦探作品,迎合了中国读 者的道德观念和审美情趣。当国内读者接触了这些本土 化的作品后,很难再接受晦涩的异化作品,因此译者有意 识地采取归化的翻译策略,采用地道的汉语表达方式,努 力淡化原文的陌生感,满足读者的阅读喜好。总之,在这 三十多年间西方侦探文学在我国文学系统中由中心移动 到了边缘,因此《罗杰疑案》的两个译本在翻译策略上 也会体现出上述差异。

四、《罗杰疑案》两个译本的翻译策略分析

为了探究两个译本在翻译策略上的差异,下面将从 译文的“充分性”和“可接受性”的角度来考虑译者的 着重点。当译者注重译文的“充分性”时,对原文的句 法和用词亦步亦趋,导致译文晦涩生硬。而当译者追求 译文的“可接受性”时,会根据需要灵活地调整原文的 句式,以确保译文通顺流畅,符合汉语读者的阅读习惯。 例  1.“poor Mrs.Ackroyd—dependent on the   charity

of her husband's brother.The bread of charity is so  bitter,is it not?I should be quite miserable if I did not work for my

living.”

李译:“可怜的艾克罗伊德夫人——依赖她夫兄的赈 济。赈济的饭不是好吃的,是不是?假如我不做工的话, 我的生活一定十分悲惨。”

常译:“可怜的艾克罗伊德太太”——“还得靠大伯 的施舍过日子,寄人篱下的滋味能好受吗?如果我养活 不了自己,那可太惨了。”

李译本采取直译的手法,句式上完全依照原文,将 “charity”译为“赈济”。根据语境可知这里的施舍是指 提供居所,而“赈济”一词显然不能表达出这层含义。 而且,“赈济的饭”不太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容易令读 者产生困惑。常译本借用了“寄人篱下”这个在中国家 喻户晓的典故,言简意赅,十分贴合原文的语境。

例 2.But Mrs.Ackroyd is totally incapable of pursuing a straightforward course on any subject.She always approaches her object by tortuous means.

李译:可是艾克罗伊德夫人完全不会利用任何话题

继续直接谈下去。她总是转弯抹角地把她的目的说出来。 常译:但艾克罗伊德太太无论谈什么话题,从来不肯

打开天窗说亮话,总要捏着绕几个弯子。 李译本拘泥于原文,直译后的译文冗长且生硬。而

常译本将原文的两句话揉合成一句,并且套用了中国的 俗语“打开天窗说亮话”,这句话出自《官场现形记》第

27 回,其意思是毫无隐瞒地公开说出来。相比之下,常译 本达到了简洁和通顺的效果,更容易拉近與读者的距离。 例 3.Their interview was a stormy one—it might have been even more stormy had not Roger Ackroyd   been

already obsessed with his own troubles.

李译:他们的会见是一场风暴,假如不是罗杰·艾克 罗伊德已经被他自己的麻烦事缠住,那场风暴还可能更 厉害一些。

常译:他们的对话火药味十足——要不是罗杰·艾克 罗伊德已经麻烦缠身,还会吵得更凶。

“stormy”一词除了可以表示“暴风雨的”意思之外, 还可以形容“激烈的争吵”。李译本仅根据它的表面意 思将其译为“风暴”,而没有考虑到“stormy”的引申含义。 常译本则选用了“火药味”这个词,在汉语中可以用来 比喻强烈的敌意或激烈的冲突气氛,从而达到了与原文 对等的表达效果。另外,常译本将后面的“more stormy” 译为“吵得更凶”,表达得更加直白而且避免了重复。

例 4.“I thought, perhaps,that by making him believe you knew,you might force him out into the open—not necessarily by confession.”

李译:“我想,或许让他相信你已经知道了,你就可以 迫使他暴露出来——不必通过忏悔。”

常译:“估计你想让他相信,你已经查明一切,从而引 蛇出洞,逼他主动出击——倒未必是俯首认罪。”

李译本几乎是逐词直译,完全依照原文的句式,译 文十分生硬。常译本在句式上做了调整,而且将“force him out into the open”译为“引蛇出洞”,非常生动形象。 这个成语比喻引诱坏人进行活动,使之暴露身份,用在此 处完全贴合语境。后面又添加上“逼他主动出击”,使得 句子的意思更加连贯。

从以上例句也反映出两位译者的翻译目的截然不 同。李家云的译本是首次将《罗杰疑案》这部侦探作 品介绍到中国,让国内读者欣赏到阿加莎·克里斯蒂的文 笔,同时也为国内的侦探小说创作提供参考和借鉴。因 此他更加忠于原文,遵照原文的表达方式,即使打破汉语 的语言规范也在所不惜。而常禾在重译的时候,他的任 务是创造出一个通俗、流畅译本,吸引新时代的读者去阅 读这部经典,因此运用大量的中国成语和典故,尽力缩小 文化的隔阂。

五、结论

在多元系统理论视域下,从 80 年代初到如今的 21 世纪,西方侦探文学在我国文学系统中的地位由中心移 动到了边缘,译介侦探小说的作用和价值随之发生了变 化,因此两位译者在翻译《罗杰疑案》时采取了不同的 翻译策略,以适应国内文学发展状况和读者的阅读喜好。 多元系统理论不同于以往只局限于文本的翻译理论,把 系统观、动态观、历史观引入了翻译研究,关注译入语社 会的文化、历史、政治等因素,加深了人们对翻译现象的 认识。因此,多元系统理论可以帮助我们更加全面地理解 译者对于同一外国文学作品在不同时期的翻译策略选择。

参考文献:

[1]Baker,M.Encyclopedia  of  Translation Studies[C].

London:Routledge,1998.

[2]Christie,A.The Murder of Roger Ackroyd[M].London:Harper Collins Publishers,2013.

[3]Even-Zohar,Itamar.The Position of Translated Literature within the Literary Polysystem Theory[J].Poetics Today,1990(1).

[4]( 英 ) 阿加莎·克里斯蒂 . 罗杰疑案 [M]. 李家云译 . 长春 : 吉

林人民出版社 ,1980.

[5]( 英 ) 阿加莎·克里斯蒂 . 罗杰疑案 [M]. 常禾译 . 北京 : 新星 出版社 , 2013.

[6]( 以 ) 埃文 - 佐哈尔 . 多元系统论 [J]. 张南峰译 . 中国翻 譯 ,2002(4).

[7] 曹正文 . 世界侦探小说史略 [M]. 上海 :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8 [8] 郭延礼 . 中国近代文学发展史 : 第二卷 [M]. 北京 : 高等教

育出版社 ,2001.

[9] 王秀利 , 田德蓓 . 多元系统论视角下侦探小说在中国的译 介与创作 [J]. 合肥学院学报 ( 社会科学版 ),2012(4).

[10] 查晓丽 . 多元系统论观照下的《老人与海》译本对比研究

[J]. 宿州学院学报 ,2009(4).

[11] 朱海芳 . 近现代侦探小说译介两次高潮与中断缘由的探析

[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2).

作者简介:肖永红(1997—),男,汉族,河南濮阳人,单位 为东华大学,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 杨林贵(1965—),男,汉族,吉林松原人,东华 大学外语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莎士比亚、英 语语言文学、翻译。

(责任编辑:御夫)

其他文献
摘要:治理是一种要素的集聚,更是一种要素的联结。在传统乡村社会,稳定的伦理联结造就了长达数千年 的安宁、和谐的状态。然而改革开放以来,现代性因素消解乡村社会的联结力量,造成乡村地区的“空心化”“原 子化”和“离散化”发展困境。推动乡村社会治理现代化不是克服哪一个现代性因子或离散性要素的问题,而 是如何构筑多元要素之间的联结问题。应对乡村社会的“碎片化”“离散化”和“原子化”的首要工作就是要 再造多
期刊
摘要:以哈尔滨市近郊城镇为例,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在权责相互的基础上,地方政府与社会组织可能形成合作共生的协同治理关系。这种关系不是“一方定规,一方守规”的主从关系,也不是“双方定规,双方守规” 的契约关系。这种关系指的是“协商、互信、妥协但保持相对独立”的合作伙伴关系。在合作共生的关系中,合作不只是具体的行为,同时也是地方政府与社会组织的状态,强调的是在协同治理中差异性互补的自然导向。同时通过权
期刊
摘要:为革除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弊端,山东博兴县庞家镇引领农民再组织起来,打造集体经营“新时代版”,确立了“镇级主导,村支部抓总、引领群众唱主角”的路子,以民办民营为原则,组织部分有实力、有能力、有经验的人员投资成立振兴乡村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积极探索乡村振兴的“庞家路径”,收到显著成效, 具有可参考、可复制、可推广性。但也存在农民入社情绪不高、土地流转难、利润空间有限、优质项目缺乏等问题,
期刊
摘要: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从思维方式角度,反对杜林错误的哲学思维;从人的本质角度,驳斥杜林人 的平等观论述;从内容角度剖析了杜林“暴力是社会的不公正的起源”的荒谬性,批判了杜林形而上学唯心主 义的错误平等观,并阐述了正确的代表无产阶级的平等观,即:生产力的发展程度制约着平等的发展水平;消灭 阶级是实现全社会平等的根本途径;同时肯定资本主义平等观历史进步性。《反杜林论》为正确理解资本主义 平等观提
期刊
摘要:中国经济经历了近 40 年的高速发展,已经将经济蛋糕“做大”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无疑是遵循马克思的经济发展理论,告别“一大二公三纯”计划经济模式,实现了“公”与“非公”两种经济制度的科学结合所导致的伟大成果。而“十九大”倡导的“推动人民共享经济红利和发展成果”的分配原则,即通过调整基本分配制度将经济蛋糕“切好”,让中国完成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进程,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的继承
期刊
摘要:基于社会网络视角,通过分析民间慈善组织与其具有相关关系的四大主体即政府、社会爱心人士、贫困户、其他慈善组织之间的互动关系网络,发现民间慈善组织参与扶贫过程存在资源相对匮乏、合作机制缺乏、社会认知度不高、专业化程度不高以及扶贫手段有限等问题,通过建立沟通合作机制、加强宣传监督、改善帮扶模式可以维护扶贫网络的稳定,帮助民间慈善组织更好发展。  关键词:民间慈善组织;扶贫;社会网络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要:抗日战争时期在陕甘宁边区实施的“三三制”政权,是中国共产党协商民主制度的早期探索。“三三 制”首先使得边区各级政府有了广泛的代表性,有力地调动了社会各界团结抗战的积极性;其次使边区政权决 策的民主性和科学性大大提高,增强了工作效率;第三,使许多优秀的人才投身边区各项建设。“三三制”为新 中国成立以后各个时期中国共产党如何正确处理人大、政协和政府各部门中的党外人士的关系提供了有益的经 验,是中
期刊
摘要:《法兰西内战》是马克思对人类社会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的经验总结,其社会治理思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分别是社会重新收回国家权力是社会治理的前提、国家机器的破旧立新是社会治理的保障、维护人民利益是社会治理的目标。而通过“产生、罢免、待遇”三方面措施建立勤务员制度,能够防止各种可能的腐败现象的发生,从而能够长期保持政权的无产阶级性质。  关键词:《法兰西内战》;社会治理;巴黎公社 
期刊
摘要:习惯法与国家法之间的冲突与融合的关系是一个很久以来存在的话题,电影《马背上的法庭》中,塑 造了三个人物形象,讲述了六个案件,这六个案件反映了在特定环境下国家法与习惯法之间的博弈与冲突。这 种冲突的背后,反映了在传统村寨中除了正式的国家法律外,还存在着传统习俗与权威的影响;显示了习惯法在 偏远地区处理矛盾纠纷的重要性;国家法在偏远地区渗透的艰难;基层法官在两者产生冲突时的处理困惑以及 在不违背
期刊
摘要:玛雅文明是古代美洲文明中的佼佼者。玛雅人在天文、历法、数学、建筑和雕刻方面都取得了惊人的 成就。可在玛雅历史发展的几个阶段,都出现过繁荣的城市中心突然被废弃,强大的国家突然走向衰落的事件。 虽然有许多客观因素导致玛雅文明走向衰落,但从主观角度分析,玛雅人自身形成的独特世界观与玛雅文明的 失落也是密切相关的。通过祭祀和历法的制定,玛雅人形成了一种时刻生活在神灵掌控下的世界观。他们的世 界和生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