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围绕企业需求,开发出符合市场的校本教材
1.教材开发的现实意义
对照发达地区,《钳工技能训练(第四版)》教材的内容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在的教学需要。《钳工技能训练(第四版)》是应对全国职校、技师学院统盘考虑的,是在全国发展不平衡、各地办学条件不一的前提下编写的,有它的局限性,在基本技能特别是在综合技能训练的教学内容上所占篇幅过多。
2.对现用教材内容的取舍
钳工生产实习校本教材的内容应在《钳工技能训练(第四版)》的基础上进行增删,基本原则是基本功技能训练以删为主,核心技能训练以增为主,有侧重点。在基本技能训练这部分应以课题二的钳工常用量具测量技能训练,课题三的划线,课题五的锯削,课题六的锉削,课题十的孔加工,课题十一的螺纹加工为主进行训练。当然每个课题中的训练内容还要作适当的取舍,课题四中的錾削作为辅助训练,删去錾削平面等内容,呆錾子进行简单的练习,侧重于挥锤动作姿势的掌握;课题八的刮削、课题九中的研磨侧重于机修专业的学生学习;删去课题七综合技能训练(一)里的部分子课题;课题十二综合技能训练(二)里的子课题——制作锤子应删除,可更换錾口榔头;课题十四的综合技能训练(三)——锉配,应删除,更换其余镶配课题。
核心技能按专业选择不同的核心技能加以训练。《钳工技能训练(第四版)》核心技能是以维修钳工为主的,可以保留课题十六传动机构的装配,课题十七轴承和轴组的装配,课题十八的液压传动,课题十九的综合技能训练(四),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加入卧式车床的精度检测及拆装,典型液压回路装配及调整等课题。模具专业的核心技能应包括模具制作、模具的设计、试模与调试、产品的制造等。
钳工技能训练内容如何选取、界定,是很关键的一步,直接关系到学生技能往哪个方向发展的问题,需要认真面对。现实情况是各个技师学院的训练内容大不相同,市场经济高度发达地区的教学基本符合当地市场需求,核心技能与企业紧密贴合。但仍有许多技师学院的发展严重不平衡,仍然以围绕等级工考核这个指挥棒为主,学生在校期间过多的训练镶配,核心技能训练的少。技师学院钳工专业分初中毕业的中级三年、五年高级;高中生起点的三年高级工、四年技师。每种类型学生的起点不同,基本技能可以相同,但是核心技能的训练必须要体现差异。要深人到各个企业和用人单位进行全面细致的调查研究,根据企业所反馈的信息,然后加以汇总、梳理,编写符合学校特点,适应企业需求的校本教材,使钳工生产实习教学有章可循。
3.根据实际制定可实施性教学大纲
按规定,技工学校的实习课与文化技术课的授课时数比最低不得少于1:1。许多技师学院的钳工生产实习是校内实习四个学期(以三年制的高级工为例),第五、六学期为校外实习,每周实习课时数为36课时;有的学院第一学期不实习(或者是实习时间只有二周),第二、三、四学期每个学期有十周,其中还包括计算机、CAD、UG、线切割、车、铣、刨、磨等相关工种的实习,真正用于钳工实习课时数非常少。
校本教材开发后,钳工生产实习授课时数应调整为每周36课时,校内车间实习四个学期。其中,前三个学期进行基本技能和部分核心技能的训练,依据侧重点分配授课时数,每个学期要确保钳工十周的实习周数;第四、五学期进行核心技能的训练,要按企业要求展开针对性训练,第五学期工学交替的时候要带着教学课题进企业,这点特别关键;第六学期安排校外实习。教务部门要组织制订实施性强的教学大纲,实习教师应严格按计划实施,把更多精力放在学生核心技能训练上,为企业培养更多高素质的核心技能型人才。
二、重视核心技能训练,培养核心技能人才
目前,技师学院经常开展初、中级技能考核及各级技能操作比赛,内容基本是划线、锯、锉、钻等一些基本技能。为了应付考核及比赛,钳工生产实习技能训练依然沿袭着老一套教学模式,停留在“一根锯条,一把锉刀”的手工操作方式上。把这一方式作为一条主线贯穿于学生在校两年的钳工生产实习教学中,大量的时间耗费在没有太大实用价值的手工制作上。然而,在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今天,科技日新月异,生产的机械化、自动化、数字化程度不断提高,这种单纯的手工操作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学生到企业后发展的后劲严重不足。
三、做好产教研相结合,建立生产实习教学基地
1.建立校外生产实习教学基地
由于市场经济的影响,学生校外实习由招生就业科联系各厂家安排实习,从对毕业学生、企业的前期调查情况来看许多学生的毕业去向不是太对口,见下表:
因此,各学校应根据钳工生产实习教学要求和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情况,对企业进行认真详细的调查,了解工厂的设备、产品是否符合或基本符合学生实习要求,严格选择实习基地,并保持相对稳定。
2.做好产教研相结合
必须探索出一体化教学的新途径,也就是产、教、研相结合。学院应利用现有设备资源,积极与企业合作,通过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共同编制生产工艺,提高教师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能力。同时教师指导高年级学生承担生产任务,顶岗实习,提高学生岗位适应能力。这样不仅可以有效解决材料消耗问题,而且使教学与实际紧密结合,紧跟企业发展步伐,使学校与企业保持“零距离”,使“学生”与“工人”角色实现“无缝对接”,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和就业水平,提升学生的就业层次,扩大学院的社会影响力。
四、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理论实习一体化教师队伍
要实行一体化教学模式,教师是主导。目前,技师学院的大部分理论教师虽有较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理论知识,有较丰富的课堂教学经验,但操作技能一般;而大部分实习指导教师虽有扎实的操作技术、丰富的实践经验,但缺乏系统的理论知识。
因此必须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不断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的情况下,输送学历未达标的教师到高等院校进修,对任职教师进行系统培训,有计划、有目的地安排教师到工厂车间进行专业实习和培训,使任职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操作技能得到提高。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技师学院)
1.教材开发的现实意义
对照发达地区,《钳工技能训练(第四版)》教材的内容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在的教学需要。《钳工技能训练(第四版)》是应对全国职校、技师学院统盘考虑的,是在全国发展不平衡、各地办学条件不一的前提下编写的,有它的局限性,在基本技能特别是在综合技能训练的教学内容上所占篇幅过多。
2.对现用教材内容的取舍
钳工生产实习校本教材的内容应在《钳工技能训练(第四版)》的基础上进行增删,基本原则是基本功技能训练以删为主,核心技能训练以增为主,有侧重点。在基本技能训练这部分应以课题二的钳工常用量具测量技能训练,课题三的划线,课题五的锯削,课题六的锉削,课题十的孔加工,课题十一的螺纹加工为主进行训练。当然每个课题中的训练内容还要作适当的取舍,课题四中的錾削作为辅助训练,删去錾削平面等内容,呆錾子进行简单的练习,侧重于挥锤动作姿势的掌握;课题八的刮削、课题九中的研磨侧重于机修专业的学生学习;删去课题七综合技能训练(一)里的部分子课题;课题十二综合技能训练(二)里的子课题——制作锤子应删除,可更换錾口榔头;课题十四的综合技能训练(三)——锉配,应删除,更换其余镶配课题。
核心技能按专业选择不同的核心技能加以训练。《钳工技能训练(第四版)》核心技能是以维修钳工为主的,可以保留课题十六传动机构的装配,课题十七轴承和轴组的装配,课题十八的液压传动,课题十九的综合技能训练(四),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加入卧式车床的精度检测及拆装,典型液压回路装配及调整等课题。模具专业的核心技能应包括模具制作、模具的设计、试模与调试、产品的制造等。
钳工技能训练内容如何选取、界定,是很关键的一步,直接关系到学生技能往哪个方向发展的问题,需要认真面对。现实情况是各个技师学院的训练内容大不相同,市场经济高度发达地区的教学基本符合当地市场需求,核心技能与企业紧密贴合。但仍有许多技师学院的发展严重不平衡,仍然以围绕等级工考核这个指挥棒为主,学生在校期间过多的训练镶配,核心技能训练的少。技师学院钳工专业分初中毕业的中级三年、五年高级;高中生起点的三年高级工、四年技师。每种类型学生的起点不同,基本技能可以相同,但是核心技能的训练必须要体现差异。要深人到各个企业和用人单位进行全面细致的调查研究,根据企业所反馈的信息,然后加以汇总、梳理,编写符合学校特点,适应企业需求的校本教材,使钳工生产实习教学有章可循。
3.根据实际制定可实施性教学大纲
按规定,技工学校的实习课与文化技术课的授课时数比最低不得少于1:1。许多技师学院的钳工生产实习是校内实习四个学期(以三年制的高级工为例),第五、六学期为校外实习,每周实习课时数为36课时;有的学院第一学期不实习(或者是实习时间只有二周),第二、三、四学期每个学期有十周,其中还包括计算机、CAD、UG、线切割、车、铣、刨、磨等相关工种的实习,真正用于钳工实习课时数非常少。
校本教材开发后,钳工生产实习授课时数应调整为每周36课时,校内车间实习四个学期。其中,前三个学期进行基本技能和部分核心技能的训练,依据侧重点分配授课时数,每个学期要确保钳工十周的实习周数;第四、五学期进行核心技能的训练,要按企业要求展开针对性训练,第五学期工学交替的时候要带着教学课题进企业,这点特别关键;第六学期安排校外实习。教务部门要组织制订实施性强的教学大纲,实习教师应严格按计划实施,把更多精力放在学生核心技能训练上,为企业培养更多高素质的核心技能型人才。
二、重视核心技能训练,培养核心技能人才
目前,技师学院经常开展初、中级技能考核及各级技能操作比赛,内容基本是划线、锯、锉、钻等一些基本技能。为了应付考核及比赛,钳工生产实习技能训练依然沿袭着老一套教学模式,停留在“一根锯条,一把锉刀”的手工操作方式上。把这一方式作为一条主线贯穿于学生在校两年的钳工生产实习教学中,大量的时间耗费在没有太大实用价值的手工制作上。然而,在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今天,科技日新月异,生产的机械化、自动化、数字化程度不断提高,这种单纯的手工操作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学生到企业后发展的后劲严重不足。
三、做好产教研相结合,建立生产实习教学基地
1.建立校外生产实习教学基地
由于市场经济的影响,学生校外实习由招生就业科联系各厂家安排实习,从对毕业学生、企业的前期调查情况来看许多学生的毕业去向不是太对口,见下表:
因此,各学校应根据钳工生产实习教学要求和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情况,对企业进行认真详细的调查,了解工厂的设备、产品是否符合或基本符合学生实习要求,严格选择实习基地,并保持相对稳定。
2.做好产教研相结合
必须探索出一体化教学的新途径,也就是产、教、研相结合。学院应利用现有设备资源,积极与企业合作,通过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共同编制生产工艺,提高教师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能力。同时教师指导高年级学生承担生产任务,顶岗实习,提高学生岗位适应能力。这样不仅可以有效解决材料消耗问题,而且使教学与实际紧密结合,紧跟企业发展步伐,使学校与企业保持“零距离”,使“学生”与“工人”角色实现“无缝对接”,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和就业水平,提升学生的就业层次,扩大学院的社会影响力。
四、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理论实习一体化教师队伍
要实行一体化教学模式,教师是主导。目前,技师学院的大部分理论教师虽有较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理论知识,有较丰富的课堂教学经验,但操作技能一般;而大部分实习指导教师虽有扎实的操作技术、丰富的实践经验,但缺乏系统的理论知识。
因此必须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不断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的情况下,输送学历未达标的教师到高等院校进修,对任职教师进行系统培训,有计划、有目的地安排教师到工厂车间进行专业实习和培训,使任职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操作技能得到提高。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技师学院)